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化解了五毒,才能獲得大自在

只有化解了五毒,才能獲得大自在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對人性的認識,古今中外、諸子百家各有各的見解。西方文化認為人性本惡,其制度的設(shè)計主要是防止人作惡;

  東方文化傾向于人性本善,最早談?wù)撊吮拘缘,是儒學(xué)大師孟子,他曾直言“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

  儒學(xué)后來發(fā)展到荀子手里,他喊出了不同的聲音,“人性之惡,其善者偽也”。

  在人性本惡的觀念之下,荀子門下出現(xiàn)了韓菲這樣的法家人物。

  法家主張嚴刑峻法,其出發(fā)點就在于人性是本惡;這些認識都非黑即白,過于簡單武斷,對于人性的認識,佛家最全面、最為深刻。

  佛家認為,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但眾生因被無明所覆障,不能明心見性證得菩提。

  從這里我們可看出,佛家并不認為人性本善或本惡,而是認為人性兼具善和惡,善的佛性與惡的無明都存在與人性之中,只不過每個人身上的佛性與無明的比例不同;當無明斷盡,佛性就圓成了。

修行的目的是遇見自己

  在交易中,對人性有所認識很重要。

  眾生皆有“善”的佛性,這意味著每個交易者都有達到穩(wěn)定盈利的潛質(zhì);交易者不能達到穩(wěn)定盈利,是因為“惡”的無明存在,故在交易中,交易者需要先制作一整套交易策略規(guī)范自己的交易行為,這樣才不會被無明牽著鼻子走。

  有了策略,即便你身在賭場,也不能算是賭徒了;沒有策略,即便你是治國的君主,也不過是一名賭徒而已。

  制作策略僅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執(zhí)行策略。

  在實踐中,制作交易策略其實很簡單,只要能抓住你心中的行情,都是好策略;但交易策略執(zhí)行卻很難,這也是人性中“惡”在作怪,簡而言之,就是人性中存在惡,需要用策略來規(guī)范交易行為,但人性中的惡會阻止交易者執(zhí)行策略。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修行了。

  修行不是為了遇見佛,而是化解“惡”遇見本我,所以修行并不一定非要修佛修道,修佛修道是修行的兩種具體途徑,其最終的結(jié)果都是修心。

  這意味著任何一樣?xùn)|西都能能為修行的方式,比如掃地也是一場修行,種地也是一場修行,“嚴格執(zhí)行交易策略”又何嘗不是一種修行!

  只不過這種修行方式了悟的是交易真諦,相比修佛修道參悟天地大道,有點小巫見大巫的感覺,但其本質(zhì)是一樣的,都是明心見性。

  如果你有緣接觸佛法,有幸遇到給你開悟的上師,當然是最好不過了,但這畢竟是少數(shù)人才能獲得的殊榮。大多數(shù)人沒有那么幸運,他們其實只是想做好交易,還沒有達到想要修佛修道的境界,故修行的起點沒必要非佛道不可,可以直接從修行你的“交易策略”入手。

五毒只能化解不能壓制

  無論是修佛,還是修“交易策略”,面臨的問題都是一樣的,用佛家的話說,那就是五毒,即:貪、嗔、癡、我疑、慢。這五毒對應(yīng)到交易里,是貪婪、恐懼、愚癡、懷疑、傲慢。

  有些交易者在交易中能夠意識到五毒的壞處,但處理方式是將這種情緒壓制在心底,這是修行的誤區(qū)。

  將五毒壓制在心底,只會讓五毒在心里形成了堰塞湖;交易者的內(nèi)心很強大時,能夠壓制它,會迎來暫時的穩(wěn)定盈利;

  一旦交易者身體有恙、或者生活中出現(xiàn)不如意等消弱內(nèi)心力量的事情出現(xiàn),“山洪”就會爆發(fā),交易者會陷入巨虧的境地,這種變故,在我的交易生涯里,曾經(jīng)出現(xiàn)了三次,每次都是以爆倉而收場。

  所以,修行并不是壓制體內(nèi)的五毒,而是徹底了解它,然后化解它。如果你去壓制它,只會越集越多,最終會如山洪一樣的爆發(fā)。

  關(guān)于“五毒”的化解,佛家有專門的經(jīng)書典籍,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等,若對佛陀沒有絕對的信心或深入的了解,建議不要去讀,否則讀了又不信,甚至誹謗經(jīng)書,反而會遭大惡報;

  佛陀在講《妙法蓮華經(jīng)》時,就有5000弟子主動離開,這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善根、福報因緣不夠而不愿聽。

“我疑”是策略失效的根源

  在交易里,要想化解“五毒”,首先要從交易策略開始著手,貪婪、恐懼、愚癡、懷疑、傲慢的情緒雖然是從心所發(fā)出來的,但它的對象是“交易策略”,故只有正確的認識了“交易策略”,心結(jié)才能打開。

  交易策略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借用別人的,前提是你很信服這個策略。這就好比腳上的鞋,可以自己做,也可以買,但一定要合腳。以此觀之,世界上不存在最好的交易策略,只存在與你最合拍的交易策略。

追求完美是“貪婪”的表現(xiàn)

  在制作交易策略、或者回測別人的交易策略時,要避免追求完美主義;在生活中,很多人能接受“殘缺才是美”的觀念,但在交易中卻陷入追求完美的怪圈。

  我接觸過一些交易員,他們辛辛苦苦搭建了一個交易策略,每當自己的交易策略漏掉一波行情,就會去修改策略,試圖讓策略抓住所有的行情。行情永遠在變化,他們永遠在修改自己的策略,結(jié)果還是永遠抓不到所有的行情。

  股價千變?nèi)f化,無外乎單邊上漲、單邊下跌、橫盤震蕩這三種形態(tài),單邊策略天生對付不了震蕩行情,震蕩策略天生對付不了單邊行情,也就是說,你若志在抓單邊大行情,肯定會在震蕩行情里吃小虧;

  你若志在做震蕩箱體里的高拋低吸,肯定會錯失單邊大行情,或者會把大行情分成幾個小波段吃了,而不是吃掉整個完整的大行情。

  追求完美,試圖用一個策略將所有的行情一網(wǎng)打盡,不僅是貪婪的表現(xiàn),而且很愚癡,故追求完美也是五毒之一。

  股市存在內(nèi)在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既可測又不可測,可測之中包含著不可測的因素,不可測中存在著可測的部分。

  交易策略實際上抓住的是可測的那一部分行情,丟失的是不可測的那一部分。每個交易策略不同,故抓住的行情也不一樣。

知道當下怎么做比預(yù)測未來重要

  交易策略的本質(zhì)是與市場共舞,即:當市場漲時我該怎么辦?市場跌時我該怎么辦?市場震蕩時我該怎么辦?

  一個優(yōu)秀的交易策略不應(yīng)該僅因市場漲而做多、因市場跌而做空,而是當市場漲到一定程度了才能做多,跌到一定程度了才做空;如果要精準一點,可以根據(jù)市場的漲跌程度來分配倉位,即輕倉、重倉、滿倉。

  如果交易者解決了“我疑”,在這里就沒問題了;若“我疑”沒處理好,這里會衍生出“嗔”,即恐懼,也就是信號出現(xiàn)了不敢執(zhí)行,具體就是在下跌中出現(xiàn)買入信號時不敢買,害怕買了被套;在上漲行情里出現(xiàn)了賣出信號不敢賣出,怕錯失后面的大行情。

  化解“嗔”除了先化解“我疑”外,交易者還需明白,知道當下該怎么操作,遠比預(yù)測未來要重要;出現(xiàn)買點不敢買,是交易者在無意識的預(yù)測價格還會跌。

  在交易中,預(yù)測的再厲害,也要落實到操作層面,即價格達到了預(yù)測目標該怎么操作?價格沒有達到預(yù)測目標又該如何操作?這本質(zhì)上還是需要知道當下該如何操作。如果僅憑預(yù)測做交易,不達目標不罷休,遲早會被市場掃地出門。

  “嗔”的對立面是“慢”,即傲慢。交易者多次精準的捕捉到行情后,很容易滋生傲慢的情緒,覺得自己很神,忘乎所以后很容易丟掉止損的保護措施,當災(zāi)難來臨時很快被打回原形。

  在股市里能抓到大行情,并不是我們有多牛,而是市場賞晚飯而已;這個大行情并不是我們交易者創(chuàng)造的,而是市場賞的。市場不賞飯,縱然你有天大的本事,也抓不到大行情。如當前的股市,不賠錢或少賠錢已是萬幸。

  綜上所述,投資就是一場修行,修行的目標是為了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后,并不意味著我們獲得了某種超能力,而是更加的了解了自己、了解了交易的真諦,找到合適自己的方法,坦然接受交易中的不完美,不與市場對抗,將交易中的大虧避免掉,自然就能穩(wěn)定盈利了。

  所以,任何一種交易策略都只是修行的工具,工具并不能保證讓你穩(wěn)定盈利,讓你穩(wěn)定盈利的應(yīng)該是弩駕工具的心法。

  如果你一直熱衷于學(xué)習(xí)不同的交易策略,忽視化解內(nèi)心的五毒,很難擺脫虧損的輪回。五毒的化解過程很漫長,需要在不斷的交易中領(lǐng)悟;只有化解了五毒,才能獲得大自在。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