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在家而出家

  佛教在中國的發(fā)展過程中,經(jīng)常受到來自本土文化的倫理、政治、經(jīng)濟諸方面的批評,不論是儒家還是道教,都批評過佛教的“不忠不孝”,道教方面以假托南朝時劉宋名士張融之名作《三破論》,指斥佛教入國破國,入家破家,入身破身,最為典型,破國是不忠,破家、破身是不孝。他(她)們又批評佛教大興寺塔,奢華糜費。提出這種批評,常常是由于佛教對出家這一特殊修行方式的提倡。佛教講三寶,僧寶是其中之一。僧寶是出家的和合無爭的僧眾,住持佛法。出家被認為是佛教信眾實現(xiàn)超越的基本途徑。在家的檀越或男女居士,是佛教的護法,起到保護、維持佛教正法的作用。

  這里就有一個在家和出家的關(guān)系,對于這一關(guān)系的處理,慧能鼓勵在家修行,不一定非要采取出家這一形式。“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寺不修,如西方心惡之人,在家若修行,如東方人修善。但愿自家修清凈,即是西方。”這為解決歷史上出家和世法的所謂沖突,調(diào)和世法和出世法的矛盾,提供了一種方案。從內(nèi)在超越的角度看,慧能的觀點體現(xiàn)為即在家而出家,不離在家而出家。

  在慧能看來,修習佛法的關(guān)鍵之處在于明心見性,而明心見性并不一定要在寺院中進行,修行并不一定都要出家,在家信眾同樣可以修行。人們?nèi)绻孕挠忻?即使出家,也不能得解脫。出家后不真修實行,也不能得解脫。形式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內(nèi)心的信仰、真實的修行和對覺悟的追求。在家修行,既遵守了佛教的基本戒律,又不違背世俗生活的禮俗;既不誤家業(yè)生產(chǎn),也照;槿;既不影響完成國家所需的稅收,也不影響家族的延續(xù);既全身,也全家,事親以孝,事君以忠。

  居士佛教就是這種在家信眾在世俗生活中從事的佛教信仰活動。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居士佛教都有深厚的傳統(tǒng);勰艿呢暙I在于,在教團的發(fā)展與世俗社會的利益被世俗社會認為發(fā)生沖突的情況下,提出適當考慮發(fā)展居士佛教的看法,鼓勵人們在家修行。這實際上也指出了中國佛教發(fā)展的方向。

  慧能的禪法理論和修行方式,都十分適應居士佛教的修行。在家信眾不離世俗生活,在俗世中都有各自的安身立命之事,特別是廣大的平民百姓,還需要為生存而辛勤勞作,不可能坐下來依固定的程式去漸漸修行,簡易快捷方便的覺悟方式最能吸引他(她)們,慧能整個的禪學思想都在說明這樣一種傾向:把世俗的日常生活行為看作修行,在世俗生活中追求人生的解脫,以在家的形式實現(xiàn)出家所追求的境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