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生活故事 >

修行的緣分

  修行的緣分

  什么夫妻,再好也就一生一世,幾十年,很短暫!這是按時間來說。按事情來說,夫妻之間有什么重要的事?除了學(xué)佛修行是大事,除此以外還有什么大事?

  這就是我們剛開始講的超越因果。已經(jīng)超越了這一切,就不會執(zhí)著這一切,所以對他來說不會有任何的障礙,F(xiàn)在我們這些人當(dāng)中也是,有的夫妻兩個,一個有修行,學(xué)得好;一個沒有修行,學(xué)得不好。沒有修行的,就整天煩惱痛苦;有修行的人,也不煩惱,也不痛苦了,看著對方可憐。這是有修行與沒有修行的差別。在同一個環(huán)境里,面對著同樣的事情,一個煩惱,一個不煩惱;一個痛苦,一個不痛苦。不僅不煩惱不痛苦,還可憐他,還想救他,這是菩薩行。

  最好是能超越這一切。什么叫超越?就是要開悟證悟,要明心見性。你真開悟了證悟了,明心見性了,你就不會受外界的影響,同時也能把所有的這些矛盾和沖突消除。如果修行沒有達(dá)到這樣的層次,就要轉(zhuǎn)變因果。什么叫轉(zhuǎn)變因果?就是斷惡行善,斷一切惡業(yè),行一切善業(yè)。

  夫妻不和,佛在經(jīng)中講過,這是曾經(jīng)邪淫的果報。你想改變這個因果,就要斷除邪淫,好好地持戒,這個時候更不能犯戒,不能搞那些不道德的事情。有些人這個時候把握不住,又犯戒了,將來就會有更嚴(yán)重的惡報。

  學(xué)佛的人不能怕現(xiàn)世的報應(yīng),要怕造惡業(yè)、種惡因。你種下了惡因,將來就要感受果報。種了一次惡因,將來感受果報的時候,不是一次兩次,而是無數(shù)次的,是千倍萬倍,而且越來越增長。所以真正有修行的人,就怕造業(yè),不怕現(xiàn)世的報應(yīng)。

  你真想解脫,真想解決這些問題,最好是明心見性,最起碼也要斷惡行善,尤其是斷邪淫。要好好受戒持戒,這樣才能轉(zhuǎn)變因果。這是唯一的方法,做不到就沒辦法了,只能自作自受。佛講得清清楚楚,以前造的業(yè),尤其是自己的行為不正,現(xiàn)在就要感受這樣的果報。所以應(yīng)該懺悔往昔所做的惡業(yè)。

  做懺悔最起碼要具足四種對治力。四種對治力中有返回對治力,就是下定決心,以后縱遇命難也不能犯這樣的錯誤。這就是你懺悔的時候要具足的條件。如果你當(dāng)時下不了這個決心,懺悔也能減輕點業(yè)障,但是不能徹底消盡業(yè)障。你當(dāng)時能下這個決心的話,才算比較圓滿的懺悔。

  決心特別重要。也許你以后還會犯同樣的錯誤,但是懺悔時必須要有這樣的決心。如果當(dāng)時你有決心,過后由于煩惱或業(yè)力,又沒有把握住,沒有控制得了,又犯了,這也沒辦法,只有再重新懺悔。

  任何事都是,我們下決心以后要盡量做。但是肯定也有做不到的時候,也有做錯的時候,這也要重新如理如法地懺悔。我們是學(xué)佛修行人,在這個過程中,盡量要圓融,要容納,盡量不要傷害對方。你盡心盡力了,緣分到了,也只能隨緣

  婚姻的事,有的想結(jié)不敢結(jié),有的想離不敢離,心里很痛苦,這也是自己放不下。該結(jié)還得結(jié),該離還得離,這是緣分的事。有修行的話就能解決,沒有修行的話也改變不了,只能隨著緣分走。

  什么事情都是,最好是保持自然。你特意離婚,這是個錯誤;你執(zhí)著不離婚,這也是個錯誤。該離就離,要把握這樣的狀態(tài)。但是要保持適度,這是很難的,有智慧才能把握得住。什么時候該離,什么時候不該離,沒有智慧,就分不清。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要學(xué)的么!

  學(xué)佛的人也不是堅決不能離婚,學(xué)佛的人也不是必須要離婚,一切都要隨著緣分走。我們要盡心盡力,盡量別傷害對方,別傷害眾生。我們對這些眾生,包括家人,沒有什么惡意,不自私的情況下怎么都行,不會造業(yè)。如果是惡意的,特別自私的,肯定會造業(yè)。自己最清楚自己,自己看看,我們想離婚或者不想離婚,是惡意的還是善意的?是自私的還是不自私的?如果是不自私的,就沒有什么罪過。你為了自己的利益堅決不離,這也是造業(yè)。

  任何時候都要觀察好自己的心,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這是最重要的。剛才我們講的超越因果,轉(zhuǎn)變因果,都在這里。自己的心態(tài)把握住了,會取舍了,就行了。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用考慮那么多。但是我們現(xiàn)在總是考慮很多。

  現(xiàn)在很多人,不管是什么人還是普通人,都是為了各自的名利。結(jié)婚離婚也是,根本不觀察自己的心態(tài),不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而去考慮這邊、考慮那邊,總是想不開。很多人都是為了面子,為了各種利益,都是自私的。其實把自己的心放平放正了就行了,對一個有修行的人來說很簡單。

  看自己的發(fā)心動機(jī),你今天要離婚是為了什么?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對方?為了自己還是為了眾生?你如果是為了對方,為了眾生,不自私、不自利,沒有惡意的情況下,不會擔(dān)因果,離婚也是個好事,也是一種行善。你自私自利,惡意的,也不考慮對方,只考慮自己的名利,怕失去自己暫時的利益堅決不離,你是在造業(yè)!你為什么不離婚,或者你為什么離婚?看自己的心,你是最清楚自己的,用不著問別人。

  大乘和小乘有區(qū)別。大乘佛法里完全看發(fā)心和動機(jī),不看結(jié)果。佛經(jīng)里講得清清楚楚,大乘佛法是心地法門。什么叫心地法門?動機(jī)善,一切善;動機(jī)惡,一切惡。小乘不一樣,不是只講動機(jī),還要看結(jié)果。為什么?他還有自私自利,心不是完全清凈,所以他還要看結(jié)果怎么樣。大乘就不用了,完全是為眾生的。比如你一點點也不自私,完全真心實意地為對方做事情,對方也知道你是真心的,萬一做錯了,他知道這個結(jié)果,也不會怪你的,就是這個道理。

  其實結(jié)婚也好,離婚也好,也沒什么。但是我們這些凡夫把世間的瑣事看得特別重。“結(jié)婚是大事,離婚也是大事啊!”

  所以它們的變動對我們的打擊特別大。但是對一個修行人來說,這都不算什么事,都離不開痛苦的本性,都離不開無常的本性。對于有修行的人來說,都是小事——世間的瑣事,無所謂!一切隨緣,緣來緣去,緣聚緣散,該聚聚,該散散,該來來,該去去。沒有什么,這是很正常的。有智慧的人就是這樣。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