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經(jīng)首頁大乘般若部大乘寶積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jīng)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jīng)
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直解卷第七

  ○三正結戒品(二) 初標敘結受 二說戒相貌。

  ○初標敘結受(二) 初經(jīng)家敘說 二佛自敘說。

  ○初經(jīng)家敘說。

  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覺。初結菩薩波羅提木義。孝順父母。師。僧。 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佛即口放無量光明。是時百萬億大眾。諸菩薩。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國王。合掌至心。聽佛誦一切諸佛大乘戒。

  此總標顯結制心地戒法緣起也。言爾時者。即從天上。復下人間。示現(xiàn)出家成道時也。釋迦牟尼佛者。示生娑婆之佛號也。初坐菩提樹下者。即示始坐道場之處。成無上覺者。即正遍知覺。是如來示現(xiàn)所證菩提涅槃。二轉(zhuǎn)依號。一切聲聞。緣覺。諸菩薩等。無有等者。無有逾者。故云。成無上覺。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者。示初轉(zhuǎn)法輪之急務也。如來出世本懷。原為令諸眾生。離苦得樂。同佛菩提。等無差別。柰眾生不知其苦。是故世尊思惟。畢竟以何法門。能令眾生離苦。故演波羅提木叉。保衛(wèi)三業(yè)六根。得大解脫。眾生離苦。佛愿滿足。故先結戒。戒有大小乘分。大乘戒藏。被菩薩乘。小乘戒藏。被聲聞乘。聲聞戒狹。未稱究竟。不言即成佛道。菩薩戒廣。普被一切眾生受戒。即入佛位。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又聲聞戒。常隨佛眾。隨事而制。菩薩修行六度。化利眾生。不常隨佛。波羅提木叉戒。乃即六度萬行元首。故世尊最初成道。始轉(zhuǎn)法輪。即先頓教。結此菩薩戒藏也。孝順父母師僧三寶。顯菩薩戒行。萬行因中最勝因也。何者父母。即生身父母。以此世身。繇本父母懷胎乳哺。移干就濕。種種辛勤撫育而成。師。即本師和尚。乃法身父母。以我法身。繇師誨戒之力而生。又即師有三師。七師。皆有教誨之恩。僧。有同學。同見。同行。皆有成人之德。三寶。即佛法僧。乃慧命父母也。以我慧命。賴三寶熏修之力而得。如是諦思。父母師僧三寶。俱有深恩重德。實難酬報。當發(fā)孝心。而順事之。即此戒中。便是孝順。如不孝者。禽獸之不如也。故云。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此句承上。謂波羅提木義。其義廣大。無量無邊。此孝順一法。何以能盡佛戒之義。曰。此孝順深因。乃趣無上佛果至道之法。非同世間孝道。秪得人天小果而已。蘭盆疏云;三界主。大孝釋迦尊。累劫報親恩。積因成正覺。茲繇報親深因。而成佛道極果。不孝。當致至極苦果。所謂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也。是故世出世間。善惡果報。皆在孝與不孝。儒典贊孝曰。至德要道。又謂圣人之德。無以加于孝也。故曰。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此二句者。明波羅提木叉之名義也。上以波羅提木叉為戒。今只言孝順曰。至道之法。而不言戒品何耶。蓋孝順所在。自然梵行具足。因得戒名。如法苑云。戒即是孝。眾生皆吾父母。是故不殺。不盜。即守戒也。皆吾父母。即行孝也。又下經(jīng)云。以常行放生業(yè)。觀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 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有生無殺。即孝即戒也。故此經(jīng)首尾貫徹。十重四十八輕戒中。皆云孝順心。恭敬心。慈悲心。而恭敬心。慈悲心者。悉從孝順心中流出。故云。孝名為戒。亦名制止者。此句再舉孝道名位。正以盡戒義。制者法制。止者禁止。以諸戒心。修一切善。即得阿耨菩提。無善不修。便是孝順心中之法制也。以諸戒品滅一切惡。便是孝順心中之禁止也。故云制止。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心。是諸佛戒。此一法。三聚足。三身圓。以是離一切苦。得究竟樂。此吾佛世尊。始結波羅提木叉正義也。括而言之。如來出世。所說三藏十二部教。所詮者。戒定慧。所修者。六度行。所證者。無上道。是以始成無上正覺。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戒。終至涅槃會上云。汝等諸比丘。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是汝大師。如佛在世。無有異也。波羅提木叉。戒也。是汝大師。孝也。是故始終所說。一以孝名為戒。亦名制止?偫ㄊ毡M而已。佛即口放無量光明者。標心地戒法瑞應也。此經(jīng)放光。共有六處。一者。釋迦身放慧光。即果明因故。二者。玄主身放金剛白云色光。即因顯果故。三者。舍那身放虛空光明。因果不二故。四者。舍那付授放光。光中召告。即明佛佛受持。皆此行故。五者。佛佛放光。光光化佛。現(xiàn)花供佛。以明必修本因。方得果故。今第六者?诜艧o量光明。說諸菩薩心地戒品。正明佛佛親口宣傳。畢竟要依心地戒光。為修行勝因。然后得證心地戒光之勝果也。是時百萬億大眾者?倶私涔馑鶖z。人天凡圣。有緣眾也。諸菩薩者。內(nèi)凡。外凡。地上諸菩薩也。十八梵天。即色界中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九天。共十八位。六欲天子。即欲界中四王。忉利。夜摩。兜率。化樂。他化之六天也。十六大國王者。西域大國。共有十六。既大國王秉受戒法。其余國王聽受戒法。亦可知矣。合掌至心二句。明聽受戒法虔恭意。合掌。即身業(yè)誠。至心。即意業(yè)誠。攝心諦聽。言不亂發(fā)。即口業(yè)誠。以是三業(yè)虔誠。于此心地戒光;砣煌ㄟ_。

  ○二佛自敘說。

  佛告諸菩薩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誦諸佛法戒。汝等一切發(fā)心菩薩亦誦。乃至十發(fā)趣。十長養(yǎng)。十金剛。十地諸菩薩亦誦。是故戒光從口出。有緣。非無因。故光光非青黃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無。非因果法。是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是故大眾諸佛子。應受持。應讀誦。應善學。諸佛子諦聽。若受佛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凈者。

  此段正明世尊結戒誦持之緣因也。佛告諸菩薩言。至十地諸菩薩亦誦數(shù)句。乃以己勵人也。謂我是已成佛。今尚半月半月。自誦諸佛法戒。況汝等初發(fā)心菩薩乎。半月半月者。每月二次誦戒。以十六日至三十日。為黑半月。初一日至十五日。為白半月。若逢月小。即二十九日。為黑半月。誦者。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然此戒。乃一切諸佛。菩薩。修證菩提涅槃之根本正因。此是釋迦如來。半月半月立誦諸佛所傳心地戒法。萬古弘規(guī)。誰敢違也。言一切發(fā)心菩薩者。此即圓該十信。乃是發(fā)大乘心諸菩薩也。既初發(fā)心。亦當如我誦也。謂不但汝等初發(fā)心者當誦。即入理證真。十住。十行。十向。十地位諸菩薩。此諸菩薩。戒心既固。戒行已圓。如是菩薩。亦如是誦。其初心誦戒。尤可知也。是故戒光等者。此舉勝緣。明勝因也。謂從舍那自誦。而即千佛隨誦。以千佛自誦故。乃至新學。舊學菩薩。亦如是誦。是故戒光之緣。親從諸佛口中流出。既言光從口出。是有緣矣。既有是緣。必有其因。以致此緣。故云。有緣非無因。故光。光等者。破執(zhí)情也。恐凡外小乘。聞有緣有因。遂生執(zhí)著。不達自家本有戒光。向外馳求。故云。此光非屬青黃赤白黑之色塵法。非屬四大幻色之妄身法。非屬六塵緣影之妄心法非屬外道為有為無之斷常邪見法。非屬二乘修證因果等戲論法。此心地戒光者。乃超情塵。離有無見。絕修證心。不可思議。是一切佛所證無上菩提無余涅槃。本源之法。是行菩薩道者之根本法。既此戒光。是一切根本法。是故大眾諸佛子等。應當受持。應當讀誦。應當善學。善學者。謂當于此心地戒光。必能受持通達其義。受而無受。無受而受。善用之也。諸佛子諦聽者。誡聽辭也。謂此心地戒光。實相大法。若不息慮忘言。默聽玄會。則亦不能與之相應。是故勸諦聽也。若受佛戒等者。舉能受之人也。謂若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畜生。乃至變化人。如是等眾。皆來受佛戒也。國王等解見前。言八部者。即天。龍。夜叉。干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之八部鬼神也。金剛神者。即護法大力士。畜生。即六畜等。變化人者是即天龍鬼神。禽畜等類。有大神通力者。故能化人形也。言但解等者。此明戒師。不得揀擇義也。形雖有別。性本無殊。無論貴賤人鬼。但能解得法師說戒法語。即不得揀擇。一一盡得與他傳授菩薩心地戒法而去。莫作分別而留難也。皆名第一清凈者。者字牒定。謂諸眾生。于諸佛凈戒未受之先。背覺合塵。染污梵行。故不清凈。今受戒時。一切懺悔。洗滌凈器。返妄歸真。梵行具足。非同聲聞次第清凈。故云。皆名第一清凈者。

  ○二說戒相貌(二) 初總說戒相 二別說戒相。

  ○初總說戒相。

  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波羅提木叉。若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非菩薩。非佛種子。我亦如是誦。一切菩薩已學。一切菩薩當學。一切菩薩今學。我已略說菩薩波羅提木叉相貌。應當學。敬心奉持。

  此承上言。既受佛戒。為成佛因地心。當誦佛戒。明佛戒行。為成佛果也。佛告諸佛子者。呼告能受人也。有十重波羅提木叉者。明所受戒本法也。若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二句。牒明違法之人。非菩薩。非佛種子。二句。斷定違法之過。謂波羅提木叉。是菩薩本業(yè)。今既不誦。即棄本業(yè)。本尚不得。云何利益眾生。而名菩薩。故云。非菩薩也。此光明金剛寶戒。是成佛之真種。真種既失。即佛果皆失矣。故云。非佛種子。何以故。以不肯誦佛戒。不明戒性故也。我亦如是誦者。舉自果人。以勸因人誦也。一切菩薩等者。舉同因人以勸誦也。謂我乃果人。尚如是誦。況因人乎。且過去一切菩薩已誦。未來當誦,F(xiàn)在今誦。三世一切菩薩。同修因人。是已成熟菩薩。亦如是誦。況汝等新學而不誦乎。是故勸汝亦當誦也。我已略說菩薩波羅提木叉相貌者。謂聲聞戒執(zhí)身。以墮限量。而菩薩戒持心。離限量故。今于無限量中。表舉一二。故云。我已略說。言相貌者。謂波羅提木叉戒體。本無形相。不妨有持戒者。得持戒之相貌。而毀戒者。獲毀戒之相貌。所謂心持咒印。顧盻雄毅等是也。應當學者。勸習學也。謂上既知戒有持毀相貌。應當時時勤學不可怠也。敬心奉持者。謂敬奉此戒。當要尊重?炭绦谐。切勿忘失成佛種子。故云。敬心奉持。

  ○二別說戒相(二) 初說重戒相 二說輕戒相。

  ○初說重戒相(二) 初別說十重 二總結十重。

  ○初別說十重(十)。

  ○第一殺戒。

  佛言佛子。若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贊嘆殺。見作隨喜乃至咒殺。殺因。殺緣。殺法。殺業(yè)。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而反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此釋第一殺戒相也。聲聞四棄。淫戒為首。聲聞志出三界。無望成佛。唯斷續(xù)生。故以淫戒居首。菩薩化利眾生。以慈為本。是故一切眾生。皆知貪生畏死。若斷彼命。便失本慈。且令生銜苦。怨恨不忘。累生酬報無已。是以殺戒在先。故楞嚴經(jīng)云。佛告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xù)。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xiàn)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故戒之也。佛言。佛子下。正明殺事。乃至一切下。以輕況重。例明不當殺也。是菩薩下。正明佛子。戒所當持。而反恣心下。舉不持之過。是菩薩下。結不持之罪也。佛言佛子者。呼其人而告之。言為佛子。受持佛戒。常依戒修。不可輕違佛制。以下仿此。言自殺者。是自己行殺。乃身心所造殺業(yè)也。教人殺者。雖不自己行殺。而使他人行殺。乃心口所造殺業(yè)也。或不自殺。亦不教殺。假以巧設方便。令其致死。是名方便殺。乃意地所造殺業(yè)也。贊嘆殺者。謂以竦踴語。令彼殺者?煲舛。亦屬心口所造。見作隨喜者。謂見他行殺。雖亦不教不贊。然其心念隨而喜之。此屬意業(yè)。乃至咒殺者。謂殺法甚多。不悉繁舉。故超略之。以西域有惡咒。咒之令死。亦屬心口所造。以上所殺之相;蛑挥袣⒁颉H魵⒕壊恢。則不成殺;因緣會合。而前起殺念。不復相續(xù)。亦不成殺。必因。緣。法。三事成就。方成殺業(yè)也。言殺因者。謂諸眾生從無始來。具有貪等種子。十惡業(yè)因。初心菩薩。見思等惑。諸煩惱障未空。殺等習氣不忘。忽起一念現(xiàn)行。故名殺因。殺緣者。謂所殺人畜等。宿世怨家聚會為緣。殺法者。謂刀。杖。網(wǎng)。惡咒。方便等。斷彼命根為法。繇是三種和合。任運成殺為業(yè)。以致當來互相殺害也。菩薩紹隆佛種。上弘下化。求解脫道。必以慈心為六度本。是故戒殺為第一事。又不但人。與大身眾生。而不得殺。乃至一切凡有命者。如草。如木。但有生長義者。俱不得無故而加折損。況生靈耶。問。菩薩冤親普度。是殺皆遮。但戒故殺。似非等慈。答。一切遮者。為出家菩薩言也。如國王宰官。殺一救多。興善滅惡。正權乘菩薩。大慈悲心。故有遮有開。但戒不得無故為名為利以私心成殺也。是菩薩等者。正明佛子所修之道。而勸其當行也。慈悲心者。是菩薩根本心。乃于此心。應當常恒安住而莫忘失。故云。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常住二字。貫下孝順心也。以慈悲心。愛眾生如赤子。恒與之樂而拔其苦。以孝順心。敬眾生如父母。不敢違忤。而常恒奉事之。方便救護一切眾生者。此方便救護四字。乃是慈悲心。孝順心中。救護眾生善巧學處。使一切眾生安樂。永離刀砧等苦。而返恣心快意殺生者。者字斷定非為之詞。謂修菩薩行者。若見眾生有苦。如不能救護者。尚缺慈悲。已乖本行。況復恣縱其心?斐哑湟狻R詺⒈娚吆。其殘害已甚。正所謂斷大慈悲心。故當結罪。是菩薩波羅夷。波羅夷者。華言極惡。亦云棄罪。謂犯此罪。永棄佛海之外。不得入于清凈眾中。共同說戒羯磨。一切僧事。皆無有分。故云棄罪。當墮惡道。故云極惡。云是菩薩波羅夷罪者。表其分位當然。是自失其分位。故曰。是菩薩波羅夷罪也。自從上若自殺下。至不得故殺一節(jié)。此即攝律儀戒。謂無惡不止也。從是菩薩下。至救護一切眾生一節(jié)。此即攝善法戒。謂無善不修也。既斷一切惡。自不令其至于苦地。既修一切善。自然令其得至樂處。是為饒益眾生戒。所謂無生不度也。繇滅一切惡。而惑盡障除。以諸惡盡凈故。名為斷德。因斷成功。當來果上證法身佛。繇修一切善。而智顯慧開。以諸善集聚故名為智德。因智成功。當來果上證報身佛。以斷惡修善。饒益眾生故。名為恩德。以恩成功。當來果上證應身佛。如是三德身相?傇谌龢I(yè)。六根。斷惡。修善。而得成就。是名菩薩波羅提木叉反此即波羅夷。余皆仿此。

  ○第二盜戒。

  若佛子。自盜。教人盜。方便盜。咒盜。盜因。盜緣。盜法。盜業(yè)。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財物。一切財物。一針。一草。不得故盜。而菩薩應生佛性孝順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而反更盜人財物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此釋第二盜戒相也。盜者。謂不與者不得故取。若強取者。皆名偷盜。所謂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xiàn)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故應戒也。若佛子下。至一針一草。不得故盜一節(jié)。此名攝律儀戒。而菩薩下。至生福生樂一節(jié)。名攝善法戒。以上斷惡修善。即饒益有情戒也。言自盜者。謂親手竊取人之財物。名為自盜。令他行竊。名教人盜。假設方便善巧而取。使彼自然而與。名方便盜。念誦邪咒。以幻術力。令彼財物自然而來。是名咒盜。盜因者。謂無始熏習賊貪種子為因;驎浩鸨I念也。盜緣者。謂金銀等寶現(xiàn)前助成盜心為緣。盜法者。即設巧計盜人財物為法。盜業(yè)者。謂因。緣。法。三事俱備。任運成盜。以致當來為畜為奴。世世償還苦報。不但人民財物。不得行盜。乃至鬼神之物。亦是有主。如祠廟中供具等物。亦不得盜也。劫賊物者。謂劫盜所得之物也。一切財物下。以輕例重。明決不得盜也。謂毋論貴賤輕重。一切財物。而不得強取。即若至微至賤。一針一草。皆不得不與而取。若取即犯盜戒。故曰。不得故盜。而菩薩下。勸其當行也。而為菩薩者。應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亦如父母。是故當生孝順心。供養(yǎng)如佛。如父。如母。若盜彼物。即名盜佛物也。應生慈悲心者。即菩薩本行心。此心能與其樂。能拔其苦。當觀眾生。如子如女。不以忍心令其饑凍。故云。應生佛性慈悲心也。常助一切等者。承上。既是恒具孝順慈悲之心。是故應當常助一切人。生彼身中之福。生彼心中之樂可也。而反更盜人財物者。有是理乎。是故結成不應之過。是菩薩波羅夷罪。

  ○第三淫戒。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緣。淫法。淫業(yè)。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眾生。凈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親行淫。無慈悲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此釋第三淫戒相也。淫者。謂與男女身心流逸。污凈行故。此即三界。四生六道眾生。 輪回生死根本法也。淫根不斷。永無得出生死輪回。所謂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xiàn)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故當戒也。自淫者。謂自身與男女作纏縛故。教人淫者。亦即使彼不解脫故。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者。淫類甚多。指一例余。示所戒也。淫因等者。謂成淫事。單根不就。獨境不成。必具因。緣。法三。故成淫也。言淫因者。無始貪淫習氣為因。淫緣者。男女合會助成為緣。淫法者。撫摩憐愛情術為法。以是因緣法三和合。任運成淫為業(yè)。而感六道輪回。不得解脫苦果等報也。乃至畜下。以異例常。謂不但人女。不得生染。乃至畜生之女。諸天鬼神之女。亦皆不得淫也。非道行淫者。謂于妻妾正淫中。犯其非道之處。或非其時也。于出家者。一切全斷。在家之人。惟制外淫。及與非道非時淫也。已上所戒。斷一切惡。向下所勸。修一切善。其中斷修。即恩及眾生也。而菩薩應生孝順心者。牒定為菩薩者。不同無智慧人。應當觀察一切男子即是我父。一切女人即是我母。不敢犯之。故云。應生孝順心也。救度一切眾生。凈法與人者。此是人己兩利。謂以一己清凈之法。而并與所不犯之人。令斷愛欲根本。救度一切眾生。脫離三界纏縛。方是菩薩慈悲教導。凈法與人。若不能生如是教益之心。已非菩薩。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親行淫。而使一切眾生。入愛見坑。無慈悲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第四妄語戒。

  若佛子。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妄語因。妄語緣。妄語法。妄語業(yè)。乃至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身心妄語。而菩薩常生正語。亦生一切眾生正語正見。而反更起一切眾生邪語。邪見。邪業(yè)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此釋第四妄語戒也。言妄語者。即虛誑不實也。乃即未得言得。未證言證。自非圣人。而言我是圣人。非實得上人法。而言我得上人法。欺誑愚夫。亦是自欺。若究其情。是乃希求名聞。貪圖利養(yǎng)。此罪不善。故戒之也。自妄語者。即自己說我是圣人。我已悟了道。我是第幾祖。故云自妄語。教人妄語者;蛎弟子。或使朋友互相傳言。亦如我說。故云教人妄語。方便妄語者。以巧語言。合彼機宜。自然而信。故云方便妄語。妄語因者。謂無始誑貪種子。虛妄習氣為因。妄語緣者。謂有可欺之人現(xiàn)前。助成為緣。妄語法者。欲惑人心取信。必有架言之法則也。妄語業(yè)者。以因。緣。法。三事和合。任運成妄為業(yè)。以致將來拔舌犁耕等苦果報也。所謂大妄語成。墮無間獄者。此也。乃至不見言下。以輕明重。言妄語者。不但重者。不得故犯。乃至最輕者。如不見言見。見言不見。皆不得也。不見言見者。謂本不曾見他作惡。以順人意而言見故。見言不見者。謂實見他人行善。以嫉妒心而言未見其善也。身心妄語者。謂上不見言見等。已出于口?诒緦偕?诓蛔匝砸蛐亩l(fā)。故云身心妄語。已上所戒。即攝律儀戒。向下勸其當修。即攝善法戒。既言出真實。即攝眾生戒也。而菩薩常生下。正明饒益眾生語也。謂菩薩者。凡所出言。常生正語。亦生一切眾生正語正見可也。言正語者。即語不偏邪故。正見。即見不顛倒故。謂語正者。而見自正。繇是自己說誠實語。方能取信于人。是故亦使一切眾生。而得正語正見。皈依佛教。為正人也。若為菩薩自無正語正見。已非菩薩智行。況反更起一切眾生。邪語邪見。造邪業(yè)者。其罪何辭。是故菩薩得波羅夷罪。惟除救人急難。方便權巧。凡有益者。不但無過。更有功德。

  ○第五酤酒戒。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緣。酤酒法。酤酤業(yè)。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一切眾生顛倒之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此釋第五酤酒戒也。言酤酒者。謂釀酒賣人也。以酒與人。所害者廣。能使飲者。多起非心。敗國亡家。喪身失命。種種過惡。無所不至。皆因飲酒。故戒之也。自酤酒者。謂自貪利而貨賣也。教人酷酒者。其義有二。一謂教人造作貿(mào)易之語。二謂以本與他瓜分其利。酤酒因者。無始貪利之心為因。酤酒緣者。米麥工人等具。助成為緣。酤酒法者。謂醞釀曲蘗等為法。酤酒業(yè)者。以上三事和合。營運成酤為業(yè)。致受當來癡熱無知果報等苦也。一切酒不得酤者。謂不但米麥等酒不可造。乃至甘蔗。葡卜。楊梅。棗子等物。一切俱不可造。所以然者。以一切酒。皆起一切罪業(yè)因緣故也。四分律云。酒有三十六失。始于不孝父母。不敬三寶。終于落水凍死熱亡。又智度論云。酒有三十五失。始于現(xiàn)生虛乏。終于來世愚癡。真乃世間狂藥。烈于砒鴆。古有優(yōu)婆塞。以一飲酒。諸戒俱破。故云。起罪因緣。已上所戒。斷一切惡下。明佛子所行之正行。即修一切善。其中斷惡修善。即饒益眾生戒也。而為菩薩行者。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可也。明達。即智慧照了義。菩薩應依 般若。以大智慧光明。自覺。覺他。曲盡方便。開化眾生。必致發(fā)生各各本有大智慧明。于諸事理。了然通達。如或不能。猶失菩薩方便之行。況反以酒酤賣與人。發(fā)生一切眾生顛倒之心耶。故結過云。是菩薩波羅夷罪。

  ○第六說四眾過戒。

  若佛子?谧哉f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教人說罪過。罪過因。罪過緣。罪過法。罪過業(yè)。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薩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此釋第六說四眾過戒也。說者。謂快心。談說?傆卸N。一者。正理立量。二者。非理論量。此是非理論量也。說四眾過者。謂妄議出家二眾。在家二眾過失。既為菩薩。于同行友。無過不可謗訕。設彼有過。當以慈悲善言勸諭。令彼知過必改。懺悔為門。胡得向外人說。自辱法門。使圣道不行。此罪非細。故戒之也?谧哉f者。謂謗出自口也。出家在家四眾。乃是發(fā)大乘心。稟受大乘戒者。故云菩薩。比丘。比丘尼者。別開出家二眾。乃是內(nèi)秘外現(xiàn)。受聲聞戒人也。教人說罪過者。其義有二。一者。己有私忿。令人宣說彼過。以快自心。二者。他人之忿。即令彼所忿者說之。乃就中取事也。言罪過者。罪。謂重垢輕垢等罪。過。謂七逆十惡等過。以過定罪。故云罪過。如是緇白四眾。俱是住持三寶。弘通佛法之人。為佛子者。不得口自宣說彼之罪過。亦不得教他人說彼罪過。應善護口。其福無量。罪過因者。無始以來。惡口習氣為因。罪過緣者。謂彼少有形跡?梢越杩跒榫。罪過法者。妝點罪過。巧說方便。欲人取信為法。罪過業(yè)者。三事和合。巧運成說為業(yè)。致使當來。受截舌地獄苦果等報也。已上所戒。即斷一切惡。而菩薩下。即修一切善。斷惡修善。即攝眾生戒也。聞外道惡人者。謂外道顛倒惡見。斷佛慧命。使諸眾生。墮坑落塹。故名惡人。二乘亦名惡人者。以不能續(xù)佛慧命。故亦名惡人也。說佛法中非法非律者。謂外道小乘。不達大乘逆行順行境界。見其所為。說言非法非律。為菩薩者。聞此惡說。應當生慈愍心。教化是惡人輩。使外道改惡從善。反邪歸正。令二乘舍小知見。發(fā)起大乘善信可也。如或不能如是開化。尚缺慈悲。豈有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者耶。故結過云。是菩薩波羅夷罪。

  ○第七自贊毀他戒。

  若佛子。口自贊毀他。亦教人自贊毀他。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毀他業(yè)。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自向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此釋第七自贊毀他戒也?谧再潥摺V^贊自己能行六度。欲人恭敬供養(yǎng)。而常毀訾他人。令彼道法不能流通。致使喪名失利。此非佛子所為。故戒之也?谧再潥。謂自口贊自己之長。而毀他人之短。亦教人自贊毀他者。謂教他人亦贊我有德。而毀他無德也。毀他因者。謂無始來。貪嫉習氣。常懷自贊毀他之心。為因。毀他緣者。謂欲毀人境現(xiàn)前為緣。毀他法者。謂毀人善德。令取信于人為法。毀他業(yè)者。以此三事和合。作運成毀為業(yè)。以致當來受苦果報也。已上所戒。即斷一切惡。而菩薩應代下。勸其當行。即修一切善也。既為菩薩。倘見他人有過。尚應自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以惡事自向己。好事與他人。以如是心。行如是行。如來方名此人。為真實菩薩。若自揚己有德。隱覆他人好事。而反令他人受毀辱者。此非佛子心行。故結過云。是菩薩波羅夷罪。

  ○第八慳惜加毀戒。

  若佛子。自慳。教人慳。慳因。慳緣。慳法。慳業(yè)。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惡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此釋第八慳惜加毀戒也。謂慳吝財法。見求不與。反加打罵也。慳惜屬貪分。加毀屬嗔分。貪嗔二法。繇無智慧。即癡分攝。性貪墮餓鬼。加毀墮地獄。愚癡墮畜生。三毒不善。故戒之也。自慳。謂即自己吝惜財法。不惠人也。教他慳者。使他吝惜。以遮自己慳貪心也。慳因者。以無始來。常懷吝惜之心為因。慳緣者。見求財法之人。不相契合。遮護為緣。慳法者。以巧設種種遮護。不施為法。三事和合。作意成慳為業(yè)。致受當來餓鬼果報等苦也。已上所戒。即斷一切惡。而菩薩下。勸其所行。即修一切善也。言為菩薩者。若見一切貧窮之人。無論遠近親怨。來乞求者。應當平等。隨其前人一切所須。悉給與之。勿吝惜也。貧窮人者。有二種人。一身貧窮。謂乞衣即與之衣。乞食即與之食。如乞安身之所。即施安身所也。二心貧窮。謂乞法即與法。如大乘根。即以大乘法施。如小乘根。即以小乘法施。隨其所須。一切不吝。如是之施。是名菩薩慈悲道行。而為菩薩。若以惡心故。自私自利。以嗔心故。厭人乞求。不但不肯多施。乃至一錢。一針。一草。總不施與。又或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如是之心。尚失菩薩慈悲之道。墮慳吝罪。何況反更加罵辱乎。是菩薩波羅夷罪。律云。見乞不施。有二不犯。一者。如乞財作惡。乃害人害生命。不施不犯。二者。如乞法已。還歸外道。助外道法。不說不犯。即加訶責。亦俱不犯。

  ○第九嗔心不受悔戒。

  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緣。嗔法。嗔業(yè)。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中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順心。而反更于一切眾生中。乃至于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嗔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此釋第九嗔心不受悔戒也。嗔者。謂含毒在心。發(fā)于面目。身心不寧之相。前人偶爾相觸。轉(zhuǎn)向求悔。而不受其懺謝。即上違佛教。下乖接引。中失本心。以是根本煩惱有六。后第六之惡見。乃斷眾生慧命。比慢疑二尤重。前三中之嗔心。即舍眾生悲仰。比貪癡二尤重。所謂一念嗔心起。八萬障門開。障菩提心。障菩提愿。乃至一切障礙。無過于嗔。故戒之也。若佛子下。明嗔事也。言自嗔者。自己之恨。發(fā)為嗔怒。教人嗔者。有三義。一者。借他嗔彼。以雪己恨。二者。教他嗔彼。于中取利。三者。是他人之所恨。使其兩相嗔害。于中取樂。令二家不得解脫故也。嗔因者。謂無始來含恨習氣為因。嗔緣者。所嗔人境現(xiàn)前為緣。嗔法者。謂即心起計較。令彼受辱為法。嗔業(yè)者。以此三事和合。造作成嗔為業(yè)。致受當來三涂果報等苦也。經(jīng)云。不斷嗔心?v有福德。多智禪定。感修羅報。如無福德智定之人。即感虎狼蛇蝎等報。以上所戒。即斷一切惡。而菩薩下。即修一切善也。而修菩薩行者。應生一切眾生心地之中平等善根。無所諍斗之事。常生一種慈悲之心。視諸眾生如子女等。應撫育之。以是不忍嗔也。又當常生一種孝順之心。亦觀眾生如父母等。應奉事之。以故不敢嗔也。若具如是心者。是真佛子平等觀門。如或不能。已非佛子平等方便。何況反更于一切眾生中。乃至于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者耶。非眾生者。即佛乃至賢圣;蚣白兓艘。以惡口罵辱者。即口業(yè)不善也。加以手打。即身業(yè)不善也。意猶不息。即意業(yè)不善也。以是三業(yè)齊犯罪為自作。或所嗔之前人來求悔過。又以善言懺謝。下氣解嗔。猶然揚眉怒目。嗔恨不解。即非菩薩心行。故當結過。是菩薩波羅夷罪。如不犯者。類無厭足王等。具此三毒。乃真菩薩行也。

  ○第十謗三寶戒。

  若佛子。自謗三寶。教人謗三寶。謗因謗緣。謗法。謗業(yè)。而菩薩見外道。及以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鉾刺心。況口自謗。不生信心。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此釋第十謗三寶戒也。謗者。謂于理不明。無有實見。妄加非議也。三寶。乃是一切眾生良佑福田。謗則自失菩薩善芽。亦失彼眾生善芽。其過非小。故戒之也。自謗三寶者。謂自己未具正見。未解深法;蛞娡獾赖浼;蚵勍獾廊搜;蝽樣袆菸蝗艘。即自口語。亦隨而非議也。教人謗者。謂使他人謗訕。欲同黨也。謗因者。謂無始來。好邪論議習氣為因。謗緣者。遇有空隙。湊合其語為緣。謗法者。謂以巧詞偽辯。俾愚癡邪見取信為法。謗業(yè)者。即此三事和合。造作成謗為業(yè)。致使當來三惡道中。不見三寶不聞三寶。受惡苦果也。已上所戒。即斷一切惡。而菩薩下。勸其所行。即修一切善也。而為菩薩道者。若見外道。及以惡人。以一惡言謗佛音聲。一入其耳。即如三百鉾槍攢刺心中。其痛難忍。等無有異。所以者何。以斷一切眾生佛種故。一言如此。何況多言。耳聞如此。何況自口而出謗言。佛為天人大師。開我迷云。導出三界。當生信敬。而不生信敬心。佛為大慈悲父。能拔我苦。而與我樂。正當孝順。而不生孝順心。如此已非佛子。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之人。謗毀三寶。以滋快議。此如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二總結十重。

  善學諸仁者。是菩薩十波羅提木叉。應當學。于中不應一一犯如微塵許。何況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現(xiàn)身發(fā)菩提心。亦失國王位。轉(zhuǎn)輪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發(fā)趣。十長養(yǎng)。十金剛。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墮三惡道中。二劫。三劫。不聞父母三寶名字。以是不應一一犯。汝等一切諸菩薩。今學。當學。已學。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八萬威儀品當廣明。

  此段總結十戒得失之相。奉勸堅持此戒法也。善學下。舉人贊德也。是菩薩下。舉法以明戒法當持。不應毀也。若有犯下。明毀戒之過失。汝等下。勸生生學持。不可忘也。八萬下。引廣以明略。言善學諸仁者。是佛贊美詞也。謂于此戒善能受持。其人具足慈悲孝順之德。故稱善學仁者。既稱仁者。于此十波羅提木叉。清凈戒品。應當勤學。而于其中。自不應一一犯如微塵許。以微塵許尚不得犯。何況具足犯十戒乎。此決言不可犯也。若有犯下。假設斷定犯戒得失之相。謂于十重戒中。微塵不犯。是能發(fā)菩提心?杀9虈跷。轉(zhuǎn)輪圣王寶位。比丘。比丘尼位。亦可保許進入三十心。十地因位。可許希冀佛性常住妙覺果位。如或不然。設若少有違犯。是即不得現(xiàn)身發(fā)菩提心。所以者何。菩提心者。即是清凈光明金剛寶戒妙覺心也。今既背覺合塵。染污梵行。即失此心。故云。不得現(xiàn)身發(fā)菩提心。此心乃是;二種根本。今根本已失。即佛花果。從何而生。故國王位。轉(zhuǎn)輪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以國王位。金輪王位。是為世間最勝福位。比丘僧位。比丘尼位。為出世間賢圣慧位。今既世出世間;壑灰咽。則十發(fā)趣。十長養(yǎng)。十金剛。十地因位亦失也。因位既失。而于妙覺果位。豈可得乎。是以佛性常住妙覺果位亦皆失也。戒如大地。萬善從生。今無其地。則佛圣種。無可安處。佛種未植。佛芽何生。故云。一切皆失。問。既;垡蚬。一切寶位皆失。未審此人。復居何地。答墮三惡道中極苦處也。言二劫三劫者。示極苦處長遠時分也。不聞父母三寶名字者。此示地獄三途罪障深重。不似人間受生福報。與得受佛法處。是故父母三寶名字。皆不聞也。以是當知。不應一一犯此戒也。向下結勸當持不當毀義。若毀戒者。失大利益。得大苦趣。以知十重戒中。不應犯如微塵許法。是故汝等一切三世菩薩。于是十戒。應當敬心奉持。乃至終身不可忘也。此處略說。若廣明者。具大部八萬威儀品中。已上十重戒中。隨犯一戒。即依本罪治之。若犯七逆極重罪者。報屬無間。若犯余輕罪者。攝后四十八戒。如是罪品。但在人人念頭起處。入重入輕故耳。噫毫厘系念。三涂業(yè)因?刹簧鳉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