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經(jīng)首頁大乘般若部大乘寶積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yán)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jīng)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jīng)
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第七十五卷 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

第七十五卷 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六

爾時,善財童子向迦毗羅城,思惟修習(xí)受生解脫,增長廣大,憶念不舍。

漸次游行,至菩薩集會普現(xiàn)法界光明講堂,其中有神,號無憂德,與一萬主宮殿神俱,來迎善財,作如是言:“善來丈夫!有大智慧,有大勇猛,能修菩薩不可思議自在解脫,心恒不舍廣大誓愿,善能觀察諸法境界;安住法城,入于無量諸方便門,成就如來功德大海;得妙辯才,善調(diào)眾生,獲圣智身,恒順修行,知諸眾生心行差別,令其歡喜趣向佛道。

“我觀仁者修諸妙行心無暫懈,威儀所行悉皆清凈,汝當(dāng)不久得諸如來清凈莊嚴(yán)無上三業(yè),以諸相好莊嚴(yán)其身,以十力智瑩飾其心,游諸世間。我觀仁者勇猛精進而無有比,不久當(dāng)?shù)闷找娙酪磺兄T佛聽受其法,不久當(dāng)?shù)靡磺衅兴_禪定解脫諸三昧樂,不久當(dāng)入諸佛如來甚深解脫。何以故?見善知識親近供養(yǎng),聽受其教,憶念修行,不懈不退,無憂無悔,無有障礙,魔及魔民不能為難,不久當(dāng)成無上果故!

善財童子言:“圣者,如向所說,愿我皆得。圣者,我愿一切眾生,息諸熱惱,離諸惡業(yè),生諸安樂,修諸凈行。圣者,一切眾生,起諸煩惱,造諸惡業(yè),墮諸惡趣,若身若心恒受楚毒,菩薩見已心生憂惱。圣者,譬如有人,唯有一子,愛念情至,忽見被人割截肢體,其心痛切不能自安。菩薩摩訶薩亦復(fù)如是,見諸眾生以煩惱業(yè)墮三惡趣受種種苦,心大憂惱。若見眾生起身、語、意三種善業(yè),生天人趣受身心樂,菩薩爾時生大歡喜。何以故?菩薩不自為故求一切智,不貪生死諸欲快樂,不隨想倒、見倒、心倒、諸結(jié)、隨眠、愛見力轉(zhuǎn),不起眾生種種樂想,亦不味著諸禪定樂,非有障礙、疲厭、退轉(zhuǎn)住于生死。但見眾生于諸有中,具受無量種種諸苦,起大悲心,以大愿力而普攝取。悲愿力故,修菩薩行,為斷一切眾生煩惱,為求如來一切智智,為供養(yǎng)一切諸佛如來,為嚴(yán)凈一切廣大國土,為凈治一切眾生樂欲及其所有身心諸行,于生死中無有疲厭。

“圣者,菩薩摩訶薩于諸眾生,為莊嚴(yán),令生人天富貴樂故;為父母,為其安立菩提心故;為養(yǎng)育,令其成就菩薩道故;為衛(wèi)護,令其遠(yuǎn)離三惡道故;為船師,令其得度生死海故;為歸依,令舍諸魔煩惱怖故;為究竟,令其永得清涼樂故;為津濟,令入一切諸佛海故;為導(dǎo)師,令至一切法寶洲故;為妙華,開敷諸佛功德心故;為嚴(yán)具,常放福德智慧光故;為可樂,凡有所作悉端嚴(yán)故;為可尊,遠(yuǎn)離一切諸惡業(yè)故;為普賢,具足一切端嚴(yán)身故;為大明,常放智慧凈光明故;為大云,常雨一切甘露法故。圣者,菩薩如是修諸行時,令一切眾生皆生愛樂、具足法樂!

爾時,善財童子將升法堂,其無憂德及諸神眾,以出過諸天上妙華鬘、涂香、末香,及以種種寶莊嚴(yán)具,散善財上,而說頌言:

“汝今出世間,為世大明燈,普為諸眾生,勤求無上覺。

無量億千劫,難可得見汝;功德日今出,滅除諸世暗。

汝見諸眾生,顛倒惑所覆,而興大悲意,求證無師道。

汝以清凈心,尋求佛菩提,承事善知識,不自惜身命。

汝于諸世間,無依無所著,其心普無礙,清凈如虛空。

汝修菩提行,功德悉圓滿,放大智慧光,普照一切世。

汝不離世間,亦不著于世,行世無障礙,如風(fēng)游虛空。

譬如火災(zāi)起,一切無能滅;汝修菩提行,精進火亦然。

勇猛大精進,堅固不可動,金剛慧師子,游行無所畏。

一切法界中,所有諸剎海,汝悉能往詣,親近善知識!

爾時,無憂德神說此頌已,為愛樂法故,隨逐善財,恒不舍離。

爾時,善財童子入普現(xiàn)法界光明講堂,周遍推求彼釋氏女,見在堂內(nèi),坐寶蓮華師子之座,八萬四千采女所共圍繞。是諸采女,靡不皆從王種中生,悉于過去修菩薩行同種善根,布施、愛語普攝眾生;已能明見一切智境,已共修集佛菩提行;恒住正定,常游大悲,普攝眾生猶如一子;慈心具足,眷屬清凈;已于過去成就菩薩不可思議善巧方便,皆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zhuǎn),具足菩薩諸波羅蜜;離諸取著,不樂生死;雖行諸有,心常清凈,恒勤觀察一切智道;離障蓋網(wǎng),超諸著處,從于法身而示化形;生普賢行,長菩薩力,智日慧燈悉已圓滿。

爾時,善財童子詣彼釋女瞿波之所,頂禮其足,合掌而住,作如是言:“圣者,我已先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云何于生死中,而不為生死過患所染?了法自性,而不住聲聞、辟支佛地?具足佛法,而修菩薩行?住菩薩地,而入佛境界?超過世間,而于世受生?成就法身,而示現(xiàn)無邊種種色身?證無相法,而為眾生示現(xiàn)諸相?知法無說,而廣為眾生演說諸法?知眾生空,而恒不舍化眾生事?雖知諸佛不生不滅,而勤供養(yǎng)無有退轉(zhuǎn)?雖知諸法無業(yè)無報,而修諸善行恒不止息?”

時,瞿波女告善財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能問菩薩摩訶薩如是行法,修習(xí)普賢諸行愿者能如是問。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當(dāng)承佛神力,為汝宣說。

“善男子,若諸菩薩成就十法,則能圓滿因陀羅網(wǎng)普智光明菩薩之行。何等為十?所謂:依善知識故,得廣大勝解故,得清凈欲樂故,集一切福智故,于諸佛所聽聞法故,心恒不舍三世佛故,同于一切菩薩行故,一切如來所護念故,大悲妙愿皆清凈故,能以智力普斷一切諸生死故。是為十。若諸菩薩成就此法,則能圓滿因陀羅網(wǎng)普智光明菩薩之行。

佛子,若菩薩親近善知識,則能精進不退修習(xí)出生無盡佛法。佛子,菩薩以十種法,承事善知識。何等為十?所謂:于自身命無所顧惜,于世樂具心不貪求,知一切法性皆平等,永不退舍一切智愿,觀察一切法界實相,心恒舍離一切有海,知法如空心無所依,成就一切菩薩大愿,常能示現(xiàn)一切剎海,凈修菩薩無礙智輪。佛子,應(yīng)以此法承事一切諸善知識,無所違逆!

爾時,釋迦瞿波女,欲重明此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菩薩為利諸群生,正念親承善知識,敬之如佛心無怠,此行于世帝網(wǎng)行。

勝解廣大如虛空,一切三世悉入中,國土眾生佛皆爾,此是普智光明行。

志樂如空無有際,永斷煩惱離諸垢,一切佛所修功德,此行于世身云行。

菩薩修習(xí)一切智,不可思議功德海,凈諸福德智慧身,此行于世不染行。

一切諸佛如來所,聽受其法無厭足,能生實相智慧燈,此行于世普照行。

十方諸佛無有量,一念一切悉能入,心恒不舍諸如來,此向菩提大愿行。

能入諸佛大眾會,一切菩薩三昧海,愿海及以方便海,此行于世帝網(wǎng)行。

一切諸佛所加持,盡未來際無邊劫,處處修行普賢道,此是菩薩分身行。

見諸眾生受大苦,起大慈悲現(xiàn)世間,演法光明除暗冥,此是菩薩智日行。

見諸眾生在諸趣,為集無邊妙法輪,令其永斷生死流,此是修行普賢行。

菩薩修行此方便,隨眾生心而現(xiàn)身,普于一切諸趣中,化度無量諸含識。

以大慈悲方便力,普遍世間而現(xiàn)身,隨其解欲為說法,皆令趣向菩提道!

時,釋迦瞿波說此頌已,告善財童子言:“善男子,我已成就觀察一切菩薩三昧海解脫門。”

善財言:“大圣,此解脫門境界云何?”

答言:“善男子,我入此解脫,知此娑婆世界佛剎微塵數(shù)劫,所有眾生于諸趣中,死此生彼,作善作惡,受諸果報,有求出離、不求出離,正定、邪定及以不定,有煩惱善根,無煩惱善根,具足善根,不具足善根,不善根所攝善根,善根所攝不善根;如是所集善、不善法,我皆知見。又彼劫中所有諸佛名號、次第,我悉了知。彼佛世尊從初發(fā)心,及以方便求一切智,出生一切諸大愿海,供養(yǎng)諸佛,修菩薩行,成等正覺,轉(zhuǎn)妙法輪,現(xiàn)大神通,化度眾生,我悉了知。亦知彼佛眾會差別,其眾會中有諸眾生依聲聞乘而得出離,其聲聞眾過去修習(xí)一切善根,及其所得種種智慧,我悉了知。有諸眾生依獨覺乘而得出離,其諸獨覺所有善根、所得菩提、寂滅解脫、神通變化、成熟眾生、入于涅槃,我悉了知。亦知彼佛諸菩薩眾,其諸菩薩從初發(fā)心,修習(xí)善根,出生無量諸大愿行,成就滿足諸波羅蜜種種莊嚴(yán)菩薩之道,以自在力,入菩薩地,住菩薩地,觀菩薩地,凈菩薩地,菩薩地相、菩薩地智、菩薩攝智、菩薩教化眾生智、菩薩建立智、菩薩廣大行境界、菩薩神通行、菩薩三昧海、菩薩方便,菩薩于念念中所入三昧海、所得一切智光明、所獲一切智電光云、所得實相忍、所通達(dá)一切智、所住剎海、所入法海、所知眾生海、所住方便、所發(fā)誓愿、所現(xiàn)神通,我悉了知。

“善男子,此娑婆世界,盡未來際,所有劫海,展轉(zhuǎn)不斷,我皆了知。如知娑婆世界,亦知娑婆世界內(nèi)微塵數(shù)世界,亦知娑婆世界內(nèi)一切世界,亦知娑婆世界微塵內(nèi)所有世界,亦知娑婆世界外十方無間所住世界,亦知娑婆世界世界種所攝世界,亦知毗盧遮那世尊此華藏世界海中十方無量諸世界種所攝世界,所謂:世界廣博、世界安立、世界輪、世界場、世界差別、世界轉(zhuǎn)、世界蓮華、世界須彌、世界名號。盡此世界海一切世界,由毗盧遮那世尊本愿力故,我悉能知,亦能憶念。

“亦念如來往昔所有諸因緣海。所謂:修習(xí)一切諸乘方便,無量劫中,住菩薩行,凈佛國土,教化眾生,承事諸佛,造立住處,聽受說法,獲諸三昧,得諸自在;修檀波羅蜜入佛功德海,持戒苦行,具足諸忍,勇猛精進,成就諸禪,圓滿凈慧;于一切處示現(xiàn)受生,普賢行愿悉皆清凈,普入諸剎,普凈佛土,普入一切如來智海,普攝一切諸佛菩提,得于如來大智光明,證于諸佛一切智性,成等正覺,轉(zhuǎn)妙法輪;及其所有道場眾會,其眾會中一切眾生,往世已來所種善根,從初發(fā)心,成熟眾生,修行方便,念念增長,獲諸三昧神通解脫。如是一切,我悉了知。何以故?我此解脫,能知一切眾生心行、一切眾生修行善根、一切眾生雜染清凈、一切眾生種種差別、一切聲聞諸三昧門、一切緣覺寂靜三昧神通解脫、一切菩薩一切如來解脫光明,皆了知故!

爾時,善財童子白瞿波言:“圣者得此解脫,其已久如?”

答言:“善男子,我于往世,過佛剎微塵數(shù)劫,有劫名勝行,世界名無畏。彼世界中,有四天下,名為安隱。其四天下閻浮提中,有一王城,名高勝樹,于八十王城中最為上首。彼時,有王名曰財主,其王具有六萬采女、五百大臣、五百王子;其諸王子皆悉勇健,能伏怨敵。其王太子,名威德主,端正殊特,人所樂見,足下平滿,輪相備具,足趺隆起,手足指間皆有網(wǎng)縵,足跟齊正,手足柔軟,伊尼耶鹿王腨,七處圓滿,陰藏隱密,其身上分如師子王,兩肩平滿,雙臂[月+庸]長,身相端直,頸文三道,頰如師子,具四十齒悉皆齊密,四牙鮮白,其舌長廣出梵音聲,眼目紺青,睫如牛王,眉間毫相,頂上肉髻,皮膚細(xì)軟如真金色,身毛上靡,發(fā)帝青色,其身洪滿如尼拘陀樹。

“爾時,太子受父王教,與十千采女詣香牙園游觀戲樂。太子是時,乘妙寶車,其車具有種種嚴(yán)飾,置大摩尼師子之座而坐其上;五百采女各執(zhí)寶繩牽馭而行,進止有度,不遲不速;百千萬人持諸寶蓋,百千萬人持諸寶幢,百千萬人持諸寶幡,百千萬人作諸妓樂,百千萬人燒諸名香,百千萬人散諸妙華,前后圍繞而為翊從。道路平正,無有高下,眾寶雜華散布其上;寶樹行列,寶網(wǎng)彌覆,種種樓閣延袤其間。其樓閣中,或有積聚種種珍寶,或有陳列諸莊嚴(yán)具,或有供設(shè)種種飲食,或有懸布種種衣服,或有備擬諸資生物,或復(fù)安置端正女人,及以無量僮仆侍從;隨有所須,悉皆施與。

“時,有母人名為善現(xiàn),將一童女名具足妙德,顏容端正,色相嚴(yán)潔,洪纖得所,修短合度,目發(fā)紺青,聲如梵音,善達(dá)工巧,精通辯論,恭勤匪懈,慈愍不害,具足慚愧,柔和質(zhì)直,離癡寡欲,無諸諂誑,乘妙寶車,采女圍繞,及與其母從王城出,先太子行。見其太子言辭諷詠,心生愛染,而白母言:‘我心愿得敬事此人,若不遂情,當(dāng)自殞滅。’母告女言:‘莫生此念。何以故?此甚難得。此人具足輪王諸相,后當(dāng)嗣位作轉(zhuǎn)輪王,有寶女出,騰空自在。我等卑賤,非其匹偶。此處難得,勿生是念。’

“彼香牙園側(cè),有一道場,名法云光明。時,有如來名勝日身,十號具足,于中出現(xiàn)已經(jīng)七日。時,彼童女暫時假寐,夢見其佛;從夢覺已,空中有天而告之言:‘勝日身如來,于法云光明道場成等正覺已經(jīng)七日,諸菩薩眾前后圍繞。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梵天乃至色究竟天,諸地神、風(fēng)神、火神、水神、河神、海神、山神、樹神、園神、藥神、主城神等,為見佛故,皆來集會。’

“時,妙德童女夢睹如來故,聞佛功德故,其心安隱,無有怖畏,于太子前而說頌言:

“‘我身最端正,名聞遍十方,智慧無等倫,善達(dá)諸工巧。

無量百千眾,見我皆貪染;我心不于彼,而生少愛欲。

無瞋亦無恨,無嫌亦無喜,但發(fā)廣大心,利益諸眾生。

我今見太子,具諸功德相,其心大欣慶,諸根咸悅樂。

色如光明寶,發(fā)美而右旋,額廣眉纖曲,我心愿事汝。

我觀太子身,譬若真金像,亦如大寶山,相好有光明。

目廣紺青色,月面師子頰,喜顏美妙音,愿垂哀納我!

舌相廣長妙,猶如赤銅色;梵音緊那聲,聞?wù)呓詺g喜。

口方不褰縮,齒白悉齊密,發(fā)言現(xiàn)笑時,見者心歡喜。

離垢清凈身,具相三十二,必當(dāng)于此界,而作轉(zhuǎn)輪位。’

“爾時,太子告彼女言:‘汝是誰女?為誰守護?若先屬人,我則不應(yīng)起愛染心。’

“爾時,太子以頌問言:

“‘汝身極清凈,功德相具足;我今問于汝,汝于誰所住?

誰為汝父母?汝今系屬誰?若已屬于人,彼人攝受汝。

汝不盜他物,汝不有害心,汝不作邪淫,汝依何語住?

不說他人惡,不壞他所親,不侵他境界,不于他恚怒。

不生邪險見,不作相違業(yè),不以諂曲力,方便誑世間。

尊重父母不?敬善知識不?見諸貧窮人,能生攝心不?

若有善知識,誨示于汝法,能生堅固心,究竟尊重不?

愛樂于佛不?了知菩薩不?眾僧功德海,汝能恭敬不?

汝能知法不?能凈眾生不?為住于法中,為住于非法?

見諸孤獨者,能起慈心不?見惡道眾生,能生大悲不?

見他得榮樂,能生歡喜不?他來逼迫汝,汝無瞋惱不?

汝發(fā)菩提意,開悟眾生不?無邊劫修行,能無疲倦不?’

“爾時,女母為其太子而說頌言:

“‘太子汝應(yīng)聽,我今說此女,初生及成長,一切諸因緣。

太子始生日,即從蓮華生,其目凈修廣,肢節(jié)悉具足。

我曾于春月,游觀娑羅園,普見諸藥草,種種皆榮茂。

奇樹發(fā)妙華,望之如慶云;好鳥相和鳴,林間共歡樂。

同游八百女,端正奪人心,被服皆嚴(yán)麗,歌詠悉殊美。

彼園有浴池,名曰蓮華幢;我于池岸坐,采女眾圍繞。

于彼蓮池內(nèi),忽生千葉華,寶葉琉璃莖,閻浮金為臺。

爾時夜分盡,日光初出現(xiàn),其蓮正開剖,放大清凈光。

其光極熾盛,譬如日初出,普照閻浮提,眾嘆未曾有。

時見此玉女,從彼蓮華生,其身甚清凈,肢分皆圓滿。

此是人間寶,從于凈業(yè)生,宿因無失壞,今受此果報。

紺發(fā)青蓮眼,梵聲金色光,華鬘眾寶髻,清凈無諸垢。

肢節(jié)悉具足,其身無缺減,譬如真金像,安處寶華中。

毛孔栴檀香,普熏于一切;口出青蓮香,常演梵音聲。

此女所住處,常有天音樂;不應(yīng)下劣人,而當(dāng)如是偶。

世間無有人,堪與此為夫,唯汝相嚴(yán)身,愿垂見納受!

非長亦非短,非粗亦非細(xì),種種悉端嚴(yán),愿垂見納受!

文字算數(shù)法,工巧諸技藝,一切皆通達(dá),愿垂見納受!

善了諸兵法,巧斷眾諍訟,能調(diào)難可調(diào),愿垂見納受!

其身甚清凈,見者無厭足,功德自莊嚴(yán),汝應(yīng)垂納受!

眾生所有患,善達(dá)彼緣起,應(yīng)病而與藥,一切能消滅。

閻浮語言法,差別無量種,乃至妓樂音,靡不皆通達(dá)。

婦人之所能,此女一切知,而無女人過,愿垂速納受!

不嫉亦不慳,無貪亦無恚,質(zhì)直性柔軟,離諸粗獷惡。

恭敬于尊者,奉事無違逆,樂修諸善行,此能隨順汝。

若見于老病,貧窮在苦難,無救無所依,常生大慈愍。

常觀第一義,不求自利樂,但愿益眾生,以此莊嚴(yán)心。

行住與坐臥,一切無放逸;言說及默然,見者咸欣樂。

雖于一切處,皆無染著心;見有功德人,樂觀無厭足。

尊重善知識,樂見離惡人;其心不躁動,先思后作業(yè)。

福智所莊嚴(yán),一切無怨恨,女人中最上,宜應(yīng)事太子。’

“爾時,太子入香牙園已,告其妙德及善現(xiàn)言:‘善女,我趣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dāng)于盡未來際無量劫,集一切智助道之法,修無邊菩薩行,凈一切波羅蜜,供養(yǎng)一切諸如來,護持一切諸佛教,嚴(yán)凈一切佛國土,當(dāng)令一切如來種性不斷,當(dāng)隨一切眾生種性而普成熟,當(dāng)滅一切眾生生死苦置于究竟安樂處,當(dāng)凈治一切眾生智慧眼,當(dāng)修習(xí)一切菩薩所修行,當(dāng)安住一切菩薩平等心,當(dāng)成就一切菩薩所行地,當(dāng)令一切眾生普歡喜;當(dāng)舍一切物,盡未來際行檀波羅蜜,令一切眾生普得滿足衣服飲食、妻妾男女、頭目手足,如是一切內(nèi)外所有,悉當(dāng)舍施,無所吝惜。當(dāng)于爾時,汝或于我而作障難:施財物時,汝心吝惜;施男女時,汝心痛惱;割肢體時,汝心憂悶;舍汝出家,汝心悔恨。’

“爾時,太子即為妙德而說頌言:

“‘哀愍眾生故,我發(fā)菩提心,當(dāng)于無量劫,習(xí)行一切智。

無量大劫中,凈修諸愿海,入地及治障,悉經(jīng)無量劫。

三世諸佛所,學(xué)六波羅蜜,具足方便行,成就菩提道。

十方垢穢剎,我當(dāng)悉嚴(yán)凈;一切惡道難,我當(dāng)令永出。

我當(dāng)以方便,廣度諸群生,令滅愚癡暗,住于佛智道。

當(dāng)供一切佛,當(dāng)凈一切地,起大慈悲心,悉舍內(nèi)外物。

汝見來乞者,或生慳吝心;我心常樂施,汝勿違于我。

若見我施頭,慎勿生憂惱;我今先語汝,令汝心堅固。

乃至截手足,汝勿嫌乞者;汝今聞我語,應(yīng)可諦思惟。

男女所愛物,一切我皆舍;汝能順我心,我當(dāng)成汝意。’

“爾時,童女白太子言:‘敬奉來教。’即說頌言:

“‘無量劫海中,地獄火焚身;若能眷納我,甘心受此苦。

無量受生處,碎身如微塵;若能眷納我,甘心受此苦。

無量劫頂戴,廣大金剛山;若能眷納我,甘心受此苦。

無量生死海,以我身肉施;汝得法王處,愿令我亦然!

若能眷納我,與我為主者,生生行施處,愿常以我施!

為愍眾生苦,而發(fā)菩提心;既已攝眾生,亦當(dāng)攝受我。

我不求豪富,不貪五欲樂,但為共行法,愿以仁為主!

紺青修廣眼,慈愍觀世間,不起染著心,必成菩薩道。

太子所行處,地出眾寶華,必作轉(zhuǎn)輪王,愿能眷納我!

我曾夢見此,妙法菩提場,如來樹下坐,無量眾圍繞。

我夢彼如來,身如真金山,以手摩我頂,寤已心歡喜。

往昔眷屬天,名曰喜光明;彼天為我說,道場佛興世。

我曾生是念:愿見太子身。彼天報我言:汝今當(dāng)?shù)靡姟?/p>

我昔所志愿,于今悉成滿;唯愿俱往詣,供養(yǎng)彼如來!’

“爾時,太子聞勝日身如來名,生大歡喜,愿見彼佛,以五百摩尼寶散其女上,冠以妙藏光明寶冠,被以火焰摩尼寶衣。其女爾時,心不動搖,亦無喜相;但合掌恭敬,瞻仰太子,目不暫舍。

“其母善現(xiàn),于太子前而說頌言:

“‘此女極端正,功德莊嚴(yán)身;昔愿奉太子,今意已滿足。

持戒有智慧,具足諸功德;普于一切世,最勝無倫匹。

此女蓮華生,種姓無譏丑,太子同行業(yè),遠(yuǎn)離一切過。

此女身柔軟,猶如天繒纊;其手所觸摩,眾患悉除滅。

毛孔出妙香,芬馨最無比;眾生若聞?wù)?悉住于凈戒。

身色如真金,端坐華臺上;眾生若見者,離害具慈心。

言音極柔軟,聽之無不喜;眾生若得聞,悉離諸惡業(yè)。

心凈無瑕垢,遠(yuǎn)離諸諂曲,稱心而發(fā)言,聞?wù)呓詺g喜。

調(diào)柔具慚愧,恭敬于尊宿,無貪亦無誑,憐愍諸眾生。

此女心不恃,色相及眷屬;但以清凈心,恭敬一切佛。’

“爾時,太子與妙德女及十千采女并其眷屬,出香牙園,詣法云光明道場。至已下車,步進詣如來所。見佛身相端嚴(yán)寂靜,諸根調(diào)順,內(nèi)外清凈,如大龍池?zé)o諸垢濁;皆生凈信,踴躍歡喜,頂禮佛足,繞無數(shù)匝。于時,太子及妙德女,各持五百妙寶蓮華供散彼佛。太子為佛造五百精舍,一一皆以香木所成,眾寶莊嚴(yán),五百摩尼以為間錯。時,佛為說普眼燈門修多羅;聞是經(jīng)已,于一切法中得三昧海,所謂:得普照一切佛愿海三昧、普照三世藏三昧、現(xiàn)見一切佛道場三昧、普照一切眾生三昧、普照一切世間智燈三昧、普照一切眾生根智燈三昧、救護一切眾生光明云三昧、普照一切眾生大明燈三昧、演一切佛法輪三昧、具足普賢清凈行三昧。時,妙德女得三昧,名難勝海藏,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永不退轉(zhuǎn)。

“時,彼太子與妙德女并其眷屬,頂禮佛足,繞無數(shù)匝,辭退還宮;詣父王所,拜跪畢已,奉白王言:‘大王當(dāng)知,勝日身如來出興于世,于此國內(nèi)法云光明菩提場中成等正覺,于今未久。’爾時,大王語太子言:‘是誰為汝說如是事?天耶?人耶?’太子白言:‘是此具足妙德女說。’時,王聞已,歡喜無量,譬如貧人得大伏藏,作如是念:‘佛無上寶難可值遇,若得見佛,永斷一切惡道怖畏。佛如醫(yī)王,能治一切諸煩惱病,能救一切生死大苦;佛如導(dǎo)師,能令眾生至于究竟安隱住處。’作是念已,集諸小王、群臣、眷屬,及以剎利、婆羅門等一切大眾,便舍王位,授與太子;灌頂訖已,與萬人俱,往詣佛所;到已禮足,繞無數(shù)匝,并其眷屬悉皆退坐。

“爾時,如來觀察彼王及諸大眾,白毫相中放大光明,名一切世間心燈,普照十方無量世界,住于一切世主之前,示現(xiàn)如來不可思議大神通力,普令一切應(yīng)受化者心得清凈。爾時,如來以不思議自在神力,現(xiàn)身超出一切世間,以圓滿音普為大眾說陀羅尼,名一切法義離暗燈,佛剎微塵數(shù)陀羅尼而為眷屬。彼王聞已,即時獲得大智光明;其眾會中,有閻浮提微塵數(shù)菩薩,俱時證得此陀羅尼;六十萬那由他人,盡諸有漏,心得解脫;十千眾生,遠(yuǎn)塵離垢,得法眼凈;無量眾生,發(fā)菩提心。時,佛又以不思議力廣現(xiàn)神變,普于十方無量世界演三乘法化度眾生。

“時,彼父王作如是念:‘我若在家,不能證得如是妙法;若于佛所出家學(xué)道,即當(dāng)成就。’作是念已,前白佛言:‘愿得從佛出家修學(xué)!’佛言:‘隨意,宜自知時。’時,財主王與十千人,皆于佛所同時出家。未久之間,悉得成就一切法義離暗燈陀羅尼,亦得如上諸三昧門,又得菩薩十神通門,又得菩薩無邊辯才,又得菩薩無礙凈身,往詣十方諸如來所聽受其法,為大法師演說妙法;復(fù)以神力遍十方剎,隨眾生心而為現(xiàn)身,贊佛出現(xiàn),說佛本行,示佛本緣,稱揚如來自在神力,護持于佛所說教法。

“爾時,太子于十五日在正殿上,采女圍繞,七寶自至──一者、輪寶,名無礙行;二者、象寶,名金剛身;三者、馬寶,名迅疾風(fēng);四者、珠寶,名日光藏;五者、女寶,名具妙德;六、藏臣寶,名為大財;七、主兵寶,名離垢眼。──七寶具足,為轉(zhuǎn)輪王,王閻浮提,正法治世,人民快樂。王有千子,端正勇健,能伏冤敵。其閻浮提中有八十王城,一一城中有五百僧坊,一一僧坊立佛支提,皆悉高廣,以眾妙寶而為校飾;一一王城皆請如來,以不思議眾妙供具而為供養(yǎng)。佛入城時,現(xiàn)大神力,令無量眾生種諸善根,無量眾生心得清凈,見佛歡喜,發(fā)菩提意,起大悲心,利益眾生,勤修佛法,入真實義,住于法性,了法平等,獲三世智,等觀三世,知一切佛出興次第,說種種法攝取眾生,發(fā)菩薩愿,入菩薩道,知如來法,成就法海,能普現(xiàn)身遍一切剎,知眾生根及其性欲,令其發(fā)起一切智愿。

“佛子,于汝意云何?彼時太子得輪王位供養(yǎng)佛者,豈異人乎?今釋迦牟尼佛是也。財主王者,寶華佛是。其寶華佛,現(xiàn)在東方過世界海微塵數(shù)佛剎有世界海,名現(xiàn)法界虛空影像云,中有世界種,名普現(xiàn)三世影摩尼王,彼世界種中有世界,名圓滿光,中有道場,名現(xiàn)一切世主身,寶華如來于此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可說佛剎微塵數(shù)諸菩薩眾前后圍繞而為說法。寶華如來往昔修行菩薩道時,凈此世界海;其世界海中去、來、今佛出興世者,皆是寶華如來為菩薩時教化令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彼時女母善現(xiàn)者,今我母善目是。其王眷屬,今如來所眾會是也,皆具修行普賢諸行成滿大愿,雖恒在此眾會道場而能普現(xiàn)一切世間,住諸菩薩平等三昧,常得現(xiàn)見一切諸佛,一切如來以等虛空妙音聲云演正法輪悉能聽受,于一切法悉得自在,名稱普聞諸佛國土,普詣一切道場之所,普現(xiàn)一切眾生之前,隨其所應(yīng)教化調(diào)伏,盡未來劫修菩薩道恒無間斷,成滿普賢廣大誓愿。

“佛子,其妙德女與威德主轉(zhuǎn)輪圣王以四事供養(yǎng)勝日身如來者,我身是也。彼佛滅后,其世界中,六十億百千那由他佛出興于世,我皆與王承事供養(yǎng)。其第一佛,名清凈身;次名一切智月光明身;次名閻浮檀金光明王;次名諸相莊嚴(yán)身;次名妙月光;次名智觀幢;次名大智光;次名金剛那羅延精進;次名智力無能勝;次名普安詳智;次名離垢勝智云;次名師子智光明;次名光明髻;次名功德光明幢;次名智日幢;次名寶蓮華開敷身;次名福德嚴(yán)凈光;次名智焰云;次名普照月;次名莊嚴(yán)蓋妙音聲;次名師子勇猛智光明;次名法界月;次名現(xiàn)虛空影像開悟眾生心;次名恒嗅寂滅香;次名普震寂靜音;次名甘露山;次名法海音;次名堅固網(wǎng);次名佛影髻;次名月光毫;次名辯才口;次名覺華智;次名寶焰山;次名功德星;次名寶月幢;次名三昧身;次名寶光王;次名普智行;次名焰海燈;次名離垢法音王;次名無比德名稱幢;次名修臂;次名本愿清凈月;次名照義燈;次名深遠(yuǎn)音;次名毗盧遮那勝藏王;次名諸乘幢;次名法海妙蓮華。佛子,彼劫中,有如是等六十億百千那由他佛出興于世,我皆親近承事供養(yǎng)。

“其最后佛,名廣大解,于彼佛所,得凈智眼。爾時,彼佛入城教化。我為王妃,與王禮覲,以眾妙物而為供養(yǎng),于其佛所聞?wù)f出生一切如來燈法門,即時獲得觀察一切菩薩三昧海境界解脫。佛子,我得此解脫已,與菩薩于佛剎微塵數(shù)劫勤加修習(xí),于佛剎微塵數(shù)劫中承事供養(yǎng)無量諸佛;或于一劫承事一佛,或二、或三、或不可說,或值佛剎微塵數(shù)佛,悉皆親近承事供養(yǎng),而未能知菩薩之身形量色貌及其身業(yè)、心行智慧、三昧境界。

“佛子,若有眾生,得見菩薩修菩提行,若疑若信;菩薩皆以世、出世間種種方便而攝取之,以為眷屬,令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zhuǎn)。佛子,我見彼佛得此解脫已,與菩薩于百佛剎微塵數(shù)劫而共修習(xí);于其劫中,所有諸佛出興于世,我皆親近承事供養(yǎng),聽所說法讀誦受持。于彼一切諸如來所,得此解脫種種法門,知種種三世,入種種剎海,見種種成正覺,入種種佛眾會,發(fā)菩薩種種大愿,修菩薩種種妙行,得菩薩種種解脫,然未能知菩薩所得普賢解脫門。何以故?菩薩普賢解脫門,如太虛空,如眾生名,如三世海,如十方海,如法界海,無量無邊。佛子,菩薩普賢解脫門,與如來境界等。

“佛子,我于佛剎微塵數(shù)劫,觀菩薩身無有厭足。如多欲人男女集會,遞相愛染,起于無量妄想思覺。我亦如是,觀菩薩身一一毛孔,念念見無量無邊廣大世界種種安住、種種莊嚴(yán)、種種形狀,有種種山、種種地、種種云、種種名、種種佛興、種種道場、種種眾會,演種種修多羅,說種種灌頂、種種諸乘、種種方便、種種清凈。又于菩薩一一毛孔,念念常見無邊佛海,坐種種道場,現(xiàn)種種神變,轉(zhuǎn)種種法輪,說種種修多羅,恒不斷絕。又于菩薩一一毛孔,見無邊眾生海種種住處、種種形貌、種種作業(yè)、種種諸根。又于菩薩一一毛孔,見三世諸菩薩無邊行門,所謂:無邊廣大愿、無邊差別地、無邊波羅蜜、無邊往昔事、無邊大慈門、無邊大悲云、無邊大喜心、無邊攝取眾生方便。

“佛子,我于佛剎微塵數(shù)劫,念念如是觀于菩薩一一毛孔,已所至處而不重至,已所見處而不重見,求其邊際竟不可得,乃至見彼悉達(dá)太子住于宮中、采女圍繞。我以解脫力,觀于菩薩一一毛孔,悉見三世法界中事。

“佛子,我唯得此觀察菩薩三昧海解脫。如諸菩薩摩訶薩,究竟無量諸方便海,為一切眾生現(xiàn)隨類身,為一切眾生說隨樂行,于一一毛孔現(xiàn)無邊色相海;知諸法性無性為性,知眾生性同虛空相無有分別,知佛神力同于如如,遍一切處示現(xiàn)無邊解脫境界;于一念中,能自在入廣大法界,游戲一切諸地法門。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此世界中,有佛母摩耶。汝詣彼問:菩薩云何修菩薩行,于諸世間無所染著,供養(yǎng)諸佛恒無休息,作菩薩業(yè)永不退轉(zhuǎn),離一切障礙、入菩薩解脫不由于他,住一切菩薩道,詣一切如來所,攝一切眾生界,盡未來劫修菩薩行、發(fā)大乘愿,增長一切眾生善根常無休息?”

爾時,釋迦瞿波女,欲重明此解脫義,承佛神力即說頌言:

“若有見菩薩,修行種種行,起善不善心,菩薩皆攝取。

乃往久遠(yuǎn)世,過百剎塵劫,有劫名清凈,世界名光明。

此劫佛興世,六十千萬億;最后天人主,號曰法幢燈。

彼佛涅槃后,有王名智山,統(tǒng)領(lǐng)閻浮提,一切無冤敵。

王有五百子,端正能勇健,其身悉清凈,見者皆歡喜。

彼王及王子,信心供養(yǎng)佛,護持其法藏,亦樂勤修法。

太子名善光,離垢多方便,諸相皆圓滿,見者無厭足。

五百億人俱,出家行學(xué)道,勇猛堅精進,護持其佛法。

王都名智樹,千億城圍繞;有林名靜德,眾寶所莊嚴(yán)。

善光住彼林,廣宣佛正法,辯才智慧力,令眾悉清凈。

有時因乞食,入彼王都城,行止極安詳,正知心不亂。

城中有居士,號曰善名稱;我時為彼女,名為凈日光。

時我于城中,遇見善光明,諸相極端嚴(yán),其心生染著。

次乞至我門,我心增愛染,即解身瓔珞,并珠置缽中。

雖以愛染心,供養(yǎng)彼佛子;二百五十劫,不墮三惡趣。

或生天王家,或作人王女,恒見善光明,妙相莊嚴(yán)身。

此后所經(jīng)劫,二百有五十,生于善現(xiàn)家,名為具妙德。

時我見太子,而生尊重心,愿得備瞻侍,幸蒙哀納受。

我時與太子,覲佛勝日身,恭敬供養(yǎng)畢,即發(fā)菩提意。

于彼一劫中,六十億如來,最后佛世尊,名為廣大解。

于彼得凈眼,了知諸法相,普見受生處,永除顛倒心。

我得觀菩薩,三昧境解脫,一念入十方,不思議剎海。

我見諸世界,凈穢種種別,于凈不貪樂,于穢不憎惡。

普見諸世界,如來坐道場,皆于一念中,悉放無量光。

一念能普入,不可說眾會;亦知彼一切,所得三昧門。

一念能悉知,彼諸廣大行,無量地方便,及以諸愿海。

我觀菩薩身,無邊劫修行,一一毛孔量,求之不可得。

一一毛孔剎,無數(shù)不可說,地水火風(fēng)輪,靡不在其中。

種種諸建立,種種諸形狀,種種體名號,無邊種莊嚴(yán)。

我見諸剎海,不可說世界;及見其中佛,說法化眾生。

不了菩薩身,及彼身諸業(yè);亦不知心智,諸劫所行道!

爾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繞無數(shù)匝,辭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