憎恨一個人和原諒一個人哪個更偉大?
羅雪娟在雅典劈波斬浪,靠實力奪得了中國游泳8年來的第一枚奧運金牌。賽后,她說出了一句經典的話:“感謝所有關心我、喜歡我和憎恨我的人。”
佛說:憎恨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原諒一個人是很難,只要愿意,你就可以做到。寬容者無敵!憎恨是自己受折磨,當你憎恨一個人的時候,你自己的心是在隱隱作痛的。而你所憎恨的那個人,卻是無動于衷的。
憎恨一個人,你的目的是希望因為你的憎恨,而使對方遭遇不幸。而在對方遭到不幸之前,往往你都是不幸的。你所憎恨的那個人,遂了你的愿,陷入萬分不幸與痛苦之中。而你在慶賀你的憎恨奏效之后,還有什么呢?不管還有什么,有一樣是沒有的,那就是快樂。
曼德拉因為反對白人種族隔離的政策入獄,白人統(tǒng)治者把他關在荒涼的大西洋小島羅本島上長達27年。當時曼德拉年事已高,但白人統(tǒng)治者依然像對待年輕犯人一樣對他進行殘酷的虐待。
羅本島上布滿巖石,到處是海豹、蛇和其他動物。曼德拉被關在總集中營一個“鋅皮房”,白天打石頭,將采石場的大石塊碎成石料。他有時要下到冰冷的海水里撈海帶,有時干活采石灰。他每天早晨排隊到采石場,然后被解開腳鐐,在一個很大的石灰石場里用尖鎬和鐵鍬挖石灰石。因為曼德拉是要犯,看管他的看守有3人,他們對他并不友好,總是尋找各種理由虐待他。
1991年,曼德拉出獄當選為總統(tǒng),他在就職典禮上的一個舉動震驚了整個世界。總統(tǒng)就職儀式開始后,曼德拉起身致辭歡迎來賓。他依次介紹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政要,然后他說,能接待這么多尊貴的客人,他深感榮幸,但他最高興的是,當初在羅本島監(jiān)獄看守他的3名獄警也能到場。隨即他邀請他們起身,并把他們介紹給大家。
曼德拉的博大胸襟和寬容精神,令那些殘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汗顏,也讓所有到場的人肅然起敬?粗赀~的曼德拉緩緩站起,恭敬地向3個曾關押他的看守致敬,在場的所有來賓都沉靜了下來。
牢獄歲月給了曼德拉時間與激勵,也使他學會了如何處理自己遭遇的痛苦。獲釋當天,他的心情平靜:“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jiān)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如果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實仍在獄中。”
一顆不能承受傷害的心靈是脆弱而難以生存的,一顆不能諒解傷害并寬容異己的心靈是狂暴而可怕的,因為仇恨不僅傷害別人,也折磨自己。寬容不僅是一個人、一個社會必要的德性,也是一種非此不可的生存智慧。只有學會寬容,才有足夠的心力承擔生活的重負。
我們每個人,如果都按活到80歲來算,刨去了年幼無知的光陰,沒有夢的睡眠時間,其實,我們實實在在究竟有多少時間可以享受人生呢?很少,很少,既然這樣少,又何苦將它劃分給憎恨呢?不要浪費自己的生命在憎恨上。
佛陀教人修無緣大慈,目的是去除我們的憎恨,因為憎恨是一種最不好的意念,它有礙于人的身心健康!对鲆话⒑洝分兄v:“當人生氣時,他會變得丑陋,他的內心苦楚。憎恨遮蔽他的思想,所以他分不清是非。生氣的人不能理解他人的勸解,因為他的思想被憎恨遮蔽,就像盲人一樣。”經中常講,一念憎恨起,百萬障門開。修無緣大慈是一種最好的去除憎恨的方式,是憎恨的最好的解毒藥。
寬容是制止報復的良方。即使受到傷害,也要學會愛人。善于寬容的人不會被世上不平之事所擺弄,即使受了他人的傷害,也決不去冤冤相報,而是時時提醒自己:“邪惡到我為止。”你寬容了別人就等于寬容了自己,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美麗。
- 上一篇:擇善人而交,擇善書而讀,擇善言而聽,擇善行而從
- 下一篇:佛弟子張婕妤的真誠懺悔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簡介,地藏經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容介紹
- 心經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有訣竅嗎?誦經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簡介,楞嚴經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覺能唱彌陀圣號嗎?
- [佛學常識]什么是空想
- [佛經名句]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待的解釋
- [佛學常識]什么是般若?
- [佛學常識]什么是十力
- [佛學常識]虛空藏菩薩的形象如何
- [佛學常識]阿彌陀佛掌中蓮臺有何象征含義
- [佛學常識]什么是文字禪?
- [佛學常識]佛為阿那律說八大人覺的內容是什么
- [生活故事]根不隨塵,心不在境
- [星云大師]學佛一定要經過佛學院的教育嗎?
- [在家修行]佛說的這七種布施,不用花錢就能做到
- [佛與人生]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