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么應(yīng)該素食
前 言
從前一提到素食,就會聯(lián)想到佛教,由於多數(shù)人的錯誤觀念,以至影響佛教的發(fā)展。許多人關(guān)心佛教徒素食的營養(yǎng)問題,以為食素的人,身體營養(yǎng)不足,一定會陷於衰弱。這種觀念,現(xiàn)在雖然仍留存在一部分愚昧人的腦際,但由於科學(xué)的進步,已證實了這種觀念的錯誤,在科學(xué)昌明的國度 ,提倡素食已成為風(fēng)氣,F(xiàn)在試就如下各項理由,說明人類應(yīng)該食素。
(一)基於人類本能理由
宇宙間生物,無分動植,都有吸取養(yǎng)分,滋養(yǎng)生存的本能。植物姑且不論,單就動物說,概可分為肉食和素食兩類。肉食動物不問飛禽走獸,都具有搏殺動物和剝皮的銳利釣爪,飛禽如鷹鷂;走獸如虎、豹、獅、貓等。否則祗有吃昆蟲或植物,飛禽如燕、鴿、雀等;走獸如象、犀牛、河馬、長頸鹿、水牛、黃牛、馬、騾.駱駝、羊、鹿等類。人的雙手比馬鹿類的蹄靈活的多,但絕不適於搏殺動物和剝皮之用,人類和猿猴相似,這一類的手,適於剝果皮,所以猴類都是絕對素食者。以此推論,人類絕對不是天生肉食的動物。
(二)基於消化系統(tǒng)理由
動物消化系統(tǒng),第一關(guān)就是牙齒,就獸類的牙齒看,大凡肉食者,其門齒多銳利,其臼齒咀嚼面有無數(shù)突起處,適於碎骨裂肉;素食者,門齒是屬於切刀式,適於截斷草類,臼齒如臼,適於碾碎植物。人類的牙齒是屬後者,不適於肉食。再看大凡肉食者的腸子部特別短,易於排 。人類從小腸到大腸,是動物中腸子最長的一類。準此而論,人類所以能食肉,是由於能知道熟食,熟食已是經(jīng)過一番消化作用的,要不然,根本就無法下咽,就算勉強下咽,也無能力消化和排泄。準此亦可證明人類是天生素食動物。
(三)基於營養(yǎng)理由
動物所以要飲食,是因為要吸取營養(yǎng),首先請看營養(yǎng)從那來?科學(xué)家告訴我們,它是來自於土地、日光、空氣、和水份,尤其陽光照在植物上,由於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營養(yǎng)成份最多,土地中的養(yǎng)料更是被植物直接吸取。食素者是直接接受營養(yǎng),食肉者是間接接受營養(yǎng)。世人都知道牛肉有營養(yǎng),但牛的營養(yǎng)不是吃牛肉而來,是吃植物而來,世人都知鹿茸具大量荷爾蒙,但鹿僅能吃草,并沒有吃鹿茸。準此可知,動物滋養(yǎng)自身的營養(yǎng)素,都是直接或間接的從植物來。
以前很多人,以為米 是淀粉質(zhì),豈不知內(nèi)中所含蛋白質(zhì),竟有百分之七。米中的維他命,蛋白質(zhì),脂肪質(zhì),無機鹽,多存在糠內(nèi),所以糙米比白米較富營養(yǎng)。如發(fā)現(xiàn)腳氣病的癥候時,可知是缺乏維他命(乙一B一。)的結(jié)果,若用米糠煎湯,飲後可愈。
有些菜蔬,所含有的維他命量,多得驚人,例如菠菜,包心菜,芥菜,小白菜,缸豆莢,胡蘿卜等,悉屬其中之最佳者。
豆類如黃豆,大豆,黑豆等,其所含蛋白質(zhì),達於百分之四十,脂肪質(zhì)達百分之二十,真是多得使人吃驚。
果類中,如芒果,番茄,香蕉之類,皆含有多量維他命,而且各種都全,真是難能可貴的事實。
往昔人們誤會,以為馬鈴薯等,不過含有淀粉和糖而已,豈知竟含有很多的維他命。
有些東西,如豆醬,豆腐乾,砂糖,調(diào)味粉之類,并不含有維他命,然而所含蛋白質(zhì),都達百分之十九,故亦極可貴。
有時一件蔬菜,經(jīng)過煮熟腌好,或制成醬,其中所含有之營養(yǎng)素和維他命,便大有變化,其變化狀況不一定是減少,有時反而增加。
豆?jié){中所含蛋白質(zhì),數(shù)量之多,過於牛乳,各種維他命,亦俱齊全,可見滋養(yǎng)效力之高。由此可知,人類素食是屬當(dāng)然之事。再舉一例為證,如果一個人經(jīng)一段長期的素食,以後不但不想再食肉,并且鼻嗅到肉類的腥味就會反胃作嘔。相反的如果長期食肉,不見水菜蔬菜,不但想吃,并且疾病叢生。由此足可證明人類絕非自然肉食者。
(四)基於衛(wèi)生理由
本來營養(yǎng)就是衛(wèi)生,不過為了分別說明,所以在營養(yǎng)理由中,專談素食的營養(yǎng)問題,而未涉及到肉食的不良影響。在此處,讓我們專就肉食妨害衛(wèi)生的問題,提出討論。
肉食很容易引起疲倦,及促使未老先衰兩種病態(tài)。因為人的身體是由千千萬萬細胞構(gòu)成的,每個細胞都有吸收營養(yǎng)和氧氣、以及排泄廢物的功能,如果這種機能遭受阻礙,細胞就會退化衰弱,同時靠著細胞所構(gòu)造的各種器官,也會隨之而退化衰弱。不容懷疑肉類正是阻礙排泄功能的壞東西,因為畜生在活著的時候,自然要將體內(nèi)的廢物排泄出來:但一經(jīng)宰割,由於恐懼,哀傷,憤怒到極點,特別產(chǎn)生大量待排泄約有毒廢物,而當(dāng)時一切機能更即刻停止,大量有毒性的廢物積存體內(nèi)。人食其內(nèi),在不知不覺中等於把畜類的廢物加入自己體內(nèi),尿酸就是最顯明的肉類廢物,每磅牛排含有十四格拉姆尿酸,因為細胞浸在廢物 ,新陳代謝的功能,就會退化成衰弱,結(jié)果使人感到疲倦,有未老先衰的病態(tài)。
一九一二年,諾貝爾獎金得獎人,亞力士卡理博士(Dr.Alexis Carrel),早已認識到如要檢驗體內(nèi)細胞;各器官是否衰老,只須查驗細胞供給四肢營養(yǎng)與排泄廢物的功能,則可了然;於是他把一片雞肝浸在有營養(yǎng)的液體 ,該液體是可以供給營養(yǎng)料又可以排泄廢物,卡博士做此試驗的目的,是欲將雞肝的生存機能延長些日子,果然他獲得很大的成功;該物目一九一叁年起一直保持到一九四七年,共計叁十四個年頭,絲毫不腐壞;那時卡博士業(yè)已逝世,後來該物被人丟棄於溝中,遂成腐朽;其實若不丟棄,它的生存機能尚可延長更多時日。此事足以說明生命的長短,全賴細胞的功用如何而定,進一步說明如果人類細胞新陳代謝的機能,不受阻礙,壽命必能延長到不可知數(shù)。反過來說,如果細胞 的液體,常是充滿廢物,壽命隨時就會結(jié)束。西方學(xué)者研究,人類在洪水之前十代,平均壽命都是九百一十二歲;洪水之後,人們開始肉食,十代之後,人類的壽命,平均 有二百一十七歲。
從動物體帶給食肉者的種種病菌來說,更是可怕。尤其一些不易發(fā)現(xiàn)的癌病,往往不易被檢驗得出來,當(dāng)人類把它吃下去,無異是把動物的癌細胞移植到自己身上。
通常有一種錯誤觀念,以為刻苦耐勞的工作,必須要大量肉食補充營養(yǎng)。事實上這種想法, 是一種錯覺,以為體力的消耗,需要肉類來補充,但是牛馬的體力、耐力都非人可比擬,而它們祗需要植物來補充。曾經(jīng)是世運游泳冠軍的茂林羅斯 (MurrayRose),就是一位素食者,但據(jù)體育界的評論說:“羅氏游泳不但速度驚人,而且耐久力特強,尤其是每次比賽的最後關(guān)頭,速度加倍!币源丝芍,以為只有吃肉 能耐勞的說法,不能成立。
近世死於心臟病的比率特別高,心臟病的因素雖多,但基於動物脂肪過剩原因的占多數(shù)。動物脂肪產(chǎn)生膽固醇,能使血管硬化,心臟窄狹等不良影晌,老年人特別嚴重。
由於以上所述衛(wèi)生原因,可資證明人類是不適食肉的,尤其年老的人,因為機能退化,動輒可以致死。
(五)基於慈悲理由
佛教以慈悲為本,這個慈悲心,是透過般若智慧產(chǎn)生的。不是有立場的甚麼博愛,君子遠庖廚等一類膚淺的道理所可比。它是由於體認因緣生法。因果輪回。眾生平等,法性一如的真理後,而產(chǎn)生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絕對理性,由此產(chǎn)生戒殺的行為,吃素是戒殺的積極行為。眾生平等,我與眾生本無差別,我不愿被殺害宰割,眾生也一樣不愿被殺害宰割。請試想當(dāng)眾生被殺害時,那種恐懼痛苦的情形,和哀號的凄慘聲音。設(shè)身處地想,如果是我或是我的親人,那肉我還能吃得下嗎?一切眾生的生命是一樣的,畏死求生的心也是一樣的,痛苦的感受也是一樣,如果能推己及眾生,自然不忍殺害,更不忍心吃它的內(nèi)。
筆者初學(xué)佛時并未茹素,有一年(大約二十五年前)在高雄旗山教書,那時每天早晨四點多鐘,有坐在床上念佛的習(xí)慣,恰在此時,在宿舍不遠的地方,開始殺豬,由於清晨寂靜,豬的哀叫聲,從被綁到插刀流血到氣息微弱,清清晰晰送入耳膜,那呼喊無助的哀傷,刺激到我每一細胞,起初幾天還是豬叫聲,慢慢在我的意識中發(fā)生了變化,由豬號變成了人號「從那時起,肉到嘴 ,便不忍心咀嚼,當(dāng)然也不能下咽。再過些日子,連看到盤中的眾生尸體,也變成了人體,既不敢吃也不忍看,就開始了茹素生活。當(dāng)然也遭受過很多人的譏嘲笑罵,更有關(guān)懷勸說,奈何我心如是,巳不能改。有人以為吃素影晌健康,前面已有解說,不必贅言。最可悲憫的愚癡說法,說甚麼天生眾生就是給人吃的,不吃即違背天意。他們那 知道,天生能吃人的動物也有好多種,人不送給它們吃,是否也是違反天意呢?
(六)基於因果輪回的理由
因果定律,是佛教的基本法則。有因必有果,造什么因得甚麼果,是必然不易之理,偶有例外,也是基於助緣的力量而更易。其實緣也就是因。基此理由,可知造殺因就得殺報,食它的內(nèi)就應(yīng)該還他的內(nèi),有所謂:吃半斤還八兩。個別因,個別報;大家的因,共同報。近來戰(zhàn)爭武器的犀利,動輒殺人無算,未嘗不是共造殺業(yè)的共報,其他如天災(zāi)瘟疫,都是共報的事實。以香港一市而論,每日宰殺禽獸、水族不可勝計,冤氣沖天而不覺察罷了。古德有一首詩這樣說:“千百年來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因為無始以來生生死死,經(jīng)過無量次的生死輪回,往世父母親屬無從知道,說不定當(dāng)你操刀剖肚、敲骨取臟的正是自己過去世的父母兄弟妻子兒女,如今烹而食之而不知。從前,有個阿羅漢,行腳到一個村莊,這個村上正有一家人在娶親,阿羅漢上前化緣,當(dāng)他走進大門,用他的天眼一看,不覺哈哈大笑起來,親友賀客都被他突如其來的大笑所吸引,紛紛放下杯箸,跑來問他何以發(fā)笑:阿羅漢說:“太亂太亂,此事罕見!苯涌凑f了四句偈語:“此事罕今古,孫子娶祖母,犬羊席上坐,外婆鍋 煮”。原來今天結(jié)婚的新媳,正是新郎前世的祖母,來賓中有好多位是新郎前世家中飼養(yǎng)的犬和羊,廚房中鍋內(nèi)煮的內(nèi),正是新郎前世的外祖母,今天碰巧聚在一起,被這位阿羅漢看出來了。試想如果一個人終生食肉,所食到的過去世親屬,何止千百次。不過自己被無明障蔽,不能辨識罷了。
佛教徒基於眾生平等的原理,知道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將來都可以成佛。換句話說,現(xiàn)在一切眾生是未來的佛。又基於輪回的原理,知道現(xiàn)在一切眾生,在過去都有可能和我有親屬關(guān)系,不過目已被無明塵沙迷惑,而不能知道,所以佛告訴我們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這個“一切”包括所有眾生在內(nèi),并不必疑說 有雄性是父、雌性是母,實際上男女都是由業(yè)報而來,佛乃方便說法,使我們易生戒懼心。準此以解,今日所殺所食的眾生,都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了然於此,豈不悚然而懼!
- 印光大師:如何祭祖?祭祖用素
- 本源法師:祭祀祖先是用素食還是葷食?
- 星云大師:關(guān)于素食的六個精彩問答
- 廣化法師:佛制半月誦戒功德不可思議
- 廣化法師:廣化法師 現(xiàn)身說法
- 廣化法師:廣化法師的重罪輕報
- 廣化法師:出家人不做這件事,罪報至地獄!
- 廣化法師:佛說父母對子女要做到這5件事
- 廣化法師:狀元和寡婦的故事告訴你:舉頭三尺有神明
- 廣化法師:幾件真事證明見美色不動心者必獲福
- 廣化法師:絕不能把佛舍利當(dāng)成商品買賣!
- 廣化法師:持不妄語戒,小偷大難臨頭撿回老命
- 廣化法師:修行不必掛礙衣食 真修自有龍?zhí)熳o持
- 廣化法師:墮胎等于殺死親生子女,會有極大果報!
- 廣化法師:這件事讓我見證了僧人半月誦戒的神妙之處!
- 廣化法師:能結(jié)婚的“僧人”不是僧人
- 廣化法師:不神秘!受戒會得"戒體" 它有力量防非止惡!
- 廣化法師:為何說出家后再還俗容易感到劇烈的痛苦?
- 廣化法師:“七帝之師”清涼國師為何有40顆牙齒?
- 廣化法師:說佛的戒律不合時宜 殊不知是自己業(yè)障太重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dāng)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如瑞法師: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師: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本源法師: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靜波法師:跳出三界得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本源法師: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師: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師: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界文法師: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師: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西行法師: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懺云法師: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道堅法師: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西行法師: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夢參法師: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夢參法師: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天因法師: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