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上香的意義及錯誤的上香方式

上香的意義及錯誤的上香方式

上香的意義

  上香本身的意義:修持戒,定,慧、恭敬佛、法、僧。“香代表“戒,定,慧”,燒香供佛,意味著發(fā)愿"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因此,一般上香最多不宜超過三支。三支可用來代表戒定慧。其實一支細長的小香就已經(jīng)足夠了。

  上香主要是為了表達:1.向佛菩薩問好;2.用香氣薰去自己身上所帶的世俗惡味;3.比喻燃燒自己,廣度眾生。

  因此,香并不是用來賄賂佛菩薩的交易。不該懷著“你看,我今天給你燒了這么貴這么多的香,你可要幫我實現(xiàn)愿望”這樣的功利之心。

  心中若是有十分想要跟佛菩薩說的話,只須在佛前安靜,莊嚴地上一支清香,將其插在香爐中,再合掌在心中默默訴說即可。

  至誠供養(yǎng)的香沒有貴賤之分,佛菩薩反而不喜歡那種很大很貴很夸張的一燒起來就烏煙滾滾的香。

  只要插在香爐里的香滿了,寺院的師父們就要來「磨香爐」——要把插在里面的被燒剩下的紅色香腳拔出,再用專門的磨盤來把爐中的香灰抹平。如果來訪的游客人人都一大把一大把地燒,就會加倍增重寺方的工作負擔。

錯誤的上香方式

  1.舉著一大捆香一起燒,認為香越多越好;

  2.燒特大型號的大粗香;

  3.上香時雙手像作揖般,于胸前上下晃動;

  4.拿著香拜佛;

  5.認為不同的香有不同的用處,比如發(fā)財香,學業(yè)香。

  民間最常見的錯誤燒香姿勢,是將香捧在胸前,上下作揖甩動,或者身體轉(zhuǎn)向不同的方向,一邊轉(zhuǎn)一邊甩動手里的香,意思是要拜各個方向的菩薩。

  這樣上香有兩個壞處:1.看起來不莊嚴,把佛事迷信化;2.作揖抖動雙手時,被甩出來的香灰容易燙到別人,或者燙壞佛寺的設(shè)施。

正確的上香姿勢

  雙手將香舉到眉毛的高度,雙手大拇指按住香的尾端,香尾端對準自己的眉心,香的頂端對準佛像。保持這個姿勢,心中默念:比如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對佛菩薩行注目禮。然后,把香插到香爐中,再返回佛前,于佛兩邊的拜墊(蒲團)上跪下,合掌向佛訴說心中要說的話,然后三拜,起身問訊,再離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