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眾生是佛

  眾生與佛的關(guān)系處理原則,是慧能禪學(xué)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一切理論和修行法門都圍繞這一原則展開。佛是解脫者,覺悟者,超越者,從眾生到佛的超越原則是:即眾生是佛。其內(nèi)在超越性意義在于,不離眾生而超越眾生,成就佛果。這是禪宗內(nèi)在超越的根本體現(xiàn)。

  根據(jù)慧能的心性論,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一切眾生都能成佛,但佛性只是眾生成佛的可能性和內(nèi)在依據(jù),要真正發(fā)明自心佛性,有一個明心見性的瞬間,覺悟的瞬間,也就是超越的瞬間。這一超越,不是離開眾生另覓佛的境界,就在眾生心體上實現(xiàn)。即眾生是佛,嚴格地講,是即眾生心而成佛。禪宗后來一般表述為即心即佛,并不是即眾生色身是佛。

  “眾生”概念是佛教的一般性說法,指被五蘊所纏的有情生命,“于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于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勰艹3S“世人”概念表達這層意思。“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 “世人性本自凈,萬法在自性。” “世人心中常愚,自言我修般若。般若無形相,智慧性即是。”世人從一般意義上是指沒有得到覺悟、不知道自心佛性、自心本有智慧的人。這些人因而常常被視作“愚”者一類。從慧能的社會交往面來看,這些人多指處于社會底層者。慧能來自于平民社會,生活于平民中間,關(guān)心的也是平民的解脫問題,因此,有理由認為,慧能所講的“世人”,更多的是指他所熟知的平民階層。這一階層的人們是社會上最平凡、普通者,并沒有錢財之富,是“貧”者一類,也無權(quán)勢之貴,是“賤”者一類。在中國的身份社會中,他(她)們常常恰恰是沒有“身份”的,卻是社會上的大多數(shù)。因此這一概念的使用體現(xiàn)出慧能禪法的平民化特點;勰荜P(guān)心的就是這樣的大多數(shù),關(guān)注他(她)們的解脫問題,并以其自身內(nèi)在超越的成功實現(xiàn)作為這種解脫的現(xiàn)實例證。一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邊民,一個自幼時喪父的孤兒,一個不識字的文盲,一個靠打柴為生的窮人,剎那間就成佛作祖了。

  慧能可以實現(xiàn)的事,人人都可以實現(xiàn)。慧能可以成佛作祖,人人都可以成佛作祖。成佛作祖只在世人心中當下實現(xiàn)。世人之所以是世人而不是佛,是因為心中有迷。迷則佛是世人,悟則世人是佛。即眾生是佛的內(nèi)在超越,不是離開世人自心而實現(xiàn),不是離開世人原來的生活狀況而實現(xiàn),只是一剎那間與自心佛性相應(yīng),瞬間實現(xiàn)明心見性,只是頓悟。一旦頓悟,超越即告完成。超越之后,雖然世人生活狀況依舊,生活方式依舊,也許依然是窮人,依然沒有權(quán)勢,但內(nèi)在的心境徹底變化了,從迷變悟,從不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到變?yōu)閺氐渍J識自我,從茫然不知所措變?yōu)橛袌远ǖ淖?a href="/remen/xinxing1.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信心,從依賴外力拯救變?yōu)樽宰髦髟?精神素質(zhì)提升到最高的境界,人格得以完善。即眾生是佛的內(nèi)在超越論說明,世人所追求的,并不外在的虛幻如浮云的個人的財富、名譽、地位、權(quán)勢,而應(yīng)該追求精神的解脫,心靈的解放,對佛性的覺悟,這才是人生真正的快樂。有了這種解脫,才不會被心外一切境界所染。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