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經(jīng)論 >

良師與益友

星云大師寬心:良師與益友

  一天早課剛完,大家正在晨跑,我發(fā)現(xiàn)一個人戴著帽子在前面漫步,就以班長的身份大喊:“你這個拖拉鬼,還不快一點跟上前面的人!”再仔細一看,那人竟是家?guī)!他居然沒有生氣,對我微微一笑。家?guī)熾m然對我責(zé)深言切,但是總給我轉(zhuǎn)圜的余地,讓我感到他不僅是良師、更是益友。

  我的師父志開上人曾說:“三分師徒,七分道友。”益友就像良師,良師也可以成為益友。在過去,師長是天,學(xué)生是地,無論關(guān)系如何密切,總還是天地之間遙遠的距離。唯有在佛門有“三分師徒,七分道友”的認(rèn)知,這是民主與平等的一種思想。這種思想使得佛門倫理更加鮮活,更加有生命力。關(guān)于良師與益友,我有四點意見:

  一、他挫折時,我要給他勇氣。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苦難與挫折本可以用來提升我們生命層次,也是可以讓心靈更加凈化的一種過程,但是倘若無法或不愿接受,那就成了真正的苦難了。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身為朋友要伸出援手,有求有應(yīng),幫助他跨越內(nèi)心的困境。等他走出來,再回頭看看,他自然發(fā)現(xiàn),挫折已成了新的力量。

  二、他沮喪時,我要給他信心。

  沮喪之時,人皆有之,朋友懊惱、泄氣、不振作、心灰意懶的時候,正是發(fā)揮可貴友誼的時候。要想辦法激發(fā)他的信心,提醒他原有信念。信心就是力量,信念就是方向。今日他靠你行走,他日或許你還要依靠他飛翔。

  三、他迷惘時,我要給他指引。

  鄭板橋的名句:“聰明難,糊涂難,由聰明入糊涂更難。”這是大智之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來體諒世間人的無知,此所謂“難得糊涂”也。然而迷惘并非糊涂,更非難得糊涂,而是真正失卻了生命的方向。這時候可以導(dǎo)他以正信的宗教,以宗教智慧的明燈來為他照亮前途,也可以古圣先賢之言來為他指點迷津;等到撥云見月之時,必然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光景。

  四、他愚癡時,我要給他智慧。

  “愚癡”二字并非指不聰明,而是指執(zhí)著于某人、某事或是某一種信念而不得開解。佛經(jīng)中甚至將“世智辯聰”列入“八難”。世間人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例子不勝枚舉,尤其是自命聰明之人很容易自己畫地自限、圈人框框,最后找不到出路。這就是一種愚癡,這個時候要給他智慧。

  聰明與智慧如何分辨?聰明者,領(lǐng)悟力強,反應(yīng)快速,但如果將這種聰明用為一己之私,往往自縛手腳;如果將這種聰明用在利他之事,則是一種智慧之舉。凡事能思利他者,慈悲之心令人感動,會招感許多的善緣好運。交到良師益友可以提升自我、開拓人生。做個良師益友,會在朋友中得到知交,彼此相互提攜,安慰鼓勵。甚至夫妻之間如能建立良師益友的關(guān)系,家庭會有更多的和諧與成長。

  佛光菜根譚

  為人父母者,能有“三分師徒,七分道友”的認(rèn)知,則子女不僅是自己的骨肉,更是自己的朋友;

  為人師長者,能有“三分師徒,七分道友”的涵養(yǎng),則弟子不僅是自己的晚輩,更是自己的同參;

  為人長官者,能有“三分師徒,七分道友”的體認(rèn),則部下不僅是自己的袍屬,更是自己的同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