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修定的基本方法

\

  修止方法很多,今天,先介紹“出入息觀”。

  佛講的出入息觀并不是數(shù)息或隨息觀呼吸的方法,在佛教里面稱觀出入息。發(fā)展到后來就叫“數(shù)息觀”,更進一步發(fā)展成“六妙法門”。很多人把出入息觀錯誤地以為是數(shù)息觀,數(shù)息觀是粗的方法,比較容易修。佛經(jīng)里講到的修法是觀呼吸,不是數(shù)呼吸,只是妄想雜念很多的人需要數(shù)息。這里,我以觀出入息的方法來指導(dǎo)大家。

  根據(jù)經(jīng)典的記載,觀出入息的方法,就是觀鼻端前面的呼吸。所以佛教里有這樣一句話:“眼觀鼻,鼻觀心”,有人把它叫做“觀鼻尖白”。就是從鼻尖前來觀呼吸,進一步從中觀心,鼻尖白是因為觀到后來在鼻尖見到光明。

  1.調(diào)身方法

  有些人打坐修定不久,會出現(xiàn)一些現(xiàn)象及障礙。比如姿勢障礙、呼吸障礙、身體疼痛等,這些大都是因為身體沒有調(diào)好所造成的。

  靜坐的姿勢是很重要的,修禪定最好的姿勢是雙盤。但是入定不一定要盤腿,重要的是全身放松。優(yōu)波離尊者第一次入定時是站立的,當時他在為佛剃頭發(fā)呢。但是,一般上靜坐要姿勢正確。坐時首先不必設(shè)法擺正頭,只要眼睛向前看,頭就自然正。然后眼皮垂下來, 眼皮垂下時別忘了眼睛也下視,眼睛不可向前看,下視后不要理會眼睛,太理會眼睛會產(chǎn)生幻境。

  每次上坐時,一定要檢查一下全身是否放松。我說過,不一定要雙盤或單盤,重點是全身肌肉放松。因為如果你靜坐一小時,身上某處肌肉拉緊一小時,一小時后拉緊的部位就要疲勞。有些人坐久了,他的頭就會低下來一點點。低一點點不要緊,不可以頭低到打瞌睡的樣子,除非你進入一種定的時候,頭就會自然低下來,那是另一回事。

  2.調(diào)息方法

  呼吸方法

  呼吸方法有胸部呼吸和腹部呼吸,胸部呼吸會胸悶氣短,所以必須用腹部呼吸。若要坐久或入定久,一定要用腹部呼吸。吸氣時,肚皮要自然漲,呼時自然凹進去,不可用意念控制呼吸。最好的腹部呼吸是吸氣吸到換氣之前,小腹會有一種吃飽飯似的感覺。為了做到這一點,一定要放松褲帶,如果你穿的褲子是松緊帶的,必須把褲帶拉到肚臍下四指寬。胸部呼吸無法達到很微細,從二禪開始會造成氣喘、胸口悶、痛,乃致無法修到三禪。

  觀呼吸粗細

  即修行用功之處,出入息的業(yè)處就是呼吸的動作。從鼻孔到你的丹田、肚臍都有呼吸的動作,觀不同部位的呼吸,對于心念的影響也不一樣。道家觀下丹田,就是觀肚皮上下的動作,是個很粗的呼吸動作。佛家用的方法是觀鼻端前的呼吸,是微細的動作。觀丹田的境界不但很粗,而且心集中丹田會產(chǎn)生內(nèi)氣的運轉(zhuǎn),會帶來很強的氣。佛教說修定所專注的境界有大有小,觀肚皮的境界是比較大,比較粗的。雖然道家修任督脈也能入定,但境界粗,要修很久才能定下來。佛家觀鼻前的呼吸,它的優(yōu)點在于鼻端前的呼吸是很微細的,很快就能入定,如果你的心念不夠微細的話,你就觀察不到鼻端前的細境界。

  業(yè)處:感覺人中處出入息的相

  業(yè)處就是修行的用心處,出入息觀的業(yè)處是六塵中的觸塵,即觀鼻腔對外面呼吸的觸覺,不可在鼻孔內(nèi)感覺呼吸,而是在鼻腔外來感覺,就是人中這個位置。當你呼吸的時候,有風(fēng)在人中這個位置吹過。因此,觀出入息時不要弄錯,不要觀鼻腔里面,而是在鼻腔外面。因為鼻腔外面的呼吸比較細,心念粗的人沒有辦法感覺到。如果你叫一個人觀鼻端前的呼吸,很容易發(fā)現(xiàn)他平時的心念粗或者細;當他輕易地在人中觀察到有風(fēng)吹過,就可以知道這個人很容易進入微細的心。相反地,心粗的人找來找去都沒有感覺。有些人為了找鼻前的呼吸感覺,找了三天都找不到;因為他的心念太散亂,太粗了所以找不到。一下子就觀察到的人,他修禪定就會很快入定。

  你們現(xiàn)在要注意鼻端前的呼吸,一定要設(shè)法知道,呼吸給你的感覺是什么呢?就是八種觸覺。

  呼吸的相:出入息的長短粗細冷熱滑澀。

  就是要觀察呼吸的長短的觸覺;粗細的觸覺;冷熱的觸覺;還有滑澀的觸覺。所謂觀出入息,就是觀呼吸的這八種變化。

  長短以什么來比較呢?是以前后的呼吸來比較的。不是你和我之間的比較。即呼吸的時候,看下一次呼吸比上一次呼吸長了還是短了,是呼氣長還是吸氣比較長呢?如果呼吸調(diào)得很好,就會越來越長。

  冷熱則是觀察呼氣熱還是吸氣比較熱。但是,當呼吸微細時則冷熱不明顯,此時就不必觀察冷熱了。

  滑和澀是什么呢?指的是你呼吸的易難。有時候吸氣比較難,好象有阻塞,這就叫澀。如果容易吸氣叫滑。呼出來也是一樣,也就是說我們呼氣的時候,是容易還是難,這就叫滑跟澀。

  粗細是你呼吸的風(fēng)的強度,是粗還是弱。如果你呼吸的風(fēng)聲很大,那就是粗。如果風(fēng)聲很弱就是細。一個人如果要入定,他呼吸的風(fēng)要求細。請記住:要入定不是要求呼吸長,是要求呼吸細。以下是觀出入息的要點:

  ⒈開始時要注意的是呼吸的冷熱感,心不數(shù)息也不隨息。

  ⒉呼吸越細,冷熱不明顯。

 、钞敽粑⒓殨r,就要專注在呼吸的粗細。

 、春粑郊,心念就越細;心念越細,入定就越深。

 、涤^呼吸粗細時,不要留在同樣的粗細,要越觀呼吸越細。

 、逗粑介L,就能入定越久。

  錯誤的業(yè)處:人中、氣感

  你觀呼吸時,不可觀想將心抓住,安放在人中這個位置,這種行為叫做作意太甚。觀呼吸時必須靠觸覺,心專注呼吸在人中摩擦的感覺。千萬不要沒有摩擦的感覺,硬把心集中在人中,那就錯了。換句話說,不允許將心念集中在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包括人中,只允許集中在呼吸上。

  觀呼吸除了八種觸覺之外,還會產(chǎn)生氣感,即身體中有氣在運轉(zhuǎn)。練氣功的人都知道,意到氣到。中醫(yī)也認為心念集中到哪里,氣就會跑到哪里。任何長期靜坐的修行人,都明白有此事。可是,那些不懂靜坐的人,一聽到有人講到氣,就說那是外道。由于我們在鼻端前觀察呼吸,就會有一些氣集中到人中這里來,這時心要分辨清楚,不可以去觀察氣感,只允許觀察呼吸的風(fēng)。如果你去觀察氣感,就發(fā)現(xiàn)人中越來越重,越來越麻。觀察更久一點,你會覺得整個嘴唇都會麻起來。這時,你的心念除了觀察呼吸,你也在觀察漲的感覺。八觸是呼吸給你的感覺,不是皮膚麻的感覺。在觀呼吸時,人中麻的感覺不是你想要觀的境界,你要清楚所觀的境是出入息,身體上的痛和麻也不是觀出入息要觀的境界。

  那些不懂得如何觀出入息的人,心念往往會集中在兩件事上:一件是看呼吸,一件是集中于氣的麻、漲的感覺。有些人還集中第三件事,就是他多加一個心念——將注意力集中在人中的意念。要清楚:觀察呼吸時只有集中呼吸的觸覺才是對的,其余的集中都錯。要弄明白這三件事,你才不會錯用心,才能以觀察呼吸的修法進入心一境性。

  摘自《定慧之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