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十八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十八 侈八
隋天臺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唐天臺沙門湛然釋
○次若約下判通別中二先約位判次約因果先約位中二先別次若論下通。
若約位別判伏順二忍但伏不斷例如無礙道妙覺一忍斷而不伏例如解脫道無生一忍亦伏亦斷亦無礙亦解脫。
先別中云無生等者已斷當?shù)貜头蟮毓拭麨橐唷?/p>
○次通中又四初下名通上次伏順下上名通下三又就事下二名遍通四若約下因果互通初文中三初初住已去通上次亦名下五品之名通上三伏忍下十信之名通上初文二先明名通。
若論通義妙覺寂滅忍亦名無生忍。
○次大經(jīng)下引證。
大經(jīng)云涅言不生槃言不滅不生不滅名大涅槃。
涅槃在果其名既通故知果名何獨寂滅。
○次五品通中二初以伏義通上次伏是下復以賢義通上初又二初立。
亦名伏忍。
○次仁王下引證。
仁王云從初發(fā)心至金剛頂皆名伏忍。
○次義者亦二先立。
伏是賢義。
○次普賢下引證。
普賢菩薩居眾伏之頂。
言普賢居眾伏之頂者讓佛為圣故等覺名賢賢即是伏伏中之極極在此位名眾伏頂。
伏忍既通順忍可解。
三十信之名通上中但舉伏名為例故云可解故知如來方得名為至順之極五品尚通是故六根但須況出。
(△次上名通下)。
○第二文二先立。
伏順既其通上寂滅無生亦應(yīng)通下。
○次引證。
思益云一切眾生即滅盡定凈名云一切眾生皆如也如即無生忍。
(△三二名互通)。
○三遍通中二初事理次始終。
又就事為無生就理為寂滅又分證為寂滅讓果為無生。
初云又就事為無生等者惑是事法故約惑滅得無生名名為就事此惑若滅必證實理故約所證名為寂滅當知始從初住終至妙覺一一無非惑滅證理乃至五品亦可得名觀行事理六根名為相似事理乃至亦可云理性名字事理等也今既明圓即是圓位當知圓名亦可通用二名互通者此即克取初住已去與佛果位二名互通。
(△四因果互通即前次約因果科也考次約因果一科前文雖列后竟無文當指通中第四科即是此科前后文多有一科兩名一科兩用者今亦例之)。
○約因果辨互通中二先標次釋。
若約因果亦有通別。
初如文。
○次釋中二先通次別初通中二先單判次重判初文中二初云約因論果即因義通果約果論因即果義通因。
通者一切眾生即大涅槃即是約因論果佛性者名之為因此即約果論因。
○次大經(jīng)下舉別以釋通先舉別故云是果非因等。
大經(jīng)云是果非因名大涅槃是因非果名為佛性。
○次釋別令通云了見佛性亦得名因。
了見佛性乃是于佛故亦得是因(云云)。
言云云者亦應(yīng)更言修涅槃故乃得名因證涅槃故亦得名果。
○次等覺下重以因果之名以判證位。
等覺望妙覺為因望菩薩為果自下已去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
等覺望妙覺為因者今一往以等覺為因妙覺為果下地已去有重因果所言亦因亦因因等者大經(jīng)二十五獅子吼品云佛性者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初以十二緣為因因因者名為智慧果者即阿耨菩提果果者大般涅槃故知經(jīng)意以十二因緣為理性三因故名為因觀因緣智望果是因因上起因故云因因菩提望因名之為果菩提果上又加涅槃名為果果次以十二因緣為譬云如無明為因行為果行為因識為果以是義故彼無明體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無明望行名之為因若望于識名為因因望于往因名之為果望往因因名為果果今從法譬俱得說之故云亦因亦因因等仍就證道故從初住乃至妙覺故于等覺唯因非因因唯果者但望十地若望下地亦名果果故云下地已去是則初住唯因而非果妙覺在果而非因中間諸位互受其名。
○次別義中二初略判。
約分別義者伏順二忍未是真因無生一忍未是真果從十住去名真因妙覺名真果。
次云何下略釋釋中二先釋伏順位。
云何伏順非真因例如小乘方便之位不名修道見諦已去約真修道此義可知今順忍中斷除見思如水上油虛妄易吹。
○次無明下釋無生位。
無明是同體之惑如水內(nèi)乳唯登住已去菩薩鵝王能唼無明乳清法性水從此已去乃判真因。
唼字所狹切。
(△次兼明諸位)。
○次復次下約諸教中二先且約別教次問下重料簡前之三教對圓教辨初文又五初出舊解不同次此不下三當是下略判四若見下辨非五今明下結(jié)正。
復次別教判三地或四地斷見盡六地或七地斷思盡此不應(yīng)爾何者無明見思同體之惑何得前后斷耶。
初二如文。
當是別教附傍小乘方便說耳。
第三文者明其附傍通教小乘三藏意亦似共地菩薩意也。
○四辨非中二先明舊判見不應(yīng)前盡次若思下明舊判思不應(yīng)前盡初文三初略舉過。
若見先盡則實理無復有障云何十地見不了了。
○次地持下引證。
地持云第九離一切見清凈凈禪。
○三第九下敘地持意結(jié)難。
第九是等覺地入離見禪乃成大菩提果若見先斷等覺復何所離。
○次明思盡非中又三初略斥次何者下引華嚴釋三若七地下重斥。
初如文。
○引華嚴中二初引。
何者華嚴明阿僧祇香云華云不可思議充塞法界者。
○次此是下釋出經(jīng)意。
此是菩薩勝妙果報所感五塵呼此為欲界思惑一切菩薩皆入出無量百千三昧禪定心塵之法呼此為色無色界思惑。
此中為消界外同體見思故須于界外更立三界若不然者此與二乘所斷何別既分內(nèi)外見思名同是故須立思分三界從五塵為名故例如欲界從定地為名故例如色無色界故知違理由見感報由思。
(△三重斥)。
若七地思盡上地應(yīng)絕六塵何故復言三賢十圣住果報若住果報思不前盡。
○五今明下顯正。
今明如此見思通至上地至佛方盡故云唯佛一人居凈土唯佛一人能盡源是故伏斷如前分別(云云)。
可知。
○次料簡中二先問。
問界內(nèi)必先斷見次思后無知界外何意不爾。
○次答答中四先約苦輕重答次又思下約障理近遠答三約超果答四結(jié)酬。
答界內(nèi)為三途苦重先斷見次思后及無知界外苦輕故先枝后本。
初文言界外苦輕故先枝后本者凡障理惑名之為本障事之惑名之為枝故以界內(nèi)見惑為本思惑為枝界外無明為本塵沙為枝是故界內(nèi)次第修人先斷于本次斷為枝界外次第必須先斷枝惑次斷根本界外既其苦輕借使流轉(zhuǎn)不退歸下為助化道故先斷塵沙后為顯真方斷無明。
又思無知不障偏真為見真理故先除見界外塵沙是體上惑遠能障理先卻遠障次除近障(云云)。
(△三約超果答)。
復次三藏中后身菩薩及超果二乘見思同斷亦先斷思(云云)不超果者前后斷耳通教亦有超不超二義別教前后斷圓教同斷。
余意可見。
(△四結(jié)酬)。
前后之問但見一途耳(云云)。
前后之問但見一途者上設(shè)問云前斷見惑后斷思惑但是一途次第之意非是諸教超果之義亦非通方圓頓之道。
○大章第四明功用中二先釋名。
四明功用者若分字解義功論自進用論益物合字解者正語化他。
○次理雖下正釋釋中二先凡位功用次圣位功用初文又二初略明外凡內(nèi)凡位。
五品之位理雖未顯觀慧已圓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秘密之藏堪為世間作初依止依止此人猶如如來當知不久詣于道樹近三菩提一切世間皆應(yīng)向禮一切賢圣皆樂見之若六根似解圓觀轉(zhuǎn)明長別苦海能以一妙音遍滿三千界隨意之所至一切天龍皆向其處聽法其人有所說法能令大眾歡喜猶是第一依止。
○次涅槃下寄此通辨四依位四依位者以此四人并能化他故以此位釋于因人功用若論今文應(yīng)遍因果四依義具如大經(jīng)第六委釋于中四先略述經(jīng)意。
涅槃標四依義通圓別。
○次人師下明舊判失旨。
人師多約別判。
○三地前下且依古人出別判位。
地前通名初依登地至三地斷見盡名須陀洹至五地侵思名斯陀含是第二依至七地思盡名阿那含是第三依八地至十地欲色心三習盡名阿羅漢是第四依。
○四若推圓下今家準別及于始終以立圓位。
若推圓望別應(yīng)約十住明三依對住前為四依若始終判者五品六根為初依十住為二依十行十回向為三依十地等覺為四依。
○次明圣位中四初略舉。
從初住已上總論功用。
○次若豎下明功用意。
若豎功未深橫用不廣豎功若深橫用必廣。
○三譬。
譬如諸樹根深則枝闊華葉亦多。
○四初住下釋相又為三初明初住位次如是下明二住去至等覺位三論其下明妙覺位。
初住豎破一分無明獲一分二十五三昧顯一分我性論其實處不可思議依于教門橫則百佛世界分身散影作十法界像利祐眾生。
初文從初住去乃至作十界像等者若權(quán)教中三藏佛但云八相八中皆劣別教教道望證猶劣今是圓教證道八相具如華嚴云或有見佛種種說法或見在于兜率天上或見來下處于母胎或見初生或見出家或見成道或見轉(zhuǎn)法輪或見入涅槃皆言或者一一相中皆八相故。
(△次明二住去至等覺位)。
○次文中初通明功用深廣。
如是住住豎入倍倍轉(zhuǎn)深無明漸漸盡三昧轉(zhuǎn)轉(zhuǎn)增我性分分顯橫用稍稍廣千佛界萬佛界恒沙佛界不可說不可說佛界。
○次遍如是下約境現(xiàn)身及例后位以論功用。
遍如是界八相成道教化眾生況余九法界身耶諸行諸地亦復如是。
(△三明妙覺位)。
論其滿足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無明之源故經(jīng)言如佛心中無無明唯佛法王住究竟王三昧毗盧遮那法身樹周法界豎極菩提大功圓滿勝用具足(云云)。
后文可見。
○大章第五判粗妙中二標釋。
五通諸位論粗妙者。
○釋中二初略判次又三藏下格位判初文二初一往先明藏通粗而別圓妙次而別下重明別教粗而圓教妙。
小草止免四趣不動不出中草雖復動出智不窮源恩不及物上草雖能兼濟滅色為拙小樹雖巧功齊界內(nèi)故其位皆粗大樹實事同緣中道皆破無明俱有界外功用故此位為妙而別教從方便門曲逕紆回所因處拙其位亦粗圓教直門是故為妙。
初意者且言通緣實相亦遙寄證以說若論教道中理則有但不但異是故不可判之為妙為是義故復更重判從帶不帶異故帶粗即教道故也方便等言并望實說故成行拙。
○次格位中三初以藏通格圓次以別格圓三是知下結(jié)歸。
又三藏菩薩全不斷惑望圓教五品有齊有劣同不斷惑是故言齊五品圓解常住彼全不聞常住是故為劣若三藏佛位斷見思盡望六根清凈位有齊有劣同除四住此處為齊若伏無明三藏則劣佛尚為劣二乘可知當知三草蒙籠生用淺短故其位皆粗若干慧地性地望五品位有齊有劣例前(云云)若八人六地見思盡七地修方便至佛斷習盡望圓教似解有齊有劣例前可解當知小樹之位未有干云婆娑之能是故皆粗。
初文意者以藏通因果之位望于圓家但至似位一一皆云有齊有劣者惑盡處齊觀行聞教是則為劣亦以佛位格者為順教道故也。
○次以別格圓為二先格地前。
若別教十信望五品位有齊有劣同未斷惑是故為齊十信歷別五品圓解此則為優(yōu)別教十住斷通見思十行破塵沙十回向伏無明秪與圓家十信位齊優(yōu)劣(云云)。
○次格登地于中二初正格。
若登地破無明只與圓家初住齊。
○次何者下釋所以于中又三初正釋。
何者若十地十品破無明圓家十住亦十品破無明設(shè)開十地為三十品只是圓家十住三十品齊。
○次若與下約與奪釋齊不齊。
若與為論圓家不開十住合取三十心為三十品與別家十地三十品等者則十地與圓家十回向齊若奪而為論別家佛地與圓家初行齊與而為論別家佛地與圓家初地齊。
不齊故劣是故須格。
○三故知下判判中又二初約位判次以我下約因果判初文三法譬合。
故知別教權(quán)說判佛則高望實為言其佛猶下譬如邊方未靜授官則高定爵論勛置官則下別教權(quán)說雖高而粗圓教實說雖低而妙此譬可解。
以我之因為汝之果別位則粗當知大樹雖巨圍要因于地方漸生長。
次約因果者既以我因為汝之果當知果權(quán)權(quán)故為粗當知下結(jié)始從小草終至于此一一皆以當知下結(jié)斥權(quán)位。
○三結(jié)歸又二法譬。
是知圓位從初至后皆是實說實伏實斷俱皆稱妙(云云)大論云譬如有樹名曰好堅在地百歲一出即長百丈蓋眾樹頂此譬圓位也。
譬云好堅樹者大論第十問諸佛功德無能勝者一切天地誰可為尊梵王答曰佛為無上無過佛者佛亦天眼觀于十方無如佛者心自念言我行般若今得作佛是我所尊即是我?guī)熚耶?a href="/remen/gongya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供養(yǎng)尊事于法譬如一樹名曰好堅在地百年枝葉具足一日出生高于百丈是樹出已欲求大樹以蔭于身是時樹神語好堅言一切世間無大汝者諸樹皆在汝之蔭中佛亦如是無量阿僧祗劫在菩薩地中一日于菩提樹下坐金剛座得成佛道無能過上論譬極果今取一日超百丈邊以譬初住八相作佛作佛義同故得借用。
○大章第六明位興中一往且辨四教次第而不辨五時次第興者略耳所以不明者既知四教則知五時諸教興意如華嚴二興鹿苑一興乃至法華一興各有所以是故不論于中先問。
六明位興者問權(quán)位皆粗佛何意說耶。
○次答答中三先列機緣四悉不同次列赴機十六種說三為是下結(jié)。
答為諸眾生好樂不同生善緣不同知過改惡不同當說取悟不同是故如來種種諸說皆有利益。
若隨界內(nèi)好樂說前兩教位若隨界外好樂說后兩教位生界內(nèi)事善說三藏位生界內(nèi)理善說通教位生界外事善說別教位生界外理善說圓教位破界內(nèi)事惡說三藏位破界內(nèi)理惡說通教位破塵沙事惡說別教位破無明理惡說圓教位緣事入真說三藏位緣理入真說通教位從事入中說別教位緣理見中說圓教位。
列赴機中云界內(nèi)界外事理惑者惑無事理隨人生解解有巧拙故分事理理有權(quán)實分界內(nèi)外若即理說惑謂惑為理若離理說惑謂惑為事故分內(nèi)外成于四種。
(△三結(jié))。
為是義故諸位得興階差高下無量矣。
○大章第七明位廢中二先總敘意次正明廢。
七明位廢者理本無位位為緣興緣既迭興位亦迭謝非是法華始復廢也須識諸破立意不得妄破妄立。
初文者具明諸教展轉(zhuǎn)漸廢故作此說若至法華一切權(quán)廢是故此中不全同法華。
○次正釋中二先敘破立之意次正明廢初文者則廢三存一初廢三中三一先明如來破立之意次明龍樹破立之意三明今師破立之意。
何者元夫如來立三藏位權(quán)生事善事善既生濟用若足便須廢也通別位亦如是此是如來破立之意。
初文者雖復五時增減不同本意秪為破三存一故云如來破立意也具如教興迭興至小如是漸廢唯存一極。
若毗曇婆沙中明菩薩義龍樹往往破之謂其失佛方便是故須破申佛方便是故須立此是龍樹破立意。
次文中云毗曇婆沙明菩薩義等者且對衍門存三廢一廣如止觀第三記。
○三明今師破立之意又二先破次而圓下立初又二先破次往者下明破立意初文又三初破大乘不立小失次常途下破小乘師謬用大失三又別下單破別教執(zhí)非實教失。
若常途大乘師全不整理三藏此則失佛方便。
初如文。
○次文中三初總破棄小用大次此有下直破其謬用之失三縱令下縱難其不識大乘謬用之失。
常途小乘師探取經(jīng)義釋所弘之論辨菩薩義毗婆沙自說菩薩義而不肯用取大乘經(jīng)解三藏空有二門豈應(yīng)相會此有二過一埋佛方便二彰論主不解菩薩義是故須破。
初文者汝棄小用大沒佛小乘為大方便又汝若不伏不曉論文自有菩薩義何須用大故以二失破之汝若不嫌論主不解何須棄之。
縱令引經(jīng)釋大乘義是何等大乘若作通教大乘者三乘同入真諦至佛亦然那得八地觀中道破無明作通義不成是故須破若作別教大乘義者始從初心與二乘異那得六地將羅漢齊作別義不成是故須破。
三縱中云縱令引經(jīng)釋大乘者破舊引經(jīng)不識義旨是故須破是故云何等大乘汝雖引八地破無明而不知是通教下根被接之義當通始終不破無明通義不成是故須破汝引六地以齊羅漢而不知是名別義通別義初地即破無明何得六地始齊羅漢是故須破。
○次單破別教。
又別是方便執(zhí)權(quán)謗實是故須破。
言別是方便等者執(zhí)別教道不信頓極名為謗實。
往者人往義定今窺見其過是故須破申佛方便復應(yīng)須立即是今時破立之意。
次破立意者豈以古師人往而存其非義是故須破。
○次立一實中二先立次謙退即章安嘆師法妙而自謙也。
而圓教起自一師超三權(quán)即一實境智行位不與前同。
初立文中云超三權(quán)者約廢權(quán)說即一實者約開權(quán)說。
若文理有會夷涂共游失旨乖轍請從良導。
○次正明廢中二先結(jié)前生后。
先敘此意次明廢位也。
○次正明廢于中二初總敘漸頓三法四果。
若佛赴機興廢破立者如無量義經(jīng)云無量法者從一法生所謂二道三法四果。
○次釋釋中三初列經(jīng)次述今意三正釋。
二道者即頓漸也三法者即三乘也四果者四位也此無量法從一法生。
初如文。
何者二道既是頓漸頓即大道日照高山且置未論。
次明今意且置頓論漸者若欲論頓有何不可但明迭興迭謝之相恐文稍煩故且置之以論于漸問前文明興以對于廢今丈明廢復對于興二門何別非煩長耶答前明興者若不論廢無由得興雖復相對意在于興今文明廢若不假興何以明廢雖復相對意在于廢。
○于正釋中四教為四初三藏中二先釋次為此下結(jié)初又二先約菩薩次約二乘初約菩薩中五先更述初立三藏。
今明漸道之初即三藏教。
○次教云下明初立意。
教云求佛當三阿僧祇劫修六度行百劫種相乃可得佛欲令生事善故作是說。
○三欲求下明須廢。
欲求佛者改惡從善善立教廢。
○四即便下明廢相。
即便破曰豈有菩薩不斷結(jié)惑而得菩提毒器不任貯食此教即廢行位皆廢。
欲廢必須先破故也。
○五本望下明廢意。
本望果行因無果可望佛智佛位俱廢。
○次二乘文少望菩薩意可知。
若約二乘辨廢者本令事行調(diào)心從拙度見真見真已教意即足是故析教廢。
○次結(jié)。
為此諸義故言廢藏立通。
可見。
○次明通中為二初正釋次此通下辨共不共初又為三先菩薩次佛三二乘初菩薩又為三初總述廢立意次立通下明廢意三智者下正明廢相。
元稟通教不學三藏者不于此人論廢。
初如文。
立通之意為生理善體法斷惑從巧度入真教意即足。
次文言立通者若成四悉即以見真名為教足。
智者見空復應(yīng)見不空那得恒住于空通教則廢。
三正明廢相者通真諦中既含不空故但真諦仍為未極是故責云那得恒住于空利根菩薩即見不空見不空已佛智尚廢何況三乘以彼教中不云彼佛破無明故今破無明是故通云通教則廢。
(△次佛)。
菩薩行智悉廢佛智位亦廢(云云)。
次菩薩下明通佛果廢者菩薩之因既廢佛果豈存。
(△三二乘)。
二乘但教廢余者(云云)。
○次明共不共中四初雙標。
此通教通通通別。
○次分別。
共般若意如上說不共般若意則有不廢(云云)。
○三故知下辨失。
故知成論地論師只見共般若意不見不共意中論師得不共意失共意。
○四通教下判廢不廢。
通教既具兩意于通菩薩及方便聲聞即是廢義住果聲聞未是廢義不共菩薩則不廢義(云云)。
方便聲聞有發(fā)心義是故論廢不共菩薩得于不空此得即見理是故不廢。
○次明別教中三先述立別。
若別起時生界外事善。
○次若破下正明廢。
若破無知塵沙事善既成教意即足復須破。
○三此隨下明廢意又二初地前全廢。
此隨他意語是故別教教廢地前行位悉廢。
○次地上但廢高歸下。
地上位及佛位皆廢高歸下是故廢別立圓。
○次明圓教中四初直明不廢次大經(jīng)下明不廢意三昔從下明不廢之義四文云下引證。
圓八番位皆是實位故不須廢。
初如文。
大經(jīng)云一切江河悉有回曲一切叢林必有樹木諸教隨情故有回曲三草二木是佛方便故非真實宜須廢位金沙大河直入西海金銀之樹悉是寶林非曲是直是故不廢。
次文云大經(jīng)一切江河悉有回曲等者第十經(jīng)中佛說偈云一切江河必有回曲一切叢林必有樹木一切女人必懷諂曲一切自在必受安樂文殊難云是義不然于此大千有洲名拘耶尼其洲有河端直不曲名娑婆耶猶如直繩直入西海如此直河佛未曾說種種金銀琉璃寶樹是亦名林亦有女人善持禁戒功德成就有大慈悲釋梵諸天雖得自在悉皆無常今以回曲及叢林等以譬有余金沙河等以譬無余。
(△三明不廢之義)。
昔從頓出漸漸不合頓引漸入頓處處須廢今已會頓頓何須廢。
(△四引證)。
文云始見我身(云云)是故一教不廢。
○次釋三法又三初立所行不廢。
又云但說無上道此道不廢。
○次明三乘須廢。
昔于一佛乘分別說三三乘不合欲令三合一處處須廢。
○三重述所行不廢。
今會三歸一同乘一乘是故一行不廢。
○次釋四果中二初正辨四果次以教行等例更分別初約四果又二先釋次結(jié)。
昔四果隔別謂羅漢辟支佛菩薩習果方便佛果又四佛為四果欲合此果處處須廢今草庵已破化城又滅同至寶所是故一果不廢。
釋中約四果以論三廢一不廢此中言果即是羅漢前明二乘即指三果等前言二乘但是通舉意論聲聞故今別語更加支佛前言菩薩并是方便位中如通教人但在六地已前藏別準此若言四佛者則聲聞菩薩并不須用如向會通此中言破化城等者且語二乘二乘既破兩教佛果亦破別教或廢圣入賢或廢高歸下令同成一佛果故也。
若從是義三廢一不廢。
次若從下結(jié)文可知。
(△次以教行等例更分別)。
○次明三有廢不廢等中又二先三一對辨次又教下教行等對辨初又二先釋次寄此且明判開初又二先約教次以行智等例初又二先廢不廢次立不立初文二先標。
然三教有廢有不廢。
○次釋。
何者從得道夜至泥洹夜所說四阿含經(jīng)結(jié)為聲聞藏初教何曾廢成前人事善逗后人事善故有廢有不廢通教成前逗后亦如是別教成前逗后亦如是。
言從得道夜至泥洹夜乃至初教何曾廢者初后俱集故知不廢況結(jié)集已留被末代故知即是成前逗后既結(jié)集在文當知法華教興此教仍須逗后通別俱爾據(jù)法華則廢據(jù)教存則不廢。
圓教有立有不立初照高山已自是立于三藏者不立文云始見我身入如來慧即是前立學小者今入佛慧即是后立中間可知。
次立不立中有立不立即指小機以對華嚴若至法華無不立義故云亦立不立也言中間可知者始謂華嚴終謂法華中間三味并有得入佛慧之義名之為立但鹿苑密入余教顯入鹿苑密入通大小人余味顯入唯在于大若余味小人于彼密入義同鹿苑。
諸行智有廢有不廢諸果位有廢有不廢。
次約行智等略例中所言諸者亦須一三相望如前所說故不復論。
(△次寄此且明判開)。
○次判開中二先約五味判次但說下開。
若歷諸味乳味有兩教一教行位亦廢亦不廢一教行位不廢酪教行位有廢有不廢生酥四教三教行位有廢有不廢一教行位不廢熟酥三教兩教行位有廢有不廢一教行位不廢法華三教行位皆廢一教行位不廢。
初如文。
○次但說下為二初開成于圓教行位三皆不廢。
但說無上道同乘一寶乘俱直至道場故三義皆不廢。
○次無量義下更重敘施又三初正明。
無量義云二道三法四果不合至法華皆合故不論廢。
○次成道下引證。
成道已來四十余年未顯真實法華始顯真實。
○三相傳下釋疑。
相傳云佛年七十二歲說法華經(jīng)(云云)。
疑云經(jīng)但言余為七十一為七十九是故引證言相傳云佛七十二說法華者準菩提流支法界性論云但成道后四十二年說法華經(jīng)論非佛說故云相傳法華但云四十余年不的云二者教法被物所見不同是故從容。
○次別約教行等者于中為二初正釋次問答釋疑初又五初以教對行位為四句分別次約廢不廢等教行位三四句分別三又廢教下單約教以廢聞相對為四句分別四又廢智下單約于智廢修相對為四句分別五又廢位下單約于位廢入相對為四句分別一一四句中皆先列次釋。
又教廢行位不廢行位廢教不廢俱廢俱不廢云何教廢行位不廢住果聲聞猶在草庵行位不廢而教廢也云何行位廢教不廢利根密益不待廢教早休行位者是也云何俱廢三藏菩薩是也云何俱不廢逗后緣者是也通教別教例此可解(云云)。
初教對行位中言俱廢者既指菩薩當知前之二句并指二乘二乘于法華前亦有密悟故三藏菩薩于法華前顯密俱得第四句者教所錄行必留被后通有二乘望前三藏義類可見若約別教但不須言住果及以密悟余者并同何者初句應(yīng)云廢教道之教也行位若至初地已上即成法界何須廢耶行位廢者接入后教教逗后人俱廢者初心便轉(zhuǎn)俱不廢者亦逗后人。
(△次約廢不廢等教行位三四句分別)。
若就施權(quán)三教行位立一不立若就廢權(quán)三教行位廢而一不廢若就利根一立三不立若就鈍根三立一不立若就轉(zhuǎn)鈍為利一立三不立利鈍合論亦立亦不立亦廢亦不廢若就平等法界非立非不立非廢非不廢。
次四句中言利根者并是菩薩初心即轉(zhuǎn)鈍根二乘久住方便言合者共也。
(△三單約教以廢聞相對為四句分別)。
又廢教更聞教自有廢教不更聞教自有不廢教更聞教自有不廢教不更聞教云何廢教更聞教者如廢六度事善更聞亡三理善云何廢教不更聞教如住果二乘廢教已入滅云何不廢教更聞教如逗次第學者方等中并聞小大名者云何不廢不更聞未廢教而密入者。
次聞教四句中言如廢者舉三藏菩薩為語端耳應(yīng)通歷三教第二句四教菩薩并須闕之或是初心退墮者耳第三句亦須歷諸教第四句亦通諸菩薩不必在密。
(△四單約于智廢修相對為四句分別)。
又廢智更修智不廢智更修智廢智不修智不廢智不修智云何廢智更修智三藏菩薩廢已智更修無生智云何不廢智更修智住果聲聞不廢已智薳復游觀學無生智實不用巧智斷結(jié)也又次第習者是也云何不廢智不修智亦是住果聲聞生滅度想不肯修大也如四弟子領(lǐng)解云我昔身體疲懈但念空無相愿于菩薩法都無愿樂之心者是也及更逗后緣者是也云何廢智不修智廢三藏智菩薩退為諸惡者是也亦是廢智已密入頓中不修方便智是也。
次廢智四句中初句者亦通三菩薩次不廢智更修智中云又次第習者是也者凡云廢者若法華前或廢權(quán)位入權(quán)入實廢權(quán)入實廢高歸下若次第修習者從初發(fā)心本擬次第自淺階深何待廢淺而入深也第三句者三教菩薩闕之亦據(jù)法華前故引方等文意證也言逗后者人雖不修更須逗后第四句者四教初心并有此義且約三藏事相便耳。
(△五單約于位廢入相對為四句分別)。
又廢位更入位廢位不入位不廢不更入不廢而入云何廢位更入位三藏菩薩廢不斷惑位入斷惑位云何廢位不更入位謂廢位密悟頓者不入次第位也云何不廢位不更入位謂住果二乘是也云何不廢位而更入位謂逗后緣者亦是未廢密悟而入上位也通教別教智位料簡亦應(yīng)如此(云云)。
通教至如此者通有三乘是故料簡全同三藏別唯菩薩故前明廢教不更聞教此句全闕今不廢位而更入位句闕二乘邊由此別教次第入位其義可然。
(△次問答釋疑)。
問廢更修可有益廢不更修有何益答自有廢修得益自有訶廢聞雖不修而有恥小鄙劣折其取證之心亦是有益又齊其斷結(jié)謂言無益回心入大即是得益(云云)。
(△八開粗顯妙)。
八開粗位顯妙位者若破三顯一相待之意可得如前。
大章第八明開者前諸興廢并約法華前教既對一實以明三權(quán)即對法華以為判竟是故直明于開故云可得如前。
○次即三下顯今經(jīng)意于中三先述開意次開生死下正明開三若決下將所開與本妙比決。
即三是一絕待之意義則不爾何者昔權(quán)蘊實如華含蓮開權(quán)顯實如華開蓮現(xiàn)離此華已無別更蓮離此粗已無別更妙何須破粗往妙但開權(quán)位即顯妙位也。
初文中所以不言廢者以廢義與開義大同已如前與止觀記中簡竟又恐人不曉相待中意便謂粗外別有于妙是故據(jù)理復須明開又若不論待無以明絕若明待已即指所待是于能絕能絕亦絕方名為絕具如前說。
○次正開中二初通開初心次別開諸位初又二先通舉開義次歷圓教諸位入妙不同初又二初開凡夫未發(fā)之心次開諸教博地初心。
開生死粗心者明凡夫有反復易發(fā)菩提心生死即涅槃無二無別即粗是妙也。
初文者凡夫之心必有于發(fā)理體妙故。
若始從凡夫發(fā)析體別圓四心者亦是四位初心皆是因緣所生心即此因緣即空即假即中與圓初心無二無別。
次開諸教者諸教始終雖各有體狀而同在初心一類凡下故今開之令此四初與圓初心所觀之理無二無別。
諸初心是乳顯妙即是置毒乳中即能殺人殺有奢促若按位而妙即成假名妙若進入方便成相似妙若進入理即成分真妙(云云)。
次歷圓教諸位入妙不同者即有按位進入二妙問此之二妙何者為勝答互有強弱若論當位即是即按位為勝若據(jù)聞教能超即進入為勝以在本位未知是妙待入圓已方乃知妙故成少劣以進入功深是故復勝。
(△次別開諸位)。
若開六度權(quán)位行者檀即因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開檀得見佛性乃至般若亦復如是亦名置毒乳中即能殺人按位即假名妙若進方便成相似妙若進入理成分真妙(云云)方便聲聞未入位者開權(quán)顯實亦如是三藏斷結(jié)位若未開權(quán)永無反復如焦種無芽今開析空即假即中如置毒酪中亦能殺人按粗即妙是相似位若進入隨位判妙也次開通教二乘菩薩亦如是出假菩薩位者決了此假假即是中如置毒生酥而能殺人按粗即妙是相似位若進入隨位判妙若開別教十信位者同前若開十住者同二乘(云云)若開十行位者同通教出假菩薩若開十回向伏無明位即此而中是名置毒熟酥即能殺人按粗即妙是相似位若進入隨位判妙若登地之位不決了者只是拙度之位今決此權(quán)令得顯實即是置毒醍醐而殺于人按粗即妙是十住位若進入隨位判妙。
次別開者具應(yīng)四教三藏菩薩居初者義同凡故開三藏去皆云置毒者不同不定昔時置毒今方毒發(fā)今法華經(jīng)非不定教但是即座聞于開權(quán)能破無明義同毒發(fā)諸位不同稍似不定故借置毒殺人之言。
(△三將所開與本妙比決)。
○三比決中二先結(jié)前。
若決諸權(quán)或按位妙或進入妙無粗可待同成一妙其義已顯。
○次舉譬譬中二先譬次合。
今更譬說譬如小國大臣來朝大國失本位次雖預行伍限外空官若大國小臣心膂憑寄爵乃未高他所敬貴。
譬中云小國大臣等者前之三教名為小國教主已下皆名為臣臣中高位名之為大兩教羅漢及通九地別教十住開入圓教名為來朝并失羅漢及地住等次位之名名失本位雖預行伍等者如阿羅漢按位入圓雖預六根行伍位次比于本從圓隨喜來乃成限外空位菩薩故云空官此據(jù)初入作如此說久聞觀轉(zhuǎn)惑破行成還同舊位行伍之限若圓大國凡夫小臣名名字佛故曰憑寄膂者脊也說文云骨也秪是全以身心寄托佛境耳能觀色心即是法性故名憑寄佛法界也未入品位不能益他名爵未高乃為九界之所敬貴。
○次合中二先合次況。
諸教諸位決粗入妙雖得入流欲比圓教入妙猶是從鈍中來圓教發(fā)心雖未入位能知如來秘密之藏即喚作佛。
合中初從諸教去略合也初合小國大臣從圓去合大國小臣。
初心尚然何況后位乎(云云)。
○大章第九引經(jīng)中二初敘來意。
九引涅槃五譬成四教位若不將四教釋譬譬不可解若非五譬判四教位取信為難若信經(jīng)文則位義易曉解諸位意彼譬泠然彼此相須可謂兼美者也。
○次正引中二先正引次諸經(jīng)下以法華意結(jié)成初文又二初四教次不定秘密初文又二初正引次前四下明引經(jīng)之意初文自四初三藏二先引次料簡先引中二先引。
彼文云凡夫如乳須陀洹如酪斯陀含如生酥阿那含如熟酥阿羅漢支佛佛如醍醐此譬三藏五位。
○次何者下釋又二初正釋。
何者凡夫全生未能除惑菩薩亦爾但得如乳須陀洹破見革凡成圣如乳變?yōu)槔宜雇雍至匪脊嗜缟职⒛呛缢急M故如熟酥阿羅漢支佛佛皆斷三界見思盡故同稱醍醐。
○次故釋論下引證羅漢同佛。
故釋論云聲聞經(jīng)中稱阿羅漢地為佛地故共為一味也。
(△次料簡)。
問此經(jīng)以三藏菩薩為上草彼經(jīng)云何以菩薩為乳味答經(jīng)取化他邊強喻之上草此中自證力弱同凡夫為乳味(云云)。
○次通教中二前引。
三十二云凡夫如雜血乳須陀洹斯陀含如凈乳阿那含如酪阿羅漢如生酥支佛菩薩如熟酥佛如醍醐此譬通教五位也。
○次釋釋中二初釋。
凡夫不斷惑乳猶雜血二果侵思未多同初果如乳三果欲思已盡故如酪四果見思俱盡如生酥支佛智利侵習小勝聲聞故共菩薩如熟酥十地名佛地即是醍醐。
○次辨異。
前以菩薩同凡味故知是三藏今以菩薩同支佛故知是通若不作通釋譬義何由可解(云云)。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十八
音釋
臆
(乙力切[(匈-凵+└)/月]臆也)。
耐
(乃代切忍也)。
嫉妒
(嫉昨悉切妒都故切)。
唼
(色甲切唼食也)。
爵
(即約切官爵也)。
勛
(許云切功勛也)。
鄙
(補靡切陋也)。
膂
(兩舉切脊骨也)。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四十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三十九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三十八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三十七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三十六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三十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三十四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三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三十二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三十一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三十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二十九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二十八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二十七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二十六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二十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二十四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二十二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釋簽卷第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