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飭終須知
自跋
或曰。欲辦飭終。何不組織團體。專立機關(guān)。俾團員指導一切。則法無遺誤。豈不更妙。須知一經(jīng)開議。始知其事之難。所謂經(jīng)濟人材交通。皆不可或乏。直須體具一邑之警察機關(guān)仿辦而后可。然而尤難乎此。何以故。因大抵學人不能預知時至也。不得已而思其次。孰若先以語言開導。文字流通。一是務求易簡。俾臨渴掘井輩。亦得按圖索驥。以期推行盡利。此區(qū)區(qū)之忱也。其或有偏執(zhí)飭終。而不知自勵者。是之謂不相應。吾愿盡世界人共興而勉之。
印光大師跋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刹槐铡8`謂徒悲究有何益。須知生死大事也。信愿念佛大法也。既知死之可悲。當于未死之前。修此大法。則死不但無可悲。且大可幸也。何以故。以凈業(yè)成熟。仗佛慈力。直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得以超凡入圣。了生脫死。永離眾苦。但受諸樂。漸次修習。直至成佛而后已也。然欲得此大幸。必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培其基。加以真為生死。發(fā)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號。便可決定即得矣。至于臨命終時。無論久修始修。皆須眷屬及與凈友為其助念。庶可正念昭彰。感應道交。蒙佛接引。往生西方矣。即平素不念佛人。臨終請善友開導助念。亦可往生。是知助念一事。最為緊要。修凈業(yè)人。當于平時與家屬說其利害。俾彼了然無疑。決不至臨時以世俗情見破壞正念。而于存者亡者均有實益。念佛飭終津梁。及飭終須知。用意措詞。悉皆周摯。實為保護成就行人一大事因緣。若肯展轉(zhuǎn)流通。俾一切同人咸知其益。其為功德。唯佛能知。愿世之為人子孫。及為人父母兄弟朋友者。各皆依行。以期亡人神超凈域。業(yè)謝塵勞。蓮開九品之華。佛授一生之記。實為大幸。
民國十九年季春釋印光謹跋
蓮根法師病中痛策
夫念佛固貴乎清凈。故無病無事之中。正宜趁早念佛。整頓自己資糧。若一經(jīng)大病。尿屎遺床。知穢污身體?钟凶镞^。便不敢念。或因痛苦等情。便不敢念。則大誤特誤。須知大病將死。正猶撐上水之船。務在努力撐篙曳纖。方能有濟。篙若稍停。纖若稍歇。其舟必覆。是以人當將死未死之際。全貴乎一心念佛。決意往生。若怕穢污而不念。痛苦而不念。凄慘而不念。無力調(diào)治憂愁亦不念。無人當值心酸亦不念。乃至妄想不念。貪戀不念。情愛不念;杳詿o知不念。豈非一生可惜。枉為修行耶。念佛之時。又要信愿真切。若悠悠然者。即念到慈氏下降。亦難生彼。故必須平日信愿精確。臨終益加真切。如出廄良驥。順水張帆。捷之甚矣。次則平日信愿俱切。臨終復請善知識助念。令佛聲入耳?v有痛苦自不能念。宜知其為我念佛助程。令我性入于佛號之中。亦決可隨佛光明。攝受往生。切忌自慚形穢業(yè)重而致退卻疑阻也。當思佛稱大慈大悲。定無不濟之理。譬如日懸中天。寧分高下貴賤。海納百川。安論清凈垢穢。而佛無苦不拔。無難不救。只愁爾信愿不切。自生障礙。若果信愿真切。則必隨愿往生。設(shè)不然者。諸佛與阿彌陀佛便為妄語。試問有此理乎。華嚴經(jīng)云。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但愿汝心造如此深信切愿篤行可也。
善導大師臨終正念文
知歸子問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來。便屬后世。一念差錯。便墮輪回。蒙開誨念佛往生之法。其理甚明。又恐病來死至時。心識散亂;蛩嘶髣诱。忘失凈因。望重示歸徑之方。
師曰。善哉問也。凡人臨終欲生凈土。須是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種種交纏。若得舍此穢身。超生凈土。見佛聞法。受無量快樂。得大解脫。乃是稱意之事。如脫敝衣。得換珍服。但當放下身心。莫生戀著。才遇有病。便念無常。一心待死。叮囑家人。及來往問候人。凡來我前。為我念佛。不得說眼前閑雜話。家中長短事。亦不須軟語安慰祝愿安樂。此皆虛華無益。若病重將終。親屬不得垂淚哭泣。及發(fā)嗟嘆懊惱聲;髞y心神。失其正念。但一時同聲念佛。待氣盡。方可發(fā)哀。才有絲毫戀世間心。便成掛礙。不得解脫。若得明曉凈土之人頻來策勵。極為大幸。依此者。決定往生無疑也。
問求醫(yī)服藥。還可用否。答曰。醫(yī)藥初不相妨。然藥能醫(yī)病。不能醫(yī)命。命若盡時。藥奈之何。若殺物命為藥。以求身安。此則不可。余多見世人因病持齋。方獲小愈。復為醫(yī)者以酒食血肉佐藥。其病復作。信知佛力可救。酒肉無益也。又問求神祈福如何。答曰。人命長短。生時已定。何假鬼神延之耶。若迷惑信邪。殺害眾生。祭祀邀福。但增罪結(jié)冤。切宜戒之。又問平生未念佛人。還用得否。答曰。此法僧人俗人。未念佛人。用之皆得往生。余多見世人。平常念佛禮拜。求生西方。及至臨病。卻又怕死。都不說著往生解脫之事。直待氣消命盡。識投冥界。方始十念鳴鐘。恰如賊去關(guān)門。濟何事也。死生事大。須是自家著力始得。若一念差錯。歷劫受苦。誰人相代。思之思之。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原文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jīng)全文
- 佛說高王觀世音經(jīng)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層地獄分別叫什么?十八層地獄詳細圖解
- 戒除邪淫得清涼
- 《佛說圣者無量壽智大乘陀羅尼經(jīng)》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讀誦無量壽經(jīng)的利益
- 念佛怎樣“發(fā)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懺悔發(fā)愿文
- 凈土五經(jīng)一論是什么?有哪些內(nèi)容?
- 簡單的早晚課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佛說十善業(yè)道經(jīng)原文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生死關(guān)全集
- 凈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凈宗朝暮課本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凈修捷要
- 極樂輔臣觀世音菩薩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
- 凈土十要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觀經(jīng)四帖疏
- 西方發(fā)愿文(圖文)
- 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jīng)是指哪三經(jīng)?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shù)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jīng)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
- 大般涅槃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
- 《悲華經(jīng)》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jīng)》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guān)懷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