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佛教常說的“菩薩”兩字有何意義?

佛教常說的菩薩兩字有何意義?

  佛教中的“菩薩”兩字具名菩提薩埵,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質(zhì)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偯佛果之大乘眾。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乘義章十四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法華文句二曰:“菩提此言道,薩埵此言心。”法華經(jīng)嘉祥疏一曰:“菩提云道,是無上正遍知果道也。薩埵言眾生,為求果道故名道眾生也。”法華玄贊二曰:“菩提覺義,是所求果。薩埵有情義,是自身也。求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薩。”佛地論二曰:“緣菩提薩埵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曰:“薩埵者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凈名疏一曰:“菩提為無上道。薩埵名大心。謂無上道大心。此人發(fā)大心為眾生求無上道。故名菩薩。安師云開士始士。又翻云大道心眾生。古本翻為高士。既異翻不定。須留梵音。今依大論釋。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薩。”天臺戒經(jīng)義疏上曰:“天竺梵音摩訶菩提質(zhì)帝薩埵。今言菩薩。略其余字。譯云大道心成眾生。”等不等觀雜錄一曰:“菩薩之薩字,說文無之。今有人改作[薩-產(chǎn)+夆],謂是薛字之假借也。又有寫作殺,更可駭也?甲值鋸乃_,與古經(jīng)不符。當是譯經(jīng)時所撰,良有以也。

  在佛教中菩薩的地位僅次于佛,是協(xié)助佛傳播佛法,救助眾生的人物。菩薩在古印度佛教中為男子形象,流傳到中國后,隨著菩薩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對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漸轉(zhuǎn)為溫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薩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國的貴族的服飾裝扮,顯得格外華麗而優(yōu)雅。

  在佛教初創(chuàng)的小乘時期,僅把釋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未成佛的悉達多王子稱為菩薩。大乘佛教創(chuàng)立后,根據(jù)”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論,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都稱之為菩薩。后來這個名稱更加擴大化、世俗化,人們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眾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稱作菩薩。菩薩的任務是將所有輪回中的眾生度化成佛。

  我們通常人以為泥塑、木雕等雕塑成菩薩形像,其實這只是將菩薩的精神形像化,供人憶念、膜拜、敬慕崇仰而仿其行踐之道。凡能具足如此悲智精神,不論出家在家的大德皆可稱為菩薩。學佛的人欲想實踐菩薩愿心,即需實踐六度波羅蜜(波羅蜜為究竟義)─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的修習。布施,有財施、法施、內(nèi)施、外施、一切施;如舍身成仁、釋迦舍身肉飼鷹,皆是布施的表現(xiàn)。持戒,大乘的菩薩戒,不只止息惡法,而且積極實行善法。忍辱,菩薩的行忍,是智力的表現(xiàn)。精進,有內(nèi)外精進二種,勤修戒定慧是內(nèi),立誓息滅貪瞋癡的行動是外。禪定是去惡、靜慮。菩薩有禪定功夫,方能引發(fā)智慧,繁興大用。最后般若譯為妙智慧,能解惑開慧的根本智,篤行修持應物設施是差別智。凡能積極內(nèi)外實踐這六度稱為大菩薩。如大智文殊師利、大悲觀世音、大行普賢、大愿地藏王、大勢至等代表佛教中菩薩最高典范。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