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xué)入門 > 在家修行 >

如何度人度自己?修行六度、四攝、萬行

能弘法師:如何度人度自己?修行六度、四攝、萬行

自度度人之四攝

  四攝就是攝受眾生的四種方便。只有這四種方便做好,才有可能讓眾生起歡喜心、想清凈的心、想來跟著你學(xué)修的心,所以四種攝受眾生的方法就是善巧方便。

  很多人發(fā)愿成佛度眾生,他也念佛或者參禪,或者誦經(jīng),或者做種種善事、善法。但是經(jīng)常有人會說:“為什么我去度眾生,眾生不聽我的,或者我經(jīng)常碰壁?”因為很多時候?qū)嶋H上就是你沒有攝受眾生的善巧方便。

  而且很多人容易犯的一個毛病是什么?我喜歡的就極力推崇,我不喜歡的就極力排斥。比如我喜歡念佛,我就極力排斥參禪的、持咒的、誦經(jīng)的;我參禪的,我就極力排斥念佛的、持咒的、誦經(jīng)的;而我持咒的,我就排斥念佛的、參禪的。事實上這樣就是不懂得善巧方便。

  而且你去給眾生說這個宗派、法門時知見很重,還要求眾生必須跟著我學(xué)。“不行,不跟我學(xué),你就下地獄”,“不跟我學(xué),你就是沒善根”,“不跟我學(xué),你就不好”,臉色就難看了,嘴巴就說難聽話,心里就很不高興。你是為了度眾生還是為了推銷你自己?這個“我”太重了。

  度眾生,既然是度眾生就要以眾生為主,眾生受益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我怎么怎么著,你這個“我”太大了、太多了。眾生很不相應(yīng),他也不喜歡你這樣的態(tài)度,他就不聽你的。所以別老是強調(diào)我怎么怎么著,我認(rèn)為怎么怎么著,我以為如何如何,你就得聽我的,不聽我的,就怎么怎么著。你這個“我”太厲害了。

  注意一個事情,菩薩戒就是以利人為第一,利己是第二的。時時刻刻想著眾生怎么樣得利,這才是持好戒的一個前提,而不是強調(diào)我怎么怎么著。恰恰相反,菩薩道這個行持就是要在利他的時候無我,無我的利他。你去看《金剛經(jīng)》就知道了。

  假如你沒有無我利他的心,那你度來度去度就會一堆煩惱了,而且有可能也惹得別人很煩惱,這就是你沒度好的原因。不光把人沒度好,把自己也給度壞了。

  大家可以想一下,你度來度去把自己度得很煩惱,把別人也度得很煩惱,你在干什么?你完全和佛法相違背。佛法是為了解脫的,讓自己解脫也讓別人解脫,所以你這是四攝、六度沒修好。

  你看六度都是空有不二的,第六度般若波羅蜜是空性,而前面五度是“有”,妙有,所以六度是空有不二的。

  所以你要有四種攝受眾生的方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第一個,布施。

  布施攝,就是布施——隨攝方便。注意!這里的布施和六波羅蜜的第一度不同在哪里?這里的布施完全看眾生的需要,眾生需要財就給財,需要法就給法,需要無畏就給無畏,而且需要給什么財、給什么法、給什么樣無畏的救度,完全視眾生的需要為前提來給。所以這里的布施攝是隨攝方便,隨眾生的需要而來攝受他的一種方便。

  而在布施的時候,還要注意一個事情,必須有空性的心,就是三輪體空,沒有能施的我,也沒有所施的人,中間物也不能執(zhí)著。

  三輪體空就是《金剛經(jīng)》所說“無所住而行布施”。假如有所住而行布施,三輪不空,我不空、眾生不空、中間物品過程不空,就會起煩惱。你一開始不煩惱,久了也會起煩惱,眾生贊嘆你,你就高興,不贊嘆你,你就不高興。注意!施就施了,視眾生的需要而給予。

  就像觀世音菩薩一樣,給了,觀世音菩薩有計較嗎?有執(zhí)著嗎?沒有。你說我不是觀世音菩薩。注意!我們是要學(xué)觀世音菩薩。所以你不一定要用神通,但是視眾生的需要來給予,目的就是利益他,讓他獲得暫時的福報,乃至為了引導(dǎo)他未來得解脫,將來成佛。

  所以這布施攝完全以利益眾生為準(zhǔn)則、為前提。而六度的第一個布施是為了放下自己的貪嗔癡、慳吝。

  第二個,愛語。

  愛語,叫愛語攝方便。注意!叫方便。愛語,就是根據(jù)眾生的根性然后善言慰喻,讓他起親愛的心,對你起親近的心、喜歡的心,然后你好引導(dǎo)他來學(xué)佛。

  這個愛語要根據(jù)眾生的根性。注意,他目前是人天善法的根性,還是解脫道的根性,還是菩薩道的根性,要看著來。那他喜歡什么樣的法門——禪、密、律、凈、教,需要什么法門,根據(jù)他的根性來。然后說好話,說讓他喜歡的話,這是愛語。

  或者他從哪個方面容易入手,你就說哪方面的好話。當(dāng)然要配合表情了,你假如說好聽話,臉很難看,行嗎?那肯定是假的;或者皮笑肉不笑,肯定是不對的。

  愛語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guān)愛他,以他為主的一種關(guān)懷的心來做。不能說難聽話,說不好讓他接受的話,而要根據(jù)他能接受的方式來說話,說好聽的種種話,這是很重要的。

  你去度人是不是這樣做?還是老強調(diào)自己不顧別人的感受?或者不顧別人的喜好、喜樂、不顧別人根性亂講?你是怎么講話的?去度人,你的態(tài)度、你的語言如何?你是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完全以他的好樂、喜樂為主?有沒有愛語?

  第三個,利行。

  利行就是度眾生的方便,就是身、口、意三種善行,怎么樣利益眾生就怎么做。讓他起親近、喜歡你的心,然后來跟著你學(xué)佛法。注意!眾生怎么樣得利益就怎么做、就怎么說、就起什么樣的心,一切完全以眾生為主。

  利行,讓他們喜歡你、愿意親近你,“勾引”他們來學(xué)佛。這個“勾引”像釣魚一樣,經(jīng)上有“欲令入佛智,先以欲鉤牽”,就是根據(jù)他喜歡的來做。

  身、口、意,怎么做,怎么說,怎么想?都是為了讓眾生能受益,完全的以眾生為主。而每個眾生是不同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是有差別的。

  第四個,同事。

  同事攝,就是隨順眾生,和他同甘共苦,和他一起工作、做事,因為你離眾生遠(yuǎn)遠(yuǎn)的,你不好了解眾生;也讓他感覺你很遙遠(yuǎn),好像高不可攀。

  同事攝,就是深入群眾、深入眾生,和他一起工作、生活。然后用“法眼”來觀看他適合什么樣的法——五乘佛法、三士道、一乘妙法,或者各種法門——禪、密、律、凈、教,目的是為了引導(dǎo)他。所以和他同事、共處的目的就是同甘共苦,這樣就好度眾生了。

  我們說法眼,當(dāng)然一般沒有證道的、開悟的不可能有法眼。作為凡夫,我們還是要隨順眾生,和他一起工作、生活,才更進一步深入地觀察他、了解他。不要老是去推銷自己,而需要了解眾生。

  這四種攝受眾生的善巧方便——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完全都是以利益眾生為準(zhǔn)則的,這是要清楚的。

能弘法師:如何度人度自己?修行六度、四攝、萬行

自度度人之萬行

  那六度、四攝展開就是萬行,萬行就是世間、出世間的一切善法,世間的人天道,五戒、十善,為國、為民、為社會、為世界做好事,敦倫盡分,都屬于人天道。出世間就是解脫道乃至菩薩道,所有一切善法都要去做。事實上菩薩正是六度、四攝、萬行行好,才有可能證到果位上的菩薩。

  我們雖然是凡夫也要這樣去修,或者說作為一個菩薩道的行者,這就是我們要修的自度度人的法。那證道以后還是要進一步的悟后起修,就六度、四攝、萬行才能圓滿。

文章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空中大道場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