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名利場中迷失自己
不在名利場中迷失自己
人生在世,常常被名利所累,其實名利對任何人來講都是心理上的慰藉,只是對自我價值的一種評定,因此,名利只不過是一個人為自己掙得的身價籌碼而已,但是沒有名利的人常常會對自己的價值產生懷疑,進而對自己在世界上的價值失去信心。為此,很多人不惜終身求索名利,最終使名利的繩索變成自己人生的絞索,因此斷送了所有的快樂與歡笑。
金錢、名利促使人追求進步,但也阻礙人向前邁進,使人掉入萬丈深淵。人生在世,只有將名利看得很輕,方能超然物外,活得輕松快樂。
寒山與園清寺的僧人拾得是好友,二人經常在一起吟詩作偈。因為兩人常用樺樹皮做成帽子,穿得破破爛爛地站在長廊的一端大聲地吟詩,還時而在村中引吭高歌,所以世人都視他們?yōu)榀傋印?/p>
閭丘胤要前往丹丘做官,臨行前,巧遇剛從天臺回來的豐干禪師。于是閭丘胤便問豐干禪師:“天臺那個地方有什么賢人可以為人師表?”
豐干禪師回答道:“園清寺里的寒山、拾得就是文殊、普賢二菩薩。”于是,閻丘胤在到任三天之后便親自前往園清寺,一看見寒山和拾得兩位詩僧就立即施禮下拜。寒山大笑著說道:“豐干真是多嘴!您連彌勒佛(豐干)都不認識,何必對我們施以禮拜呢?”說完之后,就拉著拾得走出寺院,回到了巖窟之中,洞穴的門自動合上了。
寒山經常會在竹子、樹木以及石壁上記下詩句,其中一首詩為:
自樂平生道,煙蘿石洞間。
野情多放曠,長伴白云閑。
有路不通世,無心孰可攀。
石床孤夜坐,圓月上寒山。
佛家言:“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又言:“若欲學道,先須貧苦煉行。”所以,真正的高僧不會被名利和財富打動,因為他們固守著自己的一片天地,在屬于自己的樂土中精進修行,凈化著自己的心靈。
可能你會說,這一境界只屬于貧瘠的遠古時代,而不適合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但它至少能讓我們找回本性,以免被物欲所吞噬。
正是因為寒山領悟到了人生的真諦,所以他才淡薄功名富貴,心甘情愿地過著清貧而自在的生活,深山雖然有路,他卻不曾讓其通往塵俗的世界,所以無心無欲的寒山就會認為官府中人沒有什么值得攀援的。
道林禪師喜歡一個人住在樹上,與鳥巢為鄰,于是人送外號曰“鳥巢禪師”。
有一次,白居易去拜訪道林禪師,見道林禪師在樹上坐禪,于是提醒道林禪師說:“你在這樣高的樹上打坐,實在是太危險了,趕快下來吧!”
道林禪師說:“大樹雖高,但卻并不危險,只要我小心一點,就不會掉下去;相反,你的處境才是最危險的!即使你有心躲避,但并不是每次都能躲過的,所以真正需要小心的不是我,而是你自己。”
白居易說:“我的生活平穩(wěn),而且我是朝廷重臣,哪里會有什么危險?”
道林禪師說:“官場如戰(zhàn)場,眾人從無一心,薪火相交,難道還不夠危險嗎?”
白居易聽了禪師的話,覺得很有道理,于是又問道:“佛法是如何解釋的呢?”
道林禪師回答道:“做壞事使我們心智迷亂,做好事使我們心靈明凈!”
白居易聽了深感失望,說:“這些道理連三歲的孩童都明白,又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何必說呢?”
道林禪師嘆道:“三歲孩童都明白的道理,八十歲老翁卻不一定會明白。”
白居易稍一沉吟,便解其意,連連點頭稱是。
世人皆為功名利祿所累,常常身處險境卻仍執(zhí)迷不悟。盡管也有人明白身處危險之境,但因受內心欲望的驅使,心智迷亂,結果連自己都控制不了。而欲望的不滿足往往是悲劇的根源,正所謂“欲壑難填”,人生的災禍皆源于此。有時就連3歲小孩也明白的道理,許多人卻沉溺其中而不能自!
懷著一顆清靜之心的人恰如“圓月上寒山”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于塵世中瀟酒自如。
- 上一篇:減少欲望,會得到更多
- 下一篇:人生大意,并不只在虛妄符號中
- 因果報應
- 嫖娼有報應嗎?真實的嫖娼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招鬼?不敢念地藏經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系
- 地藏經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為老公念心經,菩薩真的加持為其開智慧了
- 學會心平氣和
- 夫妻姻緣天注定,能改變嗎?
- 吃虧是在給自己積福
- 梅蘭芳父親傾囊布施 終獲善報
- 當代最受歡迎的佛學大師及其代表作
- 智商不高 卻很幸福
- 一動不如一靜
- 認真活在當下
- 你要懂得,體驗自我內心的世界
- 人活得就是個心態(tài)
- 茶要用沸水沏才會清香
- 有時候壓力會成為負擔
- 誰都有所不能
- 珍惜自己所擁有,就是最大的財富
- 任何時候都不要失衡
- 生活中的很多東西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 不要為了轉瞬即逝的快樂作繭自縛
- 多審視自己的言行
-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 真正困擾你的,是自己本身的執(zhí)念
- 不要讓別人的行為影響到你的情緒
- 喜歡搬弄口舌的人,會讓別人感到討厭
- 為什么我們不能很快地認識自己?
- 只有人心,才具有千尺的深度
- 修心,是治愈一切煩惱的良藥
- 所謂修行,實際上就是做好無數的小事情
- 真心本性是最珍貴的財寶
- 人生隨時可能落入生死井中
- 西天二十八祖之九祖伏馱密多的故事與傳法偈
- 心有多大幸福就有多深
- 慳與舍,墮落轉生為牛的弟弟與成就阿羅漢果的哥哥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菩薩的化身
- 算命與改運的故事
- 一個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緊去做吧!
- 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傷害
- 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濟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缺點的功德
- 菩薩與鳥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