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公案 >

求佛與問道

  唐代,楊庭光在司空山會見了本凈禪師,問道: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我一心一意的求道,請禪師慈悲開示我吧!”

  本凈禪師:“你是從京城來的,帝王所在之地有很多禪者,你就在那里問道好了,我對你所說的『道』一概不知。”

  當楊庭光再作發(fā)問時,本凈禪師說:“你到底是要求佛還是要問道?求佛的話,即心是佛;問道的話,無心是道。”但楊庭光并不懂話中含意,于是再度求教。

  本凈禪師:“所謂即心即佛,就是佛由心得,若再悟無心的話,便連佛也沒有了,而無心不外乎是真正的道。”

  聽了這句話的楊庭光便說:“都城的大德們多說以布施、持戒、忍辱、苦行等來求佛,但是禪師你卻說無穢的般若之智能本來就具備著,不須經由修行來獲得。若果如此,則以前我所作的布施、持戒等修行,原來都是白費的。”

  本凈禪師斬釘削鐵的說道:“白費的!”

  禪門達摩祖師初來我國,梁武帝問曰:“朕建寺安僧,宣揚佛法,功德多少?”答曰:“并無功德。”實則并非無功德,只是真如佛性,人人本具,不假世求,故曰無功德。但吾人如何見性成佛?彼岸雖有,如無實筏,焉能得度?故布施持戒的功德莊嚴,多多益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