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經(jīng)首頁大乘般若部大乘寶積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jīng)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jīng)
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十六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十六  侈六

  隋天臺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唐天臺沙門湛然釋

  四明見得位者法行人轉(zhuǎn)入修道名為見得是利根人自以智勛見法得理故名見得是人在思惟道次第證三果超越二果亦如信解中分別但以利根不籍聞法不假眾具自能見法得理為異也見得但是不動根性若證阿那含果亦有五種七種八種般不同也五明身證位者還是信解見到二人入思惟道用無漏智斷上下分結(jié)發(fā)四禪四無色定即是用共念處修八背舍八勝處十一切處入九次第定三空事性兩障先已斷盡又斷非想事障滅緣理諸心心數(shù)法入滅盡定得此定故名身證阿那含也何者入滅定似涅槃法安置身內(nèi)息三界一切勞務(wù)身證想受滅故名身證也若約初果解身證者但以先于凡夫用等智斷結(jié)得四禪四無色定后得見諦第十六心證那含果即修共念處還從欲界修背舍勝處一切處入九次第定身證也是阿那含有二種一住果但是阿那含也二帶果行向即是勝進阿那含也亦是羅漢向攝釋論云那含有十一種五種正是阿那含六種阿羅漢向攝此身證者即是勝進為羅漢向攝五種七種般皆有上流般八種般但有現(xiàn)般無色般也毗曇分別那含有一萬二千九百六十種(云云)。

  斷上下分結(jié)者言五上分者謂掉慢無明色染無色染言五下分者謂身見戒取疑貪瞋故俱舍云由二不超欲謂貪瞋由三復(fù)還下謂身見戒取疑滅盡定如止觀第九記釋論二十二釋四雙八輩中攝十七但云那含有十一種五種正是阿那含六種阿羅漢向攝那含五種者恐是現(xiàn)般一中般三速非速久住生般一六種阿羅漢向者謂有行無行全超半超遍沒無色(此私對之)更加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為十七毗曇一萬二千九百六十種者雜阿毗曇云阿那含者或五及七八五謂中生有行無行上流七謂于中般更分三如迸火星喻八者謂五上加現(xiàn)無色及不定且從五種說謂色五種從根分十五謂上中下各五故約地成二十四禪各五故約性有三十謂退思護住進不動謂種性各五故處有八十梵眾至尼吒十六處各五故每一種那含有二千五百九十二何者約十六處成十六人約種性六成六倍增之合九十六約根有三三倍增之成二百八十八更以九離欲人九倍增之成二千五百九十二人一人既爾五種那含又五倍增之成一萬二千九百六十種(論文難見故今略出)言九離欲者謂離欲界九品惑以為九人也。

  六明時解脫羅漢者是信行鈍根待時及眾緣具方得解脫故名時解脫羅漢羅漢此無翻名含三義殺賊不生應(yīng)供也位居無學羅漢有五種隨信行生退法思法護法住法升進法也得盡智無學等見也若用金剛三昧于非想九品惑盡次一剎那證非想第九解脫成盡智次一剎那得無學等見也或彼時退故不說得無生智此五種阿羅漢是信種性根鈍因中修道必假衣食床具處所說法及人隨順善根增進不能一切時所欲進也是五種各有二種不得滅盡定但是慧解脫得滅盡定即是俱解脫若不得滅盡定是人因中偏修性念處若得滅盡定是人因中修性共也證果時三明八解一時俱得故名俱解脫也。

  羅漢有五種者依婆沙略釋云言退法者謂退思法心生猒故言思法者持刀欲自害故言護法者于己解脫心生愛樂善守護故言住法者不退不進故言進法者能進至不動故言不動者住本不動故問退法必退耶乃至進法必進耶答或有說者不必退乃至不必進以是事故羅漢有五種故作是說退不必退乃至進不必進問若然何故名退乃至進答退者是退性乃至進者是進性以有五種性故羅漢有五種并法行一人名不動故有六種阿羅漢也若退果者牽于斯那二果亦失至初果住法爾然也此生之中必得不疑猶如勝人平地顛墜四顧遠望不有他人見我倒不即能自起極至臨終亦得無學故也得滅定人因中既修性共念處至果時但名俱解脫人以未修緣念終非無疑解脫也。

  七不時解脫羅漢者即是法行利根名不動法阿羅漢也此人因中修道能一切時隨所欲進修善業(yè)不待眾具故名不時解脫是人不為煩惱所動故名不動不動是不退義成就三智謂盡智無生智無學等見能用重空三昧擊圣善法以定舍定故言能擊是不動羅漢亦有二種一不得滅盡定但名慧解脫二得滅盡定即是俱解脫若聞佛說三藏教門修緣念處即發(fā)四辯名無疑解脫是名波羅蜜聲聞能究竟具足一切羅漢功德也名沙門那沙門那者沙門果也。

  盡智者謂見苦已斷乃至道亦如是無生智者不復(fù)更斷無學等見者得世智亦名等智婆沙云所作已辦名盡智從無學因生名無生智又曾得而得名為盡智未曾得而得名無生智又云解脫道所攝名為盡智勝進道所攝名為無生智又云盡智有五種羅漢無生智唯一種謂不動此即從根不論解脫道等又無學等見者一切羅漢等有此見自知我是阿羅漢果等有此見故名等見重空三昧者謂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作無作三昧空是圣法復(fù)修于空擊前圣法故名為重沙門那者沙門此云乏那者此云道。

  二明辟支佛位者此翻緣覺此人宿世福厚神根猛利能觀集諦以為初門大論稱獨覺因緣覺若出無佛世自然悟道此即獨覺若出佛世聞十二因緣法稟此得道故名因緣覺獨覺生無佛世有小有大若本在學人今生佛后七生既滿不受八生自然成道不名為佛亦非羅漢名小辟支迦羅論其道力不及舍利弗等大羅漢二者大辟支迦羅二百劫中作功德身得三十二相分或三十一三十二十九乃至一相福力增長智慧利于總相別相能知能入久修集定常樂獨處故名大辟支迦羅也若就因緣論小大者亦應(yīng)如是分別此人根利不須制果能斷正使又加侵習譬如身壯直到所在不中止息故不制果是名中草位竟。

  支佛集諦為初門者三乘之人通緣四諦但有總別之異以隨義便故初門不同順四諦義故苦諦為初門順十二緣義故集諦為初門順六度義故道諦為初門并三藏義也通教三乘以界內(nèi)滅諦為初門別教菩薩以界外道諦為初門圓教菩薩以界外滅諦為初門三藏六度緣起及衍人小具如止觀第三記。

  ○于三藏菩薩為二初立門。

  上草位者即是三藏菩薩位也此菩薩從初發(fā)菩提心起慈悲誓愿觀察四諦以道諦為初門行六波羅蜜。

  ○次明位為三初三祇位。

  從初釋迦至罽那尸棄佛時名第一阿僧祇劫常離女人身亦不自知當作佛不作佛準望二乘位應(yīng)在五停心別相總相念處位中以慈悲心行六度行也從罽那尸棄佛至然燈佛時名第二阿僧祇劫爾時雖自知作佛而口不說準望此位應(yīng)在暖法位中即是性地順忍初心之位既有證法之信必知作佛而用暖解修行六度心未分明故口不向他說也從然燈佛至毗婆尸佛時名第三阿僧祇劫是時內(nèi)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發(fā)言無所畏難準此位應(yīng)在頂法位中修行六度四諦解明如登山頂了見四方故口向他說也。

  ○次百劫位。

  若過三僧祇劫種三十二相業(yè)者準此是下忍之位用此忍智行六度成百福德用百福成一相因于下忍之位人中佛出世時得種也。

  ○三佛果位。

  若坐道場時位在中忍上忍從上忍一剎那入真三十四心斷結(jié)得阿耨三菩提則名為佛爾前則是三藏菩薩上草之位也。

  于中分凡圣位如文具如止觀記。

  ○次通教三乘共位為二初明三乘同異。

  小樹位者即是通教明三乘之人同以無言說道斷煩惱入第一義諦體法觀慧不異但智力強弱之殊煩惱習有盡不盡為異耳。

  ○次正明位文自分二。

  先明三乘共十地位次簡名別義通(云云)。

  ○初共位。

  一干慧地者三乘之初同名干慧即是體法五停心別相總相四念處觀事相不異三藏此三階法門體陰入界如幻如化總破見愛八倒名身念處受心法亦如是住是觀中修正勤如意根力覺道雖未得暖法相似理水而總相智慧深利故稱干慧位也二性地位者得過干慧得暖已能增進初中后心入頂法乃至世第一法皆名性地性地中無生方便解慧善巧轉(zhuǎn)勝于前得相似無漏性水故言性地也三八人地位者即是三乘信行法行二人體見假以發(fā)真斷惑在無間三昧中八忍具足智少一分故名八人位也四見地位者即是三乘同見第一義無生四諦之理同斷見惑八十八使盡也五薄地位者體愛假即真發(fā)六品無礙斷欲界六品證第六解脫欲界煩惱薄也六離欲地位者即是三乘之人體愛假即真斷欲界五下分結(jié)盡離欲界煩惱也七已辦地位者即是三乘之人體色無色愛即真發(fā)真無漏斷五上分結(jié)七十二品盡也斷三界事惑究竟故言已辦地八辟支佛地位者緣覺菩薩發(fā)真無漏功德力大故能侵除習氣也九菩薩地位者從空入假道觀雙流深觀二諦進斷習氣色心無知得法眼道種智游戲神通凈佛國土成就眾生學佛十力四無所畏斷習氣將盡也齊此名小樹位也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資智慧一念相應(yīng)慧觀真諦究竟習亦究竟如劫火燒木無復(fù)炭灰如象渡河到于邊底雖菩薩佛名異二乘通俱觀無生體法同是無學得二涅槃共歸灰斷證果處一故稱為通也。

  如前。

  (○如前者即指本文為前)。

  (△次簡名別義通)。

  ○次義者文自為二初二中二初明立位意次干慧下正釋初文又二先指文。

  二簡名別義通更為二初就三乘共位中菩薩別立忍名而義通二用別教名名別義通通義已如前說。

  ○次立意。

  別立者別為菩薩立伏忍柔順忍無生忍之名也。

  ○次正釋者文相稍廣于止觀中若讀彼文須知此意于中二先釋次結(jié)判釋中自為十初干慧地為四初通立共意次而菩薩下立別意三釋四弘相四從是為下辨異。

  干慧地三人同伏見惑。

  而菩薩更加伏忍之名者菩薩信因緣即空而于無生四諦降伏其心起四弘誓愿。

  ○釋四弘中初誓廣次三誓略初誓又二初釋。

  雖知眾生如虛空發(fā)心度一切眾生是菩薩欲度眾生如欲度虛空。

  ○次引證。

  故金剛般若云菩薩如是降伏其心所謂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次三誓略)。

  次三誓愿降伏其心亦如是。

  (△四辨異)。

  是為菩薩在干慧地修停心別相總相念處觀時異于二乘故別稱伏忍。

  ○次性地中三初立共意。

  復(fù)次三乘人同發(fā)善有漏五陰生相似解皆伏見惑順第一義。

  ○次而菩薩下釋行相立別意。

  而菩薩獨受柔順忍名者菩薩非但伏結(jié)順理又能為一切眾生伏心遍行六度一切事中;皆令究竟。

  ○三如三藏下判位辨異。

  如三藏菩薩于中忍中三僧祇行六度不惜身命今菩薩亦如是以空無相愿調(diào)伏諸根為眾生故滿足六度故名順忍也。

  ○次八人見地為三初立共意。

  復(fù)次三乘人同發(fā)真無漏若智若斷同名無生。

  ○次而菩薩下正釋。

  而菩薩獨受無生法忍名者以其見諦理斷結(jié)使不生取證之心故別受無生法忍之名也。

  ○三何者下明立忍所以。

  何者若生取證之心即墮二乘地不得入菩薩第九地。

  ○次復(fù)次下明薄地為三初立共意。

  復(fù)次三乘同得神通。

  ○次而二乘下斥二乘。

  而二乘不能用成就眾生凈佛國土故不受游戲之名。

  ○三菩薩下正釋。

  菩薩能爾故別受游戲神通名也。

  言游戲神通具如止觀第五記。

  ○次阿那含下明離欲地為四初立共意次斥二乘三菩薩能下正釋四所以下明立地所以辨不同之相。

  阿那含雖斷五下分結(jié)。

  而不能舍深禪定來生欲界和光利物不同其塵。

  菩薩能如此故別受離欲清凈之名。

  初三如文。

  ○辨不同中二初明觀諦用智不同。

  所以三乘之人同觀二諦用與不同若二乘雖觀二諦一向體假入空用真斷結(jié)至無學果菩薩亦觀二諦始從干慧終至見地多用從假入空得一切智慧眼多用真也從薄地學游戲神通多修從空入假觀得道種智法眼多用俗也從辟支佛地學二觀雙照入菩薩地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是則無功用心修種智佛眼佛地圓明成一切種智佛眼同照二諦究竟也。

  ○次故大論下引論證菩薩立名。

  故大論云聲聞法中名干慧地于菩薩即是伏忍聲聞法名性地于菩薩法中名柔順忍聲聞法名八人地于菩薩名無生忍道聲聞法名見地于菩薩法是無生法忍果聲聞名薄地于菩薩法名為游戲五神通聲聞法名離欲地于菩薩法名為離欲清凈。

  ○次阿羅漢地去明已辦地為二初辨異。

  阿羅漢地于聲聞法即是佛地何者三藏佛三十四心發(fā)真斷三界結(jié)盡與羅漢齊故名佛地于菩薩法中猶名無生忍。

  ○次引證。

  故大品云阿羅漢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

  ○次支佛下明支佛地。

  辟支佛地亦如是。

  指同羅漢故云亦如是。

  ○次明菩薩地為四初略立。

  九地過辟支佛入菩薩位。

  ○次略辨。

  菩薩位者九地十地。

  ○三是則下略釋。

  是則十地菩薩當知為如佛。

  十地猶受菩薩之名復(fù)名為佛地者以佛地邊有菩薩地名故知始終皆有菩薩位故云別為菩薩。

  ○四齊此下辨盡不盡。

  齊此習氣未盡。

  ○次過菩薩下釋佛地為二初略立。

  過菩薩地則入佛地用誓扶余習生閻浮提八相成道。

  ○次五相下辨異。

  五相如三藏不殊唯六成道樹下得一念相應(yīng)慧與無生四諦理相應(yīng)斷一切煩惱習盡具足大慈悲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一切功德名之為佛七轉(zhuǎn)法輪權(quán)智開三藏生滅四諦法輪實智說摩訶衍無生四諦法輪通教三乘人也八入涅槃相者雙樹入無余涅槃薪盡火滅留舍利為一切天人福田也。

  于中三異涅槃異中言留舍利者若下本門中通佛亦言同入灰斷者當教二義不定故利鈍菩薩所見不同故。

  (△次結(jié)判)。

  是為通教共位別為菩薩立此名位也。

  (△二用別教名別義通)。

  ○次簡名別義通及為菩薩立忍名等具如止觀第六記今文為二初釋次料簡初文為四初來意次列別位三對位四是則下結(jié)。

  二用別名名者即是取別教之名準望通教菩薩位也別名者即是十信三十心十地之名也。

  初二如文。

  (△三對位)。

  鐵輪位于通義即是干慧地伏忍也三十心即望性地柔順忍也八人地見地即是初歡喜地得無生法忍也故大品云須陀恒若智若斷皆是菩薩無生忍也薄地向果向即是離垢地果即是明地也故大品云斯陀含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也離欲地向果向即焰地果即難勝地故大品云阿那含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已辦地向果向是現(xiàn)前地果是遠行地大品云阿羅漢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辟支佛地即是第八不動地侵習氣也大品云辟支佛地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菩薩地即是善慧地。

  三對位中前九地如文。

  ○至佛地中先指前文。

  十地當知如佛地佛地如前說。

  通教十地于別但名菩薩地也。

  ○次此佛下與三藏辨同異。

  此佛與三藏佛亦同亦異同八十年同入真灰斷也異者三藏因伏果斷通佛因果俱斷三藏一日三時照機通佛即俗而真照不須入也。

  言三藏佛一日三時照機者諸部阿含及大論皆有此說云佛一日三時入定求可度機以約教門不能常見故也亦如摩耶經(jīng)阿難近在于后而便問言阿難今者為在何許又問祇洹何故多烏小近尚自不知豈能任運常照。

  (△四結(jié))。

  是則用別名辨位名異義同猶屬通教位也。

  ○次料簡中初問。

  問初地至七地對果出何經(jīng)論。

  可解。

  ○答中明此通位教相多異致使人師各據(jù)一途于中二先見次思初中三先出同異。

  答經(jīng)論非不對當?shù)呦虏煌藥煂χ惢蛴靡姷刂箤Τ醯厝缃袼没蛳虺跞∪夭Τ醯厝释趺魉牡夭Τ醯卮穗y定判。

  ○次但通教下難。

  但通教見地本是無間之道不出觀證須陀洹豈得初地斷見乃至三地或云四地耶。

  ○三若斷下縱。

  若斷別惑不共二乘此義有之。

  ○次思惑中二先出異。

  又或言六地斷結(jié)齊羅漢或云七地。

  ○次兼前總判。

  此難定執(zhí)前后兩果經(jīng)論對皆不定中間可以意得今以義推不可定執(zhí)也。

  略云不可定執(zhí)者通義不可定判教門利他時長機雜故令爾也。

  ○次問答中三先略判。

  問從七地八地觀常住破無明者是何地位答此則非通亦復(fù)非別。

  ○次何者下釋。

  何者通教始終不明觀常何得中間而破無明別教初心即知常住初地已能破無明云何八地始破無明。

  ○三此乃下正判。

  此乃別接通意耳。

  (○次一問答)。

  問大論三處明初焰約別圓皆取發(fā)真為初焰通教何意取干慧為初焰答別圓各逗一種根性故用發(fā)真為初焰通教為逗多種根性所謂別圓入通故含容取干慧耳若鈍者八人見地是初焰利者于干慧即能斷結(jié)故是初焰。

  次問者問大論三處明焦炷等者謂干慧地初地初住大論四十八明四十二字門即初住已上也第四十九明菩薩初歡喜地乃至法云地廣明修治地業(yè)續(xù)此文后即云復(fù)次地有二種一者但菩薩地二者共菩薩地所謂干慧地乃至佛地故知三教明矣故知此中問意與止觀稍似有殊此以三教為問見地焦炷置而不論若得此意則止觀文宛然自別。

  (○三一問答)。

  問利人應(yīng)無十地答備有以根利故故不制位耳。

  次問利人應(yīng)無十地者問意利人既于初地斷見應(yīng)二地乃至四地斷思六七地成佛是則無十地耶答意者教門具有于利人不制只如超果得阿羅漢可令余三果亦無人耶。

  (○四一問答)。

  問別圓無利人耶答雖有利鈍以根性純故但作一說宜如此也。

  次問意者別圓若有利人應(yīng)在地前住前燋炷耶答意者雖有利鈍斷位必定。

  ○次別位為大樹者為三標章列門正釋。

  大樹位者別教位也此為三一出經(jīng)論不同二總明位三別明位。

  初二如文。

  ○釋中有三初又為六初得名次位法所依三無量下通列四別教下判五然下判傍正六既有下結(jié)示不同。

  此別教名義理惑智斷皆別此正約因緣假名恒沙佛法如來藏理常住涅槃無量四諦而論位次。

  前二可知。

  ○三通列中三先舉四數(shù)次有無量下列四法三云何下釋四法。

  無量四諦凡有四種。

  有無量四諦不伏破塵沙亦不伏破無明有無量四諦傍伏破塵沙不伏破無明有無量四諦正伏破塵沙亦伏無明有無量四諦正伏破塵沙亦伏破無明。

  初二如文。

  云何無量不伏破塵沙不伏破無明若三藏伏道有十六諦觀明障真之惑有無量種此乃伏于見思何關(guān)塵沙例如外道分別世智非伏見思云何無量是傍伏破若通教七地出假分別藥病此助滅界內(nèi)非正伏破云何無量正伏破塵沙此是別教分別內(nèi)外四諦有無量種即是伏破塵沙亦伏無明乃有破無明義今從事得名伏無明者為便也云何無量伏破無明若圓教三諦俱照法界事理無不明了破自地無明伏上地無明。

  釋意者所以四教斷伏皆名無量若斷若伏相狀非一故通名之此中皆約菩薩故也初如三藏云伏見思即指菩薩今明無量多在出假故且置二乘故通教中亦指出假助謂助別別教中云內(nèi)外四諦者當知別人具四四諦言乃有斷無明義者若據(jù)始終雖登地斷既證道同圓當知教道有斷義耳故今從事且判地前屬于別教則回向中伏望于圓理故得事名圓人破無明位長故指初住去以為無量。

  ○四判。

  別教無量四諦非前二非后一正就恒沙佛法當名。

  (△五判傍正)。

  ○五傍正者約別教始終以判。

  然實通緣諸四諦次第為論不無傍正初心緣諸無量發(fā)心誓愿初正以生滅四諦伏通見思傍修三種次正以無生破通見思傍修兩種次正以無量破內(nèi)外塵沙次正用無作伏無明次正用無作破無明。

  可知。

  ○六結(jié)示同異中二初略示。

  既有如此無量階差是故經(jīng)論名數(shù)斷伏高下對諸法門多有不同。

  ○次若華嚴下示教不同于中為三先列教次又斷下明教相不同三所以然者下明不同意初又二先經(jīng)。

  若華嚴明四十一地謂三十心十地佛地瓔珞明五十二位仁王明五十一位新金光明經(jīng)但出十地佛果勝天王般若明十四忍大品但明十地涅槃明五行十功德約義配位似開三十心十地佛地而文不出名。

  ○次論。

  又十地論攝大乘論地持論十住毗婆沙論大智度論并釋菩薩地位而多少出沒不同(云云)。

  十地論唯釋華嚴十地品攝大乘第七釋第四因果勝相中亦但明歡喜等十地而已地持中明種性等六位如止觀第五所引論文十住婆沙初文但明十地而已次釋地相亦無諸位大論略出通別文但引例故知諸論明位粗略。

  (△次明教相不同)。

  ○次明教相斷伏不同。

  又斷伏高下亦異對諸法門行位亦復(fù)殊別。

  如文。

  (△三明不同意)。

  ○三明意中二先明圣教大意。

  所以然者既明界內(nèi)界外生法兩身菩薩行位如來方便用四悉檀化界內(nèi)眾生隨機利益豈得定說不廣尋經(jīng)論如無目諍日。

  ○次今若下明今家用圣教意又四初總列大意意在為成初心行人入道正意。

  今若明位數(shù)須依瓔珞仁王若明斷伏高下須依大品三觀若對法門須依涅槃用眾經(jīng)意共成初心觀教兩門使分明耳。

  若無位次將何以為聞賢思齊將何以越增上慢罪若赴機異轍任彼所忻故使如上參差不等若為成初心教觀故且用三經(jīng)。

  (△三經(jīng)者纓珞大品涅槃)。

  ○次諸圣下誡勸修行。

  諸圣上位非凡能測豈可妄說粗知大意者為破行人增上慢心又為銷經(jīng)文引物希向不可偏執(zhí)諍競是非也。

  ○三今判下正示用三經(jīng)意。

  今判位名數(shù)依瓔珞仁王者華嚴頓教多明圓斷四十一地不出十信之名諸大乘經(jīng)多明諸法門不正辨位前四時般若多明菩薩觀行法門意亦不正辨位。

  是故今家不同世人解釋經(jīng)論但依法相列位而已今一家別位若不依瓔珞則位無始終若不依大品則諸位全無斷惑高下用觀分齊若不依涅槃則菩薩愿行淺深相狀遠近莫知三經(jīng)相成佛旨無失。

  ○四釋三文自為三。

  今謂瓔珞五十二位名義整足恐是結(jié)諸大乘方等別圓之位仁王般若明五十一位恐是結(jié)成前四時般若別圓之位也法華但開權(quán)顯實顯一圓位涅槃大意亦明別圓兩位而不摘出名目(云云)。

  初依瓔珞仁王中言前四時般若者古判般若總有五時一摩訶二金剛?cè)焱跛墓赓澪迦释醮艘辔纯扇秒m然摩訶定在仁王之前何以知然仁王云如來成道二十九年先已為我說摩訶般若故知仁王在后明矣若光贊經(jīng)準諸經(jīng)目錄弘始五年四月二十三日譯大品竟二十七卷成者是也后竺法護晉太康元年譯上帙為光贊又朱仕衡譯為二十卷名放光般若羅什又重譯為十卷名小品支讖又譯為十卷名道行又有人譯為五卷名大明度又有人譯略光贊名大明度又有人譯略光贊名大智無極又有人譯名大品當知光贊秪是大品上帙在后譯之故不可以為別時義也為是義故與仁王天王而為次第者未可全用法華意雖該攝且名位不彰故但用二經(jīng)。

  (△次依大品三觀)。

  斷伏高下依大品三觀者于次第義便也。

  (△三依涅槃)。

  對觀行法門依涅槃五行者正是末代入道所宜也何者別教明觀行有二種一者不共二乘說如華嚴十地論地持九種戒定慧及攝大乘論等是也二者共二乘說如方等大品中論釋論是也今涅槃五行從凡至極故是末代行用為要也。

  言地持九種戒定慧者論文既云六度皆九今但云三者或以三攝六或略舉三要然諸位功用愿行法相斷惑品類被物廣狹依土凈穢示跡多少真應(yīng)優(yōu)劣對當法門等非可具列是故今文但明一轍所以不暇廣明法相今順文體亦不委曲廣尋經(jīng)論恐添雜本文故知依此文相足辨權(quán)實也。

  ○次總明位中亦約三經(jīng)先標。

  二總明菩薩位者即約三經(jīng)。

  ○次釋釋中二初約瓔珞者列釋。

  一約瓔珞明位數(shù)者經(jīng)有七位謂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地也。

  初十信心即是外凡亦是別教干慧地亦名伏忍位也十住即是習種性此去盡三十心皆解行位悉是別教內(nèi)凡亦是性地亦名柔順忍位約別教義推應(yīng)如暖法也十行即是性種性別教義推應(yīng)如頂法十回向道種性別教義推應(yīng)如忍法世第一法問今明別教何用四善根名答別教十地既對四果今以方便擬四善根何咎又通教通于通別真似兩解作此比決于義分明也十地即是圣種性此皆入別教四果圣位悉斷無明別見思惑等覺位即是等覺性若望菩薩名等覺佛若望佛地名金剛心菩薩亦名無垢地菩薩也妙覺地即是妙覺性即是究竟佛菩提果大涅槃之果果也。

  二約大品及三觀合位明斷伏高下者大品菩薩欲具道慧當學般若即此十信習從假入空觀伏愛見論欲入十住位若得十住即斷界內(nèi)見思也欲以道慧具足道種慧當學般若此即修從空入假十行也欲以道種慧具足一切智當學般若此即修中道正觀入十回向位也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當學般若此即是證中道觀入十地也欲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當學般若此即等覺地也。

  無明煩惱習盡名之為佛即妙覺地也。

  次依大品明三觀者問今此文中將此四義以對三觀與大論中釋因中總別果上總別等有何差別答言異義同何者空假為因中道為果從假入空為因中總相從空入假為因中別相別人修中初但總相為果上總?cè)羧氤醯仉p照二諦為果上別當知四義與三不殊。

  三約涅槃明圣行合位者初戒圣行定圣行即是十信位也生滅無生滅四真諦慧圣行即是十住位無量四圣諦慧即是十行位修一實諦無作四圣諦即是十回向位次若發(fā)真見一實諦證無作四圣諦即是圣行滿住無畏地得二十五三昧能破二十五有名歡喜地五行具足次后說十功德者恐表住大涅槃十地之功德也過此明佛眼了了是妙覺地也。

  (△三別明位)。

  三別解七位余本尋大樹位竟也。

  別解七位者如瓔珞中明六種性兼于住前信位為七瓔珞六位者謂十住習種性十行性種性十向道種性十地圣種性等覺性妙覺性應(yīng)往四教本中尋三草二木位竟。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十六

  音釋

  罽

  (居例切)。

  粗

  (坐五切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