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與人生 >

修行人要放下什么?

  佛門中有一個真事跡,廣欽老和尚當時是個普通僧人,結(jié)束了在山洞的閉關(guān)清修后,下山回到寺院里做事,曾經(jīng)在大殿里看管香燈。

  某日,寺院的執(zhí)事法師召集大家開會,說是大殿功德箱里的香火錢被盜了。在那個時代,丟了香火錢,全寺出家人的吃飯生活都要成問題了。大家紛紛猜測,有人提出只有廣欽老和尚在大殿守著,不排除監(jiān)守自盜。

  雖然沒有確鑿證據(jù),但從此大家都不再搭理他、故意冷落,甚至還有人提出要把他趕出寺院。可是,廣欽老和尚并沒有逢人就解釋澄清,更沒有因此憤忿,每天也照常隨僧眾一起做早課,用齋、做事。

  過了好幾天,寺院的執(zhí)事法師又把大家召集到了一起,鄭重地宣布,香火錢并沒有失竊,這是方丈和他一起設(shè)的特殊“考題”,特意考驗一下廣欽老和尚這些年在山洞閉關(guān)修行的境界。

  他被冤枉的這些日子里,沒有負面情緒,沒有任何怨言,一切如常,可見,修行確實很好。從此,大家又對廣欽老和尚刮目相看。但是,他依然如往常那樣淡定自然,仿佛什么都沒有發(fā)生過。

放下顛倒幻想

  大部分人信佛,是源于祈求諸佛菩薩的慈悲護佑。但是,有的人就會想,“我也學佛了,拜也拜過了,那就應(yīng)該一切順遂,不好的事就不應(yīng)該再出現(xiàn)了。”雖然這是人之常情,但這也是一種顛倒幻想。

  每個人過去世積累的業(yè)力,單靠佛菩薩的護佑也不能完全實現(xiàn),否則,解脫輪回也就不需要那么精進修行了。改變命運、改變果報成熟的條件,關(guān)鍵都在自己的行為中。

  人身難得,若不是有大善業(yè),今生是不可能獲得人身的;人生本苦,正因為也有惡業(yè)成熟,才會遭遇人生八苦。修行人要追求離苦得樂、要追求解脫輪回,并不是討厭苦、抗拒苦,然后祈求去一個只有快樂、沒有痛苦的地方就萬事大吉了。

  如果惡業(yè)成熟,感受到了苦,如實地接受它,但不讓它影響或動搖自己的修行之心;發(fā)愿出離苦、解脫苦,也不是為了逃避、為了享樂,而是讓自己有個更有利于修行的環(huán)境。

  所以,修行之人也會祈愿諸佛菩薩加持,但祈愿加持的根本目的應(yīng)該是——將不利于我修行的事,轉(zhuǎn)變?yōu)橛欣谖倚扌。不以世間眼光定義的苦樂、好壞為標準,而以是否有利于修行為準繩。

  同樣以廣欽老和尚為例,在山洞閉關(guān)修行時,那是真的沒有食物果腹了,看到樹上的猴子在吃野果,便去找落在地上的野果充饑。

  時間久了,猴子們竟然也會主動摘取野果放在老和尚修行的洞口。對于世人來講,這樣的山洞閉關(guān)真的很苦,老和尚也不是為了吃苦而去吃苦,只是因為那對自己的修行很有利。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需要放下的東西,放下對過去的糾結(jié),揪著過去不放是和自己過不去,放下對未來的擔憂,盡力做好當下便無懼未來;放下對感情的執(zhí)著,無論夫妻子女都不必盡合我意。

  不妨細細思惟,有哪些是你現(xiàn)在最放不下的,那這恰恰就是最需要修“放下”之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