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文化 >

九華山寺院最詳實名錄:9大叢林67處“廢寺”

  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形成以后,吸引了四方釋子前來游參朝拜和駐錫修道,因此,山上除地藏和尚的舊有靈跡之外,后來又增建了許多寺庵。

  明、清兩代修建者尤多。截止于民國中期以前,全山佛寺(庵)已達150處左右,其中的9處為叢林,它們是:金地藏塔、化城寺、祗園寺、萬年禪寺、甘露寺、上禪堂、東巖禪寺、樂善寺和慧居寺。其余為較小的寺庵,其分布情況是:以化城寺為中心,其東序(東寮)有6處,即九蓮庵、旃檀林、通慧庵、天然庵、菩提閣、立庵;其西序(西寮)有7處,即佛陀里、寶積庵、長生庵、龍庵、永慶庵、天池庵、拱金閣;天臺路有21處,即回香閣、華云庵、吉祥寺、長生洞、興添寺、朝陽庵、翠云庵、崇興寺、圓通庵、拜經臺,地藏禪林、中常住(招隱庵)、正常住(德云庵)、老常住(護國寺)、真如庵、華嚴洞、接引庵、地藏庵、大悲庵、普濟庵、延壽寺;化城東路有6處,即法華寺、沙彌庵、黃金庵、心安寺、伏虎洞、西天地;化城南路有7處,即凈慧庵、三天門、轉身洞禪室、二天門、正天門、一天門、崇覺寺;化城西路有3處,即小天臺,建松樹庵、西來庵;化城北路有24處,即聚龍寺、華天寺、萬壽寺、半霄亭、龍池庵、燕子洞、二天門、大橋庵、西竺庵、一宿庵、無相寺、二圣殿、華陽亭、會龍庵、心庵、觀音閣、回龍庵、小甘露庵、永豐庵、獅子林、觀音庵、萬緣庵、德云庵、通華庵。以上為當時“現(xiàn)存寺”,此外還有“廢寺”67處。昔日九華山佛教之盛,由此可窺一斑。

九華山現(xiàn)存寺廟,主要者有:

\

九華山化城寺

  化城寺,這是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的開山祖寺,位于九華山的中心谷地,即今之九華街上。此谷地南有芙蓉峰,北有白云山,東為東崖,西為神光嶺,四山環(huán)圍,儼如城池。寺院始建于唐至德二年(757),寺成,金地藏應請自石室遷來居住。不久后,上首僧勝諭進一步擴充寺域,增建臺殿、山門、放生池、供經臺等。建中初(780),唐德宗敕賜寺額名“化城寺”。明宣宗(1426-1435)、神宗(1573-1620)、清圣祖(1662-1722)、高宗(1736-1795)或頒藏經,或御書匾額,并賜金修葺。咸豐七年(1857),除藏經樓外,寺宇皆毀于兵火。光緒年間(1875-1908)重建。殿宇依山而建,由低向高遞進,“丹素交彩,層層倚空”,十分壯觀。今寺分四進院,除藏經樓外,余均清代光緒年間建筑。以前,藏經樓不僅收藏有經書、詔書、宸翰真本,而且有據(jù)說是地藏穿過的袈裟、高約五尺的毗盧佛銅像、定光佛鐵像、數(shù)枚銅質方印、重約數(shù)百斤的銅質獨角獸(地聽)、刻有地藏菩薩像的紫黑色石碑等珍貴文物。“文革”中,寺中佛像文物多被毀壞,今存者有古鐘一口,重約二千余斤,藏經樓內又有白玉佛像、明版《涅槃經》、血寫《華嚴經》等。寺前廣場上有一千年古塘,當是《九華山化成寺記》中所說的“相水攸瀦,為放生池”的放生池。

  祗園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全山佛寺之冠。原名祗樹庵、祗園,位于九華街化城寺東,始建于明嘉靖年間(1522-1566),清代多次重修、擴建。嘉慶年間(1796-1820),隆山禪師在寺內開壇傳戒,自此成為十方叢林。九華溪繞寺流過,溪上有“迎仙橋”。寺前甬道頗具特色,由雕刻著蓮花、金錢圖案的一百多石條鋪設而成。寺內主要建筑大雄寶殿高約13丈,金黃色琉璃瓦屋頂,飛檐畫棟,金碧輝煌。殿內像設莊嚴,所供的三尊金色佛像各高3丈,是九華山上最大的佛像,此外又有海島觀音像和刻著唐僧取經故事的7面浮雕。寺內又有八口大鍋,其中最大一口口徑丈余,一鍋可供千人齋飯。

  萬年禪寺,俗稱百歲宮。名列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中,位于九華山摩空嶺上。寺碑載,明萬歷年間(1573-1620),有僧海玉,號無瑕,由五臺山至九華,在此嶺摘星亭旁結茅而居,因亭而名庵,百歲而終,時人稱其為“百歲公”,同時在舊庵處改建成宮室,以茲紀念。崇禎皇帝封海玉為“應身菩薩”,又御筆親書“護國萬年寺,欽賜百歲宮”10字賜之。寺名因此而來,F(xiàn)存寺宇依山勢建為五層樓閣,東傍懸崖,西臨幽谷,危巖寶殿,氣勢非凡。寺內肉身殿供奉著海玉和尚的裝金肉身(木乃伊)。

\

九華山東崖云舫

  東巖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位于化城寺東三里許的東崖上。峭壁如削曰崖,崖中洞室曰巖。相傳地藏和尚初至九華山,即在此東崖的巖洞中習定修法,洞名東巖,又稱地藏洞、金光洞、舍身巖、舍生巖等,都是就地藏在此修習的不同傳說而命名。明弘治十五年(1502),王陽明第一次來此游玩;正德十四年(1519)再次入山,并于此巖洞中晏坐讀書。此外還有異僧周經也繼地藏之后幽棲于此洞。萬歷間(1573—1620),將崖頂上祭祀地藏和尚的晏坐堂改建成寺院,并因洞而名寺。1933年,寺毀于火,唯存鐘亭及幽冥洪鐘。寺附近有巨石似艨艟巨艦,故名“云舫”。站在東崖上,東望天柱五老諸峰,西顧古仙巖諸勝,南瞻天臺,北覽長江,天然圖畫,盡收眼底。

  甘露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位于九華山北半山腰上。此地山水環(huán)繞,茂林修竹,遮天蔽日。清康熙六年(1667),玉琳國師奉旨到九華山進香,行至此地,見風景奇秀,乃說:“此處筑蘭若,必代有高僧”。伏虎寺(即東巖寺)和尚洞安據(jù)此建議募緣集資建寺,動工之日,滿山林木翠竹盡掛甘露,佛經以“甘露”為諸天不死之藥,食者命長身安,力大體光;又以“甘露法門”譬喻為“最上之法”,因此,洞安和尚遂兼取祥瑞和經義取名甘露寺。寺因山勢而建,殿宇五層,皆金色琉璃瓦頂。萬綠叢中,紅柱金光隱約,頗富詩情畫意。寺旁有“定心石”,傳說地藏和尚曾趺坐石上入定,蛇來不驚魂,女誘心不動。

  肉身塔殿,位于九華山神光嶺上,神光嶺即古之“南臺”。費冠卿《九華山化成寺記》載,地藏和尚在化城寺建成后,仍堅持苦修,每歲夏季皆率一徒居于南臺自織麻衣。他入寂之后,弟子們即在這里建立肉身塔供養(yǎng)。塔成,發(fā)光如火,圓形,稱“圓光”,后人遂改南臺為神光嶺。原塔為三級小浮圖,后人復以木塔籠護,外建高殿以擋風雨、壯觀瞻。千余年來,塔殿興廢相替,屢有修葺。其中,明萬歷間,皇帝曾賜名“護國肉身寶塔”,并賜金修建。清代也有多次維修。同治年間(1862-1874)塔殿毀于山洪。光緒年間(1875-1908)復作大規(guī)模整修,至今基本保持原貌,F(xiàn)存肉身殿成方形,寬長各5丈,高約6丈。殿頂用鐵瓦覆蓋,并由回廊內外20余根石柱支撐。重檐斗拱、畫棟雕梁,風鐸丁當,十分壯美。殿前廊下高懸“東南第一山”金字匾,前后門門楣上方豎掛“肉身寶殿”青花古瓷匾。殿內中央肉身塔,籠護木塔為七層八角形,高約17米,內壁用赤金貼寫《地藏本愿經》,外壁涂以朱漆,每層每面均設佛龕,龕龕供奉地藏和尚金色坐像。木塔內即石砌的三級肉身塔。殿內兩側分列十王金色立像。殿內地面、塔基、神座皆用漢白玉或鋪或砌,渾然一體,既給人圣潔之感,又用極強的反差襯托出朱塔、金像的輝煌莊嚴。塔前懸掛的鏤空八角琉璃燈長明不滅。肉身殿是九華山的開山祖墳所在地,與化城寺同為此一地藏菩薩道場的法事重地和中心建筑,是進山僧尼、信士乃至一般游客必到之處。每逢地藏和尚的生日和成道日,僧尼、信士便蜂擁至此上供,不舍晝夜守塔、繞塔誦經禮拜。

  上禪堂,位于九華山神光嶺肉身殿下。原名景德堂,清康熙年間,玉琳國師弟子宗衍擴建寺宇,并改名上禪堂,從前后的名字看,應為禪宗寺院。此寺山門不大,但殿宇寬廣,環(huán)境清幽,在九華山寺廟中,此寺香火最旺,風景最佳、殿宇最麗。寺旁的金沙泉、洗硯池、九華三寶之一的金錢樹傳說多與唐代詩人李白有關。

  天臺寺,位于天臺峰(即天臺正頂)捧日亭北,另名地藏禪林,明代創(chuàng)建,清代光緒間重修,與百歲宮、甘露寺一樣,依山勢建為五進樓閣,主要建筑有萬佛樓,樓內梁、壁間雕有無數(shù)小佛像,故名。此外又有地藏殿,殿內供奉地藏和尚像。明清時期,默安禪師住寺,僧塵塵子在寺旁結茅而住,名活埋庵。民國九年(1920),僧徹德住持,重建佛殿,新訂規(guī)制較昔整齊。民國二十七年前后,由僧明輝住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