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五祖座下得法,開創(chuàng)南宗禪
唐高宗龍朔元年的一天,蘄州黃梅縣(今湖北省黃梅縣)東山寺鐘磬交鳴,信眾如云,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登壇講道,一如往日,給人指點迷津。
堂下來了一位年輕人,身上的衣裳四下透風,一走動便鼓蕩起來。弘忍見他蓬頭跣足,猜知他是遠道而來,心頭不由一熱:又一位虔心求佛的人,便特地問道:“你從何處而來?”
年輕人答道:“從嶺南來。”
堂上的人哄地笑起來。
當時的嶺南還是偏僻蠻荒之地。
弘忍又問:“來此做什么?”
那年輕人昂首答道:“來此求做佛!”
堂上的人笑得打跌,一下子也把寺里的清規(guī)戒律忘了個干凈。
弘忍見他口氣狂妄,不禁笑道:“我這里聚集大眾,也無非都是來求些福報,得點好處,你倒想求做佛?嶺南偏僻之地,你又是鄉(xiāng)下人,無知無識,哪里會有佛性?”
年輕人恭恭敬敬地回答:“地分南北,佛性并無南北;人有高下,佛性應無高下。”
弘忍大吃一驚,眼前這個“葛僚”慧根茁壯,真乃學法的上上之器。弘忍對自己的以貌取人很是懊喪,不過,孔子還不是見澹臺滅明相貌粗野而小瞧他?圣人也有走神的時候呢。他立刻安慰好自己,面上不露聲色,大聲喝斥:“你大話如天,也不怕人恥笑,可又會作什么功德?”
“我只會干些粗重雜活。”年輕人還是很恭敬地回答。
堂上有人大聲打起哈欠。
弘忍揮揮手,說:“那就到碓房舂米去吧!”
那年輕人從此就在碓房舂米劈柴,盡心盡力,供奉眾人。有時得空也站在禪房外聽弘忍說法。
這個年輕人就是后來的禪宗六祖慧能。
慧能本來姓盧,祖籍范陽(今河北省涿州市),父親有過一官半職,后被貶謫嶺南新州(今廣東省新興縣),死在任所;菽軓男∨c寡母相依為命,靠他砍柴維持生活,非常困苦。
有一日,他在集市上賣完柴,聽見旁邊一個客人念誦佛經。他一聽,便覺心有所動,仿佛春山里忽然一聲鳥啼,不知不覺把連日的勞累困頓都忘了。
他忍不住上前問那個客人,所念是何種經典。客人告訴他,是《金剛經》。又說弘忍大師勸人讀這部經,經里有見性成佛的法門,所以自己隨身攜帶,念誦不已;菽苈牭靡荒樋释,有如在沙漠上跋涉已久的人思欲泉水。去東山寺投弘忍學法的念頭一起,便無可遏制;菽芑丶野差D好母親,便日夜兼程,來到了東山寺。
過了好幾個月。這日,弘忍聚集門下弟子,當眾宣布說:“你們隨我學法至今,無論根器利鈍,應各有心得。現(xiàn)在,你們回去,運用本身智慧,發(fā)揮自己見解,每人寫一首偈來給我看。若哪一個真正領悟佛法大意,我就將衣缽傳付給他。”
弘忍的衣缽會傳給誰呢?大家興奮了一陣,因為誰得了衣缽,誰就算是禪宗六祖,他說的話便字字珍珠,句句黃金,禪宗里的是非全憑他一人裁斷,可了不得!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神秀。
原來,神秀是弘忍門下最得意的弟子。他少年時便博覽群書,熟讀佛典,而且跟隨弘忍多年,頗受賞識,做到上座,經常代弘忍向大眾講學。
這不是明擺著的嘛,弘忍何苦弄個把戲來哄咱們?眾人都不存做偈念頭。
神秀見大家都不做偈,心里也明白,便故意督促眾人趕緊用功。眾人嘈嘈嚷嚷:“我們這些凡胎,如何能與你相比。有你在,我們還有誰敢存奢望做六祖?這受衣傳法重任,自然是非上座莫屬。等你得法之后,我們再跟你學佛便是。我們做什么偈?做也白做!”
一席話說得神秀飄飄然,似乎平白高出兩丈來,一伸手,就能把那件萬眾敬仰的袈裟拿來。
“我已做好一偈,不知能否表達我胸中深淺。”
神秀前呼后擁,行至佛堂南廊,早有人遞過筆來,神秀將偈寫在墻壁上:
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
時時勤拂試,忽教惹塵埃。
眾人齊聲喝采,弘忍走過來,讀過偈,沉吟片刻,使召集一寺僧眾,令念誦此偈。說,依此修行,能免墮惡道,自會得益。大家更是念個不停。
弘忍傳喚神秀進入后堂,神秀暗自高興。
弘忍問:“此偈是你所作吧?”
神透拜道:“是我所作。請師父指點。”
弘忍笑笑說:“我知寺中無人能作此偈。此偈境界,說明你已到門口,但尚未入門哩。按如此見解,尚未見本性,即不能得無上智慧。要得到無上智慧,必須在當下認識本心,照見自性,于一切時中,不生不滅,念念自見,方能萬法無滯,左右逢源,一真而一切真。你且回去,再想一兩日,再做一偈,拿來我看。若能覺悟,就付你法衣。”
神秀內心一爐炭火,猛被潑了盆冷水,嗞嗞冒出的青煙,擾得他坐臥不安,心思散亂,偈不知從何做起。
惠能對此毫無所知。這日,他聽碓房門外一個童子邊走邊唱一首偈,心中一動,忙喚住童子,問他所唱是什么。
童子道:“你不知道,前幾日大師欲傳衣缽,令人都作偈,說誰懂得佛法大意,就做六祖。神秀上座在南廊墻壁,寫了這首無相偈,大師令我等每日唱誦。”
慧能一聽便哈哈大笑。童子問:“你笑什么?有本事你也作首偈讓我們看看。”
慧能說:“我也作了首湊熱鬧。不過,我不識字,請小師傅幫我找個人寫下如何?”
童子把慧能帶到南廊下。聽說葛僚也要作偈,寺里的和尚都跑來起哄。
“居然想和神秀上座同列一壁,這人怕是瘋了吧?”
“好好劈你的柴火,莫要自討沒趣。”
“好,我來幫你寫,看狗嘴今日長出什么象牙來!”
慧能只是微笑,一字一字念出偈來: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眾人拍掌大笑。“菩提不是樹,明鏡也不是臺,真是一派胡言亂語,不通不通!”“本來無一物,豈不是說連佛祖佛法都是假的,造孽呀!那我們靠什么找飯吃!”
弘忍聞聲趕來,一見此偈,心中不禁狂喜:慧能的偈簡潔明快地表達了明心見性,即心即佛的境界!但弘忍一轉念:歷代為這法衣,不知起多少爭端,枉送許多人性命;菽艿匚槐百v,若有人生邪心,要害他易如反掌。當下?lián)u搖頭,轉身離去。
眾人見弘忍并無半點喜悅,也就散了。過了一會,弘忍四顧無人,便去到碓房。只見慧能腰間掛塊大石,正在舂米,揮汗如雨,又笑容滿面地在唱歌,大概是老家的俚曲,嘔啞嘈雜,也不知唱些什么。弘忍不由感嘆道:“見性成佛,隨處自在。”說完,用手杖在石碓上敲了三下,便轉身走。
慧能會意,當晚三更時分,來到弘忍房中。弘忍神色莊重,將一件都認不出原來顏色的袈裟授予慧能。說:
“這就是達摩祖師從印度來中國傳禪,攜來的法衣。歷代祖師,靠它作為傳法憑信。但是,你要切記,法衣只是憑信而已,并非佛法本身。傳法在于以心傳心,靠的人是各人自己覺悟。今夜我傳你此衣,你便是禪宗六祖了。但佛門中亦有名利之徒,若人心不服,你可是命若懸絲。你帶上法衣,今晚就走。
慧能問:“走去哪里?”
弘忍道:“從哪里來,回哪里去。”
弘忍親自將慧能送到江邊,并要搖櫓送他過江。慧能奪過船櫓說:“師父,應讓弟子來!”
“我是師父,自然應是我度你。如何能讓你度我?”
慧能知道話里有禪機,便回答說:“慧能迷時,由師父度我;慧能覺悟時,我應自己度自己啦!”
師徒倆相視大笑。弘忍高興地下了船,看著慧能孤身駛向南岸。
一連三日,東山寺里靜悄悄的。弘忍不再上堂說法,弟子感到莫名其妙,就推神秀去問:“師父為何不再升座演說佛法?”
“此地已無佛法。佛法已經南下。”弘忍淡然道。
神秀大驚失色,慌忙問:“誰得了佛法?”
弘忍道:“能者得之。”
神秀跟大家一說,仔細想了一回,想起碓房慧能正好不見了三日。豈有此理,法衣讓這還未曾受戒的葛僚平白得了!頓時有百人,分頭南下,要追殺慧能搶法衣。
趕在最前面的一個叫慧明,原是陳朝宣帝的孫子。做過將軍,性如烈火。他投到弘忍門下好幾年,都沒得到證悟,早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一聽說佛法南下,便一馬當先,在大庚嶺追上了惠能。
慧能心想,法衣既然是傳法的憑信,豈是誰強暴便歸誰的?便將法衣放在石頭上,自己在一邊趺坐。
慧明看見法衣,一陣狂喜,伸手就取。忽然心意一動:我奪到法衣,難道就是禪宗六祖了?達摩祖師那張威嚴的面孔一下子浮出慧明的腦海。這一想,弄得耳熱心跳,汗流浹背。只覺手中的法衣沉重如須彌山,竟似拿不起了。
慧明心有所悟,立即上前禮拜:“師父,我為法而來,不為衣缽而來。望師父慈悲,為我說法,救我困苦。”
慧能道:“不思善,不思惡,此時此刻,便是你真實面目!”
慧明大叫一聲,心下豁然開朗,連拜幾拜說:“我在黃梅多年,從來未知自己本來面目,無法把握自己。今日蒙師父揭破魔障,頓悟佛性,真?zhèn)是啞子吃蜜一般!”
這樣,慧明成了慧能出道后的第一個弟子。
慧明請慧能繼續(xù)南下,自己仍留在原地。
不一會,北方路上煙塵滾滾,大隊人馬趕到;勖髡f:“我在這里守候多時,未見蹤影,估計葛僚還未來到,不如回頭細細尋查!”于是大家咒罵著又轉回去。
慧能脫身之后,在山林里埋名隱姓,一晃過了十五年。
這天,他來到廣州法性寺。正好趕上該寺住持印宗法師講《涅槃經》,當時來了一陣清風,吹動寺前的長幡,印宗即命聽眾以此為題討論義理。
一人先說:“旗幡實是因風吹而動。”
另一個人反駁道:“旗幡并沒動,是風在動。”
這時,慧能在人叢中站起來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觀者的心動。”
印宗一聽大驚,此人談吐舉止不同尋常,必有來歷。連將他請入寺里,提了一些玄奧的問題,表示請教;勰茈S手拈來日常生活現(xiàn)象,一一解答,無比透徹明白。印宗問:“行者真非常人!我老早聽說十五年前,東山佛法南來,莫非在行者身上?”
慧能出示法衣,印宗肅然起敬。又問:“弘忍大師可有指授?”慧能答道:“并無指授。也不需要什么指授。學法惟在見性,只要見性,擔水砍柴,皆可成佛!“
印宗對眾人道:“今日聽了和尚說法,何為珠玉,何為瓦礫,你們該有心得。”
眾人聽慧能指出這么一條快捷簡便的路子,撇開繁瑣的戒律,只憑內心領悟自性就可成佛,無不耳目一新,感到身心自由如飛;勰艿幕顒樱_創(chuàng)了中國佛教中最具中國氣派,最富于活潑生機的一個流派 —— 南宗禪。南宗禪強調單刀直入,擺脫種種名相的束縛。否定一切權威,直接體認自己的本真,讓人們從尋常日用躍進一個自由博大的意義世界中。
這一年,是唐高宗儀鳳元年(676年)
這一年,慧能才由印宗和智光兩位法師主持受戒,正式成為一名僧人。
不久,慧能離開法性寺,到了韶州(今廣東省韶關市)曹溪畔的寶林寺做住持,廣收門徒,名聲大噪。禪宗這一奇葩,在風景秀麗的曹溪越開越盛。
- 上一篇:金碧峰禪師要命的飯碗
- 下一篇:佛祖釋迦牟尼一生的故事
- 因果報應
- 嫖娼有報應嗎?真實的嫖娼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xiàn)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招鬼?不敢念地藏經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感應
- 金剛經感應事跡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念誦《心經》,心想事成
- 念誦地藏經的真實感應六則
- 佛咒感應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系
- 地藏經故事
- 心經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福看窮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藏的比丘與精進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會理解和忍耐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