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彌勒造像形態(tài)探勝

彌勒造像形態(tài)探勝

  佛教造像般分為佛像、菩薩像、高僧像等數類,而彌勒造像具有彌勒菩薩,彌勒佛、化現(xiàn)布袋和尚的形態(tài),是具有三大部類豐富造形的佛教造像。不僅如此,彌勒形象還與觀音菩薩、地藏菩薩、與七佛,與釋迦、與無量壽佛及盧合那佛(毗盧遮那)大日如來等有密切的聯(lián)系。

彌勒造像可知的形式至少有如下數種:

  交腳菩薩、倚坐佛像,倚坐菩薩、半跏思惟菩薩、布袋和尚形象、立姿佛像,結跏趺坐佛像、立菩薩像,彌勒上生、彌勒下生及上生與下生的組合像,游戲坐姿的布袋高僧形象。

  在古印度,佛像起源于西北部的犍陀野地區(qū),其佛像造型樸素,身著僧衣,而菩薩造型則有如貴族,華美雍容。其頭上束發(fā),身上飾有項圈、臂釧、腕鐲等等瓔珞珠寶,布帛繞體,形容莊嚴。犍陀羅雕像之中彌勒菩薩十分具有代表性,造像數量多而且雕刻精美,現(xiàn)在印度與歐美的博物館中藏有不少的犍陀羅彌勒菩薩。犍陀羅彌勒往往有著一個重要特征,即手持凈瓶。例如,收藏在印度拉合爾博物館的彌勒菩薩像、藏在加爾各答博物館的納圖出土彌勒菩薩像都是右手揚起,左手下垂提著一個凈水瓶,F(xiàn)藏巴基斯坦白沙瓦博物館的薩赫利•巴洛爾博物館與美國堪薩斯納爾遜一阿特金斯博物館的彌勒菩薩像,雖然左手略有殘損,但手中原提有凈瓶的細部特征仍很清楚,F(xiàn)藏坦叉始羅博物館還有一件坦叉始羅達摩羅吉訶的交腳菩薩坐像群雕,內容是諸神請彌勒從兜率天官降下的情節(jié),彌勒菩薩右手施無畏印,左手亦提著一個凈瓶,置兩膝問。拉臺爾博物館像特征明確完整,圓形項光,左手以食指與中指間提瓶頸,姆指壓在瓶口。

  中國現(xiàn)在也有這樣的金銅菩薩之像。藏于日本滕井有鄰館的十六國時代金銅菩薩,相傳出自陜西三原縣。此像犍陀羅韻味濃厚,粗獷濃重,其手姿一如前述菩薩像,左手提著一個凈瓶。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件定為東晉的金銅菩薩像,與上像造型相同,但風格纖細,脫盡外來風貌,盡顯中國高雅格調。

  彌勒菩薩像還有一些冠上具有化佛,此與觀音菩薩冠中現(xiàn)阿彌陀佛化像也有類似處。敦煌第275的交腳彌勒菩薩冠中就有化佛,第390窟北壁隋代彌勒說法菩薩之寶冠飾一坐佛。云岡石窟也有冠飾化佛的彌勒形象。

  從北魏之時,有一種特別的金銅佛像,工藝極為復雜精美,背光鏤空,間有火焰蓮花紋瓣,外緣則鑲裝著一組凌空的飛天。或者是花朵狀的裝飾。其多數形象均銘為彌勒佛,個別的銘為釋迦或觀音。其中最為著名的有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的北魏正光五年(522)年牛酞為亡兒造彌勒像。這些造像基本沒有彌勒的特征,與釋迦佛等佛像的造型沒有任何區(qū)別,如大都會藏立佛褒衣博帶,是北魏典型風格,但銘為彌勒。

  彌勒形象還有一頭頂戴寶塔的造型,如敦煌第323窟所畫一尊彌勒菩薩,印度笈多朝有此種形象彌勒,但中國所見極少。

  彌勒與七佛造像在北涼石塔上出現(xiàn)的很多。

  唐代初年,由于武則天的稱帝,曾在都城建天宮天樞,又在白馬坂造大佛巨像,但建成不久就毀。中國的大佛,很多都是倚坐姿態(tài)的彌勒大像。如舉世最高的四川樂山凌云寺大佛。摩崖彌勒大佛的傳統(tǒng)似可追溯到南朝所建棲霞山大佛及北齊的?h大佛,但唐代的彌勒大像更是盛極一時,蔚為壯觀。

  唐代以后,各式各樣的彌勒均讓位于中國高僧布袋和尚的形象。布袋和尚名為契此,為唐末人,梁代貞明二年(916),于奉化岳林寺東廊坐逝。

  相傳五代后梁時,奉化岳林寺出了一位僧人,法名契此,自號“長汀子”,身矮腹大,笑口常開,常以杖荷一布袋,凡所需用具,皆貯于袋中,且有18小兒與之在街頭市肆追逐嬉戲,常有神奇舉動,人稱之為“布袋和尚”。后梁貞明二年(916年),布袋和尚端坐岳林寺東廊青石上說偈語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偈畢,安然而逝。偈語傳開,時人以為布袋和尚是彌勒化身,競塑其形象作為彌勒菩薩供奉。到北宋,布袋和尚的聲名更加顯赫,以至受到皇帝青睞,宋仁宗賜號“定應大師”,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又為布袋和尚埋骨的佛塔亭賜號“定應大師塔”,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還為岳林寺供奉彌勒大師的殿堂賜名“崇寧閣”。

  以布袋形象塑造彌勒,逐漸成了中國佛教的象征,不僅中國所有寺院這樣做,而且在東南亞、朝鮮、日本、歐美等國家和地區(qū),凡有佛教信仰的地方,都可以見到布袋和尚笑容可掬的形象。布袋和尚是奉化第一個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歷史人物。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