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憨山大師:念佛感應神奇 開悟不可思議

  憨山大師,明代著名禪師,名德清,字澄印,號憨山,安徽人氏,俗家姓蔡。年方七歲,叔父染病而死,其嬸撫尸痛哭:“天哪!你到哪里去了!”他滿腹疑團地問人:“叔身在此,他又到哪里去了呢?”不久,嬸生下一嬰兒,他又好奇地問母親:“這嬰兒從哪里入嬸腹中?”母說:“那你是從哪里進入你娘腹中?”至此,死去生來之疑,耿耿于懷。古人有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疑是入道第一法門。

  十二歲時,聞金陵西林無極大師有大德,遂投大師門下,深得賞識。因讀《中峰廣錄》,立志修習禪宗法門,脫離生死苦海。十九歲依無極大師剃染,專心參究向上一著。因久不得要領,改為專心誦持阿彌陀佛名號,逐漸打成一片。一日,夜夢阿彌陀佛出現(xiàn)西方,相好莊嚴,了了分明。又欲見觀音、勢至二菩薩,二菩薩即現(xiàn)半身于空中。此后三圣時現(xiàn)目前,他想:“時時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一日聞無極大師講《華嚴懸談》,至十玄門中“法界海印森羅常住”時,了悟法界圓融無礙之旨。

  二十歲時,憨山大師往天界寺,參加云谷大師主持禪七活動,云谷開示審實念佛公案。憨山禪師從此參究,一念不移,如在夢中,了不見同參亦不知有日用事,乃至行于都市不見一人。

  二十九歲,憨山大師校訂《肇論》,從前對《物不遷論》中“旋嵐偃岳”之旨不明,讀至梵志幼年出家修行,皓首而歸,鄰人見后問道:“過去的梵志還在嗎?”梵志答道:“我和過去梵志相似,但又不是過去梵志!”恍然了悟“諸法不遷”之旨,當即下床禮佛,雖然一起一伏地拜著佛,卻沒有起伏相可得。來到院中,風吹庭樹,飛葉滿天,卻又了無動相,憨山想道:“這不正是‘旋嵐偃岳而長靜’嘛!”后來小解,不見有流動相,則曰:“這不正是‘江河競注而不流’嘛!”于是生死之疑從此冰釋,乃作偈曰:“死生晝夜,水流花謝;今日乃知,鼻孔向下。”次日同參妙峰問道:“師兄近來修行有進步否?”憨山大師答道:“夜里看見河邊兩頭鐵牛斗入水中去了,至今絕無消息。”妙峰笑道:“恭喜師兄住山有本錢了!”

  三十歲時,憨山大師前往五臺龍門靜修,單提一念,勇猛精進,直至一字不識之地,身心灑然,如入極樂世界。至次年夏,大風猛吼,萬竅怒號,溪水奔騰,聲如驚雷,憨山大師定中受擾,乃向妙峰禪師請益。妙峰開示:“境自心生,非從外來,聽古人道:‘三十年聞水聲,不轉意根,當證圓通。’”憨山大師于是每日坐在溪邊修行,初則水聲宛然,時間一長,動念即聞,不動念即不聞。一日,忽然忘卻身心,一切音響頓時消失,自此,即使聲音如雷,也再不能擾動大師靜寂心境。

  一日憨山大師飯后漫步,攝心歸一,忽然立定,不見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圓滿湛然,如大圓鏡,山河大地盡現(xiàn)其中,及出定則智慧朗然,自覓身心了不可得,即說偈道:“瞥然一念狂心歇,內外根塵俱洞徹;翻身觸破太虛空,萬象森羅從起滅。”從前疑慮,當下冰消,及視飯缽,則已蒙塵。

  大師初悟后即刺血泥金,抄《華嚴經》一部,上結般若勝因,下酬父母之恩。其間曾做三個與禪修有關的嘉夢:初夢清涼國師開示,初入法界圓融觀境,所謂佛剎互入、主伴交參、往來不動之相;醒后自見心境融徹,無復疑礙。次夢彌勒親授經書,并開示道:“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凈。染有生死,凈無諸佛。”自此識智之分,了然心目。次夢文殊菩薩請浴,浴后飲菩薩送來的腦髓;覺后五臟洞然,輕快無喻。

  四十一歲,憨山大師隱居東海牢山。一夕靜坐夜起,但見海湛空澄,雪月交光,三昧現(xiàn)前,無入無出,即說偈道:“海湛空澄雪月光,此中凡圣絕行藏;金剛眼突空花落,大地都歸寂滅場。”取《楞嚴經》印證,開卷即見“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xiàn)物”,全經觀境了然心目,遂書《楞嚴懸鏡》一卷。

  四十四歲,靜中機發(fā),不因心念,意在舌端,即述偈曰:“煙波日日浸寒空,魚鳥同游一鏡中;夜半忽沉天外月,孤明應自混驪龍。”

  “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開悟方法多種多樣,唯有念佛一著最為簡捷,古德有云:“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如果我們都像憨山大師那樣,以一句阿彌陀佛為命根,念念不忘,心心不斷,二六時中,單提一念,待到工夫綿密、打成一片,何愁不能開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