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略談佛教思想文化

  佛教文化,源于印度,發(fā)展于南北亞各國。尤其,傳入中國后,與中國的原有文化相結合,吸納了中國文化的精髓,同時也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內(nèi)涵。對中國的文化思想,在后來的發(fā)展領域里,極為廣泛的影響和極大的推動作用。因此,佛教文化不僅是印度文化的結晶,也是中國文化的結晶。

  如果說天主教能代表西方的文化,那么佛教的文化的確代表了東方文化。東方文化思想,雖然有孔子、老子等杰出的思想學派,但佛教的哲學思想,確實包涵了各家各派的文化思想。

  一、佛教的慈悲精神:所謂慈悲就是給別人快樂、給別人榮耀,有痛苦的、有責任的由自己來承擔。這種快樂給別人,痛苦給自己的行為,不僅僅是指自己的親人和朋友,而且還要擴大到與自己不認識的人,以及自己的仇人,甚至普及到一切有生命的生靈。因此,佛教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救世菩薩。

  二、佛教的忍讓功夫:忍讓是一種修德的行為,佛教徒在修行的過程中,要達到最高的慈悲境界,在日常生活里的為人處世,時時不忘忍讓的教育。佛教對忍讓教育,不是一種無能的表現(xiàn),而是一種智慧化身,也是一種道德力量的感化。因為一般的教育文化都是教導世人:以怨報怨,以怨結怨,怨怨相報沒有了期,而佛教的忍讓行為,就是對一切事物的前因后果、是非善惡,通過了智慧的思慮和冷靜的觀察,作出合理性、客觀性的判斷,由此所表現(xiàn)出來的道德品質(zhì)。顯然,佛教教育我們以忍化怨,以讓解怨,以感恩包容的心,諒解他人的錯誤,只有忍讓才能化解敵人、感化敵人,用武力的懲罰只能加深敵人的仇恨,武力的懲罰并不能帶給世界的和平,也解決不了世界各種的矛盾和戰(zhàn)爭。

  三、佛教的孝道思想:孝道思想有狹義和廣義二種。狹義的意思就是孝順自己的父母親。而廣義的意思,不僅孝順自己的父母,而且要把所有的人,當為自己的父母來孝順,甚至于把一切有生命的生靈,當為自己父母親看待。佛教里有一句話“一切男人皆我父,一切女人皆我母”,這種天下唯親的境界是何等的高尚、何等的真善美呀!

  在現(xiàn)實生活里,若能把所有的人,當為自己的父母親,那么這世界上哪能還有仇恨呢!世界上所有的仇恨、矛盾、戰(zhàn)爭,都是因為人的自我意識過度的膨脹、由自私自利的惡魔驅(qū)使下而造成的。人一旦有了惡性膨脹的意識,就會使人與人之間,互相爭奪利益,家與家之間,互相爭奪利益,黨與黨之間,互相爭奪利益,國與國之間,互相爭奪利益,彼此之間,都要從對方的身上沾到利益,結果就形成了弱肉強食的不平等世界。

  四、佛教的緣起思想:所謂緣起的道理,代表了佛教對人生宇宙的一種態(tài)度,也是一切事物的真相本來如此。佛教認為:任何一種事物的形成,都要由各種條件和合、相互依賴而產(chǎn)生的,如一棵樹的生長,需要種子、土壤、陽光、空氣、水分、人工培育等,才能成為一棵茂盛的樹木。這世界上,沒有一種事物是單一獨立存在的,都是相輔相成、相互依存。

  這世界有各種沖突、矛盾、戰(zhàn)爭的現(xiàn)象,就因為有單一獨大的政治、思想、文化、宗教造成的。所謂單一獨大的政治、思想、文化、宗教的形成,是人類社會的悲哀,并不合乎真理,只能說,人類自身的私欲在惡性膨脹而已。因此佛教的緣起思想就是提倡人類合作、溝通、諒解、包容、互性生存,建立平等合理的世界秩序。

  佛教的緣起思想,不僅僅限于人類世界里,而是人類以外的動物世界、植物世界、外星世界,廣至宇宙萬象,狹指一草一木,都是與我們?nèi)祟惖纳嫦⑾⑾嚓P、相互依存的。因為一切生靈,都有具備佛性,每一個生靈的生命,都是可貴,在因果關系的輪回相報里,與人類絲毫不差,在輪回的業(yè)道上,誰也不能例外,好比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是天經(jīng)地義的公理。因此,我們?nèi)祟愑胸熑巍⒂辛x務保護自然環(huán)境,以及也有責任、有義務關愛一切有生命的生靈。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