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大乘單譯經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第四十五卷 攝大乘論釋
第四十五卷 攝大乘論釋
釋依慧學差別勝相品第十一
論曰。如此已說依定學差別。云何應知依慧學差別。
釋曰。菩薩定與二乘定既有差別。定為慧依止;垡蓝ǖ贸。菩薩慧與二乘慧亦應有差別。云何可知。以何法名依慧學。無分別智名依慧學。是無分別智差別。應知即是依慧學差別。此無分別智有三種。一加行無分別智謂尋思等智即是道因。二無分別智。即是道正體三無分別后智。即是出觀智。謂道果。此三智悉是依慧學體。尋思智為依慧學者。觀行人依當來無分別智故。修方便智。由求未來無分別智果故。現世方便得成。以是能依故名依慧學。又此方便智能引當來無分別智。無分別智起。必依此方便得成。以是所依故名依慧學。道正體為依慧學者。謂依內起智在觀。離散動故名為內。此智依觀起故名依慧學。又有自體為內。因已謝果未起。道體自相續(xù)。即說自體為內。依自體起故名依慧學。出觀智為依慧學者。依無分別智成此智。名依慧學。何以故。入觀時所緣境后得智。緣此生故。此三智中應成立何智。應但成立無分別智。若成立此智。即成立余智。若成立前智但因義顯果義不顯。自性等十九差別義亦不成。若成立后智。但果義顯因亦不顯。自性等十九差別義亦不成。何以故。此智以尋思智為因。此智是尋思智果。此智是后智因。后智是此智果。由此智成立。前后智亦得成立。是故但應成立此智。于成立中。先應說無分別智自性。自性即是體相。
論曰。由無分別智自性依止。緣起境界相貌立救難。攝持伴類果報等流。出離究竟行善加行。無分別智后得智功德。無分別差別加行。無分別智及后得智。譬威德無功用作事甚深義故。應知依慧學差別。由依慧學差別。應知無分別智差別。
釋曰。謂由無分別智自性。應知依慧學差別。由依慧學差別。應知無分別智差別者。若是次第說十九義。悉須作此語。今為存略故。以一由無分別智標初。次列出十九義竟。后總云應知依慧學差別。由依慧學差別。應知無分別智差別。以十九義成立無分別智。此智即是慧學體。慧學差別即是此智差別。應作如此知。無分別智自性云何。
論曰。無分別智自性。應知離五種相。
釋曰。若具離五相。則是無分別智。若不具離五相。則非無分別智。
論曰。五相者。一離非思惟故。二離非覺觀地故。三離滅想受定寂靜故。四離色自性故。五于真實義離異分別故。
釋曰。此智若由離思惟故。名無分別智。熟眠放逸狂醉同離。思惟應得無分別智。若由過覺觀地故。名無分別智。從二定以上已過覺觀地。應得無分別智。若依此二義。凡夫應得無分別智。是處能離心及心法。應說名無分別智。謂想受滅定等。若人在此位中得無分別智。此則不成智。何以故。于滅定等位。無心及心法故。若言如色自性智自性亦如此。如色鈍無知此智應鈍無知。若于真實義。由已分別顯現。是分別應成無分別智。何以故。此分別能分別真實義。謂此義真實。
論曰。是五相所離智。此中應知是無分別智。
釋曰。若智離五相。緣真實義起。若不異分別真實義。謂此法真實但緣真實義。如眼識不以分別為性。是名無分別智相。
論曰。于此中如所說。無分別智性中。故說偈言。
釋曰。于此依慧學中。如前說十九義所顯無分別智性。更說偈成立此義。此偈欲何所顯。欲顯無分別智最勝。于所修眾行中最為上首。
論曰。
諸菩薩自性五種相所離
無分別智性于真無分別
釋曰。菩薩以無分別智為體。無分別智與菩薩不異。無分別智自性。即是菩薩自性。無分別智離五相。即是菩薩離五相。由于真無分別故。離五相得無分別名。眾生是假名。法是實有。若離此智。無有別法應菩薩名。盡無生智是菩提。此眾生以菩提為體。菩提即是無分別智。無分別智即是菩薩。欲示無分別智即是菩薩故。說菩薩自性離五相。不言無分別智后得例爾。如此說菩薩自性已。由此依止是性得生。今當說此依止。前說此智名無分別。此智為依止心生。為不依止心生。若依止心生。能思故名心。思即是分別。此智若依分別生。非謂無分別。若不依止心生。則同色等法。復不應名智。欲顯離此二失故重說偈。
論曰。
諸菩薩依止非心非非心
是無分別智非思疾類故
釋曰。此智不以心為依止。由此智不思議故。亦不以非心為依止。由以心疾利類相續(xù)為依止故。疾利類是心種性。既以此為依止故。不可說非心為依止。為顯因緣生起此智故重說偈。
論曰。
諸菩薩因緣有言聞熏習
是無分別智如理正思惟
釋曰。四緣中除三緣。但取因緣。因緣有何相。若因與果同類名因緣。譬如先善心為后善心作因。依從他所聞法音。起聞熏習因。此熏習后生正思惟。是正思惟從聞他正說起。故稱有言。此智因緣。即以有言聞熏習及正思惟為體。由此因緣。無分別智因有言。未生令生已生令堅住。若無此熏習。無分別智不得生。是故說此為因緣。此智因聞熏習起。緣何法為境。
論曰。
諸菩薩境界不可言法性
是無分別智二無我真如
釋曰。前偈說菩薩因緣。此偈說菩薩緣緣。境界即是緣緣。緣緣有何相。若法緣此生。猶如羸人因杖得起。若觀此法彼法得生故。此為彼緣。如五塵生五識。此境有二義。一依止緣緣。二比度緣緣。如人依止心無常相。比度色等余法皆是無常。不可言法性是菩薩緣緣。一切法由分別性不可言說。何以故。諸法由自體無所有。由心分別顯現故。一切法不可說有。亦不可說無。如此顯現不如此有。是故不可說有。如此不有不無。顯現故不可說無。如識所緣法不如此有故是故分別無體相。是分別無體相。為當有為當無。若無無體體則還有。若有無體不可言無。由此義故。法性約真俗皆不可言有無。法性以二無我真如為體。由分別性故。依他性無人無法。名二無我。為離斷見此無我不無。故說名真如。此真如是菩薩境。何以故。是無分別智若起。必緣此境起故。此智緣不可言真如起。其取境相貌云何。
論曰。
諸菩薩相貌于真如境中
是無分別智無相無差別
釋曰。是智于真如境中。平等平等生。無異無相為相。即是其相。譬如眼識取色。如青等相顯現。不異青等色。此智與真如境亦爾。又不同眼識與色。色無體有色。眼識有體無色。此智與真如境相稱。不可說異若一切法不可言說為性。何法是所分別。
論曰。
相應自性義所分別非他
釋曰。一切言說有三種相應。謂數習相續(xù)次第。此三不相離故名相應。又三法和合能目義故名相應。此相應是自性義。此義即是所分別。若離此義無別余義。是故一切法不可言說。云何知離此性無別余義。為成立此義故。
論曰。
字字相續(xù)故由相應義成
釋曰。字字相續(xù)即第一相應。由此相應即余二相應具。此三相應故得目義。由相應說此義得成。譬如眼根等。于言辭相續(xù)說中。眾生執(zhí)以為義故說名相應。此義是所分別。是故所分別但有言說。義亦但有言說。若一切法不可言說。此義云何成。
論曰。
離言說智慧于所知不起
釋曰。若人未了別方言。于所言境智慧不生。若汝言于言說中所言智生。此義不然。何以故。
論曰。
于言不同故一切不可言
釋曰。是言說與所言不同。以相貌異故。言相異所言相異。是故一切言及所言同不可言。何法是無分別智所攝持。
論曰。
諸菩薩攝持是無分別智
此后得行持為生長究竟
釋曰。是無分別智后所得智。能得菩薩福慧二行。二行依止。此智得生長相續(xù)乃至究竟故。無分別后智能生長菩薩正行。無分別后智是能攝持。菩薩是所攝持。何法是無分別智伴類。
論曰。
諸菩薩伴類說是二種道
是無分別智五度之品類
釋曰。伴類以相助為相。相助共成一事故名相助。一事是菩提果。二種道是菩薩伴類。謂資糧道及依止道。施等四波羅蜜是資糧道。定波羅蜜是依止道。何以故。從四波羅蜜所生善法。此善法生般若波羅蜜。此般若波羅蜜依止定生。般若波羅蜜即是無分別智。未得無上菩提。于其中間常能生起無分別智。乃至極果。離則有五度。合則成二道。能助第六度。共成一極果故。說為伴類。若無分別智依二道成。得何果報。
論曰。
諸菩薩果報于佛二圓聚
是無分別智由加行至得
釋曰。有但果非報。有是果是報。若從因生共用者名果。若從因生獨用者名果報。果是生義。報是熟義;瘧砻鸲䦂A聚。無分別智果報成熟。在佛二圓聚中。若果在無分別智加行中生。此果屬化身。若果在無分別智至得中生。此果屬應身。云何知耶。
論曰。
由加行至得
釋曰。前說無分別有三種。一加行。二正體。三后得。加行無分別自有二種。一在地前。二在登地以上。若依此二處加行。所得果是化身。正體無分別。從初地乃至佛果。皆名至得。若依正體無分別所得果報是應身。果報果若爾此等流果云何。
論曰。
菩薩等流果于后后生中
是無分別智由展轉增勝
釋曰。果或等因或勝因。此果以同類為因。是名等流果。無分別智等流果。于二圓聚中。轉初地為二地。乃至轉十地成佛。于后后位中轉增轉勝。如初地為二地同類因。二地是初地等流果。諸地悉爾。于利他為增。于自利為勝。又學位為增。無學位為勝。無分別智出離得成就義云何。
論曰。
諸菩薩出離得成相應故
是無分別智應知于十地
釋曰。滅惑業(yè)為出。滅果報為離。即是有余無余二種涅槃。出是離義。離是出義。何故重說。由離有三義故作重名。一永離。二上離。三決離。無分別智于出離中與二義相應。一與得相應。二與成就相應。此二相應應知不出十地。初地始得無分別智。名得相應。從初地后乃至十地。于無數劫修無分別智。乃至究竟。名成就相應。此無分別智藉二道。于三阿僧祇劫修學。以何法為究竟。
論曰。
諸菩薩究竟由得凈三身
是無分別智至勝自在故
釋曰。究竟有二種。一清凈究竟。二自在究竟。清凈究竟者。初地始得清凈。后于地地中轉轉清凈。至十地究竟清凈。譬如練金。由此清凈。菩薩所得三身后后轉清凈。自在究竟者。不但得三種清凈身究竟。復有別究竟。謂十自在如論后說。此十自在后后轉勝。此二種法最后極勝。是無分別智所得究竟。名增上果。無分別智功德云何。無分別有三種。一加行無分別。二根本無分別。三后得無分別。云何加行得無分別名。先從他聞無分別智是真菩薩。菩薩自未證真道理。但于此智起信樂心。由依止此信樂心。后方得入度此無分別智理。無分別智從此信樂生起故。說此信樂為加行無分別。此加行無分別功德謂無染。其譬云何。
論曰。
不染如虛空此無分別智
種種重惡業(yè)由唯信樂故
釋曰。此無分別智清凈無染。譬如虛空不為四塵所染。何法不能染。謂種種重惡業(yè)從身口意生。有見修道異。有十惡差別故名種種。極重煩惱為緣起恒作。若作無悔心無對治。有伴類故名重。因此惡業(yè)不能染污。若人從聞正說。于無分別智生信樂。由此信樂破壞四惡道業(yè)。何以故。惡業(yè)依非理起。信樂從是理生。依非理起故虛。從是理生故實。虛不能對實。是故破壞。此偈顯加行無分別智。能對治四惡道業(yè)。由與惡業(yè)不相雜故。此即加行功德。根本無分別智功德。及清凈云何。
論曰。
清凈如虛空此無分別智
解脫一切障由得及成就
釋曰。如虛空離煙云等四障。世間說為清凈。無分別智清凈亦爾。離何法故得清凈。
論曰。
解脫一切障
釋曰。一切障謂皮肉心三障。或一闡提外道聲聞獨覺四德障。由解脫如此障故清凈。此解脫何因得成。
論曰。
由得及成就
釋曰。由與諸地至德相應。由于第十地中因成就。由于佛地中果成就。故得解脫一切障。此偈顯根本無分別智。能對治一切障。此即根本功德。無分別后得智功德。及無染云何。
論曰。
如虛空無染是無分別智
若出現于世非世法所染
釋曰。虛空水不能濕;鸩荒苋。風不能動。無分別智無染亦爾。無變異故說無染。何以故。菩薩依此智。觀一切眾生利益事。由此智力。菩薩故作心入三界,F種種本生。雖生在世中。不為世間八法之所變異。八法謂得不得。好名惡名贊毀樂苦。因此八法故起欲瞋。欲瞋不能變異。欲瞋根本無明不能令動。何以故。虛妄不能對真實故。此智從無分別智生故名無分別。此偈為顯后得智能免報障。于生死涅槃二處不住。但為利他。此即后得智功德。此三種無分別差別云何。為顯此差別令不相濫。是故立譬。
論曰。
如啞求受塵如啞正受塵
如非啞受塵三智譬如此
釋曰。譬如啞人求覓諸塵不能說塵。加行無分別亦爾。在方便道中尋思真如。而不能說。譬如啞人正受諸塵。雖已得塵不能說塵。根本無分別亦爾。正在真如觀。如所證見亦不能說。譬如非啞人正受諸塵。又能說塵后得智亦爾。如其所見能立正教。為他解說。初未得向得離分別。無說因緣故不能說。次正得離分別。無說因緣故不能說。后已得由出觀故。如前所見能說無倒。此偈顯三種無言說有言說異故有差別。
論曰。
如愚求受塵如愚正受塵
如非愚受塵三智譬如此
釋曰。未識物類。名之為愚。愚譬次第譬。三義如前。釋此偈。顯無分別有分別異故有差別。無言說以無分別為因。由無分別故無言說。有言說以有分別為因。由有分別故有言說。愚譬即顯無分別。此三智境。虛實云何。
論曰。
如五求受塵如五正受塵
如非五受塵三智譬如此
釋曰。五名目無分別。眼等五識。譬如人在五識中求覓五塵;蚓墝嵒蚓壧摗意識與五識相間起故。加行無分別智亦爾;蜃C一分為實。或不證為虛。譬如人正在五識中。得真實境無分別無言說。根本無分別智亦爾。得真實境無分別無言說。譬如人在意識中。但緣先所受塵名緣虛境。有分別有言說。無分別后智亦爾。緣虛境有分別有言說。此偈顯三種所緣境有實有虛故有差別。
論曰。
如未識求解如讀正受法
如解受法義次第譬三智
釋曰。譬如人未識論文。但求識文字。加行無分別智亦爾。未識真如。但學見真如方便。此顯未解。譬如人已識文字。未了文字義。正讀文字。但能受法。未能受義。根本無分別智亦爾。自利功用已成。未有利他功用。此顯已解。譬如人已識文字。又已了義。正在思中。是人具有二能。能識文字。又能了義。以功用究竟故。無分別后智亦爾。已通達真如。又已出觀。如前所見解說無倒。此顯解已究竟。此偈顯學功有異故有差別。前已明三種次第。謂未解己解及解究竟。前一無境。后二有境。謂法及義。后二有境。異相云何。
論曰。
如人正閉目無分別亦爾
如人正開目后得智亦爾
釋曰。此偈但顯根本智及后得智。由依止不同故有差別。根本智依止非心非非心。后得智則依止心故。二智于境有異。根本智不取境。以境智無異故。后得智取境。以境智有異故。根本智不緣境。如閉目。后得智緣境。如開目。此偈顯不取境取境有異故有差別。此二智威德差別云何。
論曰。
如空無分別無染礙異邊
如空中色現后得智亦爾
釋曰。譬如虛空有四種德。一無染。二無礙。三無分別。四無邊。根本智亦爾。一切世間八法七流等所不能染。由是彼對治故。故說無染。于一切境。如理如量無障無著故說無礙。于一切法。一味真如空遍滿故。故說無分別。離一切諸邊。中道不可量故。故說無邊。譬如色于空中顯現。空不可分別。色可分別。后得智亦爾。因不可分別。此智可分別。謂此是能分別。亦是所分別。若佛果是無分別智所顯離分別眾生。云何得作眾生利益事。如理不倒。為顯無功用作事。故重說偈。
論曰。
譬摩尼天鼓無思成自事
如此不分別種種佛事成
釋曰。譬如如意寶無有分別。能作如眾生所愿求事。譬如天鼓無人扣擊。能隨彼眾生所欲之意。出四種聲。謂怨來怨去受欲生厭。諸佛亦爾。已離分別。能起種種利益眾生事利益事有二種。一化身利益。如如意寶。二說法利益。猶如天鼓。此無分別智甚深義云何。約境立甚深義。此智為當緣所分別依他性起。為當緣余境起。若爾何妨。若取所分別依他性為境。此智無分別義不成。若緣余境起。離此境則無別余境。緣余境義亦不成。復次若緣余境起。境智無差別義則不成。
論曰。
非此非非此非智非非智
與境無差別智名無分別
釋曰。此智不緣依他性為境。何以故。此智不以分別為境故。故言非此。亦不緣余境。何以故。此智但緣依他性法如為境故。法及法如不可說一異。非清凈清凈境故。為通相不通相故。非不緣識故。言非非此。復次此智為當是智。為當非智。若爾何妨。若智為性。云何不分別。以智是分別性故。若非智為性。云何稱智。無分別非智性故。云何說為無分別智。
論曰。
非智非非智
釋曰。云何說非智。于加行及后得智中不生故。言非智。若爾云何不成非智惑。此義亦不成。何以故。非智惑從不正思惟生。能起欲等流。此從無分別加行智生。能生無分別后得智。故說非非智。復次由此智于分別中不生故。說非智。由此智不于余處生。但于分別法如中生故。說非非智。此偈前句即釋后句。
論曰。
與境無差別智名無分別
釋曰。若智由能取所取二相起有分別。如加行智不名無分別。若智與所取不異。平等平等起。是名無分別智。于余經中。佛說一切法自性無分別。欲顯此道理故重說偈。
論曰。
佛說一切法自性無分別
所分別無故彼無無分別
釋曰。一切法自性無分別。此義云何可知。為證此義故立第三句。由可分別類實不有義。至無分別法真實是有故。說一切法自性無分別。若由所分別不有故。一切法自性無分別者。云何眾生不自性解脫。
論曰。
彼無無分別
釋曰。由諸法自性無分別。智如境無分別。若爾何故不自性解脫。實爾諸法自性無分別。智如境亦自性無分別。而不得自性解脫。修得智能證此法。由非智障故智不得起。必須修智滅障。方得解脫故。無自性解脫義。于自性無分別中。若起分別。此為非智。即是無明。于自性無分別法中。所有無分別智。今當說其差別。
論曰。此中無分別有三種。一加行無分別智。二無分別智。三無分別后智。
釋曰。于自性無分別中。若總說有此三種。此三種即顯道方便道正事道究竟。謂入方便住方便出方便。若約因約人約事。別說則有十一種。
論曰。加行無分別有三種。謂因緣引通數習力。生起差別故。
釋曰。此三約因有差別。加行無分別由三力成。或由因緣力。或由引通力;蛴蓴盗暳ΑS纱巳Τ晒噬鹩胁顒e。若由因緣力成。即是由性力成。若由引通力成。即是由宿生力成。若由數習力成。即于現在由作功力成。
論曰。無分別智亦有三種。謂知足無顛倒無戲論。無分別差別故。
釋曰。此三約人有差別。即凡夫二乘菩薩。知足無分別。應知由得聞思二慧究竟故。由知足故無分別。故說知足無分別。若凡夫菩薩。至聞思慧究竟事。有所應得皆悉已得。生知足心故無分別。復次世間眾生有知足無分別。由此知足。彼眾生上生有頂。于中計為出離究竟。過此更無行處。起知足心。不復進修故無分別。無顛倒無分別。謂二乘。由彼已通達真境。無常等四種無倒相。由常等四無倒相。永不更分別故無分別。無戲論無分別。謂諸菩薩。諸菩薩不分別一切法。乃至不分別無上菩提。何以故。諸法無言說故。于無言說中強立言說。故名戲論。言說有四種。即是四謗。若說有。即增益謗。若說無。即損減謗。若說亦有亦無。即相違謗。若說非有非無。即戲論謗。菩薩得無分別智。不可以言說顯示故。稱無戲論無分別。何以故。出過世間智故。又非世間智所知故。
論曰。無分別后智有五種。謂通達憶持成立相雜如意。顯示差別故。
釋曰。此五約事有差別。后得智以能顯示為性。此中顯示以覺了為義。由此智于通達后時。顯示如此事。云我于觀中知見如此如此事。故稱通達顯示。由此智出觀后時。如所通達憶持不退失。故稱憶持顯示。由此智如自所通達。能立正教令他修行。故稱成立顯示。由此智菩薩如先緣一切法為境。謂如先雜境界智觀察此境。由此觀察即得轉依故。稱相雜顯示。由此智菩薩已得轉依。如菩薩所思欲。如意皆成。謂于地等諸大。轉為金等故。稱如意顯示。
論曰。為成立無分別智。復說別偈。
釋曰。已說無分別智差別義。更欲成立無分別義。故重說偈。
論曰。
餓鬼畜生人諸天等如應
一境心異故許彼境界成
釋曰。譬如一江約四眾生分別則成四境。餓鬼謂為膿血。魚等畜生謂為住處人謂為水。天謂是地。隨所分別各成一境。若境是實應互相妨。不應一處一時并成四境。當知皆是意識分別所作。若汝許四識并緣。識不離境。汝亦應許一時一處并有四境。若許并有四境。則應信一切分別皆非實有。若無實境識應自生不緣境起。若爾唯識中。四難還成。四義不成。此難如彼論釋。有識無境。斯有何失。為顯此義。故重說偈。
論曰。
于過去未來于夢二影中
智緣非有境此無轉為境
釋曰。過去未來事但有名無體。若心緣此二世。但有識無境。夢中所緣亦爾。影有二種。一鏡中影。二定中影。定心所起青黃等相。離心無別此法故說名影。若心緣此二影。亦但有識無境。若無此四境。識何所緣。
論曰。
此無轉為境
釋曰。外塵本來是無。識變異所作。識即緣此為境故。言無轉為境。此義已立不應復疑。何以故。若撥無此理。無成佛義為顯此義。故重說偈。
論曰。
若塵成為境無無分別智
釋曰。若塵有體為境義成。則無有無分別智。何以故。所分別境若實有。能分別則不成倒。無分別則成倒。若爾一切凡夫皆離顛倒。一切圣人皆成顛倒斯有何失。
論曰。
若此無佛果應得無是處
釋曰。無分別智是正道。若言無此智。而說應得佛果。無有是處。此執(zhí)為阿含及道理所違。是故應知諸塵無體可分別。由可分別體無故。分別亦無。故無分別智如理無倒。復次有別道理。證諸塵無體可分別。
論曰。
得自在菩薩由愿樂力故
如意地等成得定人亦爾
釋曰。菩薩于定得入住出自在。于通慧得變異折伏通達自在。于諸地得十自在。菩薩先發(fā)愿作眾生利益事。得無分別智后出觀。隨菩薩意。欲有所作。一切皆成;蛴涩F在愿;蛴杀驹浮T笧橐。樂為果。先發(fā)愿作眾生利益事。后隨心所欲樂無不皆成。謂轉變地等。若淺行菩薩欲作眾生利益事。于現在先發(fā)愿。發(fā)愿竟即入真觀。出觀后隨所欲樂方得成遂。若深行菩薩欲作眾生利益事。現在不須發(fā)愿。及入觀出觀。但由本愿力。隨所欲作。一切皆成。若聲聞等得九定自在。因此定自在得六通自在。于一物中隨愿樂力。各能變異為無量種。若諸塵實有自性。此事則不得成。譬如二空一切自在所不能變異。何以故。以真實故。此偈約外境顯諸塵無自性。于內境無自性。其義云何。
論曰。
成就簡擇人有智得定人
于內思諸法如義顯現故
釋曰。簡擇即是毗婆舍那。得三無流根名成就。從須陀洹向乃至阿羅漢果。名成就簡擇人。有智人謂菩薩。欲顯不以聞思位為智人。但取入修位為智人。故言得定。聲聞及菩薩于內思量一切法時。如如二人思惟十二部經法。所顯義如此如此。其義于此二人得顯現。若其思惟佛義。于種種法中佛義顯現。如佛義顯現。色等五陰及無常等十想。亦如此顯現。此偈約內境。顯諸塵無自性。云何知外內境皆無自性。
論曰。
無分別修時諸義不顯現
應知無有塵由此故無識
釋曰。若菩薩在無分別觀中。一切義或內或外或內外不復顯現。是故應知諸塵皆實非有。若無外塵則無內識。何以故。所識既不有。能識云何有。此義實爾。所識非有故能識亦非有。應知勝相中已具顯此義。此智與般若波羅蜜。為一為異。
論曰。此無分別智即是般若波羅蜜。名異義同。
釋曰。不以名不同為異。以義同為一。以一故言即是。若名異義云何同。如來立法約自性義。攝諸法為同。不以名攝為同。何以故。名于諸方不同。義于諸方則同。名是假立。為目此義故。隨方不同。義有定性故義是同。行依義成。不依名成。云何知義是同。
論曰。如經言。若菩薩住般若波羅蜜。由非處修行。能圓滿修習所余波羅蜜。
釋曰。欲成就無分別智。與般若波羅蜜不異故。引般若波羅蜜經為證。菩薩修般若波羅蜜。無退失故名住。又菩薩欲修余波羅蜜。先修般若波羅蜜為方便。余波羅蜜住般若波羅蜜中成。故言住。菩薩住般若波羅蜜中。離五處修行余波羅蜜。于一一波羅蜜中經若干時修習。令得成就故稱圓滿。
論曰。何者非處修行能圓滿修習所余波羅蜜。謂離五種處。一離外道我執(zhí)處。
釋曰。如外道住彼般若起我執(zhí)。謂我今住般若。般若即是我所。諸菩薩住般若則不如是。故言離我見執(zhí)處。以不應彼處故。
論曰。二離未見真如菩薩分別處。
釋曰。如地前菩薩未見真如。分別無分別為般若波羅蜜。謂此是般若波羅蜜。若菩薩已見真如。在般若波羅蜜中。則無此分別。故言離分別處。以不應彼處故。
論曰。三離生死涅槃二邊處。
釋曰。如凡夫眾生住生死邊。聲聞人住涅槃邊。菩薩住般若波羅蜜離此二邊。故言離二邊處。以不應彼處故。
論曰。四離唯滅惑障知足行處。
釋曰。如聲聞于惑障滅處生知足。于余處無復欲樂。謂智障滅處。菩薩則不如是。為滅智障修學般若波羅蜜故。言離知足行處。不應彼處故。
論曰。五離不觀利益眾生事。住無余涅槃處。
釋曰。如獨覺不觀眾生利益事。住無余涅槃。菩薩則不如是。住般若波羅蜜。不舍眾生利益事。般涅槃亦有余亦無余。于法身是無余。于應化身是有余故。言離住無余涅槃處。以不應彼處故。無分別智有五種差別。異前所離五處。一無倒差別。此無倒彼有倒故。二無分別差別。此無分別彼有分別故。三無住處差別。此無住處彼有住處故。四正行差別。此正行能滅惑智二障。彼正行但能滅惑障故。五至得差別。此得常住三身為果。彼得永斷涅槃為果故。
論曰。聲聞智慧與菩薩智慧。差別云何。
釋曰。已說無分別智與般若波羅蜜是一。今欲更顯無分別智般若波羅蜜與二乘智有差別。
論曰。應知由無分別差別。
釋曰。聲聞有分別。菩薩無分別。應知由此義故有差別。
論曰。不分別陰等諸法門故。
釋曰。聲聞由智慧取陰等諸法門為境。有分別相起。菩薩不分別陰等諸法門。無分別相起故有差別。
論曰。由非一分差別。通達二空真如。入一切所知相故。依止一切眾生利益事故。
釋曰。分有二種。一所知分。二利益眾生分。所知分中復有二種。謂人法二空。利益眾生分中亦有二種。謂自身他身。聲聞于所知分中。但通達人空。止于苦等四諦生無流智。于利益眾生分中。但依止自身利益事。發(fā)愿修行。于此二分中各有一分。菩薩于所知分中。具通達人法二空。于一切所生如理如量智。于利益眾生分中。依一切眾生利益事。謂自他身發(fā)愿修行。于此二分中各具二分。二分異一分故。言非一分差別。
論曰。由無住差別。住無住處涅槃故。
釋曰。聲聞住著涅槃。如凡夫住著生死菩薩不爾。見生死涅槃俱是分別所作。同無相性故不住二處。
論曰。由恒差別。于無余涅槃不墮斷盡邊際故。
釋曰。二人于無余涅槃有差別故。智慧有差別。二乘于無余涅槃無應化二身。以不觀他利益事故。無應身故墮斷。無化身故墮盡。菩薩于無余涅槃恒起二身。無有邊際。何況法身。以自利利他圓滿故。有應身故不墮斷。有化身故不墮盡。
論曰。由無上差別。實無異乘勝此故。
釋曰。聲聞獨覺乘有上。以不及大乘故。菩薩乘無上。以無別乘勝大乘故。乘以智為體。于大乘中智為上首故。由此五義故。二乘智與菩薩智有差別。
論曰。此中說偈。
釋曰。為攝前五義及顯五義功德故。重說偈。
論曰。
由智五勝異依大悲修福
釋曰。諸菩薩智慧。由五種差別故勝二乘。不但于勝智慧知足。復依智慧修福德。福德即余五度。此句顯自利勝異二乘。復有勝異義。謂為利他依大悲修福德。福德即余五度。若人具此二能。得何果報。
論曰。
世出世富樂說此不為遠
釋曰。作轉輪王欲界上五天王色界梵王。乃至無色界定。及菩薩獨所得世間定。名世富樂。二乘解脫及無上菩提。名出世富樂。如此果如意易得故不為遠。諸菩薩已至極自在位。恒行慈悲于世間貧苦眾生。菩薩由此意不施財物。此意用云何。
論曰。若菩薩于世間實有亦復可知。
釋曰。此顯菩薩有體有恩。有體故言實有。有恩故言可知。
論曰。若菩薩如此依戒定慧學功德聚相應。至十種自在。于一切利他事。得無等勝能。
釋曰。三學攝十度及世間一切功德。故名功德聚。若菩薩未得得。已得不失。名相應。即因圓滿。至十種自在即果圓滿。利益他事或有二種;蛴兴姆N。二種謂先思后行。復有二種。即后二無畏;蛴兴姆N如前說。得如此無等勝能。即恩德圓滿。此三德中。因果二德顯自利。恩德顯利他。已說三學竟。欲顯菩薩三德圓滿。故明此義。
論曰。云何于世間中見有眾生遭重苦難。
釋曰。此次立難。若菩薩如此三德。皆為拔濟一切眾生。云何眾生遭世苦難。若視苦不救則無勝能。若無勝能亦無菩薩?嚯y有二種。謂內及外。內外此二苦難有輕有重。若可對治為輕。若不可對治為重。
論曰。由菩薩見彼眾生有業(yè)。能感苦報障勝樂果故。
釋曰。菩薩見有眾生有業(yè)障。障菩薩勝能能感苦報。菩薩于彼有此業(yè)智。雖懷勝能舍而不用。此即菩薩業(yè)力。譬如有江有八功德水。隨眾生飲無人遮護。餓鬼由業(yè)障故不能得飲。菩薩如江。財物如水。有業(yè)障眾生猶如餓鬼。由業(yè)障故不得受用菩薩財物。
論曰。由菩薩見如此。若施彼樂具。則障其生善。
釋曰。菩薩見有眾生無業(yè)障。若貧窮能生長善法。若富樂則放逸造罪。菩薩愿彼于現在世受貧窮苦。隨順成就生起善法。是故菩薩不施其樂具。此即菩薩處非處力。
論曰。由菩薩見彼無樂具。能現前厭惡生死。
釋曰。菩薩見有眾生由貧窮苦。厭惡生死心恒現前。菩薩愿彼無樂具。成就厭惡心隨順善行故。不施其樂具。此即菩薩根欲性力。
論曰。由菩薩見若施彼樂具。則是生長一切惡法因緣。
釋曰。菩薩見有眾生乃至恒受貧窮報。于此時中不長惡法。菩薩愿彼恒受貧窮報。不愿彼于一剎那中受富樂報。而作諸惡法因緣。謂自愛憎他。此二因緣能生長惡法。菩薩若施彼財物。則成就彼愛憎。是故菩薩不施其樂具。此即菩薩遍行道智力。
論曰。由菩薩見若施彼樂具。則是逼害余無量眾生因緣。
釋曰。菩薩見有眾生。若得大富非止自損。復能損惱無量眾生。菩薩愿彼受貧窮苦。不愿彼由大富樂。損惱眾生身心及以善根。是故菩薩不施其樂具。此亦是菩薩遍行道智力。
論曰。是故菩薩不無如此勝能。世間亦有如此眾生顯現。
釋曰。勝能有三。即是三德。一能得因。謂三學處。二能得果。謂十自在。三能利他。謂了別眾生根欲性等。若見施有利益則施。若見不施有利益則不施。菩薩以利益為定。不以施不施為定。由施無利益故。世間有受苦眾生。
論曰。此中說偈。
釋曰。為攝前五義故重說偈。
論曰。
見業(yè)障礙善厭現及惡增
害他彼眾生不感菩薩施
釋曰。有眾生有業(yè)障。不感菩薩施。有眾生有樂具則礙善。有眾生由貧窮厭惡生死心恒現前。有眾生有樂具生長惡法。有眾生由大富樂能逼害他。菩薩見如此事。欲令離自損損他故。不施其樂具。是故彼眾生不感菩薩施。
- 上一篇:第四十六卷 攝大乘論釋
- 下一篇:第四十四卷 攝大乘論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