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之確證
輪回之確證
崔咸。父銳。為澤潞從事。有道人自稱盧老。預知過往未來之事。銳館之于家。一旦辭去。且曰。我死當與君為子。因指口下黑子以為志。咸之生果有黑子。其形神即盧老也。父即以盧老字之。累遷陜虢觀察使。(文苑傳)
崔咸唐朝博平(今山東省博平縣)人,字重易,具有高尚志向,學問造詣深遠,尤其擅長作詩歌。唐憲宗元和初年,中舉進士,官任侍御史(糾察非法,推彈雜事),為人正直,志行高超特立,風采動人。
崔咸的父親崔銳,早年官任澤潞從事史,當時有位自稱為“盧老”的修道人,修持境界已能預知過去未來事情,崔銳迎請他住在家中,恭敬供養(yǎng),以上賓之禮相待。
有一天,這位修道人,要離開崔家時,對崔銳說:“將來我死后,當來投生做你的兒子。”說罷,便指著自己口下一顆黑痣,說:“就以這顆痣,作為標記……。”
后來崔咸出生,果然口下有一顆黑痣,形貌神態(tài)就像“盧老”,崔銳斷定他是盧老來轉(zhuǎn)生的,因此就命崔咸的字號叫“盧老”。
崔咸后來,屢次升遷,官任陜虢觀察史,常和賓師僚友,開懷暢飲,醉臥不醒,但是到了半夜,便起身判決政事,他的裁決判定,非常精明,因此當時官員部屬,都稱他為“神”。其后入朝擔任秘書監(jiān)職位時去世。
“按”這段事跡,是史上輪回實有的確證,由此可得如下之認識:
二、足見修持其他法門,縱然功夫有如“盧老”之預知過去未來事境界,若未斷惑,死后猶不免再投生世間。由于隔陰之迷,來生不能記憶今生事,因而不知續(xù)修了脫,豈不可惜?是知唯有修持凈土法門,靠自他二力,帶業(yè)往生,超脫輪回,最為穩(wěn)當。
因果可畏
太宗既立太子。又欲立吳王恪。長孫無忌固爭。乃止。故無忌惡之。永徽中。房遺愛謀反。因遂誅恪。以絕天下望。臨刑呼曰。社稷有靈。無忌且族滅。高宗欲立武后。無忌固言不可。后銜之。許敬宗。使人告無忌謀反。無忌投繯卒。(長孫無忌傳)
長孫無忌唐朝洛陽(今河南省)人,字輔機,是唐太宗賢后—(長孫皇后)的胞兄。通曉經(jīng)書史籍,見識廣博,又有武功兵略,輔佐太宗平定天下,功居第一,官任吏部尚書,封趙國公,又升遷為太子太師。無忌身為貴戚又兼重臣,深受恩寵信任,太宗臨終時,遺命無忌與褚遂良輔佐太子治(高宗)即位,進封太尉。無忌在朝,盡心奉國,以天下安危為己任,因此高宗永徽初年政風,有太宗貞觀年間遺風。
當唐太宗時代,既立治(長孫皇后所生)為太子,其后因見太子治,個性懦弱,惟恐不能主持社稷。當時太宗第三子吳王恪,有文武才略,英武氣概,類似太宗,而且深得人心,眾人愛戴,因此太宗想改立吳王恪為太子,無忌極力諫止,太宗冷笑說:“卿反對改立太子,莫非是因吳王恪不是你的親甥?”此事雖然因此作罷,但是無忌從此對吳王恪,心生嫌惡。
到了太子治(高宗)即位后,任用吳王恪為司空,兼任梁州都督,無忌疑慮吳王恪將來一旦得勢,恐會報復前嫌,于是便想借事構(gòu)陷,置恪于死地,以斷絕天下人的仰望。正巧永徽年間,太宗之女高陽公主與駙馬房遺愛,謀叛朝廷,事機泄露,高宗命無忌審查案情,無忌暗示房遺愛,將吳王恪牽入,便可減輕罪刑,于是房遺愛隨口承認,竟把吳王恪誣板牽連在內(nèi),不料正中無忌借刀殺人之計,當下一并被判處死罪。吳王恪臨刑時大聲呼叫說:“長孫無忌,擅用威權(quán),構(gòu)害忠良,宗廟社稷有靈,無忌必當遭受族滅,不要以為威?梢蚤L遠享用呢?”于是含冤被處自盡而死。
后來高宗寵愛武則天,將廢去王皇后改立武氏為后,無忌為國家前途據(jù)理力爭,武氏因此懷恨在心。當武則天被立為皇后之后,心存報復,但因無忌是高宗母舅,且有佐命大功,一時板他不倒,許敬宗迎合武氏意旨,多方察視機會,構(gòu)陷無忌。
當時正巧有人上告太子洗馬韋季方,結(jié)黨營私,高宗下詔命許敬宗訊問,許敬宗用重刑逼迫韋季方板連無忌入罪。許敬宗便誣奏韋季方勾通無忌謀叛。于是下詔奪無忌官爵,貶為楊州都督,安置黔州,許敬宗又暗中派遣中書舍人,到黔州,逼令無忌自盡而死。許敬宗又偽造無忌供狀,還奏高宗,供狀中牽連無忌兄弟子侄,無論親疏,一并處死,竟然應驗了吳王恪臨刑時所說的話。
“按”試觀長孫無忌,一生盡心奉國,功在朝廷,但因一念私心,作出了誣殺無辜的虧心事。結(jié)果自己也落得蒙冤被誣,悲慘下場。噫!天道好還!可怖!可畏!為人處世,良心欺昧不得。
- 上一篇:臨終自如
- 下一篇:恭敬經(jīng)書之功德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原文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jīng)全文
- 佛說高王觀世音經(jīng)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層地獄分別叫什么?十八層地獄詳細圖解
- 戒除邪淫得清涼
- 《佛說圣者無量壽智大乘陀羅尼經(jīng)》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讀誦無量壽經(jīng)的利益
- 念佛怎樣“發(fā)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懺悔發(fā)愿文
- 凈土五經(jīng)一論是什么?有哪些內(nèi)容?
- 簡單的早晚課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原文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生死關(guān)全集
- 凈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凈宗朝暮課本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凈修捷要
- 極樂輔臣觀世音菩薩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
- 凈土十要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觀經(jīng)四帖疏
- 西方發(fā)愿文(圖文)
- 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jīng)是指哪三經(jīng)?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shù)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jīng)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
- 大般涅槃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
- 《悲華經(jīng)》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jīng)》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guān)懷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