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為什么叫地藏?

地藏菩薩為什么叫地藏?

  所謂「地」,即大地的意思。它能生、能載、能藏、能持、能攝、能依,堅牢不動,這說明菩薩愿力好似金剛,不可破壞;固如磐石,不可動搖。所謂「藏」,是指祕藏,說明地藏王如庫藏中祕密收存的金銀珠寶,可以用來救濟貧困,所以有祕密、包容、涵育的意義。故,地藏菩薩能普載、滋潤我們,并承擔(dān)一切眾生苦難,將其含藏的法寶、功德滿足我們的所求,進而啟發(fā)我們的佛性。

  在中國流通很廣的《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簡稱《地藏經(jīng)》),記載地藏菩薩當(dāng)初以長者子的身分,發(fā)愿修行,度脫一切受苦眾生,證得佛果的事蹟。如經(jīng)中說到,他為國王的時候,向一切智成就佛發(fā)愿說,他要度盡惡世的眾生,一個也不遺漏。「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是地藏菩薩的寫照。地藏菩薩發(fā)心弘大,念念利益群生,到處應(yīng)機說法

  安徽省「九華山」,是地藏菩薩成道教化眾生的道場。九華山峰巒奇麗,高出云表,詩圣李白曾題詩:「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股街卸嘞鳌⑵俨、怪石、古洞、蒼松、翠竹,山光水色,獨特別緻。地藏菩薩座下騎的就是叫「善聽」的白犬。會聽話的人,所謂「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不會聽話的人,左耳入,右耳出,把別人的話當(dāng)耳邊風(fēng),甚至「聞善言不著意」,這就是不會聽話。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