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佛教中需知的禮儀你知道多少?
1、合十
亦稱“合掌”。其形狀是兩手當胸、十指相合。合十為禮,以示敬意。對佛法信眾言,這是最熟識不外的呼喚方法,合十的動作,不僅能夠到達收攝表面的作用,也給人一種謙和的印象,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禮儀之一。
除了碰到人能夠合十表現(xiàn)問候、打呼喚之外,假如經(jīng)由法師身旁、或穿梭大殿佛前,也能夠合十的姿態(tài),稍稍欠身經(jīng)由,表現(xiàn)本人的禮貌與尊崇。此外,咱們寫信時,用“某某人合十”作為信末署名,也是一種表白謙遜、恭謹情意的好法子。
2、操手
當咱們凝聽長者大德說話時,也能夠雙手合十表現(xiàn)恭敬。假如說話的時間較長。則能夠把手放在腹前。改成操手(放掌)姿態(tài),這樣也能讓人攝心,不會散漫沒精神。
詳細法子為:雙掌平放,手心朝上,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置于腹部前方。雙手高度要適中,約為肚臍上方一寸,否則太高予人緊張嚴肅之感,太低又顯得很沒精神。雙手不要貼緊腹部,否則看起來會很不天然。
3、頂禮
向佛、菩薩或上座行此禮。雙膝跪下,頭頂叩地,舒兩掌過額承空,以示頭觸佛足,恭敬至誠,就是俗話說的“心服口服”。
4、問訊
佛教徒素日在正式場所見到師父或長者大德,能夠心服口服行跪拜禮,但假如師父正在行走,或在吃飯、講話、演說時,則能夠用問訊的方法代替,同樣能表白忠厚的情意。
首先忠厚地合起雙掌,眼力矚目中指指尖。而后向下哈腰約九十度,當要直起身子來時,合十的雙手也同時變換姿態(tài)。以左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蓋住右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大拇指指尖微微相接觸,食指尖也微微相接觸,食指與大拇指剛好略呈三角形狀。此時,雙手的姿態(tài)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就猶如向佛菩薩供花一般,充滿了恭敬祥和。雙手維持這個姿態(tài)經(jīng)由胸前,不時舉高到眉心(但不觸到額頭),這也表現(xiàn)把佛菩薩供到頂上,有著忠厚、恭敬而謙遜的立場。隨后再微微將手放下,到胸前回復合十姿態(tài),而后放下雙掌。
5、功課
在寺廟里,僧尼天天的選修課為朝暮課誦,又名早課、晚課。一般,寺廟在早上4時就打催起板(起床號召),僧尼盥洗完畢,齊集在大雄寶殿,恭行禮佛,聽候大鐘大鼓完畢聲,群眾齊誦早課:《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經(jīng)》等。晚課在下晝4時左右,僧尼齊誦《阿彌陀經(jīng)》或念《八十八佛大懺悔文》,以及蒙山施食等。
6、過堂
僧尼吃飯都要過堂,早上、中午到“五觀堂”或“齋堂”用食。五觀之意為:一是思念食物來之不易,二是思念本人德行有無虧缺,三是防止發(fā)生貪食甘旨的念頭,四是對飯食只作為療饑的藥,五是為修道業(yè)而受此食。
在過堂時,住持和尚坐在堂中的法座上,僧眾在兩邊就座。飲食之前,先要敲掛在寺廟走廊上的大木魚(梆)和云彩型鐵板(云板)。梆是吃飯?zhí)栒,又叫長魚。魚日夜均不合眼,隱喻佛徒修行也應精勤不息,夜以繼日。吃飯兩頭,假如需要添飯菜,應將空碗送到桌邊,由齋堂服務員添,不可出聲叫嚷,碗筷應擺在桌邊放齊。如住持和尚的筷子擱在碗邊上,表現(xiàn)他要對群眾講話;筷子放平,即不準備講話。過來,大寺廟因僧眾較多,多用“過堂”局勢吃飯,并施行分食制。如今一般小廟,人數(shù)不多,多駁回四菜一湯共食制。
- 上一篇:怎樣誦經(jīng)?教你如何誦經(jīng)
- 下一篇:不可不知!學佛應具備的三點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jīng)簡介,地藏經(jīng)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講什么?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jīng)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內(nèi)容介紹
- 心經(jīng)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nèi)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jīng)有訣竅嗎?誦經(jīng)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jīng)簡介,楞嚴經(jīng)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放松對修行有什么幫助?
- 佛教和佛像什么時候傳入中國?
- 明末四大高僧是誰?明末四大高僧簡介
- 鹿野苑是佛的什么地方?
- 為什么要修習八正道?八正道的重要性
- 怎么知道一個人有沒有大福報?
- 為什么得道的人很自在而普通人不能?
- 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 弘法利生道場的人才應當順于法去成就保護
- 假如有人問自己幸福嗎?怎么回答才好?
- 怎么轉(zhuǎn)煩惱?
- 佛法里怎么看待人與人交往?
- 佛教法器磬的作用是什么?
- 生病后感覺沒精進、學習落后了,對不起師父怎么看?
- 慧遠大師的《廬山東林雜詩》解釋
- 什么叫做“三藏法師”?
- 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有方法抹去過去的記憶嗎?
- 佛教的橫三世佛指的是哪三個佛?
- 感覺勸別人念佛很難,怎么辦?
- 父母與孩子是什么關(guān)系,佛弟子如何與家人相處?
- 信仰的核心是以利益安樂眾生
- 圓滿供養(yǎng)一切成就供養(yǎng)的因緣
- 能無欲無求地度過此生挺好,可做起來不容易怎么辦?
- 舉心動念成善惡,善觀其心,止惡念向善念
-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區(qū)別
- 佛教忍辱法門的五個層次
- 一切的煩惱皆源于心,心態(tài)決定你所看到的世界
- 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一生簡介
- 什么是和尚,和尚的稱謂是如何來的?
- 應該怎樣做慈善,平衡與工作生活的關(guān)系?
- 如何勸說愛說臟話的親友?
- 彌勒菩薩為什么是未來佛?
- 普皆回向是什么意思?凈業(yè)行人如何回向?
- 居士每日應該做哪些功課、定課?如何實修?
- 何謂慈悲?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
- [夢參法師]念經(jīng)時忽然看見異相是怎么回事?
- [黑茶]黑茶是怎么做出來的?
- [禪宗思想]禪門機鋒盛行于唐宋兩朝原因是什么?
- [生活故事]我欠乞丐一塊錢!
- [人物故事]以「慈悲觀」離「瞋念」
- [在家修行]放松對修行有什么幫助?
- [入門須知]佛教和佛像什么時候傳入中國?
- [凈界法師]念佛是心力帶動佛力,還是佛力帶動心力?
- [黃茶]黃茶是怎么做出來的?
- [禪宗公案]親者不問,問者不親
- [生活故事]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哲理故事]事從容則有余味,人寬容則有余年
- [心經(jīng)]《心經(jīng)》的大智慧(一百四十四)
- [佛與人生]寬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佛學常識]《宋高僧傳》是怎樣一部書?
- [凈界法師]煩惱罪業(yè)生起的病根是什么?
- [白茶]白毫銀針是白茶嗎?白毫銀針名字的由來與沖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