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第一舍利弗
舍利弗譯為“身子”,其母身形好,身子所生,故名;又譯“鹙子”,母眼明凈,如鹙鷺眼。生于摩竭陀國王舍城郊區(qū)迦羅臂拏迦村,父名“婆陀羅”,是婆羅門教中聞名論師。
舍利弗八歲時,即能通曉一切書籍。時摩竭陀國有吉利、阿伽羅兄弟二人宴請王太子、大臣論師,談古論今。八歲的舍利弗走上論師的寶座,與諸論師及其子弟辯論。舍利弗言詞清楚,義理周詳,語驚四座,折服了所有的人,受到人們的贊嘆。國王對他很欣賞,當即賜給他一個村莊。
二十歲時拜大師刪惹夷為師,與同學目犍連為知友,經過一個時期學習,對刪惹夷的學問不滿,想另投高師。恰巧一天碰到佛弟子為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緣起法的道理,使其頓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和目犍連一起帶領二百弟子到竹林精舍皈依了佛陀。
聞名的建筑師
舍利弗不僅精通四吠陀、奧義書和佛學,還是一位聞名的建筑師。喬薩羅國舍衛(wèi)城的須達多長者用金磚鋪地,買下只陀太子的花園,給佛陀建造一所說法的精舍,要求派一位設計和治理施工的人,佛陀即派舍利弗去擔負此項重任。
在舍利弗的設計下,造有十六所殿堂專供集會之用,六十所小堂,分寢室、休養(yǎng)室、盥洗室、儲藏室、廁所等設施,是當時舍衛(wèi)城聞名的建筑群。
在施工過程中,許多外道一致反對須達多建造精舍,供養(yǎng)佛陀,要求與舍利弗辯論。假如外道勝了,舍利弗離開舍衛(wèi)城,工程停止。辯論結果,舍利弗戰(zhàn)勝所有的外道,這些外道紛紛要求舍利弗介紹,皈依佛陀,棄邪歸正,使佛陀在舍衛(wèi)城的教化,奠定群眾基礎。
不退菩薩行
傳說舍利弗于六十小劫前。行菩薩道,不但愿意把所有的房屋、田園、財產等資財布施與人,甚至連身體、生命也愿布施與人。
一天,一位青年對他說:母親患有不治之癥,醫(yī)生說要一位修道者的眼球作藥引,才能治好母親的痛。舍利弗毫不猶豫地將左眼取下,交給青年。青年手接過眼球說:“醫(yī)生說要右眼。”舍利弗按著又挖出右眼球交給青年。青年接著眼球放在鼻下嗅了一嗅說:“你是一個什么修道的人?眼球臭得難聞!”扔在地下,用腳一踩,拂袖而去。舍利弗聽到青年的話和踩眼球的聲音,嘆了一口氣說:“眾生難度,菩提心難發(fā),菩薩行難行,我還是當一個自了漢算了。”立即有人對舍利弗說:“剛才那位青年是你的大善知識,是考驗你的菩薩行是否堅定。你不應退失菩提心,應更勇猛精進,上求佛道。”
舍利弗聽后,更加堅定菩薩的行愿,所以一些大乘佛經,幾乎都有舍利弗為當機眾,如《阿彌陀經》說西方極樂國土依正莊重,《般若經》里佛陀為舍利弗說深般若法門,《法華經譬喻品》佛為舍利弗授記未來成佛,號曰“華光如來”,國名“離垢”。其土平正清凈嚴飾,玻璃為地。有八交道,黃金為繩,以界其側,其旁各有七寶行樹,常有華果。其國有無量無邊菩薩,皆久植德本,于與量百千萬億佛所,凈修梵行。華光如來,壽十二小劫,其國人民,壽八小劫。華光如來涅槃后,堅滿菩薩,次當作佛,號曰“華足安行”。
提婆達多最怕他
舍利弗聰明第一,常代佛說法。當佛的侍者有二十年之久,佛稱贊他是眾生的生母。僧團碰到一些棘手的問題,都由舍利弗來解決。如提婆達多叛佛后,用種種威脅和引誘的辦法來勾引佛弟子跟他跑。有不少信仰不堅定的人,貪圖阿阇世王給提婆達多豐富的供養(yǎng),跟著也變節(jié)了。
舍利弗到提婆達多處,質問這些人說:“你們出家是為了修道?還是為了接受供養(yǎng)?現在被區(qū)區(qū)小利所動搖,放棄正道的信仰,你們不覺得可恥嗎?”經過舍利弗的教育,變節(jié)的人和提婆達多原來的弟子當下認錯,跪下求懺悔,舍利弗又把他們帶回到僧團。
舍利弗對維護僧團的統一做出重大賣獻,受到佛陀的表揚和僧眾們的尊敬。提婆達多最畏懼的人就是舍利弗。
先佛入滅度
佛陀在毗離城四周的森林中說法后,公布了一個驚人的消息,三個月后就要入涅槃。舍利弗聽到這一消息,和大家一樣十分悲哀。在禪定中思維:過去的諸佛,上首弟子,都在佛陀以前入涅槃。我是佛陀的上首弟子,應先佛陀而進入涅槃。他的這一想法,得到佛陀同意后,就回到故鄉(xiāng)迦羅臂擎迦村,拜見了百歲的老母親,在誕生的房中進入涅槃。
- 上一篇:文殊菩薩對國王的考驗
- 下一篇:以慢心故 遲得圣果
- 因果報應
- 嫖娼有報應嗎?真實的嫖娼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招鬼?不敢念地藏經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系
- 地藏經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為老公念心經,菩薩真的加持為其開智慧了
- 學會心平氣和
- 夫妻姻緣天注定,能改變嗎?
- 吃虧是在給自己積福
- 梅蘭芳父親傾囊布施 終獲善報
- 當代最受歡迎的佛學大師及其代表作
- 智商不高 卻很幸福
- 人生隨時可能落入生死井中
- 西天二十八祖之九祖伏馱密多的故事與傳法偈
- 心有多大幸福就有多深
- 慳與舍,墮落轉生為牛的弟弟與成就阿羅漢果的哥哥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菩薩的化身
- 算命與改運的故事
- 一個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緊去做吧!
- 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傷害
- 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濟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缺點的功德
- 菩薩與鳥窩
- 偽善世界不可信
- 惡婦害婆終害己
- 同樣供養(yǎng)跛腳修行人,善人得金銀,惡人得毒蛇
-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懺》的神奇來歷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譯文、寓意
- 鴿王自救,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點
- 道信大師倒插柏的傳說
- 武則天、獻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自己的魅力、體現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怎樣一部經?
- [星云大師]不爭人我
- [花茶]決明子的功效與作用
- [禪宗五家][生活故事]做你自己,不要將選擇權交給別人
- [哲理故事]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 [在家修行]居家生活中,如何保持一顆歡喜心?
- [佛學常識]集圣諦是怎么回事
- [其他漢傳法師]道理是為事情服務的,明理就是要透事
- [黑茶]黑茶的品質特點是什么?
- [禪宗典藏]“五燈”是指哪五部禪宗燈錄?
- [宗門故事]心眼明凈
- [哲理故事]放下情執(zhí),才能得到自在
- [佛與人生]佛教的這六事為什么能讓人得度?
- [佛學常識]什么是“八苦”
- [其他漢傳法師]修行佛法時會出現兩種成就——內成就和外成就
- [涅槃經]《涅槃經》是怎樣一部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