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生活故事 >

向人乞討要有個度 以免造成他人困擾

\

  佛陀在世的時(shí)候,有一群比丘在香林村附近修行,他們在樹林中住一段時(shí)間后,決定自己動手蓋房子居住。但身無分文的比丘們,沒有任何工具與材料,于是看到村民們就頻頻向他們化緣蓋房子的所需物。起先村里的人還能歡喜供養(yǎng),但比丘們需索的東西實(shí)在太多,超過他們的負(fù)擔(dān),偏又不知如何面對比丘們的乞聲,到后來一看到比丘來,就趕緊躲得遠(yuǎn)遠(yuǎn)的。

  比丘們要不到木材,只好自己動手砍樹。有一次在砍樹時(shí),樹神的兒子剛好在樹間游玩,無巧不巧地被比丘砍到了手指。樹神非常生氣,想要打死比丘,動手之際,忽然想起:「出家比丘都具有大福德,如果我把他打死了,我將墮到地獄受苦。世尊現(xiàn)在就在城中,不如我去見世尊,將此事稟告他老人家,聽從他的指示再行事。」樹神決定后,便出發(fā)去見佛陀。佛陀聽完樹神的說明后,贊嘆地說道:「你做的很好!比丘們的確具有大福德,還好你沒有傷害他們,否則你真的會墮到地獄受苦。我知道鄰村有一棵大樹,原來的樹神剛往生,目前還沒有樹神居住,你可以搬去那里,不會再受到比丘們的干擾。至于比丘們的事,我會去處理。」。

  樹神聽了佛陀善意的響應(yīng),新住處又有了著落,便歡喜地離開了。這件事過沒多久,佛陀帶著大迦葉等人到香林村。迦葉去乞食時(shí),村里的人以為他跟先前那群比丘一樣,見了人便要乞討東西,嚇得趕緊逃開。迦葉覺得奇怪,找了一個路人問他:「大家為什么一看見我就跑?」。

  路人說:「這里的比丘因?yàn)樽约航ㄔ旆孔,常常向大家乞討東西,弄得大家很苦惱,所以他們看見你就趕快跑開!瑰热~拖著空缽回到佛陀的住處,對佛陀說明今天所遭遇的事。

  佛陀立刻召集所有原居住在香林村附近的比丘,問他們是否真有此事?比丘們據(jù)實(shí)以告。佛陀訶責(zé)他們:「你們出家應(yīng)該要少欲知足,怎么可以常常向別人乞討,不知滿足呢?」面對佛陀的喝斥,比丘們低頭認(rèn)錯。

  佛陀接著對比丘說了一個故事:「從前,在恒河邊有一個洞窟,里面住著一個有道行的仙人。有一只龍每天從河中出來用身體繞在仙人身上七圍,從上朝下用充滿敬意的眼光看著他。

  后來仙人到他方游化去了,洞窟由他的弟子--容柏守著。龍依然每天從河中出來用身體繞住容柏,他感到很害怕,但又不敢對龍明說。于是每天過得很痛苦,身體因此羸弱多病。那時(shí)候我是個行菩薩道的修行人,有一天剛好經(jīng)過恒河邊,看見容柏羸瘦的身形,就問他是否有什么困擾,他對我說了這件事。于是我替他想了一個辦法。

  我問他:『那只龍可有什么特征?』。

  『它的咽下好像有顆摩尼寶珠!』。

  『那你可以跟它乞討這顆寶珠。他一定會嚇得不敢再來見你。』容柏聽從我的建議。隔天清晨,龍又從河中出現(xiàn)將身體繞在他的身上時(shí),容柏對他說:『你咽下的摩尼珠真漂亮,希望你能將它布施給我!积埪犃,怔了一下,沉吟了許久。不前進(jìn)也不后退,默默無語。

  容柏見狀,故意又說:『我喜歡你的摩尼珠,我現(xiàn)在需要你的摩尼珠,你為什么不說話呢?』。

  『我的一切所需都是從這顆珠變化而來的。你今天向我乞討這顆寶珠,我從此再也不敢來見你了;馂(zāi)的引爆聲很可怕,你的乞討聲讓我感到惶恐與不安!积堈f完便騰空躍進(jìn)河中。

  比丘們!龍王是畜生,牠尚且害怕被乞討,何況是那些居士?他們辛辛苦苦才掙得的財(cái)物,你們卻常向他們乞討,他們怎么受得了呢?」。

  再跟你們說一個故事:「以前有一位名叫羅咤的比丘,他的父母非常疼愛他。但自從他出家后卻不曾向他的父母乞討,他的父母問他:『別的修行人從遠(yuǎn)方來,非親非故就向我們化緣,你是我們的孩子,為何你從來不跟我們化緣呢?』。

  『向人乞討會惹人厭,我不想讓別人對我產(chǎn)生厭惡感,況且我已經(jīng)出家了,只求三餐溫飽,別無所求了。』。比丘。×_咤的父母疼愛他,他尚且不敢向他們乞化,何況是非親非故的居士呢?你們頻頻向他們乞討,真是太不應(yīng)該了!贡惹饌兟犃朔鹜拥拈_示,覺得很慚愧,一改惡習(xí),不再頻頻向居士們乞化了。

  《彌沙塞部和酰五分律》

  「比丘」這個名詞其中有個含義叫做「乞士」,表示出家的比丘們一無所有,所以生活所需皆由乞化所得。佛陀制定比丘們以「乞化」維持生活,無非是想讓比丘們降服自己的傲慢心,過少欲知足的生活,同時(shí)也希望借由乞化讓眾生能接觸佛法,種植福田。

  但為避免比丘們過多的需求,對于「乞化」佛陀有相當(dāng)?shù)囊?guī)定,例如:居士供養(yǎng)比丘以飲食、衣服、房舍、醫(yī)藥四種日常所需品的供養(yǎng)為主,其他一切不得貪求。又如比丘到俗家托缽,一天當(dāng)中不能連續(xù)托缽七戶以上,若托了七戶之后仍得不到食物,表示今天沒有福報(bào)吃到東西,不需再繼續(xù)托缽了,需回到住處努力用功。

  比丘們平常托缽分好幾個路線行走,其目的無非是為避免超過居士的負(fù)擔(dān)。佛陀對于「乞化」的設(shè)想規(guī)定是面面俱到的。而由以上的故事,我們可推想而知佛陀深知人性,其巧妙的教化,讓我們知道即使自己是他人最恭敬的人、最親的人、最好的朋友,都不可以常常向他人乞化,否則再好的關(guān)系,也會造成感情分裂,不可不慎!

■評注■

  佛陀曾云:比丘受人供養(yǎng),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本,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仁者聞諸音聲不生恐怖,何以故?彼知音聲猶如響故,如彼響聲無心意識而有音聲,如是如實(shí)知心意識,一切音聲皆從緣起,無有真實(shí)。

  如是知已,不知何法定名為聲?若聞美聲而不貪愛,聞乞聲復(fù)不憂惱,善知一切所有音聲前后際故,如是印一切法,名為無諍。聞已無疑,不驚不畏,不恐不怖,不得于我,不得于法,一切平等,等心一切,等順法性,無起無滅,無取無舍,不入不出,如虛空性,正覺法身,住真實(shí)際,若正了知,速出生死。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