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方向世界為你讓路
對手選對了,會促使你不斷向上;選錯了對手,也許就選錯了人生方向
美國有位叫阿扎洛夫的作家,他的勤奮與努力使他前半生有著輝煌的成就。然而,在他的后半生,由于他在故鄉(xiāng)小城里與一個叫馬利丁的文壇小丑較上了勁兒,并將其視為競爭對手,從而使他前半生的輝煌與后半生絕緣。
馬利丁為抬升身價,得到名利與地位上的雙贏,以卑鄙的鉆營伎倆不斷地在當?shù)貓罂现圃煲恍┑土?的花邊新聞,并公開向阿扎洛夫叫板。按說以阿扎洛夫的人品和地位,本不該理會這種“跳梁小丑”式的角色。然而,不幸的是,阿扎洛夫被這個小丑激怒了,喪失 理智的他與馬利丁在小報上展開了長達數(shù)年的論戰(zhàn)。
結果,馬利丁靠著他既得到了名又得到了利,而他卻在無端地空耗青春與生命的同時,成了世人恥笑的對象,從此一蹶不振,抑郁而終。
一個人在社會上生存,常常會在競爭中遇到對手。對手是一面鏡子,他讓我們更清醒地認識自己;對手是一盞黑暗中的燈,他讓我們看清方向。有對手的人便有奮斗目標、作戰(zhàn)計劃,步步為營,走向成功;沒有對手的人就沒有壯志雄心,甚至如井底之蛙,目光短淺、夜郎自大。
沒有對手的人生是孤獨的人生,但選錯對手的人生則是不幸的人生。一只鼬鼠向獅子挑戰(zhàn),要同它一決雌雄。獅子果斷地拒絕了:“如果答應你,你就可以得到曾與獅子比武的殊榮;而我呢,以后所有動物都會恥笑我竟和鼬鼠打架。”
“看一個人的心術,看他的眼神;看一個人的身價,看他的對手;看一個人的底牌,看他的朋友。”小成功靠朋友,大成功靠對手。對手是將你推向成功的另一只手,對手有多強,你就有多強。經(jīng)濟學家說:“百事可樂最大的成功是找了一個成功的對手。”
有時候,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不是獎懲,而是尊重
法國著名將軍狄龍在其回憶錄中講了這樣一件事:
一戰(zhàn)期間的一次惡戰(zhàn),他率領第80步兵團進攻一座城堡,遭遇了敵軍的頑強抵抗,步兵團被敵方火力壓住無法前行。
情急之下,狄龍大聲對部下說:“誰設法炸掉城堡,誰就能得到1000法郎。”他以為士兵們肯定會前仆后繼,結果卻沒有一個士兵沖向城堡。
狄龍大聲責罵部下懦弱,有辱法蘭西國家的軍威。旁邊一位軍官見此情形,對狄龍說:“長官,您要是不提懸賞,全體士兵都會發(fā)起沖鋒。”
狄龍聽罷,發(fā)出另一道命令:“全體士兵,為了法蘭西,前進!”結果,整個步兵團從掩體里沖了出來。最后,全團1194名士兵只有90人生還。
“有時候,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并不是獎懲,而是尊重。”狄龍在回憶錄里這樣寫道。
人生在世,能受人尊重是最重要的。緊要關頭,只要給予人應有的尊重,他便會舍生忘死,無所畏懼,奮不顧身,所謂“士為知己者死”。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盞圣燈,關鍵就看你如何運用技巧把語言組成火把去點燃。
享受生活,并幫助別人享受生活
16歲,洛克菲勒在美國俄亥俄州一家干貨店當職員,每星期賺5美元;19歲,他下海經(jīng)商,倒賣 谷物和肉類,從那時起,他將每一筆收支都記錄在冊,甚至不漏掉一個便士的慈善捐款;23歲,他開始全心全意地追求他的目標—財富。除了生意上的好消息外, 沒有任何事能讓他開心。他曾為150美元病倒,他從未進過戲院、玩過紙牌和參加過宴會,他曾和自己的親弟弟鬧翻,他曾被當?shù)厝苏J為是他們“最痛恨的人”, 他過分追求錢財,他冷漠、多疑,因此很少有人喜歡他。
35歲,他賺到了第一個100萬美元;43歲,他創(chuàng)立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壟斷企業(yè)—標準石油公 司;53歲,煩惱和高度緊張的生活嚴重影響了他的健康,以致他不得不選擇退休。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反省后,他覺得自己失去了親情、友情、愛情和健康,他終于想 通了。他開始為他人著想,并開始思索那筆錢能給多少人帶來幸福。
他用自己的錢把一所被關閉的學院建成了舉世聞名的芝加哥大學;他幫助黑人、資助醫(yī)療事業(yè);他還 成立了一個國際性的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致力于消滅世界各地的疾病和文盲。他克服了以往的煩惱,舒展了自己的心胸,同時不經(jīng)意間提升了自己的名望。 53歲就快要死的他,竟然多活了45歲,以98歲的高齡謝世。
人總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遺忘了所擁有的。其實,快樂并不在于擁有的多與少,那些真正快樂的人不是因為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們計較的少。在得失面前,很少有人能保持一顆平靜的心,我們常常在患得患失中寢食難安。其實,得到有時是種痛苦的折磨,而失去有時卻是種深刻的快樂。
- 上一篇:學佛后方知因果不虛
- 下一篇:懷疑別人是因為沒有勇氣相信別人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jīng)簡介,地藏經(jīng)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jīng)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內容介紹
- 心經(jīng)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jīng)有訣竅嗎?誦經(jīng)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jīng)簡介,楞嚴經(jīng)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覺能唱彌陀圣號嗎?
- 佛教基礎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
- [佛學常識]什么是空想
- [佛經(jīng)名句]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待的解釋
- [佛學常識]什么是般若?
- [佛學常識]什么是十力
- [佛學常識]虛空藏菩薩的形象如何
- [佛學常識]阿彌陀佛掌中蓮臺有何象征含義
- [佛學常識]什么是文字禪?
- [佛學常識]佛為阿那律說八大人覺的內容是什么
- [生活故事]根不隨塵,心不在境
- [星云大師]學佛一定要經(jīng)過佛學院的教育嗎?
- [在家修行]佛說的這七種布施,不用花錢就能做到
- [佛與人生]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