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公案 >

觀音說法

  唐朝的文宗皇帝嗜食蛤蜊,沿海民眾不斷地捕捉蛤蜊進貢朝廷。

  有一次御廚在烹調時,打開蛤蜊的硬殼,貝殼內有一尊酷似觀音菩薩的形象,惟妙惟肖,非常莊嚴。后來,文宗就用美錦寶盒將蛤蜊觀音供奉在興善寺,讓大家瞻禮。因為蛤蜊現出菩薩聲像太過稀奇,唐文宗在上朝時間問群臣道:“眾卿之中,不知有誰知道蛤蜊內出現菩薩圣像,是什么祥瑞之兆?”

  有一位大臣說道:“此乃超凡入圣之事,非一般學者凡人能知。在太一山有位藥山惟政禪師,深明佛法,博聞強記,圣上如果想探究此事,可以去請示禪師。”

  惟政禪師應詔來到宮中,對唐文宗說:“物無虛應,這是在開啟陛下的信心。《法華經》云:位以菩薩身得度者,即現菩薩身而為說法。今天菩薩現身,乃是為皇上說法呢!”

  文宗道:“菩薩雖然已現身,但我沒有聽到菩薩說法呀。”

  惟政禪師進一步解釋道:“此蛤蜊中現觀音圣像,能否啟發(fā)陛下的信心?”

  文宗皇帝說道:“這種靈異之事我親眼目睹,當然相信。”

  惟政禪師道:“陛下既已起信,那菩薩已經為您說法完畢了。”

  藥山惟政禪師入朝為唐文宗解釋“蛤蜊觀音”之后,名聲日隆,但禪師生性淡泊,不喜應酬,朝中大臣爭相供養(yǎng),都被禪師借故推辭。

  有一天,素來深交的蔣侍郎對禪師說:“明日寒舍文人雅集,有幾個知己好友相聚?大都是當代學者名士。懇請禪師能撥空前來普灑甘露,演說妙法,我等不勝榮幸!”

  惟政禪帀推辭不得,勉強承觺前往。第二天,蔣侍郎派人前來迎接禪師時,惟政禪師已不在寺中,只見禪師的經案上留有一偈,偈云:“昨日曾將今日期出門倚仗又思維;為僧?和居巖穴,國土歵中甚不宜。”

  使者將此偈呈交蒊侍郎不但不怪禪師失信侮慢,反而更加尊敬惟政禪師,認為惟政禪師才是他眝正的方外之交。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