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香拂然

  異香拂然

  平常一個人死了,若在冬天,還可以多留幾天;要是死在夏天,連擱幾個時辰都不可以。早晨死的,晚上就會有異味,甚至于流污水。

  這是就古代及一般沒有冷藏設(shè)備而言,若就今日少數(shù)富有的人們而言,那就大大地不然了。

  他(她)們有的是錢,人一斷氣,馬上搖個電話給殯儀館,殯儀館立刻會派車把死人接去冰起來,不要說三天五日,就是一年半載也不會壞的?墒枪艁砣藳]有現(xiàn)代人的科學(xué)常識,不會在大熱天制成冰,所以人死了只有趕快收殮,死人在棺材里怎么壞,外面的活人是聞不到,見不到的。說也奇怪,古來也有人在溽暑的天氣死了不臭不壞的。

  明朝譚家是當時的世宦之家,‘家世貴盛’?墒亲T家有一位姓嚴的貴夫人,卻毫無一點嬌慣之氣。她處在富貴之家而能過著布衣蔬食的節(jié)儉生活,非有大德,不能如此。

  她在中年即皈依佛教,由此更加惜衣惜食。她以金剛法華二經(jīng)以為常課。到了晚年她又持華嚴,日必一卷。除此以外,她還常常為子婦們講說經(jīng)中的大意。

  在崇禎五年的一個夏天,她忽然感覺有點不舒服。她自己知道這個病,不是一個普通的病,將會因此與人間永別的。他對死后的前途,已有絕對的把握,所以,她對于‘死’是毫不驚懼的。

  有一天,她清晨起來,沐浴更衣,然后焚香禮佛,并在佛前祝愿說:‘弟子一生奉佛,果有佛緣,當令遺體不聞穢氣。’

  她知道死期已至,不能再事留戀人間了?墒沁@件事只在她個人的內(nèi)心明白,并未向家庭宣布,等到她佛前祝愿已畢,盤坐在寶座上溘然而逝以后,家人這才發(fā)覺。大概她顧慮到,如果給家人知道,信者不免驚惶憂懼,不信者難免不竊竊私語,以為妖言惑眾。所以,她決以快人快事的截然作風(fēng),說去就去,不留影跡。

  奇事真的出現(xiàn)了,她去世之日,正當盛暑,而她的尸體放在棺材里七日(未封),居然顏色如生,不但沒有穢氣而且異香拂然。這種香氣,迫使飛蠅遠避,不敢靠近她的尸體。親友憑吊者,莫不嘖嘖贊嘆。

  由此可以知道她平日精勤誦經(jīng)的功夫固然沒有白費,而她的祝愿也成功了。

  這,固然可以說‘人有誠心,佛有感應(yīng)。’而實際則是‘功到自然成’的原理啊!

相關(guān)閱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