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開與想不開
放得下,想得開,是一種心境。古人言:大度容天下難容之物。唐詩里有“春風大度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史書上有“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智,”說的都是關于人修身養(yǎng)性的道理,具體落實到人的行動和實踐中去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放得下和想得開。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勸別人的時候會說“男子漢大丈夫敢作敢當,要拿得起,放得下”是的,生活中我們?nèi)菀鬃龅玫降氖悄玫闷。在家里,不管大事小事我們都別無選擇的要扛得起,在苦再累也毫無怨言,千斤重擔一肩挑;在單位,不管大事小事我們會默默無聞的干好,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精益求精教好學生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在社會,各種關系錯綜復雜,親情、朋友、親戚、同事等等,整天忙于于奔波,身心俱已疲憊。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每天為了工作、生活和事業(yè)在競爭激烈、煩雜無序的拼搏,就好比人一生都在負重前行,難免要心態(tài)失衡,焦慮煩躁。我記得一個哲理故事是這樣的:一個非常虔誠的信徒經(jīng)過漫長的跋涉,歷盡千辛萬苦受盡了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終于見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得道高僧,他請求被收下時說道,智者啊,你看我經(jīng)歷了那么多苦難,你就收下我吧,智者笑道我們過去這一條河好嗎,過去之后,智者對年輕人說,你能背著這還自嘲船前行嗎?年輕人大悟。人生沒有不能放得下的事,只有看自己是否放得下,想得開。拿得起是我們的才能本領,放得下想得開是我們的心胸智慧,那是人成熟后生命的質(zhì)的飛躍。
放得下想得開說說容易做起來很難。它需要我們經(jīng)常的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和性情。當今社會,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浮躁的環(huán)境里,人們?nèi)菀仔木w不寧,下崗、失業(yè)、婚姻、考試,職業(yè)、家庭等等給現(xiàn)代人帶來了很大的精神壓力,然而對于這一切無論成敗我們都應當想得開,向前看,樂觀豁達。有一對老年夫婦有兩個女兒,大的家開了個染房,二女兒家做雨扇,夫婦兩個整天愁眉不展,沒個笑容,別人不解,他們道出了自己的憂慮,別人哈哈笑道你們換個角度去想啊。是啊,車到山前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換個角度去思考人就會看到希望,就會感到快樂。
放得下想得開還需要我們經(jīng)常的調(diào)整心態(tài),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對自己不要過于苛求,學會寬容和善待自己,對他人不要過于精明,要多理解、贊揚和鼓勵,工作中面對壓力和困難偶爾也可屈服無需過分堅持,放一放,想一想,理一理思路,調(diào)一調(diào)情緒,再重新振作,退步是為了更大的進步。
為什么“開”心是福?想開了。人想開的時候,心靈之門是敞開的,什么都看清了,就不怕了。人的恐懼都來自看不清,想開了,恐懼沒有了,心情就好了,一好百好,人逢喜事精神爽。在想開的時候,人的目光是盯著光明的地方,生命處于一種開放狀態(tài),旺盛狀態(tài)。
為什么“關”心是魔?想不開了。心靈之門關閉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覺得這個世界上充滿了黑暗。心靈之門一關,一切都看不清了。因為看不清而充滿了一種警備、焦慮的心理,心情當然不好。
曾經(jīng)看過一個小哲理故事,說的是:一個老太婆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家是給人洗衣服的,二女兒家是賣傘的。每到下雨天,老太婆就為大女兒犯愁,怕沒有辦法曬干衣服,不能掙錢;而到了晴天,又為二女兒難過,怕賣不出傘去,不能糊口。所以老太婆日復一日的沉浸在痛苦擔憂中。后來讓一個老和尚知道了,他去對老太婆說:老人家,恭喜你呀!你看,晴天你大女兒家發(fā)財,下雨天你二女兒家發(fā)財,你老真是福氣。±咸乓宦,豁然開朗。從此老太婆無論晴天還是雨天,都過活得非常幸福。
我們在生活中往往會自覺不自覺地成為了那個以前的老太婆。所以當你遇到困難與挫折甚至嚴重打擊的時候,不要鉆牛角尖,不妨換個角度思考,自己當一回老和尚,勸解自己,也許生活就沒有過不去的坎了。
有個朋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年輕的企業(yè)家,事業(yè)很成功,對家里毫不顧念。幾乎得到了一切的企業(yè)家所得到的仍然不滿意,覺得上天應該給自己更多。有一天,經(jīng)妻子一再懇求,他帶著妻子和兒子到野外去兜風。誰知中途車子出了意外,蹺在懸崖上千鈞一發(fā)。面臨生命危機,全家人前所未有的團結(jié),用盡所有的智慧,終于脫險了。脫險后的企業(yè)家好像脫胎換骨了一般,他覺得一切都滿足了。對愛人、對孩子、對所有人都充滿了愛心,每一天都過得很開心。
也正所謂是“大難不死,必有后福”。聽了這個故事,仔細體味,這個“福”字其實是經(jīng)過大難的人自己給自己的,他對人生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變化。大難之后,想開了,人的生命狀態(tài)從一種狹隘的、關閉的狀態(tài)轉(zhuǎn)化為一種開放的旺盛的狀態(tài)。
做人,光明磊落,如日月皎然,行事,經(jīng)得起誘惑,抗得住打擊。這樣的人生,豐富而多彩,豐盈而充實,輕松而快樂。當我們的心頭布滿陰霾時,如何云開霧散?當我們被各種壓力壓迫得步履維艱時,如何讓腳步輕舞飛揚?有智者在我們耳邊一再告誡:想開,想開,想開就是快樂,想開就是幸福!
“人這一生,最要緊也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這三個字,想得開”。想得開,一種有彈性的生活方式。一個想得開的人,不僅放得下,而且挺得住。這樣說來想得開真是一枚開心果、一粒解煩丹、一道歡喜禪。……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jīng)簡介,地藏經(jīng)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jīng)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內(nèi)容介紹
- 心經(jīng)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nèi)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jīng)有訣竅嗎?誦經(jīng)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jīng)簡介,楞嚴經(jīng)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明末四大高僧是誰?明末四大高僧簡介
- 鹿野苑是佛的什么地方?
- 為什么要修習八正道?八正道的重要性
- 怎么知道一個人有沒有大福報?
- 為什么得道的人很自在而普通人不能?
- 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 弘法利生道場的人才應當順于法去成就保護
- 假如有人問自己幸福嗎?怎么回答才好?
- 怎么轉(zhuǎn)煩惱?
- 佛法里怎么看待人與人交往?
- 佛教法器磬的作用是什么?
- 生病后感覺沒精進、學習落后了,對不起師父怎么看?
- 慧遠大師的《廬山東林雜詩》解釋
- 什么叫做“三藏法師”?
- 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有方法抹去過去的記憶嗎?
- 佛教的橫三世佛指的是哪三個佛?
- 感覺勸別人念佛很難,怎么辦?
- 父母與孩子是什么關系,佛弟子如何與家人相處?
- 信仰的核心是以利益安樂眾生
- 圓滿供養(yǎng)一切成就供養(yǎng)的因緣
- 能無欲無求地度過此生挺好,可做起來不容易怎么辦?
- 舉心動念成善惡,善觀其心,止惡念向善念
-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區(qū)別
- 佛教忍辱法門的五個層次
- 一切的煩惱皆源于心,心態(tài)決定你所看到的世界
- 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一生簡介
- 什么是和尚,和尚的稱謂是如何來的?
- 應該怎樣做慈善,平衡與工作生活的關系?
- 如何勸說愛說臟話的親友?
- 彌勒菩薩為什么是未來佛?
- 普皆回向是什么意思?凈業(yè)行人如何回向?
- 居士每日應該做哪些功課、定課?如何實修?
- 何謂慈悲?
- 什么叫隨喜功德?
- 人生迷茫怎么辦?
- 佛教基礎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
- [凈界法師]煩惱罪業(yè)生起的病根是什么?
- [白茶]白毫銀針是白茶嗎?白毫銀針名字的由來與沖泡方法
- [禪宗公案]不曾夢見佛法
- [生活故事]跪下來,叫聲娘
- [人物故事]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入門須知]明末四大高僧是誰?明末四大高僧簡介
- [佛與人生]忍耐是一種人生的修行
- [夢參法師]堅牢地神是土地公公嗎?為什么護地藏菩薩?
- [烏龍茶]大紅袍屬于什么茶呢?
- [禪宗公案]光即寶,寶即光
- [生活故事]撿回了一個爸
- [因果故事]一定別在等待中留下遺憾
- [佛與人生]勞動是上天賜予的生活方式
- [佛學常識]《高僧傳》是怎樣一部書?
- [佛與人生]信仰的核心是以利益安樂眾生
- [理凈法師]念佛就能消業(yè)障還用誦其他經(jīng)、咒嗎?哪個法門好?
- [普洱茶]為什么普洱茶可以存放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