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人改業(yè)
獵人改業(yè)
羅閱祇國有一座高山,山上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很多,風景奇美。山下住著幾百戶人家,全以打獵為業(yè)。天亮時,男人就到山上去打獵,晚間帶著鮮血淋漓的獸尸回來。女人們則在門口等候,他們不懂仁義道德,過著像原始一樣的生活。
佛陀在定中觀察他們得度的機緣已經成熟,便到那里,坐在一棵大樹下,身放光明,將山中木石照耀成金色。此時,山中男人都出去打獵,唯有女人看見佛陀的光明,光耀奪目,爭先恐后來到佛前頂禮膜拜。佛陀以微妙音聲對女人們說道:「我和你們有緣,特地來教化你們,你們應該行仁慈之心,不要再以殺生過活。殺生的業(yè),罪惡無比,行道的人不可如此。為了自己的口福而拆散禽獸的恩愛骨肉,這是殘忍的行為。我們?yōu)樽约合耄矐摓樗讼氩攀!?/p>
佛陀的法音,聽得婦人們感激流淚,她們對佛陀說道:「我們山民以獵獸為業(yè),所以以肉為食。我們雖然想供養(yǎng)佛陀吃飯,但不知佛陀能不能吃肉?」
佛陀平靜地說道:「諸佛之法,不以肉為食,你們不必辦了,我心領你們的誠意就是!
眾婦人又勸道:「佛陀!這又不是你殺生,吃些凈肉有什么關系?」
佛陀告訴她們:「人類生活在世間上,所食的魚肉無量無數(shù),你們何不作些有益的食物,偏偏要殘害生靈,以物命來養(yǎng)活自己。當我們身死之后,墮入惡道,永無出期。如果人人都能飲食五谷,一定會增延壽命。殺生食肉,反而會多病多夭亡。殺害他人的生命來養(yǎng)活自己的生命,罪業(yè)無量無邊,能仁慈不殺,到處無患!
這時候,男人們打獵回來了,看見婦人們都圍坐在佛陀的面前,一時怒火中燒,懷疑瞋恚,拿起弓箭欲殺害佛陀,婦人們趕快阻止道:「不要射!不要射!這位是圣人,不可怠慢失禮!
獵人們見到佛陀莊嚴相好,也就來到佛陀座前懺悔頂禮。佛陀見他們生起善心,再為他們宣說殺生之罪,獵人們聽了之后,歡喜信受,接受三皈五戒,各各搬家,離開此山,發(fā)愿不再殺生,從此他們改業(yè)經商務農,不再以邪命為業(yè)了。
- 上一篇:[持戒] 大賢不賢
- 下一篇:[持戒] 彌多的口業(yè)
- 因果報應
- 嫖娼有報應嗎?真實的嫖娼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xiàn)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招鬼?不敢念地藏經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系
- 地藏經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為老公念心經,菩薩真的加持為其開智慧了
- 學會心平氣和
- 夫妻姻緣天注定,能改變嗎?
- 吃虧是在給自己積福
- 梅蘭芳父親傾囊布施 終獲善報
- 當代最受歡迎的佛學大師及其代表作
- 智商不高 卻很幸福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菩薩的化身
- 算命與改運的故事
- 一個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緊去做吧!
- 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傷害
- 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濟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缺點的功德
- 菩薩與鳥窩
- 偽善世界不可信
- 惡婦害婆終害己
- 同樣供養(yǎng)跛腳修行人,善人得金銀,惡人得毒蛇
-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懺》的神奇來歷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譯文、寓意
- 鴿王自救,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點
- 道信大師倒插柏的傳說
- 武則天、獻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夢參法師]念經時忽然看見異相是怎么回事?
- [黑茶]黑茶是怎么做出來的?
- [禪宗思想]禪門機鋒盛行于唐宋兩朝原因是什么?
- [生活故事]我欠乞丐一塊錢!
- [人物故事]以「慈悲觀」離「瞋念」
- [在家修行]放松對修行有什么幫助?
- [入門須知]佛教和佛像什么時候傳入中國?
- [凈界法師]念佛是心力帶動佛力,還是佛力帶動心力?
- [黃茶]黃茶是怎么做出來的?
- [禪宗公案]親者不問,問者不親
- [生活故事]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哲理故事]事從容則有余味,人寬容則有余年
- [心經]《心經》的大智慧(一百四十四)
- [佛與人生]寬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佛學常識]《宋高僧傳》是怎樣一部書?
- [凈界法師]煩惱罪業(yè)生起的病根是什么?
- [白茶]白毫銀針是白茶嗎?白毫銀針名字的由來與沖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