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禪林象器之太虛服

禪林象器之太虛服

禪林象器之太虛服

  太虛服,就是現(xiàn)代僧人所穿的對襟無領、或長或短、或襯或外的常服—小褂。它是近代高僧太虛大師(1889—1947)專為學僧所設計的,故又稱“太虛服”。歷史上,無論在顏色還是樣式上,僧服都曾經(jīng)過多次改革。民國時期,太虛大師出于現(xiàn)實需要,再次對僧服進行改良,因其式樣不拘泥古,大方隨便,制作省料省工,故成為一般僧人所喜愛的常服。

  僧服是出家人最顯著的標志之一,它有區(qū)別僧俗的表法意義,同時又是出家人修行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僧服之于出家人的內涵,遠遠深于衣服之于普通人的服裝意義,它不僅本身具有提倡簡樸之意,同時還從外在對出家人的言行起著監(jiān)督作用。

  據(jù)《佛制比丘六物圖》記載,我國古代之僧人即有披著僧祇支之習慣,至后魏時,始加右袖,縫合兩邊,稱為偏衫,其形制,截領開裾,猶存本相,故知偏衫之左肩即原本之僧祇支,右邊即覆肩衣!扼玫捞晃轰洝酚涊d說:“魏宮人見僧袒一肘,不以為善,乃作偏袒,縫于僧祇支上,相從因名偏衫(今開脊接領的形式是遺留魏制的原因)。

  印度之習俗,于禮拜佛、師僧,或從事作務時,比丘皆得偏袒右肩;我國由于氣候較寒,加以袒肩露臂不合禮俗,故模擬覆肩之制,別制上狹下寬之小衫,著于右肩,此即偏衫之起源,約始于后魏,盛于隋唐。

  佛制僧裝,即是“三衣”,本是適應印度情況,參照印度服裝,略加改革而成。所以今日南傳佛教國家,因與印度氣候相近,還大體保持佛制僧裝的形式。當佛教傳入漢地時,由于地理環(huán)境不同,氣候寒冷,所以漢地僧人在袈裟里面另穿一種常服,是由當時俗人的常服略加改變而成的。

  在漢地,僧裝的改制面臨兩種需要:一、從實際地理氣候出發(fā)。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原因,印度與中國氣候完全不同,如按佛制戒印度的標準,那么漢地僧人無法生存,因為印度氣候炎熱,漢地相對寒冷,漢僧若只有“三衣”,根本無法抵御嚴寒。僧裝的調整,是佛教中國化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符合佛陀制戒隨方毗尼的精神。二、從禮俗出發(fā)。漢地社會的文化基礎,基本是儒家禮俗傳統(tǒng)。若按印度制戒的形式,比丘皆得偏袒右肩,這樣的形式與儒家文化格格不入,佛教更無法在儒家社會立足。本著大乘菩薩戒三聚凈戒的精神,佛教要適應中國社會文化現(xiàn)狀,如果不調整,就沒有辦法在中國社會生存。不管在自然屬性還是在社會屬性上,僧裝在中國必須要做大的調整。

  在保持僧服本身所富有的文化內涵和佛教教義的前提下,可以為了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適應中國社會傳統(tǒng)文化的背景,而對僧服進行一些外在的修改,這也是佛教傳入中國以后中國化的重要部分。時過境遷,中國的社會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在不違背佛教的核心教義、佛制戒的精神的情況下,因地制宜,與時俱進,是僧團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一種善巧方便。太虛大師僧裝的改制,不但是佛教中國化的具體體現(xiàn),而且是佛教現(xiàn)代化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佛教面向現(xiàn)代與未來的重大啟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