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心體澄澈,意氣和平

心體澄澈,意氣和平

  《菜根譚》曾寫到:“心體澄澈,常在明鏡止水之中,則天下自無可厭之事;意氣和平,常在麗日光風之內(nèi),則天下自無可惡之人。當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遷就,少遷就則失從違之正;值利害得失之會,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則起趨避之私。”

  小沙彌了悟在化緣的時候與一位婦人吵了起來,結(jié)果竟然發(fā)展到動手打人。他扯破了婦人的衣服,婦人則抓破了他的臉。幸好師兄了然經(jīng)過,才把他們勸開,將了悟送回寺院。

  老方丈了解情況后,對了悟一句教訓的話也沒說,就張羅著在供品里找出些布料并親自帶著了悟去給婦人賠禮道歉。

  面對專程來道歉的師徒二人,婦人也變得通情達理,對老方丈說事情起因都怨她本人,她不該嘲笑和辱罵前來化緣的了悟。

  在回寺院的路上,天漸漸黑了。在半路的山坡上,方丈被一塊石頭絆倒了,腿上摔得出了血,了悟扶起方丈后,狠狠地朝地上的石頭踢了幾腳,末了,還把石頭抱起來準備把它摔在地上。

  方丈念聲“阿彌陀佛”,然后對了悟說:“石頭本來就在那里,它又沒動,是我不小心踢到它的,一點也不怪它啊,這次磕絆是我自找的,我本應(yīng)該向石頭道歉的。”

  了悟愣了一陣,終于明白了方丈的意思。他自責而歉疚地說:“對不起,師父,是我錯了,今后一定注重個人修養(yǎng),學會尊重他人、感化他人,不再犯錯或少犯錯。”

  老方丈笑著說:“了悟,了悟,你終究還是有所悟了。”

  石頭本無意,何必自生怨?人與人之間更需要寬容和諒解,如此一來,煩惱不再,快樂永恒。

  有容,德乃大;有忍,事乃成。多原諒一次人,就能多一分福;多爭一次強,就會多一分禍。如果只看他人的短處,不見他人的長處,或者看誰都有問題,看誰都不行,那么,就會成為“孤家寡人”。包容不是看破紅塵,在包容里也沒有逃避與逃離,包容是時時面對、是不離不棄。包容可以化敵為友,可以化干戈為玉帛。

  古時有個叫陳器的人,與一個叫紀伯的人做鄰居。有一天夜里,紀伯偷偷地把陳器家的籬笆拔起來,往后挪了挪。

  陳器發(fā)現(xiàn)這事后,心想,你不就是想擴大點地盤嗎?我滿足你。他等紀伯走后,又把籬笆往后挪了一丈。

  天亮后,紀伯發(fā)現(xiàn)自家的地又寬出許多,知道陳器在讓他,他心中很慚愧,主動上陳家,把多侵占的地方統(tǒng)統(tǒng)還給了陳家。

  包容別人的缺點,不是忍讓別人,而是寬恕別人。懂得寬恕,才能心情舒暢,相處融洽。

  三個朋友一起去旅行。三人行經(jīng)一處山谷時,甲失足滑落。幸而乙拼命拉他,才將他救起。甲于是在附近的大石頭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乙救了我一命”。三人繼續(xù)走了幾天,來到一處河邊,乙和甲為一件小事吵起來,乙一氣之下打了甲一耳光。甲跑到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乙打了我一耳光”。當他們旅游回來后,同伴丙好奇地問甲為什么要把乙救他的事刻在石頭上,將乙打他的事寫在沙灘上?甲回答:“我永遠都感激乙救了我,我會記住的。至于他打我的事,我只隨著沙灘上字跡的消失而忘得一干二凈。”

  永遠記得人救過自己,而忘記彼此之間的齟齬,那么,生活中就會少了一些怨恨,多了一些快樂。

  一天,丞相請來一位理發(fā)師給他理發(fā),而他自己則邊理發(fā)邊想其他事情。

  理發(fā)師在給丞相理完發(fā)后,開始給他修臉?墒莿傂蘖艘话氲臅r候,理發(fā)師忽然停下來不動了,而是拿著剃刀直直地看著丞相的肚子。

  丞相被看得有些不自然了,心想:肚子有什么好看的?難道他看到什么東西,于是便問:“你不修臉,卻盯著我的肚子看,我肚子上有什么嗎?”理發(fā)師聽完丞相的話,回答:“我常常聽人說‘宰相肚里能撐船’,所以我才看著大人的肚皮,可是您的肚子并不大,怎么能撐船呢?”丞相聽完大笑道:“人們說的‘宰相肚里能撐船’是說度量大的意思,也就是說這個人對小事從來不計較,能忍則忍。

  理發(fā)師聽后,連忙跪在地上,說:“小人有罪!”丞相見此情景問:“怎么了?”理發(fā)師說:“小人有罪。在剛剛給大人修臉的時候,一不小心,把大人右側(cè)的眉毛剃掉一塊兒,希望大人能原諒小人。”丞相聽后,十分生氣,他想少了一道眉毛,怎么去上朝呢,在家中又怎么能會客呢?他剛想發(fā)怒,又一想,自己才說過宰相的度量大,對小事從不會計較,現(xiàn)在又怎能為了一道眉毛而治理發(fā)師的罪呢?于是丞相對理發(fā)師說:“你去拿一支筆來,把剃去的眉毛畫上就好。”理發(fā)師立刻給丞相畫了一道眉毛。

  冷靜一下,放棄進攻的語言和憤怒的沖動,就很容易諒解他人。因為放棄報復的欲望,本身就是一種寬容,而這種寬容比攻擊他人要輕松得多,也要比報復他人快樂得多。

  寬容一些,世界便多一分和樂。就像有位詩人說的一樣:“誰想在困厄中得到援助,就應(yīng)在平日待人以寬。”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