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文化 >

禪茶真境 無一物中物盡藏

\

  “無”是歷史上禪僧常書寫的一個字,也是茶室中常掛的墨寶。“無”不是世俗所說的“無”,而是超越了世俗認為的“有”“無”之上的“無”,是佛教的世界觀的反映。

  講到“無”,不能不提起五祖?zhèn)鞯赖牡涔省?a href="/remen/chanzo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禪宗五祖弘忍在將傳授衣缽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門人,要他們各自寫出對佛法的了悟心得,誰寫得最好就把衣缽傳給誰。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個飽學高僧,他寫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弘忍認為這偈文美則美,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諦。而當時寺中一位燒水小和尚慧能也作了一偈文: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弘忍認為,“慧能了悟了”。

  于是當夜就將達摩祖師留下的袈裟和鐵衣缽傳給了慧能,因為慧能明白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的真理。只有認識了世界“本來無一物”才能進一步認識到“無一物中物盡藏,有花有月有樓臺。”茶學界普遍認為,只有了悟了“無”的境界,才能創(chuàng)造出“禪茶一味”的真境。“無”是茶道藝術創(chuàng)造的源泉。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