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

佛教經典。亦稱《小無量壽經》,簡稱《小經》。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合稱凈土三經。一般認為在1~2世紀印度貴霜王朝時期已流行于犍陀羅地區(qū)!栋浲咏洝肥轻屽饶材岱鹪趹x薩羅國舍衛(wèi)城的南方祇園精舍,與長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薩以及諸多佛弟子而說的經典。..[詳情]

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大全 > 阿彌陀經 >

《阿彌陀經》是最容易受持的一部經典

智隨法師:《阿彌陀經》是最容易受持的一部經典

  “受持”的“受”是指心中接受;“持”是指消化理解后依教奉行。受持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讀誦,第二種是奉行。佛經前面有一句“如是我聞”,如是我聞就是讀誦,然后要依教奉行。讀誦是輔助,依教奉行才是核心。

  很多人喜歡讀經,但是不喜歡受持修行。比如很多人喜歡讀《金剛經》《心經》,讀了之后不知道怎么修,這就是沒有讀懂,沒有把經典的意思落實在行為中。如果我們天天讀《阿彌陀經》,一天讀十遍二十遍,但就是不念佛,那讀懂了沒有?沒有讀懂。有很多人喜歡讀《無量壽經》,一天讀好幾遍,但還是不知道念佛就可以往生,也不專修念佛,這就是沒有讀懂《無量壽經》的意思。

  讀誦的目的,是明白經上所說的道理之后,依教奉行,這才是真正的受持。

  《阿彌陀經》講“聞說阿彌陀佛,執(zhí)持名號”,“聞說”就是讀誦;“執(zhí)持”就是奉行。先讀誦,然后再依教奉行!栋浲咏洝肺淖趾喍,義理明了,無論是讀誦還是受持都很容易!督饎偨洝纷x誦容易,受持就很難!缎慕洝纷x誦更容易,兩百多字,但是一輩子幾乎都受持不了,不知道怎么下手。讀經的時候很明白,放下經典就很糊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滿眼都是五光十色的東西,空不了,做不到,只能想一想。

  《阿彌陀經》簡單明了,易讀、易明白、易受持。十幾分鐘就可以讀完一遍,文字比《心經》長一點,但是容易明白!缎慕洝防锩妫痪湓捨覀兌枷涣。《阿彌陀經》,無論文化高低,無論學佛時間長短,讀完后基本上就有一個概念了,知道有一個好地方叫極樂世界,那里有一尊佛叫阿彌陀佛,少善根去不了,念佛可以去,最后六方諸佛都來贊嘆。這部經典基本上就告訴我們這幾個事實,只要稍微有點思考能力,基本上都能夠知道。當然有些深的地方,或者有些關鍵的地方,不一定能夠完全理解,但通過善知識講解,很快就能明白。學《阿彌陀經》,如果遇到真正的善知識,一個小時可以解決問題,三天也可以解決問題。當然,如果要講得很深,講得很廣,講三年也未必能講完。

  臨終的人,沒有時間學《阿彌陀經》,怎么辦?直接開示念佛往生的道理,把《阿彌陀經》核心的、重要的地方告訴他,可能一個小時,乃至十分鐘、二十分鐘就解決往生問題了。

  所以,這是很容易讀誦,很容易明了,很容易受持的一部經。無論智慧、愚癡、凡夫、圣人,都應當受持這部經。

  很多人喜歡般若大智慧,《阿彌陀經》就包含般若大智慧的境界,但凡夫眾生不能理解。佛就指方立相,告訴我們在西方十萬億佛國土之外,有一個世界,名極樂世界,有一尊佛號阿彌陀,我們應當發(fā)愿,愿生彼國,如何往生呢?執(zhí)持名號。我們依照這個方位、這個形相,這樣的教導去受持就可以了。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凈宗書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