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復蘇

  死而復蘇

  人死不能復活這是古今中外一致的公論,也是有生必有死的定律,任何人不能否認或推勫的;健⑻熘鲀山痰氖ソ(jīng)上雖說信上帝的有死而復活的可能,但從耶穌降生以來,除耶穌外(據(jù)該教如此說),曾否有死而復活的事例,恕筆者見聞淺薄,不能奉告。

  筆者不是因為奉佛,而捧佛教的場,替佛教吹噓,信佛教的的確有很多死而復活的實證。這里因為是談信佛而讀金剛經(jīng)感應,不便旁引,在此言此,我們就來談談讀經(jīng)的感應罷!

  湖北的公安(在沉陵縣南)有一位學佛很有心得的小姐,談起這位小姐,真是了不起,她姓王名叫從貴,她信佛的基本因素,固然是由于過去的培植,但也有她得天獨厚的條件,這個條件,就是她有一個傳統(tǒng)的佛教家庭。所以她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以后,就受著佛化的沐染,眼所見,耳所聞,無非是經(jīng)聲佛像。在這種家庭里使她本來就純潔的心靈上更增加了一份沉靜和光明。

  在唐朝時代,佛教的禪宗特盛,而禪宗所據(jù)以明心見性的經(jīng)典是金剛經(jīng)。例如六祖在采樵時聽人誦金剛經(jīng)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忽有所感而舍俗出家。后來五祖為他講經(jīng)(金剛經(jīng))傳法再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忽然大悟。所以在唐代無論在家出家,或男或女,莫不以讀金剛經(jīng)為恒課。王小姐生在這個時代,和這個家庭里,當然也不會例外。

  她自幼跟父母學會了金剛經(jīng)后,就每天持誦,從不間斷。她在讀誦之外,還研究金剛經(jīng)上所講的空理,并發(fā)誓永不嫁人,愿意跟慈愛的父母在家清修一輩子。父母有這樣一個有志一同的好女兒,真是樂上心眼,從此更加疼愛。

  俗語說:‘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開’,誰知這個可愛的女兒,忽然暴斃,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她的父母心痛欲絕。當然王從貴的父母都是深通佛理,明因識果的,對于王從貴的突然暴死,知道必有前因,不過父母疼愛兒女,是人之常情罷了。

  王從貴死后,父母在慘痛的心情下,把她埋葬了。在湖北的風俗,不論長幼男女,在安葬三日后,親屬必須‘省墓’,況且王從貴是父母疼愛的女兒,怎么不親去‘省墓’呢?

  大概因為淺葬的關系吧,父母正在墓前愴然憑吊之際,突然聽到一種像病人呻吟的聲音,‘奇怪!這聲音從那里來的?’王從貴父母不約而同的自問著。

  這聲音不但是王從貴的父母聽到,跟隨來的家人也都聽到,一個一個的臉上都有一種詫愕的表情。

  王從貴的父母聚精會神的細察聲音的來源,在詳密的搜尋下,他發(fā)覺聲音是從墓里發(fā)出的。‘怎么!難道我的女兒復活了嗎?’王從貴的父親帶著驚疑的神情轉過去對站在旁邊的太太說。‘那也有可能的。’他不加猶豫的答。

  凄清的呻吟似乎越來越緊,使王從貴的父母感到非常地緊張,毫不考慮地立即派人取鏟掘墓,墓蓋揭開后,證明呻吟聲的確是來自他(她)們的愛女所睡的墓廓里。這時王從貴雖已死三日,但面貌如生,鼻間尚有些微氣息。這一發(fā)現(xiàn),使她的父母和家人無不喜形于色,于是由她的父母命人把她抬回家去。在父母細心地調護下,她不久就完全復原了。

  據(jù)王從貴親自告訴她的父母說:“她被幾個像役吏似的差人帶到冥官那里,冥官很客氣的對她說:‘你的壽數(shù)本來已到,因為你持經(jīng)虔敬,功德殊勝,壽限增延,你還是回到你慈愛的父母那里去罷!’于是我就回來了。”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