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與人生 >

正視佛法,正視人生

正視佛法,正視人生

  “眼睛一閉一睜,一天就過去了;眼睛一閉不睜,一輩子就過去了。”小品很幽默且令人感慨,而我不敢輕言此話,生怕這眼睛一閉,它就不睜了?上攵,我恐懼死亡。一直以來接受唯物論的教育,人死就是灰飛煙滅,赤條條地來,赤條條地去,不帶走一片云彩。但真有哪個不留戀生命?在物質文明如此發(fā)達的今天,我們享有著豐裕的生活,可謂吃喝玩樂樣樣俱全,人生是如此美好。除此之外,以前我怕死亡,更多是出于對生命的無知,以及不相信輪回。

  2015年參加讀書會時,我是不相信輪回的,2016年9月進三級修學時還是半信半疑,因為輪回無法親歷體驗。自己也算得上半個知識分子,凡事都要弄個明白,看個究竟。通過修學,我確定自己所學為正信的佛教,顛覆了以往對佛教的錯誤認識,也對佛教的世界觀、緣起論做了較深入的理解。對于輪回,也從寧可信其有發(fā)展到現在的深信不疑。確切地說,佛法已像電腦程序一樣成功地在我心中安裝,并有效運行了,我的現實人生也因佛法受益甚深。

  說到職業(yè)特質,我曾經不就是個“職業(yè)病”重癥患者嗎?“馬列主義老太婆”,是我在工作中最形象的寫照。因為從事了近20年的管理工作,在企業(yè)里,我是制度的制定者和強制執(zhí)行者,我就代表著制度。舉個例子吧,我從通道走過去,兩邊辦公室里若有人在吃零食,他們就會條件反射地放下或藏起來。在工作上,我的問題還不僅于此,嚴師出高徒的理念、對下屬恨鐵不成鋼的心理,都導致我待人十分嚴厲。

  長期以來自我的優(yōu)越感和主宰欲,也使得我愛憎分明的性格更為突出。同時經常拿員工的錯誤懲罰自己。我常對討厭的人起嗔恨心,對照慈悲心,我真的很慚愧。對員工的違規(guī)行為,我應該及時教育引導,還要注意方式方法,讓他們明白道理,自覺地去接受和改變,所以需要我更多的耐心、愛心和接納之心;凡事先換位思考、多為別人考慮,應更多地以大姐姐的身份,而非領導的身份和員工溝通;因上努力,果上隨緣,當自己減少了諸多糾結與焦慮,下屬便能更易于接受我的建議,也能真切感受到我的愛心,辦公氛圍也就和樂融融了。

  加入三級修學這幾個月以來,我不斷收獲著改變的喜悅。正當我滿心歡喜之時,年底父親突發(fā)腦梗塞住院了。去年帶父母游臺灣,上阿里山時,80歲的老父親不亞于年輕人。那段時間,正因好同學、好同事得了CA在感傷,加上人到中年,親朋好友的一些長輩也有很多患病、辭世的,不禁感嘆,現在的人想善終都不容易,無情的現實讓人不得不直面生死。

  想著老、病、死,難免哀痛與悲觀,我再次回到法義找答案。佛法說生命的意義就是從輪回中解脫出來。那么當下,隨著我的觀念和心態(tài)的不斷轉變、改善,遇事時,理智占上風了,煩惱少了,情緒控制力加強了,不會一下子痛苦、一下子焦慮,不會簡單地心隨境轉,就是有煩惱,也會很快走出困惑,當下我不就已經從輪回中逐步得到解脫了嗎?

  結合我的學佛經歷,“信”的確是第一步,佛法以信為能入。只有對佛法生起信仰,才會去認識和理解,才能在生活中踐行佛法。反過來,現實人生得到改善了,進而也會使信仰得到深化。

  濟群法師說過這么一句話:“我們的寶貴人身還剩下多少時間?如何才能有效使用?要知道,這可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是啊,現在不行動更待何時呢?我堅信,有一位好導師,有三級修學、還有一群忘我無私的好伙伴,相信我們能把握未來生命的走向。感恩佛法為我們指明覺醒之道!感恩聆聽。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