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名詞 >

【無明】-什么是無明

無明(佛教解釋)

  無明是指不知意識心之虛幻,執(zhí)為實不壞我,故令阿賴耶識起行支,依于末那之執(zhí)我而執(zhí)名色,遂至輪轉(zhuǎn)生死。大乘佛法把無明分成兩個部分:一念無明,無始無明。

詞義解釋

  稱謂:無明

  拼音:wú míng

  梵語:avidya^

  巴利語:avijja^

  解釋:不能見到世間實相的根本力量,也是我們執(zhí)取和貪嗔的根源。

詳細(xì)釋義

  無明正解

  1 ,一念無明包括四種:“見、欲、色、有”四種住地煩惱。

  見一處住地:是指不明白五蘊空的實相,而執(zhí)著于顛倒見——以世間的顛倒知見來看世間一切法,以及揣摩猜測涅盤實相而產(chǎn)生的錯誤見解。

  欲界愛住地:是指對欲界六天和物質(zhì)世間的色聲香味觸以及這五塵引生的各種法的貪著。

  色界愛住地:是指對于色界天的境界,也就是初禪到四禪的這些境界的貪著。

  有愛住地:是指于無色界的四空定中,雖然沒有色陰,但是有受想行識四陰——能知能作主的心還存在。因為貪著無色界中的心的境界而產(chǎn)生無色界的苦果。

  這四種住地的無明生起一切的煩惱叫做“起煩惱”,總稱一念無明煩惱。一念無明是阿賴耶識從無始劫以來累積留存下來的。一念無明無始有終,是眾生輪回的原因,斷盡一念無明,就斷了輪回的種子,舍報后可以取涅盤。故二乘辟支佛及阿羅漢都已永斷一念無明,一切妄想煩惱永不復(fù)起,舍報以后必定取證涅盤。如果煩惱妄想又生起來,就是沒有斷盡一念無明,只是暫時伏住而已,這是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的境界,而不是阿羅漢、辟支佛的境界。如果涅盤中還是會起一念的話,那就還是要在三界里面受生。

  2 ,無始無明。

  世尊說:“其四住地前更無法起故,故名無始無明住地。”也就是說,在凡夫眾生還沒有明心見性之前,生起一切煩惱都屬于起煩惱。這四種住地的煩惱之前沒有任何一法能夠生起,因此叫做無始無明住地。無始無明住地所能生起一切煩惱叫做“上煩惱”,這些上煩惱只有在我們明心見性之后,想要修學(xué)成為究竟佛的心生起之時,才會產(chǎn)生,所以上煩惱又稱為“過恒河沙數(shù)修所斷煩惱”。無始無明不是從眾生的根塵識中來,這種無始無明從無量劫以來不與眾生心相應(yīng),一直到菩薩第一次明心以后才第一次相應(yīng),所以說:“心不相應(yīng)無始無明住地”。

  二乘辟支佛阿羅漢斷盡一念無明,即斷了分段生死,舍報后可取涅盤。二乘辟支佛阿羅漢雖斷盡了一念無明,卻仍末與無始無明相應(yīng),沒有到達(dá)無始無明境界。

  無始無明從無量劫以來不與眾生心相應(yīng),一直到菩薩第一次開悟明心以后才第一次相應(yīng),而仍然還沒有斷盡,要到佛地方才斷盡。明心見性以后分?jǐn)酂o始無明,仍然還有過恒沙數(shù)修所斷上煩惱末斷,名為塵沙惑未斷,到這個時候才能稱為到無始無明境界。

  七住菩薩開悟明心時分破無始無明,同時也斷一念無明四種住地?zé)⿶乐娨惶幾〉責(zé)⿶溃渌有——欲愛、色愛、有愛住地三種住地?zé)⿶,要到八地,才能斷盡。故菩薩種性的佛子,不須斷盡一念無明,便可直接破無始無明。

  斷盡一念無明,舍報后就可以取涅盤,所以菩薩在斷一念無明之前應(yīng)先求明心見性,免得成為菩薩聲聞,那就不容易成佛了。斷盡一念無明是悟后起修的內(nèi)容。

  詞典解釋

  《 佛學(xué)大詞典 》

  為煩惱之別稱。不如實知見之意;即闇昧事物,不通達(dá)真理與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狀態(tài)。亦即不達(dá)、不解、不了,而以愚癡為其自相。泛指無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認(rèn)識。為十二因緣之一。又作無明支。俱舍宗、唯識宗立無明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即稱作癡(梵moha )。

  就十二緣起中無明支解之,無明為一切煩惱之根本。阿含經(jīng)謂,無明乃對于佛教真理(四諦)之錯誤認(rèn)知,即無智;且其與渴愛具有表里之關(guān)系。說一切有部以‘三世兩重’之因果來解說十二緣起,謂其中之無明系指過去煩惱位之五蘊,由于該位諸煩惱中,以無明之作用最強,故總稱宿世煩惱為無明。唯識宗則以‘二世一重’之因果加以解釋,謂無明與行能牽引識等五果之種子,故為‘能引支’;其中,與第六意識相應(yīng)之‘癡’,能起善惡之業(yè),稱為無明。

  有部與唯識宗又將無明分為相應(yīng)無明與不共無明二種。相應(yīng)無明,系與貪等根本煩惱相應(yīng)共起;不共無明,則無與之相應(yīng)而起者,以其獨自生起,故又作獨頭無明。且成唯識論卷五將不共無明更分為恒行不共無明與獨行不共無明。恒行不共無明,系與第七末那識相應(yīng)之無明,即與貪等根本煩惱相應(yīng)而起,此無明無始以來恒行,障礙真義智,故稱恒行;又自一切凡夫心常無間之觀點言,乃與相應(yīng)于第六意識之無明有異,故稱為不共。獨行不共無明,系與第六意識相應(yīng)之無明,以其與其他根本煩惱不相應(yīng),單獨而起,故亦稱不共。此獨行不共無明復(fù)依其與隨煩惱俱起與否,更細(xì)分主獨行無明與非主獨行無明。

  唯識宗又區(qū)分無明為種子與現(xiàn)行,其中,常隨眾生,隱眠在第八阿賴耶識中之無明種子,稱為隨眠無明;對此,無明之現(xiàn)行,纏縛眾生,系著生死(迷之世界),稱為纏無明。又纏無明有相應(yīng)與不共,即為隨眠、纏、相應(yīng)與不共等四種,稱為四種無明、四無明。此外,無明復(fù)可分為根本與枝末、共與不共、相應(yīng)與不相應(yīng)、迷理與迷事、獨頭與俱行、覆業(yè)與發(fā)業(yè)、種子子時、行業(yè)果、惑等十五種無明。

  據(jù)勝鬘經(jīng)之說,與見惑及三界之修惑(貪等)相應(yīng)之相應(yīng)無明,稱為四住地之惑。所謂四住地即: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其中,見一處住地指見惑,后三住地則指三界之修惑。又獨行不共之無明為無始無明住地之惑(若合以上四住地之惑,則稱五住地之惑),此無明住地為一切煩惱之根本,唯如來之菩提智得以斷之。

  據(jù)大乘起信論之說,無明為不覺,此不覺分為根本無明與枝末無明二種。根本無明,又作根本不覺、無始無明、元品無明,忽然念起無明或元初之一念。即不了達(dá)真如平等之理,故忽然起動差別對立之念的元初,即為諸煩惱之元始、迷妄之最初,皆非由其他煩惱所生者,故謂‘忽然’。以其極微細(xì),故難以區(qū)別心王與心所之狀態(tài)。故根本無明即最細(xì)微之動心,而諸種惑、業(yè)、苦等皆以此一念起動之心為根本,故稱根本無明。此即無始無明住地之惑。枝末無明,又作枝末不覺,即依根本無明而起之枝末的染污心,有三細(xì)六粗之惑業(yè)。

  據(jù)天臺宗之說,依空、假、中三觀可斷除見思、塵沙、無明三惑。此中,無明即迷于非有非空之理,而為障礙中道之惑。亦即中觀所斷之對象。關(guān)于斷除無明者,在天臺所判‘化法四教’之別教,于十回向伏無明,在初地以上至妙覺等十二階位,斷盡十二品無明。此際,十回向中,最后之第十回向斷除最初之無明,進(jìn)入初地;此最初之無明復(fù)分三品來斷,故稱三品之無明。在圓教,則于初住以上至妙覺等四十二階位斷盡四十二品無明,此際,第五十一階位(等覺)之最后心即顯妙覺智,由此能斷除最后之無明(稱為元品無明、無始無明、最后品無明)。然以上為過去之說,實則圓教不立三觀之次第,而主張持一心作觀,三惑同體,同時可斷。[長阿含卷一大本經(jīng)、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三、卷二十五、卷三十八、大智度論卷四十三、成實論卷九、成唯識論卷八、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八、卷五十六、卷五十八、卷六十四、十地經(jīng)論卷八、俱舍論卷九、卷十九、摩訶止觀卷六上、勝鬘經(jīng)寶窟卷中末]

  【 無明 】 《 丁福保佛學(xué)大辭典 》

 。ㄐg(shù)語)梵語阿尾儞也Avidy&amacron;,謂闇鈍之心無照了諸法事理之明。即癡之異名也。本業(yè)經(jīng)上曰:‘無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義章二曰:‘于法不了為無明。’同四曰:‘言無明者,癡闇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俱舍論十曰:‘明所治無明。(中略)其相云何?謂不了知諦寶業(yè)果。’(四諦三寶業(yè)因果報)。唯識論六曰:‘云何為癡?于諸事理迷闇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yè)。’

  【 無明 】 《 英漢對照佛學(xué)詞匯 》

  Ignorance == 無明

  Sanskrit word is Avidya. Literally, it means darkness without illumination. Actually it refers to illusion without englightenment, i.e., the illusory phenomena for realities. Avidya is the first or the last of the Twelve Nidanas. Ignorance, karma and desire are the three forces that cause reincarnation.

  【 無明 】 《 陳義孝佛學(xué)常見辭匯 》

  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癡的別名。

  一般解釋

  無明就是不知道自己在想啥,在做啥。

  通常人們常用“無明之火”形容發(fā)怒或生氣,就是說人們在生氣之時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們都很自信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沒有進(jìn)入“無明”。可是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憂慮與恐懼呢?

  實際上,無明是人注定要進(jìn)入的,原因在于偏見。我們的世界觀是在經(jīng)驗中形成的,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經(jīng)驗的左右。我們的大腦中記憶的東西無可避免地成為我們認(rèn)識事物、判別事物的基礎(chǔ)。特別是我們愛憐與痛恨的人或事物非常能夠觸動我們進(jìn)入“無明”。即便是簡單的事物的判別也不可避免地有偏見存在。由于無明,就自然產(chǎn)生命運。因為命運就是偏見造成的。

  避免進(jìn)入“無明”的方法是消除偏見。見多識廣無疑是較好的。但是見識再多,也不能遍歷所有過程。反省是最好的辦法。觀察自己每一個念頭而不作評價就能夠使之得到真正的自由。因為它解脫了經(jīng)驗教條的束縛。實際上,我們聽到的每個觀點(包括正談?wù)摰模┒紩`我們的心智。因為我們害怕未知而依賴已知,總希望我們現(xiàn)成的觀點指導(dǎo)我們行動和思考。我們的心智就會腐敗庸俗,不知不覺地進(jìn)入“無明”。在覺知念頭同時覺知自己的覺知時,我們不會有任何判斷,因為我們也能覺知自己的判斷和不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