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俗的賢士 慈祥的師長——懷念敬愛的蘇逸夫老居士

  人世間無常,總是要帶給人們心靈上許多痛楚。這篇紀念性的文章,作為蘇老居士的追隨者,很早就想寫的,今天總算如愿。

  蘇老居士可以說是我學佛的啟蒙老師。在東方山上,從1983年至1988年期間,我都一直追隨著他。無論是我下山去或是他上山來,都在一起學習,從佛教的一般常識到基礎(chǔ)的理論知識。蘇老居士雖然是我們的長輩,可也是我的忘年之交。我和他在一起是無話不說,無拘無束?伤偸遣粎捚錈┑貎A聽著,從不嫌棄我的無知,然后以各種方式引導(dǎo)我、啟發(fā)我,引導(dǎo)我走上做人、學佛的正道上來。他總是能循循善誘,用他慈愛和廣博的胸懷包容人。當時我只是一個十分普通的小沙彌,既沒有文化又不聰慧;既不懂佛法又不諳世事。就是這么一個懵懂無知、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和尚,竟得到了蘇老居士的護愛。這應(yīng)該只能用佛法的佛緣來解釋才有可能說得清楚,不然又怎么可能有這樣的好心人呢?就是這么一個初發(fā)心出家小子,剛踏進佛門,就結(jié)上了這么珍貴的法緣。我常常深深地感著蘇老的恩,暗地里默默地懷念著這位可親又可敬的老者。在我的心目中,與家?guī)煕]有兩樣。他永遠是一位始終讓我無法忘懷,令我萬分敬重的蘇老居士。這位受人尊敬的長老于1993年永遠離我而去,一下子我仿佛失去了一位最親、最知己的先生和至交,心里十分的悲痛。他去世那一年整整八十壽齡。

  2001年,家?guī)?a href="/remen/wangshe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往生,這個我最親的人離我而去。每當我一人獨處時,不由自主地想念起他們,產(chǎn)生無限的遐想。遐想著他們還在看著現(xiàn)在成長中的我,看著我現(xiàn)在快樂的生活狀態(tài)。我好想還能陪伴在他們身邊,傾訴我心中種種思想問題,像從前一樣跟隨左右。有時心中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愿望,真的好向往當時的那種生活狀態(tài),好想回歸到當時的那個年代。

  蘇老居士,又名蘇子華,法號迦明居士。早年就讀于私塾,飽讀詩書。為人厚道,和藹可親。我是在東方山弘化禪寺家?guī)煹囊龑?dǎo)下,有緣親近蘇老居士的。他退休于黃石大冶鋼廠,皈依虛云老和尚,印光法師。1942年考上北京中國佛學院,因為黃石淪陷而不能前往,因此才打消了出家的念頭。東方山也就成為了他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也就在東方山我有幸結(jié)識了這位老人。

  他退休后,就拿著有限的退休工資,往來于大冶、陽新、黃石等地的寺廟靜修。每次離開時還要上交伙食費。如果不接受,他會說:“我是一個在家學佛的居士,只能布施供養(yǎng)三寶。寺廟上的一切,都是來自十方。我怎能消受得了”。因此無論是大廟,還是小廟,他的人緣都是極其的好。每年都有一些小廟,爭著來接他。如果不能去,他們就會到蘇老的家中會他。一般小廟會因為這位老居士的到來,增添不少的香火和人氣,提升寺廟在信徒和當?shù)孛癖娭械牡匚缓吐曂S械乃聫R遇到什么麻煩的事,也都愿意請他出面調(diào)解。

  蘇老的一生,待人接物始終保持著和藹可親的長者風范。無論是年輕的出家法師,還是在家學佛的老居士,或者是前來了解佛教和慕名來訪的客人,蘇老始終保持著慈愛之情。不急不躁,平和細心地與人交流、交換思想。我就是追隨著蘇老,在他的影響下,建立起對佛法真正的認同感,進而有了質(zhì)的變化。蘇老就是用言教、身教來教育我們,當時我們一批年輕的男眾和女眾,都喜歡前去親近他。有時是去他的一室一廳的小住所,有時把他請到寺廟中來,有時是打聽他在哪一個寺廟,我們就借機前往。因為蘇老對我們這些小和尚、小尼姑很好,尤其是對我們當中真正發(fā)心學習佛法的小法師們,他老人家更是關(guān)心,認真地輔導(dǎo)我們學習佛教基礎(chǔ)常識。如教我們學習《佛教初學課本》,及《佛教三字經(jīng)》、《佛教常識答問》、《佛門入學手冊》、《四十二章經(jīng)》、《八大人覺經(jīng)》、《金剛經(jīng)》等一些通俗佛教書籍,為我們打下了修習佛學的基礎(chǔ),因此我們十分喜歡與蘇老在一起。

  蘇老是始終堅持學習和寫作的人。在我接觸或與之生活在一起的時候,他除了應(yīng)邀在周邊一些寺廟靜修之外,就是學習和寫作。記得他有一種習慣,就是不論哪里郵寄過來的書刊讀物,他老人家都要先看一遍,他一直是這樣堅持的,為此我也曾經(jīng)問過他,當然他自有一番道理。但是我肯定做不到,我喜歡買書,卻不去細讀它。我隨蘇老生活在一起,經(jīng)常請教他,蘇老總是有問必答,態(tài)度也總是很耐心地講給我聽。他閱讀不停,有一次他在東方山弘化禪寺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靜閱《八十華嚴》一部,并賦詩兩首,至今我記憶猶新。有時我住在他的家里,反正只是我們兩個人,一呆就是一個星期。記得后來我考上南京佛學院后也到他住的那里去,我們這一老一小,相處得十分有趣。他喜歡、尊重我們,我們也敬重喜歡蘇老。所以只要有空,我們就去親近他,去找他。在東方山有蘇老撰寫的聯(lián)文和序,如《西方三圣序》、《地藏殿記》。有些懸掛在東方山弘化禪寺的對聯(lián)至今我仍然記得很清楚。他的詩聯(lián)碑文都是有關(guān)佛教方面的內(nèi)容,他的作品留存在各個寺廟里面,還有撰寫的聯(lián)文,如大殿的對聯(lián):

  大覺世尊說法四十九年談經(jīng)三百余會處閱明真諦

  殿堂樓閣本是莊嚴圣跡卻又點綴山川人瞻仰沐慈恩

  蘇老是一位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佛門中人,不貪名聞利養(yǎng),不慕世間虛榮,晚年往來于寺廟之間,結(jié)交的多是出家之人。一心持名念佛,一生與書為伴,一輩子鉆研佛法。其整個人生,始終深潛在佛學的圓融之中,慈愛無比,和善可親,平等待人,老少無欺。我一直認為他是一個十分普通的學佛人,他是切實受益于佛法的少數(shù)人之一。他在佛法中找到了做人與學佛的出路,是一個行走于世間,卻又不為世塵所牽纏,超脫于塵世間的出世長者。如果沒有佛法,就不可能成就這樣的世間高人。只有這樣的人,擁有這樣的佛法資糧,才會對人產(chǎn)生如此重大的影響和力量!

  這篇文章定稿之際,是農(nóng)歷7月29日。極樂寺的謝爹,在無意當中說今天就是蘇老的往生之日,正巧我昨天晚上把這篇文章修改完整。曾記得蘇老去世的那一年沒有7月30日,也就是說正好這一天是地藏王的圣誕之日。巧合的時日,更加激起我對于這位可親可敬的長者的無限思念之情!佛法上講人生就是一個“緣”字,你能說這不是緣分又是什么?

  我心目中的蘇老居士,他的精神將會影響著我的整個人生,我將以他的精神指導(dǎo)我的生活!

  2005年10月23日于東方山

精彩推薦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