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與人生 >

用放下化解煩惱,用遺忘撫平創(chuàng)傷

用放下化解煩惱,用遺忘撫平創(chuàng)傷

  《大乘百法明門論》被譽為是佛教心理學,論中把煩惱歸納為以下內(nèi)容:

  一、“根本煩惱”又稱大煩惱,簡稱為煩惱,共有六個根本煩惱:貪、嗔、癡、慢、疑、惡見。

  二、“隨煩惱”共有二十個:忿、恨、覆、惱、嫉、慳、誑、害、驕、無慚、無愧、掉舉、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我們?nèi)粘P蕹謺r須時刻警覺和觀照的即是上面這些。常閱此論,可使心開意解,再面對自他的煩惱,總能會心一笑后放下。

  能明白煩惱的結構了,佛性才有可能呼之欲出,能觀照煩惱的念頭了,智慧才會變成真的主人。

  并且還要知曉,每一種煩惱都是提高智慧的良師益友,每一種創(chuàng)傷都會使我們變得更加聰明。

  相同的煩惱若經(jīng)歷過,就不要再次陷入焦慮,因已明白了這煩惱的因果和生滅,我們要做的只是善用放下去化解;相同的創(chuàng)傷若承受過,就不要再次痛不欲生,因已明白最痛的不是創(chuàng)傷本身,而是難以釋懷的回憶,我們要做的只是善用遺忘去撫平。

  文章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釋了然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