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因果故事 >

因果報應(yīng)錄

第四篇  不孝惡報類

  01  陳廿三蛇傷虎咬

  陳廿三是宋朝時代的人,住居在偏僻的山地。他生就一副兇暴刻薄的惡相,又濃又粗的眉毛,眉尾向上豎著,好似一把彎彎的刀;三角形的眼睛,一絲一絲的紅筋交織在眼白中,每當(dāng)無明之火暴發(fā)時,眼眶中的紅筋更顯露得厲害。

  最可憐是陳廿三的父親,已是將近古稀的風(fēng)燭殘年,平日營養(yǎng)不良,操勞過度,以致到了高年,百病叢生,咳嗽氣喘,連年不愈,一口一口的痰涎,終日吐個不停。照道理講,陳廿三應(yīng)該耐心的侍候父親,不要說割肉療父,最少也應(yīng)該為父親好好的延醫(yī)服藥?墒撬麑Ω赣H的疾病,完全不放在心上,反而說父親夜間的咳嗽聲,打擾了他的睡眠,又說父親的痰涎使他看了惡心,因此常對父親厲聲呵斥,‘老不死’三個字,成了逆子陳廿三的口頭禪。

  俗語說:‘強妻逆子,無法可治。’陳老頭子面對著這樣不可理喻的逆子,也只徒喚奈何,常常暗暗流淚。躺在病榻上,越想越傷心,自言自語的說:‘兒子對我忤逆不孝,我總是活不長的了,可是我真為兒子擔(dān)憂,他這樣忤逆,將來恐怕要受到蛇傷虎咬的惡報。怎么辦呢?’陳老頭子在病魔及逆子的雙重夾攻之下,不久就永別了人間。

  有一年,陳廿三與同村青年數(shù)人,結(jié)伴到深山去采柴。漫步在蜿蜒的山路上,忽然草地中游出來一條四腳蛇,對準(zhǔn)著他的腳部猛咬一口,一時鮮血淋漓,染紅了他的褲子,也染紅了地上的青草。他為了躲避毒蛇的纏身,忍著痛苦向前行走,哪知不到幾步,樹林中風(fēng)聲起處,突然地又跳出來一只斑額吊睛的猛虎,同伴的人看到了老虎,都紛紛的拼命逃走,可是陳廿三因為給毒蛇咬傷了腳,沒法用力的逃,結(jié)果給老虎咬去吃掉。當(dāng)他給毒蛇及猛虎包圍的一剎那,也已覺悟這是忤逆的惡報,哀哭呼天,可是當(dāng)惡報臨頭的時候,呼天無效,懊悔也已來不及了。(取材自德育古鑒)

  02  刀警逆婦

  河北省文安縣一個小商人的家庭,全家共有四人,夫妻二人之外,上有六十余歲的老太太,已是雞皮鶴發(fā),老態(tài)龍鐘;下有一個六歲的男孩,還沒有進(jìn)學(xué)校讀書。

  小商人每天到市場上去做買賣,早出晚歸,白天只有婆媳二人及小孩在家。從表面上看來,媳婦對婆婆似乎并沒有太荷刻的虐待,老太太吃得飽,穿得暖,物質(zhì)上不虞匱乏。可是一個人的生活,物質(zhì)與精神是并重的,老太太在物質(zhì)上雖不憂凍餒,精神上卻遭遇著不可忍受的痛苦。

  原來這位小商人的太太,每天家事之余,只知陪著自己的小孩玩,從來沒有考慮到婆婆的寂寞,看到了婆婆,總是板起了鐵一般的面孔,很少與婆婆講一句話,好像婆婆欠她債似的。就是招呼婆婆吃飯,也沒一絲一毫恭敬的態(tài)度,沒有柔言和語的聲調(diào),常是暴容厲聲的說:‘吃飯的時候到了,怎么你還不知道?’

  起初,老太太只是忍氣吞聲,即使忍不住了,也只背著人暗暗地哭泣。日子久了,也不愿當(dāng)面責(zé)罵媳婦?墒峭纯嚯[藏在肚子中,如果沒有適當(dāng)?shù)陌l(fā)泄,是十二分難受的。老太太為了發(fā)泄精神上所受的虐待,就每天在廳堂上自言自語的發(fā)牢騷,跺腳拍胸的說:‘我這苦命的人呀,活在世上受罪,還不如早些死了好。狼心狗肺的大娘子,占據(jù)了我的兒子,我老太婆成了她的眼中釘,我死了她才舒服。狠心的大娘子,總有一天要吃苦頭。’

  媳婦心中有數(shù),明知老太太自言自語的罵人,罵的是自己,但因婆婆不是對著自己的面罵,也就不敢公然與婆婆爭吵。但當(dāng)丈夫每晚回家的時候,訴說婆婆的罪惡,甚至在丈夫的面前聲淚俱下。小商人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下,一方面是恩深如海的慈母,一方面是美艷似花的嬌妻,雙方都不敢得罪,所以聽了妻子的哭訴,只能默然不答。

  可是小商人的妻子,一不罷,二不休,接連不斷的在丈夫面前訴說婆婆的壞話,迫得小商人無法沉默了。一天晚上,小商人忽然拿出一把鋒利的刀,假意對妻子說:‘你說我母親兇惡,那么我把她殺掉怎樣?’

  ‘好極了,這樣可除了家庭中的贅瘤。’商人妻回答。

  ‘你暫且先忍耐一個月,每天和顏悅色的盡力侍候我母親,這樣使鄰人都知道你是賢慧的孝媳,我母親是兇暴的惡婆,到那時再殺她,還不算遲。’小商人接著說。

  小商人的妻子依照了丈夫的囑咐,從此對婆婆的態(tài)度,完全改變,每天晨晚都要到婆婆房中去和顏悅色的問安,有暇的時候,常對婆婆說說有趣的故事,聲音是十分的柔和,態(tài)度是十分的可親,解除了婆婆的寂寞,溫暖了婆婆的心靈,使婆婆心滿意足,因此在這一個月中,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發(fā)脾氣,沒有指手畫腳的罵過人,對媳婦十分和善與愛護(hù)。

  一個月過去了,小商人問妻子:‘最近婆婆待你怎樣?’

  妻答:‘婆婆最近待我較前好多了。’

  小商人又說:‘那么你再和顏悅色的侍奉婆婆一個月,看她怎樣?’

  又過了一個月,小商人持了前次那把鋒利的刀,重問妻子:‘婆婆待你怎樣?’

  商人妻答:‘婆婆最近待我很好了,這是因為我受了你的吩咐,和顏悅色的侍奉她,所以她才待我很好,可是我是勉強的,恐怕不能持久呀!’

  小商人聽了大怒道:‘人生以孝為本,父母的恩德,殺身難報。你既嫁給了我,與我結(jié)合,那么待我的母親,就等于待你自己母親一樣,應(yīng)該竭盡孝道?墒悄慵尬乙院螅瑢ξ夷赣H忤逆不孝,不僅沒有給她精神上的溫暖,反而受盡你的冷落。你非但不知反省,反而每晚向我說盡母親的壞話,后來我假意要殺母親,你竟贊同,我才教你試著和顏悅色的侍奉母親,你勉強試行,一、兩個月以來,證明我的母親很是慈愛,以前她偶發(fā)脾氣,完全是因為受盡你的冷落,受你精神虐待刺激所造成。你這不孝的逆婦,要你做什么?’

  說罷,舉刀要砍妻子。這位太太在丈夫尖刀警告之下,嚇得滿臉發(fā)青,全身發(fā)抖,跪在地上求饒。

  小商人看到妻子已知悔改,就把利刀丟下。袖中取出一位和尚送給他的一本‘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令妻早晚虔誦,依教奉行。(取材自暗室燈)

  03  倪九夫婦的下場

  倪九是浙江省青田縣人,雖出身貧寒,但由于經(jīng)商得法,薄有積蓄,漸漸成為當(dāng)?shù)氐男∝斨髁。他自幼喪父,早年母親為生活重?fù)?dān)的逼迫,曾在富戶人家充當(dāng)奴仆,才茹苦含辛的把他養(yǎng)大成人。照道理講,倪九現(xiàn)在生活寬裕,應(yīng)該知道如何孝養(yǎng)白發(fā)蒼蒼的老母,報答天高地厚的深恩?墒悄呔湃⒘艘晃蝗缁ㄋ朴竦钠拮樱瑢τ诶夏负芮撇黄,認(rèn)為老太婆是奴仆出身,極為低賤。倪九聽了妻子的枕邊絮語,竟把老母深恩拋在九霄云外,視母親像眼中釘一樣。夫婦二人的想法,老母本來是做奴仆的材料,索性就把老太婆當(dāng)作下女看侍,一切家庭的打掃,廚房的烹飪,廁所的整潔等大大小小雜事,都要視茫茫而發(fā)蒼蒼的老太太獨負(fù)責(zé)任,倪九夫婦卻享受著安樂的生活。

  有一天倪九家中準(zhǔn)備宴客,早晨天色剛亮,倪九夫婦醒在床上,還不起身。倪九卻在床上,高聲大叫,呼喚隔房的老母說:‘快起身!快起身!今天要宴客,怎么還不起身!’從大叫的聲音中,可聽出倪九對老母頗有怒意?蓱z的老太太正在好夢方酣的時候,給兒子大聲叫醒,只好揉著昏昏沉沉的睡眼,拖著疲乏的身子,起身到廚房去烹雞煮飯。忽然一霎那間,天空中狂風(fēng)怒吼,接著疾雨傾盆,附近山上的大石,在狂風(fēng)暴雨中裂開,飛落在倪九寢室的屋上,頓時屋梁倒塌,倪九夫婦都被巨石壓死。他母親因為在廚中燒飯,幸而安然無恙,鄰居的人,都認(rèn)為這是倪九夫婦不孝的報應(yīng),證明因果的可畏。(取材自感應(yīng)篇集注)

  04  羅鞏死于非命

  羅鞏是宋代大觀年間的太學(xué)生,他的父母親在兩年中先后因病去世,棺柩停在屋中,經(jīng)過三年多的時間還沒有入土安葬。他推諉這是哥哥的責(zé)任,可是他的哥哥呢?認(rèn)為父母是兄弟二人共同的父母,關(guān)于父母遺體的安葬,羅鞏也應(yīng)負(fù)有責(zé)任。后來羅鞏赴京應(yīng)考,當(dāng)時京中有一關(guān)帝廟,傳說很有靈感,因此香火很盛。他在應(yīng)考期中,憧憬著美麗光明的前程,也到關(guān)帝廟去焚香叩頭,誠心祈禱。這天夜間,夢見關(guān)帝指著他父母棺柩對他說:‘孔夫子論孝道,曾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F(xiàn)在你的父母去世很久,還沒有安葬,這是你大大的不孝,冥司對你已記上了一件極大的重罪,惡報難逃,不必再問什么前程,還是早日回家去吧!’羅鞏聽了很不服的說:‘我還有一位哥哥,父母遺體沒有安葬,我哥哥要負(fù)很大的責(zé)任。倘若有罪的話應(yīng)歸罪于我哥哥,怎么冥司把罪惡記在我的賬上呢?’關(guān)帝怒叱道:‘你是一位儒者,讀過孔子圣書的人,應(yīng)當(dāng)明禮知義,知而不行,罪加一等。你的哥哥是沒有讀過什么書的碌碌愚人,不足深責(zé),怎么可把責(zé)任推在哥哥身上呢?’羅鞏一覺醒來,大為惶恐。急急忙忙雇舟返家,在返家途中,竟覆舟而溺斃水中。(取材自寶害編)

  05  竇芳轉(zhuǎn)眼成癡呆/誹謗經(jīng)書 聰明變傻

  陜西省有一竇姓老人,他的兒子名叫芳,天資本來很聰明,讀書過目不忘,可惜驕傲異常,目中無人,總以為自己的一切勝過他人,好像世界上沒有人能比得上他。竇芳生成這樣狂妄的性格,因此對于老父,也是事事違逆,父親說白,他偏要說黑,父親要向東,他偏要向西,他決不虛心領(lǐng)受老父數(shù)十年處世的寶貴經(jīng)驗,卻認(rèn)為父親是一個老頑固,凡是父親的一言一行,都與時代脫了節(jié),不足為青年人取法的,竇老頭子面對著這樣倔強狂妄的逆兒,常常氣得老胡須直豎,搖頭嘆息不已。有一天,老父訓(xùn)誡竇芳說:‘孝順的道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對父母順從,可是你事事都違逆父親的意旨,從來沒有順從,還談得到孝嗎?’哪知竇芳聽了,反而大聲咆哮的說:‘時代的巨輪,不斷地向前推進(jìn),你要叫我順從老頑固,那不是開倒車嗎?’父子二人反覆辯論,但竇芳口若懸河,絕不接受父親苦口婆心的訓(xùn)導(dǎo),反過來要教訓(xùn)父親,真使竇老頭子無話可說。

  竇老頭子既無法管教兒子,后來索性對兒子竇芳采取放任的態(tài)度,家中一切大小事務(wù),竇老從此不聞不問,一切聽由兒子作主。親朋中有事到竇家來商量的,也都由兒子竇芳應(yīng)付,因此家庭內(nèi)外,都只知有竇芳,不知有竇老。竇芳有一位已出嫁的姊姊,也就是竇老的長女,因為夫家貧困,生活無法維持,回到娘家來乞援,竇老憐憫女兒窮苦,命竇芳贈送小麥二擔(dān)給姊姊,豈料忤逆成性的竇芳,不僅不孝其父,對同胞姊姊也毫無情感,竟一毛不拔,坐視姊姊饑餓,一粒小麥也不肯施舍。這一件事,傷透了竇老頭子的心,父女二人,抱頭痛哭。

  有一天,竇芳與朋友同游報恩寺,看到寺內(nèi)有一本經(jīng)書,內(nèi)載目蓮救母的事。他又大發(fā)議論說:‘一個人死了,哪有什么靈魂,更哪有什么地獄不地獄,何況目蓮的母親在世時,不過喜歡吃魚,不敬僧人而已,有什么了不起的大罪,何致墮落十八層地獄,受重重的惡報?經(jīng)上所說,真是胡說八道。’說罷,把地藏經(jīng)撕得粉碎。他一時困倦,借僧房午睡,夢中至一精室,門上懸一對聯(lián),上面寫著:‘地藏本愿經(jīng),無非行孝:菩薩光明藏,方是能仁。’一會兒,有一童子走出來說:‘菩薩請你進(jìn)來!’他跟著童子進(jìn)門,看到地藏菩薩手執(zhí)錫杖而立,裝束與塑像無二,訓(xùn)誡竇芳說:‘目蓮救母的事實,載于佛經(jīng),佛是真語實語的至圣,怎有欺人之理!你把佛經(jīng)撕得粉碎,那是大大的不敬。你看目蓮救母于死后,那是何等的大孝,你卻違逆父命于生前,與目蓮相反,真是大大的不孝。像你這樣的不敬不孝,何以為人!倘不立即懺悔,恐惡報難逃’。菩薩是這樣慈悲懇切的教化他,可是惡業(yè)深重的竇芳,剛強難化,沒有悔悟的表示。

  竇芳一覺醒來,神魂顛倒,對于眼前的事物,不識不知,整天癡癡呆呆,與前判若二人。給他飲食,也不知饑飽,有時自言自語,不知所云,有時哭哭笑笑,不知羞恥。一個原來聰明伶俐的青年,忽然變成瘋瘋顛顛的神經(jīng)病,這還不顯明是忤逆不孝的惡報嗎?(取材自太上寶筏圖說)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