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什么是佛教的居士五戒?

圣嚴法師:什么是佛教的居士五戒?

  佛教的戒,雖因出家與在家的分別,而有繁簡不同的要求,對在家居士而言,共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的五條,稱為五戒。此與其他宗教一樣,凡是宣誓信仰佛教的人,從開始接受佛教信仰的同時,便也接受了作為佛教徒行為標準的五戒。因為這五戒是“貪”、“嗔”、“疑”三種心理行為,藉身體四肢及口舌行為所作的具體表現(xiàn),故其雖為在家戒,實際上也是一切佛戒的基準。佛是人格的究竟完美者,沒有完美的人格作基礎(chǔ),便無從成佛,因此,佛教的五戒,也是人類道德生活的共同要求。

(一)不殺生:

  佛教的戒殺生,雖與素食主義有關(guān)連,卻并不等于素食主義。佛教鼓勵少吃動物的肉乃至不吃動物的肉,是基于戒殺的要求。如果不是我親手殺的,不是特別為了我想吃肉而教他人殺的,不是他人為了我想吃肉而殺的,便不禁止。而且,佛教的戒殺,固然是為了對一切有生命的,施予愛護的慈悲心,最主要的是不可殺人。假如你不預(yù)備將來殺人,希望將來不犯殺人罪,這條殺戒是應(yīng)當受持的。

(二)不偷盜:

  除了以正當?shù)闹\生方法,取得合法的利潤報酬之外,不貪取不義之財,乃是不偷盜的定義。為了警策我們,勿要從貪圖小便宜,在金錢方面與他人糾纏不清,而演成吞沒公款、收受賄賂、侵占他人財物等的罪行,這條戒是應(yīng)該受持的。

(三)不邪淫:

  除了正式夫婦之間,正常的性關(guān)系之外,不亂淪、不破壞他人的家庭、不沾污他人的妻女、不妨害社會的風化?傊,把男女的性關(guān)系,視為夫婦之間的責任和義務(wù),乃是不邪淫的定義。為了維護家庭的和樂、子女的幸福、社會的安寧、自身的健康,這條戒是必須受持的。

(四)不妄語:

  此可分為大小兩類,通常的說謊、戲笑,是小妄語。為了名聞利養(yǎng),自己不是圣者而妄稱是圣者,是大妄語,在家居士冒充圣者的不是沒有,可能性卻很少的。因此,諸位居士也能受持這條戒了。況且,為警惕我們不要變成搬弄是非的人,不要被人看作不可信賴的人和口不擇言的人,也應(yīng)該受持這條戒的。

(五)不飲酒:

  酒的本身并沒有罪惡,飲酒的人也不一定是壞人,甚至世界上有很多宗教,以酒來作為人和神之間的媒介。禁酒乃佛教的特色之一,原因是飲酒能使人的心智渾濁,過量則能使人趣于狂亂如獸或愚疑如泥的狀態(tài)。佛教是個強調(diào)求智慧的宗教,酒性與智慧的原則背道而馳,所以主張禁酒。事實上,也唯有不飲酒的人,能夠經(jīng)常保持頭腦的清明。在今日的社會中,多一分清明的頭腦,便多一分成功的可能性,既然要求在駕駛交通工具之前不可飲酒,在有重要的會議之前不可飲酒,在重大的決策待考慮之前不可飲酒,又何妨乾脆把酒戒掉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