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經(jīng)論 >

“持名念佛”的三種法門

  一、“出聲念佛”。

  念“南無阿彌陀佛”字字要發(fā)音清楚,可以大聲念出,但不要只在喉嚨嘶叫,心里卻在打妄想。要由喉嚨以下的胸腔發(fā)音。由丹田的氣,連接上來發(fā)聲,一口氣念下去,念到氣接不上來時,閉上嘴巴,不要用任何特別呼吸的方法,只任其自然,聽任鼻子自然呼吸。此時心中沒有雜想,片刻之間,非常清凈,既不造妄想業(yè),也不動祈求心。這樣一口氣,一口氣的念去,心氣合一,心念合一,便得大利。如果念到聲光合一,也不必志得意滿。

  二、微聲念佛。

  雖然還是一口氣,一口氣的念,但旁人聽不太清楚,只是自己耳根反聞內(nèi)聽,一字一句的清晰念去。大聲念或微聲念,都要一字一句,清清楚楚。最好耳根不要分聽外界的聲音。在念佛中間,縱有一個雜念,要立即自凈其意,要以念佛之念來遮斷一切雜念,專心注意在返聞內(nèi)聽上,雜念自然中止不生。念到六根不受外界影響,念念是佛,這樣也就是合于觀世音菩薩“返聞聞自性”的法門,同時也可進(jìn)入大勢至菩薩“凈念相繼”的念佛境界。如此念去,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直念下去,當(dāng)然沒有不成就的。如是修去,在活著的時候,身體鍵康,百病消除。一旦臨命終時,可以不麻煩自己,也不拖累別人,那便恭喜自在了。

  三、瑜伽念佛。

  持名念佛是出聲念佛,要聲氣臺一。瑜伽念佛,是意念臺一,達(dá)到如《楞嚴(yán)經(jīng)》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講:“凈念相繼”的境界。這也就是心心念佛的法門。如活在世間,能修到“凈念相繼”,將來臨命終時,往生凈土,必然成就。所謂“凈念相繼”,就是由持名念佛或觀想念佛,而到達(dá)隨時隨地,念念在佛念之中。這種瑜伽念佛,最初正如白居易的詩偈所說:“坐也阿彌陀,行也阿彌陀,縱使忙似箭,還是阿彌陀。”隨時都念念在阿彌陀佛。平常一般人說,現(xiàn)在是超音速的時代,一切都講究快,講究速度。所以許多人都說,我太忙了,工作太緊張了,沒有辦法念佛。聽來好像蠻有道理,但是忙到極點,也不會像射出去的箭,那么急速吧?v然忙到這個地步,身忙心不忙,能夠做到還是一念在“阿彌陀佛”上,必定成就無疑。

  如此隨時隨地念下去,漸漸地念也念不起來了。只是一片清明,了無雜念的閑心。也許有人認(rèn)為這是業(yè)重障深,念佛念不起來了,其實并不一定。有的正是到了凈念境界,清凈現(xiàn)前。這樣身心清凈,突然斷念,既無過去心,也無未來心,現(xiàn)前一念清明,佛也沒有,念也不生,清凈現(xiàn)前,正是凈念。此時保持身心一片,了了常知,任運(yùn)自在,這樣就是凈念相繼了。然后一旦身心解脫,當(dāng)然凈土現(xiàn)前,絕對不會不成就的。如果在凈念中,了了常知,既不昏沉,也不散亂,頓然定住似的,你就讓他多定一會更好。試看五百羅漢的造相,各個不同,有的正在掏耳垢,有的正在捏腳,他就如此地入定不動了。佛國禪師偈云:“有時且念十方佛,無事閑觀一片心。”諸位若能念到如此境界,當(dāng)然無不成就念佛三昧。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