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經(jīng)首頁大乘般若部大乘寶積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jīng)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jīng)
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直解卷第一

  ○直解大意五 初釋經(jīng)題目 二釋譯人名 三釋經(jīng)品題 四明分科義 五正解經(jīng)文。

  ○初釋經(jīng)題目。

  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此一經(jīng)之題也。得此數(shù)字標題。即知 如來出世說法之本懷。洞明全經(jīng)之大旨矣。直解經(jīng)題。有總有別?偂V^佛指說梵天宮中嚴飾身殿之網(wǎng)羅幢。以喻心地法門之戒經(jīng)。別釋有五。一明能說佛。二明所說義。三合明佛說。四指喻表法。五結(jié)歸其名。一明能說佛者。梵語佛陀華言覺者。謂覺身心大幻。究竟諸法性相故。覺有三義。一自覺。異凡夫。二覺他。異二乘。三覺滿。異菩薩。云何自覺異凡夫。以凡夫墮煩惱網(wǎng)。我見為網(wǎng)。為因六根。攬諸塵。背梵行。趣 五欲?v三毒。輪 六道等。眾目齊彰。不能自覺。惟如來從凡夫發(fā)心。本佛性戒。悟自性之真 空。了惑業(yè)之虛妄。功成妙智。迥脫根塵。故異凡夫。云何覺他異二乘。以二乘愚無明網(wǎng)。空見為綱。則厭 生死。取 涅槃。憎 三界。惡四生。惟自寂。遠大心等。眾目齊彰。不能覺他。惟如來離色數(shù)量。證平等智。得法性空。運無緣慈。入 魔佛界。廣化 眾生。離苦得樂。故異二乘。云何覺滿異菩薩。以菩薩留識情網(wǎng)。愛見為網(wǎng)。則起大悲。度眾生。歷五位。修萬行。破無明。分證理等。眾目齊彰。覺未能圓。惟如來心色俱離。根本智顯。五住盡。二死亡。三覺圓。萬德備。在天。為天中天。在圣。為圣中圣。故異菩薩。號曰。究竟覺了之佛。如來具足十號。今舉一號。則十號齊彰。此佛。即娑婆世界說法之教主也。二明所說義者。說者。悅也。有自他之別。謂佛所證法。生佛平等。時以四辯。應(yīng)機而說。暢悅所懷。謂之自悅。眾生聞?wù)。頓明佛性。得受佛戒。即入佛位。心悅所聞。謂之他悅。故曰。說者悅也。三合明佛說者。通論說法有五種人。謂佛。菩薩。天。仙;恕=阅苷f法。言佛說者。以心地戒法。乃覺皇金口親宣。非余者能說故。又法。報;稹=阅苷f法。此經(jīng)屬何佛說。按義推之。乃依法身根本智。起后得智,F(xiàn)報身為說法王。報身化千釋迦。千百億釋迦為聽眾。舍那復(fù)敕千釋迦。千百億釋迦。于諸世界為說法主。人天凡夫等為聽眾。其本佛跡佛。隨地。隨時。隨機所說。傳無異詞。唯一梵網(wǎng)法門。五十八戒。百千法門。皆此梵網(wǎng)之眾目。是知 三身應(yīng)機有異。其體本同。此梵網(wǎng)經(jīng)。乃三身佛同說也。千臂經(jīng)亦同此義。四指喻表法者。經(jīng)云。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wǎng)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wǎng)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fù)如是。梵網(wǎng)。喻也。喻無量等法也。言大梵天王宮中之網(wǎng)羅幢。名因陀羅網(wǎng)。唐言天赤珠。此網(wǎng)有千重。而有千光。其光各各相攝。不相妨礙。繇此天王。因中修梵行。果感梵天寄位。因中修眾德。果感梵網(wǎng)莊嚴。時佛于彼天說法。欲標題流布。一觀此網(wǎng)光色重重。有似法門理事互攝之象。故以無量網(wǎng)孔。喻無量世界。喻無量眾生心。喻無量佛教門。喻無量菩薩差別階級。喻無量諸佛受用境界。以此一喻。而攝多義。故從喻立題也。經(jīng)文言世界法門。正攝眾生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擴而推之。無量大小橫豎網(wǎng)孔。喻無量寬窄仰覆世界。而無量世界。繇眾生無量心行所成。佛說無量大 小乘教門。無數(shù)賢圣差別階級。皆隨眾生心垢輕重方便施設(shè)。如是四圣六凡。皆因緣所生之法。了無實體。繇眾生不了自性。故勞一舍那。千釋迦。千百億釋迦佛。出廣長舌。橫說。豎說。塵說。剎說。熾然說。謂之心藏。地藏。戒藏。無量行愿藏。因果佛性。常住藏。與奪橫施。皆本眾生心。不出梵網(wǎng)一喻也。若有宿根大力量人。一聞此說。即秉金剛光明寶戒。耀定慧鋒。裂諸見網(wǎng)。則當下灼見梵網(wǎng)之珠象不同。而光光互射。世界各別。而不壞一真。眾生心異。而性本無差。業(yè)惑紛綸。而各無自相圣賢科第等差。而總一佛乘我佛教門雖殊。而理無二致。如是乃至胎。卵。濕;。皆本清凈菩提之心。了無妄境。而色法。心法。常。無常法。一切眾生數(shù)量等法與夫空觀。假觀。中道智理觀行。輕重開遮止作持犯。無量權(quán)巧法門。蕩然一空。獨露戒光。為自持用。又何勞釋迦放光擎接。玄通問果行因。舍那詳答心地。經(jīng)家據(jù)旨立題。羅什最后譯傳。道影道融書布。祖祖授受不絕。與今直解發(fā)演其義哉。雖然戒光圓攝。至理無言。當知 世尊向無言說中說。說而又說。而直解向無解中解。解而又解者。不無歸宿。如佛說二字。乃果人所具之才辯。梵網(wǎng)二字。乃因人所具之莊嚴。若能回真向俗。始知佛佛說梵網(wǎng)以度人。若能回因向果。始知人人持梵網(wǎng)以成佛。所謂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如是即以海墨書文。不盡題意。但撮其要。只欲吾人初從凡夫持心地戒。中而寄位梵天。此天。上鄰四空。下接六凡。菩薩居此天中。上弘下化。積劫修因。后成佛果。三身圓現(xiàn)。亦于此天說梵網(wǎng)經(jīng)也。五結(jié)歸其名者。世尊所說一大藏時教?偯恍薅嗔_。亦云修妒路。亦云素怛囕。華言契經(jīng)者。上契諸佛之理。合道而言。下契眾生之機。逗根而說。故曰契經(jīng)。亦云經(jīng)者。線也。言理發(fā)于文。如線貫花。亦若梵網(wǎng)珠像有異。繇線貫絡(luò)以成。譬夫三十心。十地。十重。四十八輕。戒法有異。繇一佛戒貫攝以成。亦云經(jīng)者。徑也。如人行正路。直抵中堂。譬夫持光明金剛寶戒。徑成佛道。亦云涌泉。亦云繩墨。此皆隨義立名?燮鋼艄(jié)?偛怀鲐灁z常法四字。貫者。貫串諸法之旨趣。攝者。攝持所化之機宜。常者。古今不變。法者。凡圣同軌。上四字所詮之義。下一字能詮之文。能所合目為題。故名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

  ○二釋譯人名。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

  姚秦者。秦國之主。姓姚名興。標明代氏。揀非苻秦時也。三藏等者。乃譯師之名德。三藏。即經(jīng)律論。經(jīng)詮一心。常住不變之理。律規(guī)三業(yè)。體凈無為之道。論核是非。刊定邪正之規(guī)。法師。即佛法所屬也。謂此大師學(xué)解三藏。以法自師。以法師人。就德彰名。故曰。三藏法師。鳩摩羅者。華言童壽。師童年而有耆德。故云童壽。什者。謂善識此方文字知識。七佛以來譯經(jīng)師也。奉詔者。奉秦王之詔命。而翻譯此經(jīng)故。譯者。易也。易梵國之語。成華夏之言。華梵并舉。合目為題。故云。鳩摩羅什奉 詔譯。

  ○三釋經(jīng)品題。

  菩薩心地品之上

  此一經(jīng)之品題。菩薩二字。半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西域好廣。此方喜略。惟存菩薩。義含提埵。乃上弘下化之人也。心地二字?傆卸x。一當本經(jīng)而言。心。即三十心。地。即十地。二指法而言。即是眾生本元心地。謂此心地。能攝世出世間法故。世間法。即六凡。謂諸天。世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出世法。即四圣。謂 聲聞。緣覺。菩薩。諸佛。凡圣雖殊。而此心地。原無差別。但以迷悟淺深。有凡圣次第大小之殊。如迷此心地。造五逆十惡等因。故有地獄。如慳貪嫉妒等因。故有餓鬼。若亂倫理欺罔騙害等因。故有畜生。如受三皈五戒等因。故有人道。如嗔心作福剛強卒惡等因。故感修羅道。精修十善。習學(xué)禪定。故生天道。聞四諦聲悟入。故名聲聞。作還滅觀。了緣生空。故名緣覺。智理觀行自利。慈悲喜舍利生。故名菩薩。歷三祇。圓萬行?瘴遄 F贫。故名如來。如是四圣。六凡。之 十法界。皆本心地中。迷悟差別。若能一念不起。頓契無生。則凡圣迷悟。當下銷殞。故菩薩悟此心地,F(xiàn)自受用。而又以此心地。教一切眾生,F(xiàn)他受用。蓋此心地。乃一切眾生分上。日用尋常。六根門頭。自受用境界。繇無明封蔀。不自覺知。諸佛所證。證此。菩薩所修。修此。眾生所迷。亦迷此。如來愍念。興慈運悲。往來三界八千余返。秖為發(fā)明一切眾生本有心地。唯欲眾生依此心地。稟受金剛光明寶戒。為本修因。故下卷云。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當當常有因故。當當常住法身。所以說。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佛戒者。即眾生心地光明金剛寶戒也。世尊初從妙光堂。終至首羅宮。十處說法。次第敷演。結(jié)歸究竟。心藏。地藏。戒藏。無量行愿藏。因果佛性常住藏?偠灾。名曰心地法門。故命品題曰。心地品。品者。類也。眾類相從之義。此經(jīng)大部。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此當?shù)谑F兴_心地品。此一品之文。分為二卷。上明菩薩理智觀行修證階級。即三十心。十地也。下明菩薩心地戒法。輕重開遮。止作持犯。即五十八戒也。卷有上下之分。此卷居上。故曰品之上。

  ○四明分科義。

  凡經(jīng)皆有序。正。流通三分。序分者。序一經(jīng)之來源。彰說法之繇致。正宗者。明一經(jīng)之宗旨。逗眾生之機宜。流通者。繼遐芳于萬古。俾化導(dǎo)之不絕也。序分。有通。有別。通。謂諸經(jīng)通用。以諸經(jīng)之首。皆有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某處。與某大眾俱。一切經(jīng)初。同有此序。故名通序。別。謂當經(jīng)發(fā)起。以諸經(jīng)繇致。各有緣起不同。故名別序。此經(jīng)心地品。既在大部六十一品中。當?shù)谑。唯屬正宗。通序。居首品。流通。居末品。故無如是我聞等句。若唯約本品首尾文義之中。而分序正流通者。一序分。從爾時釋迦牟尼佛。在第四禪地中起。至問此光。光為何等相止。二正宗分。從是時釋迦。即擎接此世界眾起。至下卷四十八輕止。三流通分。從諸佛子聽。十重四十八輕戒起。至于卷終。此一經(jīng)大科之義也。

  ○五正解經(jīng)文(三) 初明序起分 二明正宗分 三明流通分。

  ○初明序起分(四) 初化佛說法 二放光現(xiàn)瑞 三睹光生疑 四玄主集問。

  ○初化佛說法。

  爾時釋迦牟尼佛。在第四禪地中。摩醘首羅天王宮。與無量大梵天王。不可說不可說菩薩眾。說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

  此敘說心地法門品之由致也。爾時者。即無量 天人。菩薩。大眾集會之時。釋迦牟尼佛者。標能化之主。梵語釋迦牟尼。義翻能仁寂默。釋迦譜。凈梵王云。我子釋迦。以能仁表姓德。寂默顯理致。又能仁不住涅槃。寂默不住生死。又名能忍。仁者。忍也。以聞善不即喜。聞惡不即怒。能含忍于善惡故。又于無生寂滅。忍可忍證。故云忍也。又名能儒。更有多義。文繁不錄。雖有多義?傊S行隨德以彰名也。在第四禪地中者。標所住之處。以顯法最勝也。在者。住也。謂以如法安住而住。所謂應(yīng)如是住也。第者。次第。謂三界共九地。欲界為一地。名五趣雜居地。色界有四地。初禪。名離生喜樂地。二禪。名定生喜樂地。三禪。名離喜妙樂地。四禪。名舍念清凈地。無色界有四地。一空無邊處地。二識無邊處地。三無所有處地。四非非想處地。此當色界。第四禪舍念清凈地中。乃摩醯首羅天王所住之處。亦名有頂天。又名色究竟天。法云地菩薩。多寄住于此處說法。摩醯首羅。華言大自在。又云威靈;蛟迫。此天為三界尊極之至。輔行記云。色界天王。三目八臂。騎白牛。執(zhí)白拂。有大威力。居菩薩住處。能知三界雨滴之數(shù)。統(tǒng)攝 大千世界。于色界中。此天獨尊。即統(tǒng)諸大梵天王之主也。佛欲顯此心地道戒。甚深秘密清凈大法。獨尊無上。故在此大梵天王宮中內(nèi)庭而說也。與無量等者。標聽法之眾。顯佛威德也。與無量大梵天王者。以一四天下。有十八梵天。百億日月等。有百億大梵天王。故曰。無量大梵天王也。不可說不可說菩薩眾者。言法會聽眾。非是算數(shù)所知。以表此法。惟大根人?爱斉c說故。說蓮華臺藏世界者。指受法之處。盧舍那佛所說者。明授法之人。說法有宗。傳其本也。梵語盧舍那。此云凈滿。諸惡凈盡。眾德悉滿。此即圓滿報身佛。下卷。廣明其義。心地法門品者。心地品。解見上文法者。軌持之義。門者。通達之義。謂依法修行。直至佛地。所謂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門。又圓覺云。有大陀羅尼門等。故下卷云。汝諸佛子。轉(zhuǎn)我所說。與一切眾生開心地道。次第說我上心地法門品。受持讀誦。一心而行。又千釋迦。千百億釋迦。受持而去。各各放光。光中化佛。獻華供佛。又從定而入。復(fù)從定而出;虼蔚谡f。或頓圓說。蓋謂得此門者。若隱。若顯。若出。若沒。隨心開合。權(quán)實自在。故云法門也。

  ○二放光現(xiàn)瑞。

  是時釋迦身放慧光所照。從此天王宮。乃至蓮華臺藏世界。

  此敘發(fā)起之緣也。如法華欲說諸佛一乘實相故。世尊先從眉間放一道白毫相光。光中圓現(xiàn)法界事相。生佛始終。為發(fā)起之緣。此經(jīng)欲說心地希有妙法。世尊必現(xiàn)希有瑞應(yīng)。故先身放慧光。為開發(fā)之緣也。此光全身顯露。是本有如如智慧果德光明。繇戒定力而生。然此智光。非諸佛獨有。一切眾生皆具。但以無明執(zhí)著。不能證得。故世尊以種種方便。放種種光明。說種種戒法。無非發(fā)明人人本有心地戒光。若能會得此光。非從外來者。即獲自己無明窟中戒定慧光。與三世諸佛等無差別矣。從此天王宮。乃至蓮華臺藏世界者。示慧光所照之處。顯情與無情。無非一光所攝盡也。

  ○三睹光生疑。

  其中一切世界。一切眾生。各各相視。歡喜快樂。而未能知此光。光何因。何緣。皆生疑念。無量天人。亦生疑念。

  此正敘明發(fā)問之端也。其中一切等者。總舉依正二報。即指天宮華藏之兩間中。凡系佛光所照。一切世界。所有一切眾生。莫不各各相視其光。歡喜快樂也。類數(shù)無量。故名一切。眾法相生。故名眾生。此光昔無。于此忽睹。故各各相視。既睹其光。必獲饒益。故曰歡喜快樂。而未能知此光等者。寶光雖睹。塵相未空。肉眼凡夫。徒被其照。故未能知此光因緣。豈惟博地眾生。皆生疑念。即有身光之無量天人。心慧昏蒙。于佛身光。莫知所出。亦生疑念也。上敘人天不達佛光因緣之所以竟。

  ○四玄主集問(二) 初起定放光 二眾集發(fā)問。

  ○初起定放光。

  爾時眾中玄通華光主菩薩。從大莊嚴華光明三昧起。以佛神力。放金剛白云色光。光照一切世界。

  爾時者。即人天生疑作念之時。眾中等者。此舉眾明當機也。眾有四。一當機眾。二發(fā)起眾。三影響眾。四結(jié)緣眾。此菩薩是華藏海會。不可說不可說四眾之中。當機首領(lǐng)大菩薩眾也。佛放此光。甚深微妙。難解難知。非具大智慧者。不能曉了。惟此菩薩。具大行華。智慧明妙。通達此光之道。能為眾中作唱導(dǎo)之主。以德彰名。故云。玄通華光主菩薩。從大莊嚴華光三昧起者。此明因依果起義。大。即體大。莊嚴。即相大。華光明。即用大。乃法。報;。三身之圓果也。又莊嚴表果。華光明表因。謂因果齊彰。主伴重重義。莊嚴法身果海有三。一六度萬行。二一切智慧。三第一義諦。其中華。乃行華。即福德莊嚴。光明。乃智慧。即智慧莊嚴。三昧。乃正定。亦名正受。即第一義諦莊嚴。此三克備。故名大莊嚴。此菩薩住是定中。即從是定而起。又大莊嚴三昧。即大定之別名。如來妙定。有百千萬億恒河沙等三昧?傊疅o量三昧。皆從此一三昧流出。而一切法身大士咸住此三昧法性土中。應(yīng)緣即現(xiàn)。故云。從大莊嚴華光明三昧起也。菩薩請問大法。必仗如來神力加被。放光召眾。方能發(fā)起智問。是故以佛神力。放金剛白云色光者。正顯心地光明金剛寶戒照用之義。言此戒光。能破性障。故曰金剛。凈智如幻。故曰白云色。又菩薩在因。惟素法身。故曰白云色也。光照一切世界者。顯此光照處。周遍圓融而無障礙。又顯圣凡依正?偸且还馑鶖z。蓋釋迦如來。身放慧光。即舉果以明因。今華光主菩薩。全身所放白云色光。即因中境界。舉因以該果。所謂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也。此菩薩正欲令諸眾生。知因識果。冀果修因。必以本光明金剛寶戒。為因地心。方證本法身。智身。功德身之慧果也。向下釋迦請問。舍那酬答。正顯即果即因。即因即果。因果不二之義。

  ○二眾集發(fā)問。

  是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與共同心異口問此光。光為何等相。

  此敘問果明因義也。是中等者。謂因玄主放光。光照十方世界。是十方世界中。一切諸大菩薩。以此光明皆來集會。不約而同。法華云。尋光共推之。亦此義也。與共同心者。因光悚動。同示一疑而問故。異口者。人各有身?陔S身異故。問此光。光為何等相者。即問釋迦如來全身所放慧光之相。此光即果中境界。前眾生未發(fā)菩薩心。秖疑因緣。故曰何因何緣。此諸菩薩是因中人。只問果中之事。故曰。光為何等相。何因何緣。即下釋迦請問舍那云。一切眾生。為何因緣。得成菩薩十地道等文之案。光為何等相。即下請問。當成佛果為何等相之案。此序分竟。

  ○二明正宗分(二) 初明心地道 二明心地戒。

  ○初明心地道(四) 初化佛代請 二舍那酬答 三華光請釋 四舍那酬釋。

  ○初化佛代請(二) 初攝生還本 二正請決疑。

  ○初攝生還本。

  是時釋迦。即擎接此世界大眾。還至蓮華臺藏世界。百萬億紫金剛光明宮中。見盧舍那佛。坐百萬億蓮華赫赫光明座上。

  此敘攝用歸體。生佛無差之義。是時者。即此人天大眾。諸菩薩請問之時。釋迦是能化之跡佛。即擎接此世界大眾者。乃所化之生也。在上曰擎。在下曰接。即擎接此光光所照一切世界中。生疑集會有根性之大眾也。言還至者。謂此釋迦與諸菩薩。一切眾生。元從華藏世界。舍那本跡心地戒中一光流出。今復(fù)還歸本體故。蓮華臺等者。即舍那本跡之處。蓮華臺藏世界。詳在后文。億有四億。百億。千億。萬億。萬萬億。此乃四億中百萬億也。紫金剛光明。表菩提智境。宮中。表涅槃理境。謂理因智明。智繇理發(fā)。以理冥智。以智契理。理智圓融。法報無礙。報化圓融。跡本不二故。見盧舍那佛者。釋迦旋歸本界。覿面相睹。親見本師法身智身境界;毓夥嫡。即本來面目。自己舍那。不從外得。坐百萬億蓮華赫赫光明座上者。即舍那所坐之座。此座以蓮華者。蓮之開敷。表權(quán)實雙彰義。在后詳釋。赫赫光明者。赫赫。即光焰熾勝之貌。光明。乃智慧照用之相。謂智能破惑。表如來于因地中。以智慧焰。燒煩惱薪。障惑盡凈。智理全彰。故感果中報德。住此蓮華赫赫光明之座。自安安人也。俱名百萬億者。即千釋迦。千百億釋迦。光明蓮華。圍繞舍那宮座。故云。百萬億赫赫蓮華光明之座。此明三身圓會之相。華嚴廣明百萬億相。

  ○二正請決疑。

  時釋迦及諸大眾。一時禮敬盧舍那佛足下已。釋迦佛言。此世界中。地及虛空。一切眾生。為何因緣。得成菩薩十地道。當成佛果。為何等相。如佛性本源品中。廣問一切菩薩種子。

  此釋報化。假設(shè)問答。以顯說法之本旨也。時釋迦。至釋迦佛言數(shù)句。敘請法之儀則。表三業(yè)虔誠也。禮佛足。身業(yè)之誠。釋迦佛言?跇I(yè)之誠。身口并致。意業(yè)之誠。諸佛請法。尚具此儀。余請法者。自當尊重也。此世界中者。即娑婆世界中也。地及虛空者。地。即人間。虛空即天上。一切眾生。即釋迦如來擎接人間。天上一切世界中。睹光生疑。根熟眾生也。為何因緣。得成菩薩十地道者。因緣。即因行。道。即佛果。意謂一切眾生。發(fā)菩提心。返妄歸真。欲修佛道。畢竟以何因行。方至佛果。此第一問。即前天。人。疑何因何緣之意。當成佛果。為何等相者。意謂當成佛果之時。畢竟何等境界。是第二問。即上華光主放光集眾。同心異口問此光。光為何等相之意。請問因緣。并何等相。向下舍那一一領(lǐng)答詳明。此是略問。在大部內(nèi)。如佛性本源品中。廣問一切菩薩種子。佛性。即菩提心。乃本覺義。言此覺體。曾未還改。在眾生分中。名曰佛性。在非眾生分中。名曰法性。今舉在因。故名佛性菩薩種子。即因地心也。此化佛代問文竟。

  ○二舍那酬答(二) 初總答心地 二廣答釋名 三結(jié)答問義。

  ○初總答心地(四) 初顯示定相 二誡聽思修 三陳自因行 四舉自果相。

  ○初顯示定相。

  爾時盧舍那佛。即大歡喜,F(xiàn)虛空光體性。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示諸大眾。

  前釋迦身放慧光。為發(fā)問之端。是果中明因。次玄主身放白云色光。集眾興疑。是因中明果。今舍那答釋心地之道。不在別處。就是我。與釋迦。菩薩。眾生。若凡。若圣。若因。若果?偸且坏拦饷鳌o二無別。故將自己一段受用境界。滿盤托出。示與諸人面前。要令人人直下承當。返本還源。識得自己本有光明金剛寶戒。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圓滿具足。無欠無余。故將定光示諸大眾也。爾時者。即釋迦請問時也。即大歡喜者。謂宣說此心地法門。能令一切眾生。永離諸苦。得究竟樂。正是世尊本懷。故大歡喜,F(xiàn)虛空光體性者。光。即本體智光。言智體即法身。法身本無形相。本無來往。本無遷改。猶若虛空。無動無搖。萬象森羅。于中顯現(xiàn)。以智性即色。故能現(xiàn)于色。然以華光任運。若隱若顯。不離法身。故曰。虛空光體性也。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者。如木之有本。水之有源。一切諸佛。一切菩薩。修因證果。無不依此本源智定。為因地心成佛。常住法身道果。以顯三身圓現(xiàn)一光也。示諸大眾者。即以此本定光。示諸眾生使悟入也。

  ○二誡聽思修。

  是諸佛子諦聽。善思修行。

  此舍那如來。詔告當機法會大眾。誡聽勉進思修意也。是諸佛子者。佛為慈父。紹佛曰子。諦聽等者。即聞思修三慧。諦者。審也。聽者。領(lǐng)也。謂諸大眾佛子。若不審諦誠信而聽。則所聞之法。心不相應(yīng)。心法既不相應(yīng)。心慧妙行何繇發(fā)起。故曼殊大士。于楞嚴會上。獨選耳根圓通為妙耳門。所謂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故先誡聽也。善思修行者。謂善能體會所聞之法。如聽而思。如思而修也。若不如聽而思。聽則無益。不如思而修。思亦徒勞。所謂如人數(shù)他寶。自無半錢分。于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故復(fù)誡思修也。必須如是諦聽。如是善思。如是妙修。方契如如實相心地法門光明金剛寶戒。

  ○三陳自因行。

  我已百阿 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為因。初舍凡夫。成等正覺。

  此繇化佛初問。一切眾生為何因緣。得成菩薩十地道。故報身佛。述己過去所修所證為答也。阿僧祇。華言無數(shù)。梵語劫波。此云分別時節(jié)。又云時分。我已百阿僧祇劫。即佛已修因證果之時分長遠也。修行是心地。即下文所明三十心十地也。以之為因者。正謂欲得道果。無有別法。即以此本心地法門而為因也。前問中雙請為何因緣。答中不言緣者。乃因中具有緣義故。其義有三。一本有光明金剛寶戒。乃正因心。二依教法起觀。修行心地法門。是緣因心。三無明凈盡。真如理圓。究竟無上菩提。歸無所得。即了因心。初舍凡夫。即始覺。破滅相無明。百阿僧祇劫修行三十心。即漸次覺。破異相無明。修行十地。即隨分覺。破住相無明。成等正覺。即究竟覺。破生相無明。我佛時歷百僧祇。方得五住究盡。豈今妄誕之人。一朝一夕。微因微緣。小功小行。一知半解。無明煩惱。貪嗔我慢。一毫未除。而言頓超佛道者也。瓔珞經(jīng)云。一切諸佛。不經(jīng)三大阿僧祇劫。得成無上正覺。無有是處。仁王 般若亦同此義。先悟毗盧性海。后行普賢行門。旨哉言乎。

  ○四舉自果相(二) 初總明果相 二別明果相。

  ○初總明果相。

  號為盧舍那。住蓮華臺藏世界海。

  此繇第二當成佛果。為何等相之問。故以己初舍凡夫時。修習心地。乃至成等正覺。以如是等因。如是等緣。如是等果。而成如是等相以答之也。言號為者。因中自有師佛。記莂其名。因行未滿。只名菩薩。覺行既圓。成等正覺。故號為盧舍那佛也。住蓮華臺藏世界海者。華藏世界。大香水海中。有一華臺。世界如蓮華形。故名蓮華臺藏世界海。華嚴經(jīng)云。有二十重華藏世界海。皆在無邊妙華大香水海中。此世界種。乃是毗盧遮那如來。往昔于此界中。微塵數(shù)劫修菩薩行。親近微塵數(shù)諸佛時所嚴凈。今感果住此也。而此娑婆世界。正當華藏第十三重。有十三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圍繞。問。據(jù)華嚴云。即是毗盧遮那如來出現(xiàn)之處。此經(jīng)所云盧舍那佛。住蓮華臺藏世界海。二經(jīng)何別。答。毗盧遮那法身也。盧舍那報身也。法身。托報顯。報身。因法成。若非法身。無以有報身。非報身。無以顯法身。乃知法報不分。三身圓現(xiàn)。不即不離。非一非異。二經(jīng)不別。是故盧舍那佛。住蓮華臺藏世界海。即毗盧遮那佛。住蓮華藏莊嚴世界海也。海有十德。總而言之。淵深廣大。包含萬物。無德不備。無相不現(xiàn)。流出一切。融攝一切。即千釋迦。千百億釋迦。依報正報。無不從此華藏世界。盧舍那佛心海中流出。此上二節(jié)。總答因果二問。問何等因。即最初悟此心地光明金剛寶戒為因。問何等緣。即依法修行三十心十地為緣。問何等果。即成等正覺為果。問何等相。即依正莊嚴二報為果相也。

  ○三別明果相(二) 初從體起用 二攝用歸體。

  ○初從體起用。

  其臺周遍有千葉。一葉一世界。為千世界。我化為千釋迦。據(jù)千世界。后就一葉世界。復(fù)有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百億南閻浮提。百億菩薩釋迦。坐百億菩提樹下。各說汝所問菩提薩埵心地。其余九百九十九釋迦。各各現(xiàn)千百億釋迦。亦復(fù)如是。

  上總示果相。明依正之體。此別示果相。明依正之用也。其臺。即大香水海中之一大蓮華。華中有一蓮臺。臺上有一佛。佛即舍那本佛。乃正報身佛也。臺。即舍那所居華臺。乃本跡佛身依報國土也。其本華臺。周遍有千葉圍繞。而每一葉為一世界。故成千世界。此顯本跡依報。又現(xiàn)為跡佛依報之世界也。我化為千釋迦等者。我即舍那自稱。揀非權(quán)小凡外之我。此顯本跡佛身。又化跡佛之身,F(xiàn)為跡依界中教主。此一一界中佛。皆舍那化身。故曰我化為千釋迦據(jù)千世界。后就一下。顯跡依土。又化為跡跡佛身依報國土也。言后就一葉等者。即千葉中。拈最后一葉而例言之。此一跡華。又現(xiàn)為百億之華。每一一華。為一一世界。故有百億世界。每一一世界中。有一一須彌山。故有百億須彌山。梵語須彌。此云妙高。以眾寶所成。出過諸山故。每一一須彌山。有一一日月繞須彌盧。故有百億日月。每一一日月。一日一夜游四天下。故有百億四天下。每一一四天下。有一一南閻浮提。故有百億南閻浮提。梵語閻浮。此云勝金。以樹流金汁。河出金沙故。百億菩薩釋迦者。此又顯跡佛之身。而又現(xiàn)跡跡佛身。即千釋迦。一一化現(xiàn)百億釋迦為當機。故云。百億菩薩釋迦。坐百億等。此總結(jié)顯如來婆心。示現(xiàn)受生。出家成道。轉(zhuǎn)法輪度眾生義。一一釋迦。皆示現(xiàn) 八相成道。二始同時。皆不離菩提樹。而升四王。忉利乃至梵天。皆說舍那所傳心地法門。皆放身光。鼓動人天。故曰坐百億菩提樹下。各說汝所問菩提薩埵心地也。其余九百等者。上拈千華中。一華示現(xiàn)。千佛中。一佛示現(xiàn)。其余九百九十九釋迦。又作云何其一華一佛。既如是示現(xiàn)。則余九百九十九釋迦依正。亦皆各各示現(xiàn)。乃至請問心地法門。亦復(fù)如是。無二無別。

  ○二攝用歸體。

  千華上佛。是吾化身。千百億釋迦。是千釋迦化身。吾以為本源。名為盧舍那佛。

  此舍那。知凡小不能通達即體之用。而謂實有本跡應(yīng)跡之分。故言千百億釋迦。是千釋迦之化身。千釋迦。是舍那之化身也。上其臺等。是明從體起用。即即體之用。此明攝用歸體。即即用之體。正明體不離用。用不離體。體用不二。故曰。吾以為本源。名為盧舍那。上廣答果相竟。

  ○二廣答因相(二) 初標牒問詞 二釋心地名。

  ○初標牒問詞。

  爾時蓮華臺藏座上盧舍那佛。廣答告千釋迦。千百億釋迦。所問心地法品。

  爾時者。當爾發(fā)明本跡遍現(xiàn)攝用歸體之時。廣答者。對上略答而言。上只略答。我已百劫修行心地。又恐法眾不知是何等心地。故標牒問詞。下詳答之。

  ○二釋心地名(四) 初釋十住名 二釋十行名 三釋十向名 四釋十地名。

  ○初釋十住名。

  諸佛當知。堅信忍中。十發(fā)趣心向果。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進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護心。九喜心。十頂心。

  此釋十住心名德位也。諸佛當知者。謂千釋迦。千百億釋迦。今為當機。故詔告之。堅信忍中。十發(fā)趣心向果者。地持經(jīng)云。十住。十行。名種性住。種。即種子。有發(fā)生之義。性。為性分。乃自分不改之義。以初住位。即中道種成就。安住其中。無有退失。數(shù)數(shù)增進。故名種性住。瓔珞經(jīng)云。三賢。十地。等。妙。諸菩薩。分為六位。各具性。觀;。堅。忍。五法。每一法。隨六位分為六種。此十住位。于六性中。此名習種性。習。謂習學(xué)。研習空觀。破見思惑故。于六觀中。此名住觀。住。即安住。謂心會于理名住。觀。即觀照。謂觀察諦審一切諸法。緣生性空名觀。即修習空觀之理。蕩一切法。二義合言。故名住觀。于六慧中。此名聞慧。達耳曰聞。分別曰慧。因聞中道之理。而生一切無漏智慧。能了一切法。離二邊相。旋轉(zhuǎn)聞根故。堅信忍中者。乃有二義。堅者。于六堅中。此名信堅。信。即信心。堅。即堅實。謂信一切法。皆即真諦。無毀壞故。忍者。于六忍中。此名信忍。信。即信心。忍。即安忍。謂信一切法。皆悉空寂。能于空法。忍可忍證。以二法合言。名堅信忍也。中者。言此堅信忍中。有十種人。俱發(fā)上弘下化廣大之心。趣向佛海。無能退轉(zhuǎn)。起信論云。分別發(fā)趣道相者。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一切菩薩發(fā)心修行。趣向義故。略說發(fā)心有三種。一信成就發(fā)心。二解行發(fā)心。三證發(fā)心。此信成就發(fā)心者。依不定聚眾生。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yè)果報。起厭離心。求菩提道。得值諸佛。親承供養(yǎng)。修經(jīng)萬劫。信心成就;蚍鹌兴_。教令發(fā)心;蛞源蟊噶。或因護法因緣。能自發(fā)心。如是信成發(fā)心。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yīng)。故名信成就發(fā)心。又發(fā)心有三種。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集諸善行故。三者悲心。欲拔一切苦故。如是發(fā)心。皆得不退。故云堅信忍中。十發(fā)趣心向果。何名十心。一者舍心。舍。即施舍。無所悔惜之義。謂以內(nèi)法外法。一切皆舍。通達無為無相。入空三昧故。二者戒心。戒即戒律。護善遮惡之義。謂以一切善惡諸法。無集無受。一切性離。一道清凈故。三者忍心。忍。即忍可。安忍不動之義。謂以無相慧忍。入一切空空忍。一切法如忍相不可得故。四者進心。進。即精進。趨向無退之義。謂以四威儀中。登無生山。入空入假。亦無二相。進分善根故。五者定心。定。即禪定。不昏不散之義。謂以心念寂然。滅一切罪。生一切善故。六者慧心;。即智慧。照了無礙之義。謂以不可說觀慧智。入中道一諦理。無明障破。皆為慧用故。七者愿心。愿。即愿樂。上求下化之義。謂初發(fā)求心。中間修道。行滿愿足。佛果便成故。八者護心。護。即護持。善能堤防之義。謂以無相護護。使諸外道八倒。不嬈正信。以護根本。法體集散。不可護故。九者喜心。喜即歡喜。離苦得樂之義。謂見他人得樂。常生喜悅。靜照樂心。緣一切法故。十者頂心。頂。即人頂。無過于上。尊貴之義。謂以最上頂智。滅無我輪。斷除十使。不受六道果。住頂三昧正定。發(fā)行趨道性實。不離正信故。自此十心圓明。空觀成就。理性漸顯。真諦不立。從此解脫。趨進行位也。瓔珞經(jīng)云。以銅。銀。金。琉璃。水晶,旇。之六輪。對住。行。向。地。等。妙。之六位。以輪對者。具有二義。一運轉(zhuǎn)。二摧輾。謂佛菩薩。運轉(zhuǎn)于大法輪。則能摧輾眾生之惑業(yè)故。因斷惑證真。各有淺深次第不同。故以六輪對六位也。問。此十住位。以何輪對。答。以銅寶輪對。何故以銅。蓋似金色。不具金用。雖無鐵之塵垢。而獨有渣滓在。若乃煉磨攻治。則能成諸器皿。濟用于世。謂十住諸菩薩。惟修空觀。斷見思惑。如離塵垢。四十二品無明之中。十住位人。斷前滅相一品。異相十品。若前異相十品。未能斷盡。如銅之有渣滓;蠹确謹。德亦分顯。故能隨體起用。隨類現(xiàn)形。化諸眾生。如器成濟世。故以銅寶輪。對十住位。

  ○二釋十行名。

  諸佛當知。從是十發(fā)趣心。入堅法忍中。十長養(yǎng)心向果。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舍心。五施心。六好語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

  此釋十行心名德位也。此位于六性中。此為性種性。謂乃雖證本性真空。而不沉住空理。即能分別諸法。開化眾生。使令入佛道故。于六觀中。此為行觀。行為修行。以修習假觀行。立一切法。二義合言。故名行觀。于六慧中。此名思慧。思謂審思。勝思。決定思。慧。即擇法覺慧。以思惟中道理。發(fā)生無漏智慧。開化眾生。二義合言。故云思慧。諸佛當知二句。結(jié)前。入堅法忍中等。起后。前住云堅信忍。此行云豎法忍何也。即前所修理法。理繇信入。信繇理起是故前云堅信。此云堅法。于六堅中。此名法堅。謂知諸法。皆即俗諦。無毀壞故。于六忍中。此名法忍。雖知諸法皆空。無所有相。而能假立。諸法以化眾生。于假法中。忍可忍證。以此二法合言。故名堅法忍也。此位以前十住真理。深入玄妙。菩提妙行。依理而起。運四無量之心。行四攝法。饒益眾生。長養(yǎng)圣胎。成就圣德向佛果海。故云十長養(yǎng)心。向菩提果。何名十長養(yǎng)心。一者慈心。愛念眾生;灰磺。能生正性。不繇魔教使得樂果故。二者悲心。愍念眾生。以悲空空無相。自滅一切苦。與一切眾生平等一樂。起大悲故。三者喜心。慶他得樂。空空喜心。令諸眾生。入正信。舍邪見。背六道苦故喜。四者舍心。周給無吝。無造無相?辗ㄖ腥缣摽。自他體性不可得。而無生心常修其舍。五者施心。普惠無惜。身施。口施。意施。財施。法施。教導(dǎo)一切眾生。無心行化。達理達施。一切相現(xiàn)在前行。六者好語心。所說皆善。慈愛語言。攝化眾生。常行如心。發(fā)起善根。七者利益心。勝行化生。實智體性。廣行智道,F(xiàn)行六道。不以為患。但益人為利。八者同心。隱同攝化。以道性智。同空無生法中。以無我智。同生無二。入諸六道身相行業(yè)。一切事同。以入同法三昧。九者定心。印持無亂。以一念靜慧觀空。無能擾動。了見一切眾生。我人種子。皆無合散。集成起作。不可得故。十者慧心。照徹無礙。觀諸邪見結(jié)患等縛。無決定體性。是心入起空空道。發(fā)無生心。自此十心。行行無違。定慧圓明?占俨涣。以中道智觀。增進向位也。此位功行。于六輪中。以銀寶輪。對位。謂銀體性瑩潔。不受塵垢。雖經(jīng)镕煉。性恒不變。此十行菩薩。惟修假觀以加功用。任運分斷中十品異相無明惑業(yè)。顯發(fā)本然清凈之性。如銀體瑩潔。镕煉不變。故以銀寶輪。對十行位也。

  ○三釋十向名。

  諸佛當知。從是十長養(yǎng)心。入堅修忍中。十金剛心向果。一信心。二念心。三回向心。四達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 大乘心。八無相心。九慧心。十不壞心。

  此釋十回向心名德位也;叵蛐恼。因前二位所修所證。一切智行。不墮不退不住。空假不立。心心回向。真如平等。法界理中。名回向心。諸佛當知二句。結(jié)前。入堅修忍中等。起后。言從是等者。繇前十行。如苗增長華果敷實。將華落果成時。更加堅勇其心。不被魔外侵損。此位于六性中。名道種性。因修中道。通達佛法。能起一切眾生菩提道種故。于六觀中。此名向觀。謂向法界真如實際故。于六慧中。此名修慧。謂修中道理。發(fā)生無漏智慧故。前云堅法忍。此云堅修忍者。具有二義。于六堅中。名為修堅。謂修中觀。了知諸法。皆即中諦。無毀壞故。于六忍中。此名修忍。謂即修習中道。知一切法。事理和融。于中道理。忍可忍證。二義合言。名堅修忍。此十向位。即解行發(fā)心也。前十住心。繇信滿故而入。此十向心。繇行滿故而入。以是菩薩。于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故。即于真如法中。深解現(xiàn)前。于是心心實相。念念真如。行行圓融。修金剛?cè)炼ā<磺行蟹ㄩT。深入理觀。轉(zhuǎn)更增明。入佛果海。故云從是十長養(yǎng)心。入堅修忍中。十金剛心向果也。何名十回向心。一者信心。但信自心。決定成佛。永無疑執(zhí)故。二者念心。念念不失一切諸佛正智。于大乘六念。常覺常施。一合相故。三者回向心回。即不住。向。即不退。于此無上金剛菩提。心心入空。而無去來。幻化受果。深深心解脫故。四者達心。達。即通達。照徹無礙。內(nèi)外清凈?湛杖缛缦唷2豢傻霉。五者直心。直。即正直。直照平等。入無生智。無明神我空于空三界生者。結(jié)縛而不受故。六者不退心。不退入凡夫地。不起新長養(yǎng)諸邪見。常空生心。心入不二。為不退一道一照故。七者大乘心。解解一空。以一空智。智乘行乘。任載任用。令諸眾生。同入佛海故。八者無相心。即心無相。妄想解脫。照般若波羅蜜。無二相故。九者慧心。無量法界。無集無受生。生生煩惱而不縛。光明照性入一切法故。十者不壞心。八魔不壞。入佛威神。出沒自在。動大千界。于虛空平等地心。無二無別故。于此十心圓滿。二空理顯。感諸佛加被。得摩頂三昧。證入虛空平等總持法門。即入十地也。此十向位。于六輪中。以金寶輪對位。謂金體貴重。濟用極大。土理;馃。其色不變。此菩薩惟修中道。功行加深。教化亦廣。雖混眾塵。不為眾塵所染。雖居五欲。不為五欲所燒。以斷盡后十品異相無明。故以金寶輪。對十回向位也。此上三賢觀行。雖各修一觀。乃瓔珞約本分位而言。其實三觀圓修。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也。

  ○四釋十地相。

  諸佛當知。從是十金剛心。入堅圣忍中。十地向果。一體性平等地。二體性善慧地。三體性光明地。四體性爾炎地。五體性慧照地。六體性華光地。七體性滿足地。八體性佛吼地。九體性華嚴地。十體性入佛界地。

  諸佛當知一句。標牒舍那。對千化佛答說十地名德位也。從是一句。結(jié)前。入堅圣忍中等。起后。前三賢修習圣行。功德圓足。得入正等地總持法門。自此稱圣。故云從是十金剛心。入堅圣忍中十地向果。問。前三賢位名心。十圣名曰地者何。答。三賢位。未證真如。非所依處。此十圣位。乃佛界地。為一切所依。性一切功德。生一切功德。故易心名地也。此地于六性中。性為正覺性。謂即正與佛體等無別故。于六觀中。觀。為地觀。謂能生萬物。因修中道觀理。一切佛智功德。從此生故。于六慧中。為無相慧。謂正知中道之理。惟空無相。而能發(fā)生一切無漏智慧故。言堅圣忍者。其義有二。于六堅中。地上菩薩。名為德堅。謂修中道觀智。破一分無明等障。顯發(fā)一分真如三德。無能毀壞。故名德堅。于六忍中。此名正忍。謂正破無明。于中道理。忍可忍證故名正忍。二義合言。故名堅圣忍也。此即名證發(fā)心。謂證真如法故。唯為開導(dǎo)一切眾生。不依文字。起信廣明。已上總明十地義。向下別明十地義。何名十地。一體性平等地。謂此菩薩。證入諸佛法身平等大慧。真實法門。攝受眾生。凡所作為。其慧平等故。二體性善慧地。此菩薩。善修法身平等大慧。清凈明達一切善根故。三體性光明地。此菩薩。證發(fā)無邊妙慧光明。以三昧解了智。能知一切三世諸佛法門。入神通光明故。四體性爾炎地。此菩薩。以智慧焰。燒煩惱薪。以入善權(quán)方便。教化一切眾生。能使見佛體性故。五體性慧照地。此菩薩。以 十力智照。知善惡有無二性。起一切功德行。轉(zhuǎn)不可說不可說法門故。六體性華光地。此菩薩。以大智行華。一時開敷。十神通明智品。現(xiàn)身示眾。種種變化。百千萬劫。說不可窮盡故。七體性滿足地。此菩薩。具足十八圣人智品。于一切國土中。隨諸眾生心行。示現(xiàn)作佛。成道轉(zhuǎn)法輪故。八體性佛吼地。此菩薩。入法王位三昧。其智如佛。而以法藥施諸眾生。為大法師。破壞四魔。法身具足。說法無畏。如大獅子吼故。九體性華嚴地。此菩薩。得佛華嚴。善能守護法身。以佛威儀。如來三昧自在王定。王定出入無時。于百億四天下。一時成佛,F(xiàn)無量身口意。說無量法門品。而能轉(zhuǎn)諸魔界。入佛界。轉(zhuǎn)佛界。入魔界。于一念中。一時示現(xiàn)如是事故。十體性入佛界地。此菩薩。以獲一切種智。得入金剛?cè)痢F浯蠡劭湛諒?fù)空如虛空性。具足十功德品。復(fù)有不可說奇妙法門。奇妙三昧門。陀羅尼門。非下地凡夫心識所知。惟佛佛無量身心口意。可盡其源故。自此十地圓滿。等入如來妙覺果海。此地菩薩功德。于六輪中。以琉璃寶輪對位。以琉璃寶。出須彌山。一切眾寶。皆不能壞。此十地菩薩。所證真實。不為外魔之所動壞。故以琉璃寶輪。對十地位。此十圣地觀行斷證。初地斷上品惑。證下品智。自二地。至七地。斷中品惑。證中品智。從八地。至十地等。斷下品惑。證上品智。此即轉(zhuǎn)前五識相應(yīng)心品。成成所作智。轉(zhuǎn)第六識相應(yīng)心品。成妙觀察智。轉(zhuǎn)第七識相應(yīng)心品。成平等性智。轉(zhuǎn)第八識相應(yīng)心品。成大圓鏡智。四智圓明。三身圓現(xiàn)。所謂大圓無垢同時發(fā)。普照十方塵剎中。以上答釋心地名相竟。向下結(jié)答以勸修也。

  ○三結(jié)答問意(二) 初舉法陳因 二作勸修證。

  ○初舉法陳因。

  是四十法門。﹂品。我先為菩薩時。修入佛果之根源。

  是四十法門品者?偱e心地軌則以勸修也。我先為菩薩時者。此舉果明因也。修入佛果之根源者。此舉因明果也。若非勝因。不得勝果。若非勝果。焉顯勝因。舍那自指根源。以為眾生修入榜樣。

  ○二作勸修證。

  如是一切眾生。入發(fā)趣。長養(yǎng)。金剛。十地。證當成果。無為無相。大滿常住。十力。十八不共行。法身智身滿足。

  此總答前二問。以明修證之義。如是二字。承上自已成佛根源在斯。一切眾生。當亦如我往昔行菩薩道。修人發(fā)趣。長養(yǎng)。金剛。十地。四十賢圣之行。為因地心。得證當成果。無為無相。大滿常住。法身智身。滿足相好。無為無相。即顯法身。大滿常住。即顯報身。十力。十八不共行。即顯化身。法報不分。三身圓現(xiàn)。是為法身智身滿足。以此三身。繇因地中修習心地。是以得果證身。宗鏡錄云。由轉(zhuǎn)根本之心。得證法身。根本心者。即第八識。謂善惡等法。本此出生。若迷此識。即為生死。悟此識者。即得涅槃。此識轉(zhuǎn)時。一時煩惱斷滅已盡。得證法身故。二轉(zhuǎn)依本之心。得證報身。依本心者。即第七識。謂依八識而起。如迷此識。即起一切愚癡。悟此識者。即起一切智慧。是故此識轉(zhuǎn)時。一切愚癡解脫。即證得報身故。三轉(zhuǎn)起事之心。得證化身。起事心者。即第六識。謂對六塵而起分別。以迷此識。即起一切貪嗔癡等。惱害眾生。悟此識者。即修一切戒定慧等品。饒益眾生。是故此識轉(zhuǎn)時。即證得化身故。是以如來出世。說諸心地法門。無非要令一切眾生。斷惡修善。轉(zhuǎn)識成智。證三身。圓十號故也。十力者。一知是處非處智力。二知過現(xiàn)未來業(yè)報智力。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四知諸相勝劣根智力。五知種種解智力。亦名欲力。六知種種界智力。亦名性力。七知一切至處道智力。八知宿命無漏智力。九知天眼無礙智力。十知永斷諸習氣漏盡智力。 十八不共法者。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意無失。四無不定心。五無異想心。六無不知舍心。七欲無減。八念無減。九精進無減。十智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身業(yè)隨智慧行。十四口業(yè)隨智慧行。十五意業(yè)隨智慧行。十六知過去無礙。十七知現(xiàn)在無礙。十八知未來無礙。此十八行。云不共者。以是諸佛自覺圣智境界。非權(quán)小菩薩所共。更非凡夫境界可知。故云不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