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文化 >

普陀山舉行“僧尼禮佛頂、萬信齊朝拜”法會 

  作為舟山群島——第五屆中國普陀山南海觀音文化節(jié)重要活動之一的“僧尼禮佛頂、萬信齊朝拜”法會在普陀山法雨寺舉行。來自普陀山佛教協(xié)會所屬各寺院的僧尼、居士及3000余名海內(nèi)外香游客在普陀山全山方丈戒忍法師的帶領(lǐng)下,九步一拜,從法雨寺大雄寶殿出發(fā),經(jīng)香云路到達佛頂山。

  據(jù)了解,每逢農(nóng)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普陀山的三個香會期,香游客常三步一拜或一步一拜上佛頂山。戒忍法師表示,這次為了節(jié)約時間,減輕朝拜者的疲勞,今年將三步一拜改為九步一拜。

  朝拜佛頂山

  佛頂山,俗稱“菩薩頂”是普陀山最高處,海拔286.3米。當?shù)亓鱾髦@樣一句話,到了普陀山,不上佛頂山等于沒來普陀山。

  佛頂山的“華頂云濤”景色是普陀山十二景之一。每年春、秋季節(jié),佛頂山經(jīng);\罩在云霧中,空溟迷茫。其中,秋季為最佳,若有若無,景色變幻莫測,是普陀山不可多得的奇景。

  從法雨寺至佛頂山的香云路石階數(shù)為1080級,是“9”的120倍。暗示著此山地勢最高和拜佛的最高潮。每逢農(nóng)歷二月十九(誕生)、六月十九(成道)、九月十九(出家)觀音三大香會期,香云路上行人接踵,一路香火密如繁星,煙云縹緲,一派佛國氣氛。

  香云路,原來是一條巖石縱橫的天然山徑,途中景色雖好,但道險難登,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慧濟寺住持文正、慶祥募資砌石筑成。沿路繁枝交錯,飛禽鳴啼。西側(cè)的青玉澗自白華山頂?shù)缴侥_,一帶漂流,淙淙汩汩之聲,時斷時續(xù),曾有詩贊此景:“一澗冷冷沏沏清,鏡人心影得嘉名;誰言觀海難為水,雨后飛泉十丈贏!

  朝拜佛頂山,是“海天佛國”普陀山歷代高僧大德歷境煉心、自覺覺他的一種修持方法。普陀山法雨寺至佛頂山慧濟寺1080級臺階的香云路,是溝通凡與圣、鏈接身與心的紐帶。在這條香道上,普陀山過去的歷代高僧和現(xiàn)在的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長、浙江省和舟山市佛教協(xié)會會長、普陀山全山方丈戒忍法師都以九步一拜祈禱五風(fēng)十雨。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