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旨歸 >

道源法師助念送弟子后隨即也往生

  我們臺灣佛法比較普遍,各大醫(yī)院都有佛堂、助念室,可是,那終歸是醫(yī)院,是眾人進出的地方,最好往生的地方是在自己家。儒家講:五福臨門,最后一福,就是在自己家里安詳壽終正寢,那你家里真是五福臨門了。

  老法師自己清楚,要回海會寺助念。各方的人聞信而至。老人家非常慈悲,讓大家整整助念了三十幾個鐘頭。后學有幸,在臺中聞到老法師要往生,就往北部八堵去助念,送老人家一程。

  到的時候,我們把佛像掛上,當然,掛佛像都要征求寺里法師的同意,他們知道我們常常在做這事,當然很歡喜。我們也幫老和尚蓋陀羅尼經被,拿念珠給老和尚,這些事做好時,我們同老和尚面對面念佛。

  清清楚楚地看老和尚念了十幾句阿彌陀佛,他們念的調何我們蓮社念的完全一樣,四句一節(jié),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們念到第四句時,老和尚就跟一句,到了第四句,他又跟一句,跟到大概十句,他老人家眼睛一閉,吉祥臥,安詳往生了。

  這時滿屋蓮花飄香,蓮花的味道很清楚。我們那時不敢動其他念頭,也不敢講。助念后出來,聞一起去的蓮友,他們說:“不可思議,異香滿屋。”我們所見略同,聞到的香味一樣的。

  老和尚給我們一個啟示:我們念佛的人,要萬緣放下,佛號提起,一直念下去。世間的事不可能說讓我們辦到怎樣圓滿,這世間本來就是殘缺的。清末大將曾國藩,他住的地方叫“求缺堂”,以這個“缺”字提醒自己,要進德修業(yè)。

  老和尚是“海會寺”的開山和尚,他的徒弟先他而去,沒有住持人選,他往生前,有弟子問他:“師父,仁光法師這位住持往生了,您是開山和尚也要往生,請誰當住持?”

  他就交待:“請某某法師當住持,其他幾個從旁協(xié)助。”住持安排好了,還有人問:“老和尚,我們海會寺要傳戒,您是傳戒的得戒和尚,您這一往生,傳戒的事情怎么辦?”

  “喔,請某某人和某某人來幫忙。”把人選也安排好了。“老和尚您是從大陸來臺的,您往生后舍利和靈骨要不要送回大陸。”他說:“不用了,我們海會寺自己有海會塔,你就把它放在海會塔第幾層、第幾格。”交待好了,毅然萬緣放下。

  他的徒弟住持往生還沒有出殯,還停靈在海會寺;要傳戒還沒有傳,那么多海內外的戒子要來受戒;他這個寺廟是個小廟,要稍微再建筑一下,還沒有蓋好。

  這些他都放下這個寺院這么要緊的事情,沒有比往生更要緊的。后學覺得這老和尚真的有功夫,是一代高僧,往生后被譽為當今講經說法最如法的老法師。

  道源老法師當過我們中國佛教協(xié)會的理事長,可他老人家非常非常惜福,非常非常謙恭。有一天,他寺里來了貴賓,是他的好友,請他吃飯時,好友說了一句話:“你們海會寺素齋不錯。”老法師說:“是你這位好友久沒見面,稍微豐盛招待,要是我們自己,一個星期還吃不到一塊豆腐。”

  他還把所有信徒供養(yǎng)金全部捐給常住,自己沒有留一點錢。生病了,也不敢耗費常住的錢,沒有錢住院,只好出院。后來弟子知道,才趕快湊錢給他治病。修行這樣好的一位老法師,實在很稀有。

  我們感謝他老人家的示現。他留幾本著作,“佛堂講話”也出了好幾集,講得非常非常的好。道源老法師也是雪公老師生前非常非常敬仰的一位。敬仰什么呢?就是他講經說法最照規(guī)矩。祝他老人家上品往生,早日乘愿再來廣度眾生。

精彩推薦